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魍生技】時事魍評——魍眼看行業 [打印本頁]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7-29 21:02
標題: 【魍生技】時事魍評——魍眼看行業
本帖最后由 魍者歸來 于 2018-8-4 09:56 編輯

  沈陽機床破產、大連機床董事長被通緝、中興芯片事件、華為搬遷事件……低調的制造業似乎是開了竅,積極向娛樂產業轉型,有時候我都在想,這個時候搞個《制造業娛樂報》是不是能夠挽回傳統紙媒行業的頹勢。一個國家的真實實力仰仗著制造業,衣食住行、柴米油鹽,背后都是制造業在做堅實的后盾。制造業的發展離不開政策法規,離不開社會文化,離不開基礎教育,更離不開市場經濟。面對國內制造業,一邊是秒天秒地秒空氣的“厲害了我的國”,一邊是先天下之憂而憂的“扶不起的阿斗”。對于這樣針鋒相對卻又截然不同的觀點,吃瓜群眾表示是一臉懵逼的。樂觀的是心態,悲觀的卻是現實。 
  
  無體系的鉆研和錯過的那些年 
  
  毫無疑問,在綜合對比上,國內制造業的技術與發達國家還是存在不小的差距的。技術的核心問題有兩個關鍵點——科學系統和人。可以說,近代科學就是一部西方發達國家的科技史,中國在其中幾乎沒有太多的存在感。我們可以驕傲的說自己有改變世界的四大發明,很早就開啟了天文觀測,更有曲轅犁、耬車等等極其先進的發明創造,但是——除卻用于天文觀測的渾天儀之外,其他都無一例外地被視為“奇淫巧技”,而渾天儀卻是被“司天監”這樣的“神秘部門”,當做平衡皇權與掌握輿論的政治工具。 
  古代社會“士農工商”這樣的嚴格的階級劃分,嚴重扼殺了匠人的積極性。而廣闊的地域、貧瘠的交通以及偏執的教育,也阻礙了古代科學體系的出現。可以說,我們在最該發展的那千年里,錯過了最好的發展機遇。  
  
  制造業的“黑匣子”



  如果說錯過了科學體系的建立是源自歷史和政策的原因,那“山寨”泛濫就是法律層面的問題。國內的專利權一直以來都是各種證書、簡歷中的必備項目,反倒是在技術保護層面屢屢遭人詬病
  制造業的技術壁壘是個很神奇的東西,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像“這沒啥難度,不就是XXX和XXX嗎?”確實,類似的話我本人也是常說的。但我們討論的問題都沒逃離一個大的方向——技術應用領域。焊一個架子,把一堆零件裝在上面,配上動力就是一臺不錯的設備了,但在我看來這是技術的應用層面,而不是技術本身。
  我們當中的很多人,已經能夠只憑借幾張照片,就造出一套功能“完善”的自動化設備了,但我們用了韓國的開關、日本的電磁閥、德國的伺服電機……客戶要求降低成本,老板要求提高利潤——沒問題啊!上述元件幾乎在國內都能找到替代品,甚至安裝尺寸都一樣,結構都可以不改,至于使用壽命,呵呵,差不多,差不多啦,反正保修期內不會出大問題。
  我們以為自己打破了行業壟斷和技術壁壘,實際上呢,很多時候只是知其然而已。我們永遠只能跟在別人后面做設計,而真正意義上的原創設計有多少?因為工作關系,曾經和一個德國的玩具設計者聊過天,他講了一個讓我瞠目結舌的例子:
  他們設計的是一款積木類玩具,內部是空心的,材質是改性的食品級塑料。玩具對應的年齡是6-12歲,而玩具的設計壽命是自然使用狀態下8年。因為總有聰明的孩子以及心急的家長,會提前為孩子買玩具,所以在設計時,必須保證孩子在12歲想起這個玩具的時候,它們還是能夠正常使用的。在玩具的承重上,能夠保證單塊積木可以承受1.5個標準成年人的體重,這是為了保證即使被一個大號的胖子踩到了積木,也不會損壞,既是避免傷人,也是避免家長和孩子因為積木發生不愉快,給品牌造成負面影響……
  我一度以為制造業的“黑匣子”是材料配方,是功能參數,是計算數據……確實,這些也的確是我們現階段遇到的問題,但更可怕的是這種理念上的差距。“以人為本”——寫出來不過寥寥數筆而已,可能做到的國內工程師又有幾個人?



