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為什么沒人聊制造業? [打印本頁]

作者: Insigne    時間: 2018-7-6 10:44
標題: 為什么沒人聊制造業?
最近看到知乎一個話題,心有戚戚焉,我也算是制造業出身,對制造業很有情感,但這兩年,大家都不怎么聊制造業了,而是:
衛星發射失敗,房地產的鍋。
中興被芯片制裁,房地產的鍋。
西湖大學校長從清華離職,房地產的鍋。

這種情況下,聊啥制造業?

可是,我們的制造業到底怎么了?這幾個答案,實在讓人心痛:


01 利潤太低……太低!

在我們這個圈子里,也有真正賺到錢的。你們猜猜是如何賺到錢的?

我們這有幾個老板,以前是各個地方混黑的。本地的也有,外地的也有。他們采取的方法,是以0利潤,甚至是虧本的價格賣出去。然后呢,上游廠家他們以量來壓賬期,半年,有的甚至一年一壓。下游廠家呢,全部以現金的形式結款。這么一來,他們就擁有了無法想象的現金流。然后,他們拿這個錢去自己的地盤放炮子,也就是高利貸。

一個臺州的老板,去年已經實現財務自由,全家移民加拿大了。真是攪黃了水就跑了。

所以你說中國制造業為何會落到今天這個程度,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他們的存在,嚴重擾亂了市場,壓得我們這些老老實實做產品的根本喘不過氣來。

我有個上游合作廠,專門做鋁卷滾涂前期加工的。

那天跟那個老板聊天,他說他目前這個工廠,廠房加設備加原材料,一共丟進去差不多2億了!純投入2億,什么概念?滾涂線一條就是2000萬,他有3條,再加上分切機什么的。底下工人百十號人吧。每個月基本要出1000多噸鋁賣給下游廠。

我就問他這么大攤子事業,每年得襯不少錢吧?

你們猜猜多少?

他給我算了一筆賬,去掉人工電費損耗啥的,一年凈利潤也就100多萬。

投資2個億,每年賺100多萬,現在隨便買套房,如果趕上16年的好時候,也能賺100萬了。他這2個億,能買多少套?

但沒辦法,錢已經投了,只能硬撐。

這個老板現在自己還只是開路虎極光,老婆開凱美瑞。

而且這還是順風順水的情況下。假如一個不小心,比如碰上去年國家查環保,有色金屬瘋長,他就可能虧。又或者做出來不小心有瑕疵,那都得砸在自己手里。我去他工廠玩,他有一個專門2000平的地方,全部都是之前作廢的廢料,看得我心驚膽戰……

你說實業有什么好談的?

真的是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

現如今的實業,小的難以生存,在風雨中搖搖欲墜。大的看似堅實,實際上有苦難言。

02 融資太難……太難!

實體企業貸款額度怎么確認?看三項指標,一看經營性現金流,二看凈資產,三看抵押物。看凈利潤?不可能的,百分之九十實體企業凈利潤率不超過百分之三點五。連續三年不為負就算經營有術了。

實體企業借貸款,上門首先確定抵押物。存貨?對不起,我們銀行不做。應收賬款質押?下游是大型房地產企業嗎?比如萬科,碧桂園?不是,對不起我們銀行不做。科技成果質押?哦,新政策出臺了,你們要有抵押物的前提條件下,這個可以核新額度。有沒有可以做的?擔保公司可以,不過2018年他們收費有點高,服務費百分之二點八起。加上今年利息上調,一般都是基準上浮百分之三十,差不多綜合成本百分之八點五左右。

實體企業借錢難,融資成本高,開工的前兩年都是用自己的家產在拼,后面呢?基本都在為銀行打工了。聊實業?2005年以前開廠,后來賺了錢就在上海,北京,省會買房炒房的廠長才配談生存。2015年以后開廠的,一百個里面沒有五六個活下來的。

03 效率不高……不高!


