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大家談談對TPM的看法 [打印本頁]

作者: 風的影子    時間: 2008-6-21 08:17
標題: 大家談談對TPM的看法
前幾天連續傳了幾個關于TPM的資料,不知道大家看后對TPM是怎么一個看法。交流一下( T6 ~1 U5 l) X6 T
! K9 P( J6 o6 u( ?9 }
[ 本帖最后由 風的影子 于 2008-6-21 08:39 編輯 ]
作者: 巍峨的山峰    時間: 2008-6-21 13:00
在我們單位曾經推行過一段時間,后來也無疾而終,感覺關鍵在于提高員工的素質以及企業必須給予員工充分的歸屬感。0 ]( r, s" Z9 Q8 w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資料很不錯
作者: 風的影子    時間: 2008-6-21 15:44
一個設備管理專家對TPM的看法:TPM簡稱全員設備維護,是一個系統工程,需花費大量的RMB,2-3年的時間,單位老總的堅定不移的支持,職能部門持之以恒的毅力否則是空談。目前我國公司有此氣魄和毅力的甚少;武鋼執行過,可是是國營企業,內容形式都有,制度也健全,效果不盡人意。---同意此樓主的看法.但TPM的實施.實際上的費用的大小.主要和LD的支持力度.和員工的基礎等有很大關系.但不管是國企和外企.往往是虎頭蛇尾.主要原因:1.推行者本身對TPM的推進流程照搬較多.過程中需要的調整沒有做或不會做. 2. 領導將TPM講的過于神秘.偏離了TPM核心. 實際上.所謂的TPM是一個不算復雜的東西,也不是很先進的東西.很多單位的較多做法和TPM的核心都較接近.只是名稱不同而已.做TPM時,先參考原來國企的傳統管理等會事半功倍的.如果原來的傳統管理基礎都沒有.那建議從頭做起吧
4 E: Z1 r* E" J" e  P. V1 i/ [我們公司沒有推行過,不過推行成功的企業,在設備管理工作上一定很好做
作者: 耐火磚    時間: 2008-10-17 13:13
我們這的國企也還都沒有來按這個執行,但目前的管理制度有些接近的,叫法也不一樣.
作者: 遨游天下之1985    時間: 2008-11-30 20:29
感覺TPM就像共產主義一樣離我們還有很大一段距離,呵呵,也許我的境界還沒有哪么高。
作者: putini    時間: 2008-12-1 09:01
標題: 回復 1# 風的影子 的帖子
我怎么看不到阿、?
作者: liutao337    時間: 2008-12-13 15:00
單位一直在搞tpm
0 R" e$ e. b9 h8 ?* w  u9 [感覺效果還是有的 不過有點勞民傷財 一般的單位搞不了啊
作者: 樊陽    時間: 2008-12-14 19:57
有點勞民傷財
作者: Fanweixiang    時間: 2008-12-14 22:02
我們工廠從2004年開始推行TPM,到現在已經快5年了。由于有上面領導層的支持,廠長對推行TPM堅定不移,現時我們所有的日常維修,以及保養都是由操作員進行。開發區只有我們廠推TPM可以堅持那么久。而且在今年年頭,工廠把所有的維修工和電工都辭退了。同時我們和另一個外資集團整合并且另一個集團的老總掌了權,我們是新老板認可的原本集團里唯一的一個工廠。雖然TPM有一點小成績,但我總是覺得隨時有變樣的可能。原來堅決支持TPM的廠長被調到了上海的另一個工廠當廠長。新的廠長來到后,原來各種舊勢力都有抬頭的跡象,都在紛紛向新廠長爭取更多的資源。不知道會不會有一天又走回舊路。
/ c) H7 ~" v+ P2 v    我雖然并不是100%支持TPM,但也相當看好TPM。不是完全支持TPM是因為一部分人會因此失業。雖然如此,但TPM確實帶來了效率的提升。我覺得剛開始推行TPM的時候,對操作員的鼓勵和支持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jin414760385    時間: 2009-4-24 17:46
記得每年都有機械協會主辦的tpm培訓班,07年清晰的記得是三天的培訓,學費1800,但沒有親自參加過。自己覺得對tpm了解不深的還不多
作者: LE20618334    時間: 2009-7-26 19:22
日企里面這個很常用的,我在的公司里正在推行啊,但是我看到大家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很多時候是應付了事啊
作者: chenliguo328    時間: 2009-8-10 20:28
設備管理是需要全員參與,但是很少有企業對設備管理很重視,因為設備管理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來恢復設備的精度,當設備能夠運行時就用吧,等到不能用再說。
作者: 黎明玉    時間: 2009-8-11 21:57
TPM是個好東西,無可厚非!好的東西就不容易得到和難實現。要很好的推行,領導的力度重要,全員的素質也是制約推行的關鍵。就像說主人翁,敢問真的有幾個把公司看成自己的?O(∩_∩)O哈哈~
作者: wujp    時間: 2009-8-11 23:49
在我們單位曾經推行過一段時間,后來也無疾而終,感覺關鍵在于提高員工的素質以及企業必須給予員工充分的歸屬感。0 H, C, E0 a& w# h) y6 p
謝謝你提供的資料,資料很不錯
" ?! M; ]( X. ^6 e8 D% j: |3 t- _  l巍峨的山峰 發表于 2008-6-21 13:00

; X+ N) o9 Z2 t1 }) n( k/ g$ G8 f0 H; J, {& T+ ]4 w0 x
我贊同這個說法。4 P, T; q( Z9 y$ o3 I% \7 b3 e
如果員工的素質或對工廠不認可,你別期待他有什么貢獻。更不要說全員參與這么虛的東西了。
作者: z9166    時間: 2009-8-13 21:16
還行吧,其實關鍵還是在執行
作者: LGLVZHIYONG    時間: 2009-9-1 10:51
個人認為:不管什么樣的的維修模式,都屬于“術”的范疇,簡單說就是戰術!有道無術,術尚可求,有術無道,止于術。有效的企業文化,或者說高層管理的戰略意圖的堅決與否才是關鍵!
