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制造業的錢被誰賺走了? [打印本頁]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7-29 21:21
標題: 制造業的錢被誰賺走了?
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18-7-29 21:34 編輯


        不少做設備的企業的員工抱怨說“我們每個月的工資就那一點錢,好幾年都不漲工資,大部分錢都被老板拿走了!”

        那么做機械設備的老板又是怎么說呢?

         有一個做外加工的老板這樣說:“我們做外加工的,屬于產業鏈的低端,賺的都是辛苦錢,生活在茍延殘喘的邊緣,省吃儉用,一分錢掰成兩半花就是想買高精度高的機床,才能接到高附加值的活。”

(, 下載次數: 88)

         給我們做機械零件配套的一個小加工廠的老板跟我說:“目前我們的加工設備主要是國產的,干的那些活賺不了多少錢。想要接高附加值的模具訂單,客戶來參觀我們廠,看了看,就說設備不上檔次,精度不夠,不愿意合作。我們計劃貸款買國外加工設備,提升自己的競爭力!”

(, 下載次數: 87)

        大設備廠的老板也是不斷抱怨:“我們買的機床大多是日本、瑞士、德國的品牌,一臺設備100W左右算是便宜的了,貴的要好幾百萬。零配件、耗材、維修費貴的要命,但也沒有辦法。頭疼的是,這些設備當時買的時候都是最先進的,現在技術發展太快了,幾年前買的設備現在已經沒什么競爭力了,為了競爭,每年都要投巨資換一批新機床!”
看起來,機械廠賺的錢大多用來買設備了。

         我們的成套設備中60-80%的設備來自國外的配套商,從發動機、過濾器、聯軸器、主機頭、等等都是從國外進口過來,有時遇到一點技術問題還要請國外專家過來解決,他們漂洋過海來解決問題,報酬是按小時計算的,每小時200多美金。白花花的銀子被人家拿走了。心疼啊!打掉牙往肚里咽!

(, 下載次數: 80)

         這樣看,很明顯國內設備廠家并沒有賺到錢,大把大把的錢是流向了國外設備制造商。

          我們都覺得開企業的老板都是有錢人,小企業的固定資產也有好百十來萬,相當于擁有幾輛寶馬奔馳。可誰知道他們也是最無奈的群體?他們不買設備就是等死,他們咬著牙也要買設備。辛苦好多年,買了設備后又回到解放前,最終剩下一堆鐵疙瘩,甚至剩下一大筆債務。記得我們老板在2015-2017年這段時間,天天在辦公室說:表面上看他們很風光,整體出入高級酒店、開豪車,住大房子,實際他們是最可憐的一群人,現在企業需要自救沒有錢,下輩子再也不開企業了。這個一個群體無盡的無奈!

         從事機械制造行業的人,辛辛苦苦的勞動大半生,創造的巨大價值,自己卻只能享受很少的一部分,大部分被別人拿走了!我們抱怨也沒有用,因為我們造不出好的設備,不掌握核心技術,我們只能接受國外技術剝削的現實。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7-29 21:43
做個機加工小作坊還可以,養活自己吃飯沒有問題,賺大錢就真的需要上高精尖的設備,至少是日本的,資金足夠的話,還是要買德國的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7-29 23:38
沒人提稅
作者: wx_ls2G8548    時間: 2018-7-30 07:59
房東,政府等等等
作者: stanley_ye    時間: 2018-7-30 08:35
樓上說的沒錯,稅,房租這種硬支出太嚇人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7-30 08:54
stanley_ye 發表于 2018-7-30 08:35
樓上說的沒錯,稅,房租這種硬支出太嚇人

沒有提稅、房租、水電等的支出,是因為設備投入比這些支出多的多。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7-30 09:07
stanley_ye 發表于 2018-7-30 08:35
樓上說的沒錯,稅,房租這種硬支出太嚇人

哈哈 連華為都開始變相降薪了,怎么沒有人說是人力成本增加,跨國企業遇到金融危機都是裁員自保,所以人力是最大的一筆開支,不管行業難不難,工資是不能少的。企業所得稅也是賺了錢再交,且不說很多自己的廠房,如果是租的廠房,能做就做不做拉倒,不存在艱難中維持,只有做與不做二選一~~~遇到這個問題很多人就是把矛頭指向稅和地,畢竟對于發言的我們來說誰會嫌錢多,誰會說是因為我們工資越來越高呢。。。大家列舉的原因無論哪一條拉出來說好像都對,實際上都是現象,這個問題要從商品社會說起,最開始我們國家處于建設型階段的時候,物資極度匱乏,那個時代的供銷科地位之高堪比衙門,說白了只要能做出來都是求著要貨隨便開價,提著現金蹲在廠門口要貨是很多老一輩現在還津津樂道的傳奇,而現在物資飽和,利潤極低,利潤越來越低,價格越來越便宜,就算其他都不變,用人成本增加也可以讓企業關門~~~說來說起就是供求關系發生了質的變化,去年環保嚴查有過供小于求的階段,于是有些人又開始牛鼻子朝天,微信朋友圈還說不要問價格直接問有沒有貨,但是那是短暫的,本質上改變不了低門檻帶來的生產過剩,這個時候堅持下來的人會是未來利潤的受益者,但是堅持一定要以提高門檻為主,這種門檻具體是什么要自己去摸索

作者: Jry_A0Z8l    時間: 2018-7-30 10:01
這樣下去國內企業越開越少!!國外企業都去東南亞了!!技術人才越來越少,不用說工業4.0或5.0了。只是愿景罷了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8-7-30 10:19
牛奶倒入河中罷了

社會主義就沒有經濟危機嗎?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8-7-30 10:30
其實老板們也沒怎么賺錢,利潤都是被稅收和其他管理費用消耗掉了。
作者: 悠然的舊時光    時間: 2018-7-30 11:16
人力成本越來越高了,這是不能忽視的。
作者: 上海支維小彭彭    時間: 2018-7-30 11:34
韓寒11 發表于 2018-7-29 21:43
做個機加工小作坊還可以,養活自己吃飯沒有問題,賺大錢就真的需要上高精尖的設備,至少是日本的,資金足夠 ...

我們公司就是做汽車試制機加工的,有大型3D砂型打印機,3D蠟型打印機,5軸,CNC機加工,鑄鋁件等等歡迎參觀推薦

作者: 542706842    時間: 2018-7-30 11:43
進口設備的質量也是沒的說,提高自身價值才是關鍵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7-30 13:00
stanley_ye 發表于 2018-7-30 08:35
樓上說的沒錯,稅,房租這種硬支出太嚇人

我說的是我們企業的情況,不存在房租,最大的開始是設備配套家和加工設備的投入,下來是各種稅,而且我們是實打實繳稅,老板不愿意在繳稅問題上做文章。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7-30 14:18
寫這個帖子時,考慮的是我們企業的情況,我們大部分是進口配套件,老板看不起國標配套件的品質,我們從主機到關鍵配套件進口美國的比較多,的確不出毛病,我們設備銷售之后的服務費很少,某機型我們的主機進口價和我們自己做的主機價格差100多萬,一臺設備也就賣300來萬,三分之一讓美國一家公司拿走了。剩下的我們要繳稅,開工資,為大家交各種保險,應付企業運營當中的各種支出,包括銷售支出和人員出差的差旅費等等。
作者: stanley_ye    時間: 2018-7-30 19:37
曉昀 發表于 2018-7-30 08:54
沒有提稅、房租、水電等的支出,是因為設備投入比這些支出多的多。

計算利潤的時候還很容易把設備投入給漏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