  世界的本源


  制造業的根源是數學。我們錯過了科學體系的建設,前面提及的歷史原因是不容忽視的,但數學,也是個極其關鍵的點。準確的說,數學不是一門單純的學科,而是一種工具,一種思想,很多人認為數學是哲學的一部分。數學的作用是化繁為簡,而印證這一論點的最牛逼的例子,就是數學用神奇的二進制把豐富多彩的網絡世界轉變成0/1的組合,正是這樣一個bug一般的工具,讓計算機的出現成為順理成章的事。比較有切身體會的就是在運動機構的設計中,空間幾何玩的飛起的工程師,可以很簡單的把復雜的機構轉化成最基礎的線性組合,事半功倍都不足以形容這種效率。
  但是,國內這樣的人才太少了。(僅存的也大都跑去IT、金融這樣的白領行當里去了)。應試教育既給普通人創造了打破階級固化的機遇,卻也扼殺了大量的天才,無法單純地去評價對錯和得失。但結果就是我們永遠在用中學時代的知識在處理現實問題,因為那些年是你深入潛意識的刻骨銘心的記憶。
  現代知識體系是西方建立的,融入這樣的知識體系就如同全民學外語一樣,痛苦和折磨就是永恒的主題。但我們可以改變或超越嗎?小分支上可以,比如移動支付;系統層面卻只能“接軌”。想要自己立規矩,那就得先超越過去,拿到了話語權說話才能有分量,一如現在我們在5G上的努力——不然就如滿清一般,說再多也只是個被瓜分的市場。



  笑貧不笑娼


  不知道什么時候開始,風氣就開始轉變了,那些靠自己雙手養活自己的人,反倒會遭人鄙視和嘲笑,那些戲子卻紙醉金迷風生水起。全民娛樂的時代,工匠精神靠誰去堅守?
  為什么我們無論歡樂或悲傷,在人間卻總是見不到萬能的上帝?這個問題思考了很久,一方面,可能是我那顆不穩定的無神論心靈在作祟;另一方面,可能是上帝也像民工族一樣,買不起自己親手造出的房子吧
  前文提到的德國工程師,住的是海景別墅,每周只工作4天,家里有兩臺車,其中一臺是單位配的,妻子在家全職帶三個孩子。換成國內,兩口子如果都是在制造業打拼的工薪族,就問倆人敢不敢要三個孩子(拋開計劃生育的問題)?  
  倉廩實則知禮節,衣食足則知榮辱。制造業確實還沒達到吃不飽飯的程度,但是,制造業卻沒法滿足年輕人“我想有個家的夢想”。房價對制造業的打擊是致命的,甚至遠遠高于其他行業。一方面,制造業無法脫離土地和廠房這樣的基礎,在根源上就逃不開房價的經濟綁架;另一方面,不得不悲觀地看到,多數制造業的從業者,恰恰是因為家庭條件過于普通,自身不具備逃離房地產這種硬指標對其經濟綁架的條件。白菜都不管夠的時代,憑什么讓我操賣白粉的心?



  怪圈


  畢業10年小聚的酒桌上,我跟一票早已脫行的同窗們說起了自己的想法:制造業的123還是很難打破的——10年成就一個“大手”,20年才能真正經濟獨立,30年后還可以正常加班……話是半玩笑的,但也不全是虛的。至少曾經就見過快60的工程師還在夜里加班畫圖,沒有什么所謂的夢想之類的因素,只是為了混到退休,但這個行業里就算是混,也比別人艱難。
  行業的窘境無法吸引高端人才入駐,現有的人才也在逐漸流失;而人才缺失又進一步擴大了行業的窘境,一切都進入了一個怪圈。單純依靠自身造血完全無法治愈行業的頑疾,甚至性命堪憂,唯有骨髓移植這樣的外來助力才能痊愈。但對癥下藥何其艱難?指出別人的錯誤容易,但能引人向善卻是上帝的買賣——可惜因為買不起房已經回天上了。



