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德國制造為什么那么強?其中的秘密:不相信人 [打印本頁]
作者: 陸小雞 時間: 2018-5-12 16:23
標題: 德國制造為什么那么強?其中的秘密:不相信人
德國制造
德國制造,大到汽車,小到螺絲刀,他們為什么好,好在哪?并不是所有人都清楚。德國制造的口碑是建立在一個非常有意思而且關鍵的觀點上:不相信人。德國人有一個根深蒂固的觀念,是人都會犯錯,都會有誤差,特別是在生產環節,這些人引入的負面影響經過流水線的每個環節逐級放大,必然會最終影響產品的品質。
整個產品的生產工程中,人的因素越多,最終產品出問題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德國人提高品質的思路非常直接,就是在生產環節要動用一切可能的手段把人的天然影響降低到最小,把每件事情都分解成機器(或者人像機器一樣動作)能簡單執行的。換句話說,就是提高生產的自動化水平,只要機器能做的,在成本合理的范圍內, 就堅決不讓人做。
德國制造的現狀
德國已經進入了后工業時代。也就是說一座工廠里面沒有一個自然人,所有的工序從進料,生產,質量檢查,成品包裝,貨物堆棧全部由機器完成。整個車間幾乎只需要有一個人監控,就可以完成所有的生產。作為“操作工”其實本身就是工程師,他只需要按下按鈕和定期排錯。
德國制造的思維
有個故事:一個朋友找一位德國同事問路,德國同事很nice的跟我說,你等1個小時來找我,我要上網查一查。想想無非就是google一張地圖,然后打印出來。結果一個小時回來,發現她不僅打印好了地圖,標記好了路線,甚至還標記上了哪里會比較容易走錯,最后用一個塑料封皮非常精致的套好交給我,最后用一張便簽紙寫好她的電話,交給了這位朋友,并且說,找不到路,隨時可以打電話過來問。
德國同事只要是為別人提供service的時候,他一定會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他像我索取這個service,他真正需要的都是些什么”。這種想法大到做產品的角度會變成什么。同樣是做汽車,最主要的東西是什么?四個輪子,能跑。普通的思路是,只要是四個輪子,能跑的,其他材料能省就省吧,賺錢第一。德國人的思路會是,如果我是駕駛員,那么在駕駛的時候,除了四個輪子,能跑,我還會需要什么。
對品質的潔癖
德國人對品質的追求幾乎達到出神入化的境界。不過,這種追求并不止于產品外觀,德國人往往在越是看不見的地方就越發仔細。在慕尼黑的寶馬博物館中陳列著這一奢華汽車品牌的早期發動機產品。上世紀20年代生產的一臺星型發動機上,每個螺栓都用鐵絲線連接,有位工程師曾告訴我說,這樣可以保持每個螺栓的力矩相等,由此就不難解釋德國制造稱霸全球的原因了。
毋庸諱言,正是看中了德國的技術,中國在改革開放之后才以市場換技術的方式親近德國。在這個工程師和科學家立國的國家里,男女老少對科技的熱情可以從每年各種各樣的博覽會中窺見一斑。就連即將到來的慕尼黑啤酒節,也有展示最新技術的展臺。
德國產品到底好在哪?
真正的德國產品質量源頭在于對細節的把握和精益求精,很多德國企業追求的并非是財富的積累,而是科技和產品的實用性,所以幾乎看到不德國本土有哪些產品的廣告絢麗多彩,或外包裝精美誘人(除了知名的全球化產品)。
德國產品很少去以價格競爭同行業產品,一是有行業保護,二是所有人都知道,價格并非決定一切,甚至有可能讓整個行業都陷入惡性循環,他們更愿意在保證利潤的同時,讓利潤轉化成更好的產品和服務完善上。
德國的產品更新換代并不快,但關注每一個產品的質量和價值,幾乎沒有一個德國公司可以一夜暴富或是成為全球焦點,他們往往是專注某一個領域或某一種產品的“小公司”、“慢公司”,但很少有“差公司”、“假貨公司”,他們擁有百年歷史的小公司很多。
很多人質疑為什么德國一個鍋就要幾千元,到底貴在哪,其實德國的鍋具不僅僅是因為材料質量和生產加工優秀,還有很多其中都蘊含了科技。比如喜力特的鍋具具有天然抗菌和耐高溫屬性,而菲仕樂的鍋具則要經過9000道工序生產加工,節能環保,極佳的傳熱效果。這也就是為什么有人說用德國的鍋具一根蠟燭就可以做一頓佳肴。
這就是德國制造,不追求價格,但追求價值,不追求外在,但追求細節,不追求廣告,但追求口碑,不追求速度,但追求質量。
作者: 無敵老大 時間: 2018-5-12 16:34
不錯的雞湯
作者: 噯;;;;睨 時間: 2018-5-12 16:35
此處應有掌聲
作者: zyf6904 時間: 2018-5-12 16:48
樓主說的有道理,我跟好多德國人打過交道,做事普遍都是一板一眼的,很少像國人這種急功近利,圖快圖省,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8-5-12 16:56
其實中國以前的減速箱和滑臺就是照搬德國標準,很扎實,現在機械行業仿日本的比較多,東西輕巧多了,但材料不如人家,強度大打折扣。為中日合資公司做設備也是有很多防呆(防錯)檢查裝置,特別是安全方面,就是腦袋短路也不能讓他出安全事故,手基本上不能接觸到旋轉中東西,無論從那個方向都不能伸進一根手指頭,你把防護拆掉就會斷電,或有安全光柵保護
作者: 有木有 時間: 2018-5-12 16:58
德佬確實有值得學習的地方,問路這個例子,有點黑德佬吧,我要問路誰干出這樣的事情果斷拉黑不再聯系了
作者: zmztx 時間: 2018-5-12 17:01
有個有趣的現象:
二戰中,挑起戰爭最后失敗的一方是:德國、日本、意大利。這三個國家有個共同特點,就是造的東西精致,意大利甚至可以稱得上極致。機械工業、服裝、鞋帽的頂級品牌幾乎都在這幾個國家
而戰勝者五個國家:美國、蘇聯、英國、中國、法國。他們似乎都不追求精致。但在二戰中,有兩個國家在戰爭中研制出改變世界的東西。原子彈、計算機
由此可以得出結論:原子彈、計算機比精致重要
作者: 默笑滄海 時間: 2018-5-12 17:49
這個原因不太對吧,導致這張戰爭勝負的因素太多,最重要的我認為是惡虎架不過群狼。
作者: zmztx 時間: 2018-5-12 19:29
我感覺,齒輪制造水平不如三十年前,指工藝,或者說是手藝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5-12 20:41
德國人做事很嚴謹,死腦筋,而且大部分都有強迫癥,這些特性卻是很符合機械制造的嚴謹,所以,德國能生產出精密的工業產品
作者: k-xiangang 時間: 2018-5-13 09:18
工匠精神也重要。
作者: yykkqq1990 時間: 2018-5-14 13:21
不錯的雞湯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