作者: zhengkai    時間: 2009-9-3 14:20
剛開始搞TPM設備又要外包了,下面公司的積極性沒有了
作者: chling000    時間: 2009-9-3 15:59
原來在一個日企,TPM實施的個人覺得還是比較成功的。
作者: fancymashal    時間: 2009-9-14 11:33
感覺在企業推行的效果不是特別好
作者: 自學成才DE    時間: 2009-9-16 07:44
我們公司離這個還遠呢,頂一下。
作者: 冷光    時間: 2009-9-16 09:21
TPM的培訓也參加了好幾次了,去年在南京的,今年在上海的,今年在蘇州的,相關的大會也參加了幾次,感覺還是管理者的問題,堅持不懈的執行不容易做到。
作者: songbaohui008    時間: 2009-9-16 12:04
沒有消化吸收永遠也做不好。推行效果一般
作者: lizhng2001    時間: 2009-9-16 14:24
有誰用過PM?SAP PM 我正在研究實施
作者: 湯學紅    時間: 2009-9-19 09:36
推廣實行的難度很大,有些公司取得很好效果,比如外企。
' \2 P4 |% v0 {: \4 T1 ?0 \我們這里實施的TPM好像沒有,不過,也難實施啊。效果不咋地,要適合國情的發展!
作者: daliancnc    時間: 2009-10-4 23:51
需要支持 和大量的培訓 難
作者: 賈煒    時間: 2009-10-6 12:19
TPM是好東西,無論是國有企業還是什么企業,一定要堅定不移的推行。7 s& `& p0 |6 ?+ Q) ?
TPM是精益生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推行精益,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人的觀念問題,只有從最高領導者到基層領導再到普通員工都能轉變思想和觀念,企業才有推行精益和TPM的可能。
作者: 盧甲貞-123    時間: 2009-10-7 21:44
我們公司也在早一年就開始推廣TPM,那我覺得TPM是全員參與。TPM在我們公司是對機臺的設備故障維修與保養,還有是維護生產線質量的調控等………
作者: 機械半桶水    時間: 2009-10-16 02:04
我以前單位推行過,不過具體效果還得看執行力度,看領導重視程度
作者: zjhioau    時間: 2009-10-22 20:03
為TPM而TPM就是行而上學,就是形式主意,絕對不會成功,只會半途而廢。% i: e) D2 U1 x! L- j+ X# c' q
其實我們首先要想:為什么要TPM,然后要想TPM是如何能夠達到目的,適合不適合我,接下來要考慮要為此付出多大的代價,然后估算這代價是否合適,進而最終確定要不要搞TPM。
9 E7 k9 X2 j& z4 ^中國領導大多浮躁,講多了也沒有用,不往下說了!
作者: 制造業者    時間: 2009-10-22 22:43
搞了7年多的tpm,越搞越覺的是狗屎!
- `3 z* a' o. S, \% x唉!!!!!!!!!!!!!!!!!!!!!
作者: wgping2000    時間: 2009-10-23 20:57
TPM?聽著洋氣,在中國好像水土不服。
作者: guangxia    時間: 2009-10-26 09:43
企業沒有推行過。
作者: chling000    時間: 2010-3-16 10:42
首先,TPM的推行要靠全體員工的支持和努力,從最高層就要關心和支持,使所有員工從思想上轉變對設備的看法,才能真正提高設備的效率。
作者: zglnfsyy    時間: 2010-3-24 20:52
國情不同情況也不同
4 M' h- j* G/ n. n4 O* D/ F好的東西不一定有好的結果- x# h: S  r- }
要看具體的現實情況
作者: a1083904    時間: 2010-3-25 11:01
我們廠也推行過,不過因為年輕工人太多,流動快,領導有沒有什么威望,沒有落實,只能在口頭上實施,
作者: okz007    時間: 2010-3-27 22:32
我用過,現在正在帶著一個相關項目~~ 23# lizhng2001
作者: zqf710820    時間: 2010-6-13 17:24
tpm制度是好的,但是公司舍不得錢,就無從實行,現在的企業動不動就減員增效,把人員都所減到最少,怎么去執行,工人看不到前景,又怎會去實實在在的執行.