  貌似不相關的結語

  這次疫苗事件看似和制造業的整體現狀不相關,但實際上,如果這個中間利益錯綜復雜的疫苗行業可以得到有效的整治,那制造業毫無疑問還是有希望的。
  



作者: 拼搏人生    時間: 2018-7-29 21:36
就怕只是走走過場,調查大半年,推幾個小嘍啰出來就完事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7-29 21:39
還是源于我們做的工作不細致,不扎實,很多工作都是浮在表面上,很多人都是差不多先生,經常聽車間和有些領導說,差不多能轉就行了,出了問題,從來不深究,不研究問題的根源在哪里,常至以往,這種差不多的環境就培養成了,大家都馬馬虎虎,機器不出問題才怪?會創新才怪呢!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7-29 21:47
在一些制造業的國企,混到退休還是很有可能的
作者: zxflyc    時間: 2018-7-30 07:33
同文化,體制,企業有關的。沒有資源,沒人買單。你能深入研究個啥?
每天基本工作都安排得精疲力盡,這個世界都與你無關,倒頭就睡。
作者: 4142    時間: 2018-7-30 08:54
制造業才是根本啊,哎
作者: 遠祥    時間: 2018-7-30 09:27
主要還是政府想炒房賺錢,沒有花太大的心思來搞制造業。
作者: Jry_A0Z8l    時間: 2018-7-30 09:53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也是要有一定基礎的,社會的矛盾,造成制造行業人才流失,很多人才是不得不轉行,因為生活,因為家庭,沒有得到重視的技術型行業,實體行業,更不用和國外比了,猶如一個小學生如何同一個30而立的成人去比較經濟實力
作者: 悠然的舊時光    時間: 2018-7-30 11:21
樓主講的真好,製造興國,可惜現在相關待遇都提升不起來,不能吸引更高端的人才投入進去。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7-30 11:36
不圖一時亂拍手,只求他人暗點頭。

大俠好文如佳茗,苦后回甘!
作者: 專業醬油男    時間: 2018-7-30 11:54
國內制造業的現狀是大部分人連應用技術都沒玩好,就開始大談特談創新性技術,也就技術底層的水平,還老是自以為是天子驕子,別的不說,就論壇內很多老資格的技術前輩,聊起技術問題也是侃侃而談、言之鑿鑿,也從來不會說出:”中國最不重視的就是技術,搞技術壓根沒有前途”這種自我安慰的話語。
作者: 機器畫家    時間: 2018-7-31 10:10
見解獨特!
作者: 汽車a    時間: 2018-7-31 16:37
寫的好!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8-1 12:11
根據我對機械加工行業的淺薄認識,我覺得制造業滿足的了人們的吃穿住行是沒錯,但是過度了,以前在西南還沒這個感覺,到了江浙地區,只要是個人好像就可以開廠,只要有兩臺機床就可以開始生產,這和街邊賣油條豆漿沒有本質區別~~~其次最開始我也覺得高端人才不來是制造業的損失,最后我發現現階段不來是對的,一個人干三個人的事情而且比三個人做得還好,其他三個人怎么辦呢?每個行業都有高中低端公司,只不過機械行業制造業低端的比較普遍,整體都高端也不太現實了,畢竟靠力氣吃飯的普工大有人在,那么低端就要有低端的樣子,讓每個層次的人都可以有碗飯吃,不然社會要出問題的
作者: isuaa    時間: 2018-8-3 10:52
我相信國家肯定想要發展制造業,大家都是人,沒道理別人看不穿,只能說條件不到;至于技術人員,從建國開始國家一直非常重視,現在不可能說忘了這些人嘛。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8-8-3 20:33
我們永遠在用中學時代的知識在處理現實問題。這句話很扎心啊。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8-3 22:09
isuaa 發表于 2018-8-3 10:52
我相信國家肯定想要發展制造業,大家都是人,沒道理別人看不穿,只能說條件不到;至于技術人員,從建國開始 ...

基于現在的國際形勢,國家現在也在大力發展制造業------其中的核心:軍工業。

作者: xz111do    時間: 2018-8-4 07:59
今年23了,從前一直看到的科技方面的視頻,有些視頻都是在說德國美國的牛逼,雖加深了自卑但也激發了些斗志。

應試教育了13年,真得太多時間都讓頭疼的考試剝奪了。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26
拼搏人生 發表于 2018-7-29 21:36
就怕只是走走過場,調查大半年,推幾個小嘍啰出來就完事

大部分有識之士都是得出了同樣的結論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28
曉昀 發表于 2018-7-29 21:39
還是源于我們做的工作不細致,不扎實,很多工作都是浮在表面上,很多人都是差不多先生,經常聽車間和有些領 ...