我們公司是一家外資制造型企業,注冊資金幾千萬美元。員工三百多人,一年利潤還不如一家淘寶店。

財務老大算過一筆賬,當時投資建廠的錢買成房子,所有員工上班什么都不干,吃飯喝茶聊天,工資照發。

到今年可以賺26億。

我們這行業是經濟風向標,去年同期訂單量很大,今年少了20%.從今年市場來看,經濟不會太好。

我們去年銷售額18億人民幣,說出來利潤估計你們都不信:200萬人民幣……

支付銀行利息近1800萬(有可能偏差)……

我們這種公司沒人愿意去了,資金密集型企業,貴金屬相關,錢都買原材料了。

支付供應商是現匯,客戶都是6個月承兌為什么老板沒撤,我也不知道。換做是我早就撤了。可能集團內其他公司賺錢吧,我們頂多是在做集團客戶本地化供應吧。

辛辛苦苦到頭來都是給銀行打工的。

我再來說說我們公司的福利待遇吧。

一線工人每天12小時,上四天休息兩天。扣除社保公積金到手6000-7500(含加班50h)左右。

平時加班工資兩倍計算,法定三倍,一年購物卡2000左右,每年一次周邊三日游。社保基數按照去年稅前平均工資計算,帶薪年假法定天數,帶薪病假5天,半薪病假10天。

生產輔助部門操作工4500-5500左右
工程師到手7000-13000左右
生產經理,設備經理到手10000-15000左右
技術經理到手12000-20000左右
我們美國分公司的普通操作工加班后到手4000$
德國分公司差不多2500歐元
左右(這是問他們員工知道的,真假不確定)
前年HR說我們人力成本在集團內排名第二。
因為人多。德國一個人的產出是我們的5-6倍。

為什么呢?不是我們比他們差,而是客戶標準不同。

例如:A在德國是我們的客戶,A公司的設備和工藝在德國工廠的自動化程度高,我們的生產設備、產品是按照客戶需求來做的,單位包裝越大越好。到了a的中國分公司他們很多是手工或者是半自動的,為了配合他們我們要改我們的設備和單位包裝,越小越好。

你問為什么不讓客戶改他們的設備?一套設備1千多萬,來中國就是人便宜,干嘛給你投錢買設備呢。

外資好歹半自動的,很多國內民營企業都是人工的,看著都心疼。

04 技術不行?

中國制造業的過去是一個小老板,搞批機器,拉一群工人,就開始生產制造了,各種加工廠都是這樣的。依仗著中國勞動力成本低,風光過幾年。后來勞動力成本上去了,競爭激烈了,低端產業沒得做了,自然就紛紛跑路。

但這不是中國制造業的終點,而是新的起點。舉一個小例子,可口可樂的鋁罐是在美國生產的,用沖壓工藝做出來的,罐壁厚度約為97微米,令人嘆為觀止。但就小小的鋁罐中國沒有一家企業能做得如此薄,如此省料。能做的也是依靠美國的進口設備。

制造業里也有利潤率極高的部分,但往往門檻很高,大部分被發達國家的企業把持,如LED制造里的MOCVD用的金屬有機物氣源,一小罐幾千美元,非常暴利。可惜門檻高,易燃易爆炸,一個小老板買點機器幾個工人根本做不了。之前中國做不了,后來南大有個化學教授用自己多年金屬有機物方面的積累,出來開公司,填補了中國這塊的空白。高知識技能人才,用專業知識進軍高端制造業,這才是中國制造業的未來。


05 關系不……硬?

我就是制造業的,為了環保技術我上了目前最新的機器。環保能力絕對高。

同行的啥都沒弄,用20多年前的技術。今年估計賺少了也一百多萬。

因為人家認識人哇。

我倒閉了,幾百萬沒了。全部都在機器里,全都是最新的機器。我用著最好的技術,不敢漲價。人家坐地起價,而且現在都在忙活著。

環保的過來查讓我賣設備,否則拘留。老子辛辛苦苦弄得設備憑什么賣了??我又不干了,好,不干了。直接把機器拆了拿叉車懟了的都有。我這里還好點,沒懟。在本子上寫了一個(待售)

你們也知道開機器,機器轉動會升溫。他們摸了摸機器,這么燙!!這多污染啊!!

