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近130年歷史的德國企業被寧波一家公司成功收購! [打印本頁]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7-9 22:12
標題: 近130年歷史的德國企業被寧波一家公司成功收購!
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18-7-9 22:14 編輯
回顧往昔,多少我們耳熟能詳的民族品牌不斷成為外國企業的囊中之物?多少高端精工制造成為歐美標簽?但是,時代發展了,世界經濟、技術的協作與發展更加緊密,我們也有生命力旺盛的優質企業去海外收購具有百年歷史的德國企業。
總部位于德國黑森州的貝肯霍夫公司是一家擁有近130年的歷史著名企業,是世界頂級細絲生產企業和全球高端精密切割絲的引領者,旗下“bedra”精密切割絲品牌和“bercowelding”高端精密焊絲品牌享譽全球。
(, 下載次數: 7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在2015年9月,總部位于寧波的博威集團就對貝肯霍夫公司實施了100%的股權收購。為實現德國技術中國創新和市場優勢的完美結合,2017年初,在德國貝肯霍夫公司基礎上整合寧波博威麥特萊科技有限公司優勢資源,成立了寧波博德高科股份有限公司。
(, 下載次數: 7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據博德高科總裁萬林輝介紹,當時在收購這家德國企業中,德方工會不了解中國企業,反對強烈,認為中國企業來收購,僅僅是沖著他們的技術和品牌,阻力很大。后來通過邀請德方企業工會及上級州工會代表來中國實地考察,向他們介紹博德高科的發展歷史,以及長期與世界500強合作的經驗,并向他們介紹博德高科發展戰略規劃。通過多次反復溝通后,終于贏得了德方的認同和信任。
(, 下載次數: 6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博德高科公司總裁萬林輝接受央視記者采訪
博德高科主要看中貝肯霍夫是擁有近130年歷史的老牌企業,它在行業中目前為止技術實力最強、產品品種最多、價格最高、產品服務全球100多家國家和地區。博德高科在認同德國企業文化的基礎上,和貝肯霍夫經營團隊一起制定發展戰略,充分信任德方管理團隊,通過信息化進行管理對接。通過合并和融合,博德高科總工托比亞斯先生被評為國家“千人計劃”專家,貝肯霍夫工會2017年也獲得“德國聯邦工會獎”,勞資雙方如同一家人。
德國貝肯霍夫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Sven Koboecken先生表示:“博德高科資金實力很強、行業專業度很高,是一家令人尊重的企業;博德高科為貝肯霍夫制定的發展戰略和定位,以及推行的激勵文化,我想會給我們這個企業在新一個128年注入活力和帶來更大的發展前景。這讓我們對未來更加充滿信心。”
央視經濟信息聯播報道寧波博德的微米級切割絲
如今,博德高科全面貫徹德國制造精益求精的精髓,讓切割絲達到了0.015mm的世界頂尖水平。作為用于高精密零部件切割加工的從0.33mm到0.015mm,意味著通過這根絲,切割加工的精度達到微米級,大大提升現代工業制造的加工精度。
(, 下載次數: 8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在全球領域,博德高科堅持貼近市場,本土化經營,生產的bedra、boline、bedm系列高端精密鍍層切割絲,憑借切割加工的高精度、高效率,廣泛應用于全球航空航天、智能制造、醫療器械、汽車制造、精密模具、電子通訊、高端鐘表、家用電器等行業,為全球客戶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 下載次數: 78)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博德高科產品品牌
1)在歐洲:博德高科的旗下子公司德國貝肯霍夫公司,以全球高端切割絲bedra品牌,服務于全球高端客戶的定制化需求。
2)在亞洲:根據亞洲本土市場需求,開發出系列的bedra boline品牌產品,采用德國技術與管理,在亞洲總部基地生產,極具成本優勢。
3)在中國區:針對中國市場需求,博德高科為中國客戶量身開發出bedm切割絲,以德國技術服務中國市場。在中國區設有三個辦事處,并實施OSCAR增效服務,為客戶提供慢走絲高效益加工方案。
百尺竿頭,不進則退! 博德高科在全球市場競爭中,通過掌握研發和市場的主導權,優化智能制造供應鏈,快速鏈接市場與客戶,滿足客戶的定制化需求,以此來持續引領行業,持續推動全球高端品牌發展。
博德高科對德國貝肯霍夫的成功收購,真正實現中國資本推動世界品牌的發展。從德國到中國,博德高科讓世界制造的精度達到微米級,這是每一個中國人的驕傲!
