我們的文化,歷來喜歡在事情本質之外的東西,賦予特別的意義,就是強行加戲和自嗨。比如歌頌蜜蜂是勤勞的,它其實就是為了采花釀蜜吃飯啊。梅花開了,那是傲立寒冬,但是你叫它冬天不開,啥時候開。回到社會職業,就是喜歡把某一個族群架的太高。護士是白衣天使,老師是靈魂工程師,警察是人民衛士。這就是一份工作啊。把本職的看病教書維護治安做好,不是理所當然的嗎,我們沒必要對他們有過多超越職業的期望。
5 e2 O4 `5 |1 V+ t現在輪到了創業者,在全民創業的狂歡泡沫下,創業成了一個熱門的光環。魚龍混雜、泥沙俱下,各種人不顧自己資金性格能力行業等現實情況,頂著創業者的名頭,奔走在北京中關村和深圳軟件基地等地。整個社會包括創業者自己,都賦予了這個族群太多不正常的元素和負擔。創業者病了!
, ^. a a, z8 \2 ? r' h' e
我們太喜歡給創業者加戲,創業者自己更喜歡加戲,創業自嗨綜合癥大面積爆發。要知道創業者這三個字,并不意味著黃袍加身,你沒有豁免權,也不會比別人更高貴,你就是個普通人,回到90年代就是個個體戶而已。但我們的太多創業者,深深的陷入到了一個顧影自憐的情結里。“我怎么就這么偉大牛逼孤獨焦慮痛苦呢?”
& l" {! H: v# _7 h* ?* D0 K
每次有創業者逝去或重大變故,一堆人在朋友圈發布各種“創業維艱”、“堅持”、“加油”。朋友圈成了他們的秀場。曬加班,“你見過凌晨四點的深圳/北京/上海嗎?”曬團隊,一群人在辦公室打地鋪過夜睡覺的場景,還要配上幾句臺詞,“他們是最可愛的人”。 曬孤獨,孤獨就成了CXO們必備的標簽了。“CEO必然是孤獨的”,“創業注定孤獨”。
' M6 u* a! }; ?3 a
# F [+ A `9 y, h
但是自嗨并不能解決吃飯工資房租貸款等問題!讓創業回歸到地面,讓創業者回歸到凡人,讓公司回歸到生意的本位,這是本能,這是常識,而不是什么丟人的事情。
, a9 U6 o- Q% x: z, k9 j
創業確實不容易,但只有創業者是苦逼的嗎?生而為人,誰不苦?就你一個人陳獨秀?佛教里說人生八大苦。佛經上常說的“無常故苦”。人生本來就是變化多端的。人生本來就是痛苦的,每一個人都很痛苦,所以才有了宗教。宗教產生的最大的最大的原因,就是現實世界中有太多無解的事情,于是想去尋找超越人類的力量。
( A: ~$ E- s. [; q8 k2 T; F7 R
很多人發現,即使是你貴為王子和國王,你也會遇到很多痛苦和難受的事情,百思而不得其解。所以釋迦牟尼最后才出家,然后才有了佛教。你開個小破公司,比人家王子還矯情!!!創業者苦,打工的不苦?他們擠公交地鐵養家糊口還得被你訓斥!
! b8 t4 e- S, @4 H9 L
我喜歡的郭德綱,談到相聲說,我們不要賦予相聲那么多意義,它就是和剃頭修腳一樣,讓人開心的一門手藝活,關于你悟到了什么人生道理,那是你自己的事。正是因為回歸了相聲的本質,瀕臨死亡的相聲才開始復蘇了。如果繼續鼓吹全民創業,這不是在捧殺創業,是在棒殺創業。
# F& r8 K: d6 P v, b& p, T6 o有病的雞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