我想打死他。

問我制造業聊什么,對不起。老子心態炸了。一腔熱血喂了狗。

比我小一兩歲的一個孩子(估計22),我跟人家叫哥。點頭哈腰的問:哥,別這樣啊。我們也就是賺點小錢,你拆了我貸款,全家老小怎么辦。

人家不鳥你,拆完就走。開著幾十萬小百萬的車。

之前環保正大光明收費,什么必須買他們的產品。買他們的消防設備。2000塊可以加入微信群,微信群通知環保檢查去的事項。

你們說,你們辦證書啊。不讓辦,明文規定了,不給辦理。而且辦理幾十萬。你說法律規定不收費你就是天真了。人家有辦法。比如你這設備不行,必須我們的。

然后檢查的來了,你的那個證書還是沒用的白紙。人家不看!!!

我所有專業知識都是為了這個產業,深入的太深了。如今已經退不出來了。我不干這個突然發現自己懂得太少了。

另外別跟我扯專利,老子不想談。只說簡單的,當初我花幾萬塊讓畫師給我畫圖,請的高端畫師。設計了半年。人家全他媽抄走了!!

06 總結

群眾已經被教育得不相信勤勞能致富了,經歷過躺著賺錢,沒人會想再站起來。

教育我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老師現在明白辛苦工作幾十年不如買個房子一年的漲幅,最近在研究去重慶還是成都買個二套。走出校園立志做個奮斗逼的朋友前一陣大多在談比特幣區塊鏈,在討論下一個“風口”是什么,但凡有點什么政策都可以分析一波什么行業會漲。

最后,有位兄臺說了:奉勸各位兄弟別作死,是手機不好玩還是班不好上?是街上的妹子不好看還是火鍋不好吃?非要像我一樣(做制造業)臟的跟非洲難民似的?!






作者: Jry_A0Z8l    時間: 2018-7-6 10:48
說的好,很精辟,社會的環境和價值觀真的很重要!!
不賺錢......吹的再好,都是紙上畫餅,一切都是枉然!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8-7-6 10:54
操著賣白粉的心,賺著賣白菜的錢!
作者: aquze1234    時間: 2018-7-6 11:16
唉~是呀,但除了一些做服務配套的,單純的機械產品,技術并不是最大的壁壘,有點心的人,研究研究,也能做個能賣的出來。你的技術積累,好的地方,不實際用用,真的很難體現出來。

競爭就此變得混亂,但也不能說是壞事,至少激發了我們很多的思考是吧。

有個比喻是這樣的,一個人踮起腳來,可以更看的清楚前面,但所有人都踮著腳的時候,沒人占到便宜,但都更累了。

作者: 李佳禾    時間: 2018-7-6 11:28

作者: 翱翔天際    時間: 2018-7-6 11:44
雞肋,雞肋,中國制造業
作者: 正在連接...    時間: 2018-7-6 12:11
賺到錢的基本都上岸了,廠房出租出租,一年百把萬,不膨脹就夠了。累死累活的還是租著集土廠房干制造業的。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8-7-6 12:22
你還沒見軍工采購呢,花市場最高價買最次質量的貨!之前那公司就是,連工帶料成本20萬,投標300萬,最后被另一家400萬中標,理由是你家價格低質量肯定不行!!!結果那家中標的50萬轉包給我們公司做了,呵呵,肉很肥,能吃多少全看你嘴有多大!
作者: 一展刀鋒    時間: 2018-7-6 12:49
聞著傷心 見者流淚
作者: 浩浩乎    時間: 2018-7-6 13:44
因為已經不感興趣了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7-6 14:01
沒啥可聊的了,之前一個校友開了個小加工廠,買了幾臺舊機床,還沒開干就被查封了,說是噪音太大。嗶了狗了,沒聽說工業園區還嫌機床噪音大的……
作者: wx_t6671la4    時間: 2018-7-6 14:05
雞肋行業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8-7-6 14:08
所羅門_x 發表于 2018-7-6 12:22
你還沒見軍工采購呢,花市場最高價買最次質量的貨!之前那公司就是,連工帶料成本20萬,投標300萬,最后被 ...