作者: 大符號 時間: 2018-7-10 06:17
問題是產品是人德國企業開發的,中國人跟著高興什么。企業在人德國,運作全在德國人手里,德國司法行政機關全程你中國企業可染指半分嗎。
來通過邀請德方企業工會及上級州工會代表來中國實地考察
人家工人力量多強大,說白了,經營困難時,中國企業必須裁掉中國人,來保證德國人的就業
作者: PiedPiper 時間: 2018-7-10 06:54
說的太對了,,樓主心里沒點逼數嗎?給人家送錢,有什么好吹的。技術又不給你。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7-10 07:13
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18-7-10 07:15 編輯
和北方重工相比,雖然都是集團性企業,擁有優勢的社會資源和優良的加工設備和制造手段,一個帶領企業員工引吭高歌,另一個卻將企業引向了滅亡,沒有守住自己的陣地。也許是南北方思維觀念的差異,懶政思維與積極進取意識形成鮮明的差別,也就導致了不同企業的不同命運。
雖然技術目前掌握在德國人手里,但是,通過這種經濟,技術的協作與聯系,中國企業有機會學習德國企業的管理經驗和技術思維,企業管理和技術和技術深入一定會比之前前進而不是后退,總被自己懶政而被市場淘汰好得多。這是積極做事,如果你天天看到技術在別人手里,整天抱怨,不積極進取,學習別人的長處和經驗,那你只有被社會和時代淘汰的命運,這點毋庸置疑,北方重工就是一個活生生的實例。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8-7-10 08:18
中興在中國美國還可以完全控制公司的高層的去留,大大方方的派人來監視公司,這收購的公司我們能不能完全歸我們自己做主?這么多年了去香港現在還沒那么隨便可以去
作者: 立著的_AwO39 時間: 2018-7-10 09:18
中國的收購之路 十分堪憂
1.首先,是否真正收購到了人家的優質資產,還是德國淘汰的技術。據我所了解國內像寶鋼,金輪之類的早已能達到樓主所提到的鋼絲精度,甚至更高
2.其次,德國有強大的公會,在收購之后,是否能夠讓其能為中國的企業服務,很堪憂
3.再者,收購固然能夠提高品牌影響力,但是打鐵還需自身硬,光靠收購別人的企業,美其名曰收購了技術,其實很多東西都不會透露給中國,畢竟人家還得靠這個吃飯,都讓你學去了,回頭一腳踢開也不是沒可能。
作者: 狀態失控 時間: 2018-7-10 09:45
希望收購效果能比吉利收購沃爾沃更好。。
作者: ィ心兂鎅 時間: 2018-7-10 10:03
有這么多錢收購,為何不自己國內研發出來! 或者去挖人 或者派 臥底
作者: 專業醬油男 時間: 2018-7-10 10:04
個人覺得不管是否能收購到核心技術,但至少公司買了過來,離接觸掌握到更高精的技術又近了一步,就好比吉利收購沃爾沃,聯想收購了IBM,對自身技術并非完全沒有提高。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8-7-10 10:26
全資收購方不能接觸核心技術?天天跪著,都忘記怎么站起來了
如果不能讓你接觸的技術,是不會通過收購審查的。。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7-10 10:30
如果能收到核心技術那真是好事啊,默默的感受到德國工會的強大,一個企業的收購,工會都參與,真好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7-10 10:35
國內企業收購或并購國外企業也許還需要走很長很長的路,在收購和并購的技術性上還需要繼續探索。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7-10 10:53
對!你說的很對!我們不能總跪著求人施舍,我們要想辦法自己站起起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