作者: arjsw    時間: 2010-8-5 22:05
呵呵,我下周就要參加上海的一個TPM培訓班,兩天1980元,不知道能學到些什么......
作者: 學習進步    時間: 2010-8-7 10:03
回復 38# arjsw
% t4 C9 |% B/ L推行要有檢核,就是說不落實與考核掛鉤。做與不做一個樣,那么做的人就會越來越少。
作者: AHHNYJ145    時間: 2010-8-9 16:42
設備管理的目的:提高設備的完好率、降低設備故障率、提高設備性能穩定性。TPM也是這些。
作者: 劍楓0532    時間: 2010-8-10 10:51
TPM本應是文明發展趨勢的,但是時代中總有某些“必然性”的插曲曲折了它的進程。
. S6 i- q1 V9 }5 |8 @我個人認為TPM以現場6S為基礎推進比較好,想想看如果連灰塵都動不了,何以動的了灰塵下的故障隱患,這樣不僅做不到TPM,恐怕連基本的預防檢修體系都成問題了。當然6S中不僅僅是整潔、還有素養,如果沒有高素質的員工,何來全員維修保養?讓沒有相關知識技術的員工進行維保設備,是對員工和設備不負責任的。$ @! C  E4 p2 }+ A) \& g
時代在進步,人員素質在提高,本應使TPM的進程加快,可是部分公司為了眼前的利益,降低了企業的人員素質、甚至管理成本。當然減少負債是沒有錯的,但是在砍掉成本的同時,是否也浪費了資產。
作者: 湯學紅    時間: 2010-8-11 14:09
我參加過TPM的培訓學習,說實話,我們集團做不到那樣嚴格標準的,不過我們現行的要比TPM更人性化,更符合中國國情!誰需要TPM的培訓PPT資料可以和我聯系。
作者: 奧迪    時間: 2010-8-12 10:42
我們公司搞TPM有很多年了,有些車間已有很好的基礎和自己的風格。全員性維修易于理解,但做起來很難,首先就要區別于舊體制的只有專業維修,而做到全員維修與專業維修相結合。我們公司生產車間都有專門維修的維修中心,另外生產線有自己的TPM小組和上線電鉗工,生產線的維修人員負責各自生產線的日常設備點檢(有點檢表、細則,并由專業維修人員檢查)、清擦、保養,并將檢查出的問題分類為紅、蘭卡,蘭卡內容由生產線自己解決,紅卡內容報給維修中心,生產線協助解決;維修中心負責重點設備及模塊化設備的點檢、維護、保養,并投入很大精力進行預檢修工作,結合二方面,設備很多故障都在萌芽期即解決、消除;當出現設備故障停臺時,有維修中心牽頭,生產線TPM小組協助進行維修,不但人員充足,而且通過實戰進行了培訓和溝通鍛煉,另外,由于生產線人員對自己的設備狀況了解最直觀,所以故障的先期狀態、現象描述成為維修的有力資料。另外,TPM小組成員定期到維修中心結合自身需要進行基礎和專項培訓,時間不長,但針對性很強,對于生產線自身維護和輔助維修中心工作有很大幫助,而且利于工作中的橫向溝通。當然,還有許多措施和心得,時間關系,先不談了,以后有機會再談,但我認為,真正的TPM不是表格的豐富、目視的絢麗,是真正的發揮其精髓,波及全員達到全民皆兵,當然,工兵、野戰兵、特種兵都要有,搭配還要合理。
. s' f- T; O% K$ Y, b呼吁,社區中多展開關于如何現代化維修,運用新技術、新材料,優化設備結構的討論。
作者: ylmld    時間: 2010-8-12 19:25
單位TPM搞了一陣子,不是很成功,現在大張旗鼓的在強力推行六西格瑪。
作者: 奧迪    時間: 2010-8-13 12:40
回復 44# ylmld
. ?5 L: S1 ]- m) E% X7 a6 H2 c0 z' O  |1 [5 _1 \/ {. H
& d  y( I+ Q3 Q
    無論是六西格瑪、還是TPM,還是其他什么?其實無關緊要,重要的是企業需要什么,并作為自己長期發展規劃,使其成為企業優勢發展的有力保障。無論什么形式,宗旨無非就是向著“零”故障停臺,“萬壽無疆”的設備壽命,及“常青樹”般的工況發展,并由此培養員工的責任感和歸屬感,還有成就感。總之一句話,無論什么形式,最終都要形成一個最適合企業長期發展的企業文化。
作者: promejack    時間: 2010-8-14 15:37
光鮮的外表,要在中國企業執行啊,難~~
7 N3 r8 a# ^, R猶如APQP,都只是向外炫耀的談資!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