嚴謹的人被“差不多”先生們合力排擠掉了,畢竟讓一個嚴謹的人上位,所有人都要痛苦,那些平日里的灰色地帶可能就會暴露在陽光下,再也無法帶來可觀的收入了。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29
韓寒11 發表于 2018-7-29 21:47
在一些制造業的國企,混到退休還是很有可能的

看現在的形式也不好說,一個是可能直接破產失業或者干脆再來次下崗潮,再一個轉股份制之后可能合理合法地被裁員……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30
zxflyc 發表于 2018-7-30 07:33
同文化,體制,企業有關的。沒有資源,沒人買單。你能深入研究個啥?
每天基本工作都安排得精疲力盡,這個 ...

工作上不給鉆研的時間、機會、金錢,生活上……算了,生活還是別說了,太慘。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32
4142 發表于 2018-7-30 08:54
制造業才是根本啊,哎

決策層看到只是統計數字,一旦統計數字采樣不合理、計算不準確……后果可能就是致命的了。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32
遠祥 發表于 2018-7-30 09:27
主要還是政府想炒房賺錢,沒有花太大的心思來搞制造業。

炒房不能說錯,只是過于急躁了,得不償失。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33
Jry_A0Z8l 發表于 2018-7-30 09:53
理想是美好的,但是也是要有一定基礎的,社會的矛盾,造成制造行業人才流失,很多人才是不得不轉行,因為生 ...

童工,還在帶病工作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34
悠然的舊時光 發表于 2018-7-30 11:21
樓主講的真好,製造興國,可惜現在相關待遇都提升不起來,不能吸引更高端的人才投入進去。

制造興國現在更多是咱坑內人士在講,大眾的論調是“多難興邦”,真想呵呵他們一臉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39
專業醬油男 發表于 2018-7-30 11:54
國內制造業的現狀是大部分人連應用技術都沒玩好,就開始大談特談創新性技術,也就技術底層的水平,還老是自 ...

搞技術目前只有幾個特殊的領域,才能真正意義上出人頭地,絕大部分還只是混口飯吃的程度,行業沒有紅利,個人的努力在大浪潮勉強還是比較渺茫的。應用創新玩好了還是能賺錢的,比如各種平臺的眾籌項目之類的,不過這就跟“彎道超車”的說法類似,小的方向上看起來是雄起了,但基礎不牢,后勁不足,只是夢一場罷了。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43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8-1 12:11
根據我對機械加工行業的淺薄認識,我覺得制造業滿足的了人們的吃穿住行是沒錯,但是過度了,以前在西南還沒 ...

落后產能太多了,高端產能又玩不起來,大部分行業內的獨立投資人都處于尷尬的境地。看起來很簡單的金屬疙瘩,但對于投資人來說,門檻還是太高了,不像手機APP那么簡單、暴利。利潤低就沒人愿意去投資,弄個小公司開發手游,也就工商稅務偶爾來查查,交個寫字樓的租金水電就擺平了。換成機械廠,安監、消防、環保、稅務、工商……哪個惹得起?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44
isuaa 發表于 2018-8-3 10:52
我相信國家肯定想要發展制造業,大家都是人,沒道理別人看不穿,只能說條件不到;至于技術人員,從建國開始 ...

生活講究過程,但生存只需要結果就夠了。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8-7 20:53
xz111do 發表于 2018-8-4 07:59
今年23了,從前一直看到的科技方面的視頻,有些視頻都是在說德國美國的牛逼,雖加深了自卑但也激發了些斗志 ...

但如果沒有應試教育,我們這樣的平民百姓如何才能打破階級層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作者: xz111do    時間: 2018-8-7 21:58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8-7 20:53
但如果沒有應試教育,我們這樣的平民百姓如何才能打破階級層次,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應試教育也許是打破階級層次眾多辦法中比較公平的一種了。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8-7 22:05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8-7 20:39
搞技術目前只有幾個特殊的領域,才能真正意義上出人頭地,絕大部分還只是混口飯吃的程度,行業沒有紅利, ...

不知道馬云的新制造會如何引人注目?師母已呆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8-8 12:19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8-7 20:29
看現在的形式也不好說,一個是可能直接破產失業或者干脆再來次下崗潮,再一個轉股份制之后可能合理合法地 ...