有沒有怎樣夸張啊,最近我收到一個軍工采購的邀請函,大家看看還有誰收到過同樣的郵件
(, 下載次數: 52) (, 下載次數: 52) (, 下載次數: 54) (, 下載次數: 48) (, 下載次數: 53) (, 下載次數: 46) (, 下載次數: 55)

作者: 在遠方說我愛你    時間: 2018-7-6 14:16
鞭辟入里
作者: 石先生Mrshi    時間: 2018-7-6 15:02
沒辦法,我等屁民只求能吃飽再有錢喝點茶就行了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7-6 15:19
制造業要做就做高端的,低端已經不賺錢了,或者是賺很少的錢,環保查得嚴那是對沒有關系的人說的,有關系有門路的照樣做的順風順水的
作者: mdl1952    時間: 2018-7-6 15:43
既然進了機械專業的這個門,還得踏踏實實地做事吧,任命!
作者: 時而顏值高    時間: 2018-7-6 16:16
制造業今年是更被往死里整了。
作者: 行天下    時間: 2018-7-6 17:10
出路在哪頭啊
作者: 無敵老大    時間: 2018-7-6 17:28
頂起
作者: 三葉林    時間: 2018-7-6 17:38
國家口號喊得響,奈何沒有人踏踏實實做事,有快錢不賺為什么要到制造業拼命
作者: 默笑滄海    時間: 2018-7-6 18:43
寫出了血淋淋的事實
作者: 齊眉棍    時間: 2018-7-6 21:58
句句大實話,句句扎心啊。
如果不是粘貼的,就厲害啦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7-6 22:26
傳統制造業是一個古老而傳統的行業,要創新也很難,除非與人工智能結合,否則,投入大,周期長,產出慢甚至還看不到產出。
作者: W節奏    時間: 2018-7-7 08:22
入錯行了
作者: craftsmaner    時間: 2018-7-7 11:53
廣州粵研鐘彥華 發表于 2018-7-6 14:08
有沒有怎樣夸張啊,最近我收到一個軍工采購的邀請函,大家看看還有誰收到過同樣的郵件

所謂軍民融合  不會有私企什么事情的, 軍工企業 或者中航工業體系是  先對接院校  對接公公關系 在對接公與私企  的,中間都會有 轉包的意思。
永遠不會,某個軍工企業直接找到你做某個設備。。。要嗎是騙子要嘛是 賺不到爛攤子。。。