自己有過硬的技術,到哪里都不害怕,都能吃上飯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8-8 23:18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8-7 20:43
落后產能太多了,高端產能又玩不起來,大部分行業內的獨立投資人都處于尷尬的境地。看起來很簡單的金屬疙 ...

制造業還有一個不被資本追逐的原因,那就是邊際成本,比如做個電機,做一臺就需要這么多材料,這是跑不掉的,但是互聯網不一樣,同一個app幾千人和幾億人用成本都一樣,人越多邊際成本越趨近于零

作者: qiannian    時間: 2018-8-17 19:30
|threetigher發表于 07-30 11:36不圖一時亂拍手,只求他人暗點頭。<br>
<br>
大俠好文如佳茗,苦后回甘!
大勢不糜即可,盡自己一份力,希望我能熬到崛起那天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8-18 14:06
本帖最后由 threetigher 于 2018-8-18 14:07 編輯
qiannian 發表于 2018-8-17 19:30
大勢不糜即可,盡自己一份力,希望我能熬到崛起那天

一首彭佳慧的《走在紅毯那一天,送給你!


等到量產那一天!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8-18 14:07
拼搏人生 發表于 2018-7-29 21:36
就怕只是走走過場,調查大半年,推幾個小嘍啰出來就完事

結果已出,如何評價?

作者: liuxiaoran    時間: 2023-5-14 08:52
剛剛看到,不要站在門口,要進去,慢慢會發現沒那么神秘

作者: liuxiaoran    時間: 2023-5-14 08:56
本帖最后由 liuxiaoran 于 2023-5-14 09:27 編輯

他們設計的是一款積木類玩具,內部是空心的,材質是改性的食品級塑料。玩具對應的年齡是6-12歲,而玩具的設計壽命是自然使用狀態下8年。因為總有聰明的孩子以及心急的家長,會提前為孩子買玩具,所以在設計時,必須保證孩子在12歲想起這個玩具的時候,它們還是能夠正常使用的。在玩具的承重上,能夠保證單塊積木可以承受1.5個標準成年人的體重,這是為了保證即使被一個大號的胖子踩到了積木,也不會損壞,既是避免傷人,也是避免家長和孩子因為積木發生不愉快,給品牌造成負面影響……


我擅長干這些,挺擅長,所以極端的孤獨,完全不是你以為的那個樣子,甚至是葉公好龍,要講這些,我倒是能講非常清楚。不會你捧上神壇的,也許壓根不是你要的或者你以為的。

黑匣子的本質極端復雜也極端簡單。黑匣子就是整個大學教你做的事情,沒有其他,就讓你去計算應力換算成壽命,但是應力的計算根復雜,你放心,德國人也算不準的,壽命是讓人絕望的領域,區別在于他們有最好的理解和計算邏輯,而我們沒有理解,我們只有抄襲,拍腦袋和試驗驗證。

作者: liuxiaoran    時間: 2023-5-14 08:57
曉昀 發表于 2018-7-29 21:39
還是源于我們做的工作不細致,不扎實,很多工作都是浮在表面上,很多人都是差不多先生,經常聽車間和有些領 ...

這些問題在于邏輯差,例如你寫這些,其實和樓主的邏輯的本質的點或者案例是差很多的,但是你們說不明白這種區別在哪

作者: 仲葭九少    時間: 2023-5-17 12:44
給樓主點贊,寫的真好。中國人的小農思想是深入骨髓的,從古至今,沒有改變過:自己過的好點,家人過的好點。
到2000年左右,才剛剛基本解決溫飽問題。而從那時開始,這個割裂的社會,就開始大行其道的發展房地產行業,導致貧富差距越來越大,社會越來越割裂,逼的人不得不就一門心思都搞錢,而制造業是快不了的,需要慢慢的摸索的做。這樣就會讓人才流失,越來越沒有創新和發展。所以就導致了,落后產能越來越多,瘋狂內卷,最后自己把自己做死。
而目前來看,沒有解決辦法,只能靠時間換空間,慢慢演變。

作者: 喂我袋鹽    時間: 2023-5-17 20:01
仲葭九少 發表于 2023-5-17 12:44
給樓主點贊,寫的真好。中國人的小農思想是深入骨髓的,從古至今,沒有改變過:自己過的好點,家人過的好點 ...

每行每業都在卷,哎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