作者: WO7608889    時間: 2018-7-7 15:35
  一些前輩談了下行業大環境,在下談談底下的工人情況吧。目前就我看到的情況是技術工人急缺甚至招不到人,在一個已經出現了斷層,30歲左右的從業人員很少,剛畢業的大學生也紛紛轉行,有的干兩年也轉行了。不說工人,就算是技術崗現在也面臨著無人可用的情況。
  是錢的問題嗎?我認為不單純只是錢的問題。我總結下來一下幾點:1.行業掙不到錢,這個導致了一下其他衍生問題,例如福利待遇、平臺大小、企業不培養人才;2、互聯網的發展導致一些人“一夜暴富”,年輕人看到這種情況自然浮躁起來。大家都想掙快錢;3、社會地位低,我有時候就想不明白,我們是工人階級建立的國家,工人的社會地位竟然這么低,干活時間長,休息時間段,周末、法定假日、年假這些都和我們無關,大學生誰能干這個行業,找對象也費勁,一說是工廠的,人家躲你遠遠的,相親都沒人給你介紹。我是12年畢業的,專業70人,從事機械相關工作的不到10人(這還得算上一些文職),題外話:學校當初還真是有先見之明,把我們由200多人的大專業一下子變成了70人的小專業。
  綜上,如果沒有一些措施,這個行業遲早狗帶。真心喜歡這個行業,希望以后會變好吧~
作者: WO7608889    時間: 2018-7-7 15:39
當然,有能力的不光行業什么樣子,其實都能活的很好。這樣的情況就不要談了。
作者: 看前方    時間: 2018-7-7 16:22
錢印多了,沒地方放,只能放在房地產,因為房子放個幾十年都沒問題,機器放幾年不用就報廢了!
作者: rogic    時間: 2018-7-7 16:31
想問各位大俠,在你們眼里怎樣才算財務自由???
作者: 自由的思想    時間: 2018-7-8 16:11
我們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每年躺著虧本,要不是國家支持早就GG了。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7-8 19:54
廣州粵研鐘彥華 發表于 2018-7-6 14:08
有沒有怎樣夸張啊,最近我收到一個軍工采購的邀請函,大家看看還有誰收到過同樣的郵件

說明鐘總的公司高端啊,上了名單。

作者: 六級士官    時間: 2018-7-8 20:39
精辟,其中一個融資難體會深哈,最近看了一個節目,就是幾個投資人坐在那,然后一個一個帶著項目的去找投資,但是我全部看完了,基本上99%的是互聯網的,試想看看可想而知現在的制造業是啥樣的狀況
作者: dawei_cn    時間: 2018-7-9 08:42
所羅門_x 發表于 2018-7-6 12:22
你還沒見軍工采購呢,花市場最高價買最次質量的貨!之前那公司就是,連工帶料成本20萬,投標300萬,最后被 ...

里面的回扣,都不知道是怎么算的。
有關系,這種快錢掙多了,誰還愿意費時費力的研究技術,成立個皮包公司,只要有關系,就啥都有了。



作者: 永日兄    時間: 2018-7-9 08:45
放棄了放棄了 搞淘寶去了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8-7-9 08:49
threetigher 發表于 2018-7-8 19:54
說明鐘總的公司高端啊,上了名單。

這是人家在領英上找到我加微信發給我的

作者: 機械爬蟲    時間: 2018-7-9 08:54
因為都藏著第一手資料,如果有個資料交換平臺就好了。
作者: jiangsuwanhua    時間: 2018-7-9 09:51
各行各業都有自己的難處,如果自己喜歡做制造業,堅持下去就是了
作者: 專業醬油男    時間: 2018-7-9 11:58
軟文轉的不錯,然而目前行業的大趨勢是產能過剩,第三產業的GDP占比已經超過50%,制造業的發展趨勢必然是高技術高利潤,小微企業特別是貿易公司會死的越來越多。

作者: 鄭yijun    時間: 2018-7-9 15:32
說的很深刻
作者: Mr一Z    時間: 2018-7-10 09:25

作者: 陳小困    時間: 2018-7-10 09:38
自由的思想 發表于 2018-7-8 16:11
我們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每年躺著虧本,要不是國家支持早就GG了。

高新技術企業?騙點錢而已   

作者: 集成機甲    時間: 2018-7-10 22:59
中肯 不是不想干好 路障太多。
作者: qihaibing    時間: 2018-7-12 13:55
現在環保又查的嚴
作者: qihaibing    時間: 2018-7-12 13:56
加工周期越來越長
作者: reu8598    時間: 2018-7-12 15:30
在中國,有好賣的新技術新產品出來幾天,可能山寨的就出來了,專利根本沒用,偷別人,騙政府的技術比別國厲害
作者: qihaibing    時間: 2018-7-12 16:23
政策太多
作者: lovesx11    時間: 2018-7-27 10:52
急功近利的社會風氣不除,中國不會真正崛起。某些被當代認作偉人的人,也許會被我們的子孫后代所唾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