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自動控制原理(胡壽松·第4版)·科學出版社 [打印本頁]

作者: wbm    時間: 2008-6-9 21:59
標題: 自動控制原理(胡壽松·第4版)·科學出版社
自動控制原理(胡壽松·第4版)·科學出版社
+ f8 ?% R* Y$ a& L: w% i
# q7 m- z  Z% y. Q% c壓縮文件 共 4 Part。
) d4 y7 I) C9 O* l+ ~3 R文件格式:pdf0 W# d9 H+ z# j7 w  V, C) t6 y; X

- Z9 ?  r! l7 T4 D/ A) n7 V  作  者: 胡壽松 3 c+ ]8 _- d( l$ ^9 S
  出 版 社: 科學出版社   7 J8 W$ s& U" l7 K6 {7 E) J
  出版日期: 2001-02-22
3 F3 F: @& R& [7 T/ ]+ s' m  ISBN: 703008881
( e$ D" `9 s: s! W7 k) g  市 場 價: ¥39.0
2 Y* n; L7 a7 g* K3 p1 K5 `/ D" X/ s* x8 m, R' j9 |
圖書簡介:
- [2 o7 ]! Z# u  本書系《自動控制原理》一書的第四版,比較全面地闡述了自動控制的基本理論與應用。全書共分十章,前八章著重介紹經典控制理論及應用,后兩章介紹現代控制理論中的線性系統理論和最優控制理論。: o+ ]3 Y. o  Q
  本書精選了第三版中的主要內容,加強了對基本理論及其應用的闡述。書中深入淺出地介紹了自動控制的基本概念,控制系統在時域和復域中的數學模型及其結構圖和信號流圖;比較全面地闡述了線性控制系統的時域分析法、根軌跡法、頻域分析法以及校正和設計等方法;對線性離散系統的基礎理論、數學模型、穩定性及穩態誤差、動態性能分析以及數字校正等問題,進行了比較詳細的討論;在非線性控制系統分析方面,給出了相平面和描述函數兩種常用的分析方法,對目前應用日益增多的非線性控制的逆系統方法也作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最后兩章根據高新技術發展的需要系統地闡述了線性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與綜合,以及動態系統的最優控制等方法。書末給出的兩個附錄,可供讀者在學習本書的過程中查詢之用。( Y1 w( e' @! ~. N4 F' `
  本書1985年被評為航空工業部優秀教材,1988年被評為全國優秀教材,1997年被評為國家級教學成果二等獎,同年被批準列為國家“九五”重點教材。
# ?" y3 f. }; h  本書可作為高等工業院校自動控制、工業自動化、電氣自動化、儀表及測試、機械、動力、冶金等專業的教科書,亦可供從事自動控制類的各專業工程技術人員自學參考。! V1 Y1 S8 p  Q( a$ q

( R7 e% z. M& }* M" y5 j5 `+ Z目錄:9 J) @' d; ?6 e% ~) R5 R1 K
  前言7 ~  U6 R9 k2 ?
  第一章 自動控制的一般概念
& v! M" W% ]' Y: s   1.1 自動控制的基本原理與方式
( i2 e3 w' |% ?% a7 ^) N. p   l.2 自動控制系統示例
; u0 P5 ?$ C, T  i9 U. t; L   1.3 自動控制系統的分類
0 v+ `( u0 F# o8 w; }0 A3 x   1.4 對自動控制系統的基本要求
$ g* u- N1 u; N4 z: X; k   習題
$ J+ I" a: J* k0 T; {# f' \9 m" z  第二章 控制系統的教學模型8 I0 F  b) H- ]1 H- w3 R1 T0 S
   2.1 控制系統的時域數學模型5 U, w: j: n: v3 j' q
   2.2 控制系統的復數域數學模型
3 w/ i( b/ f- f' A8 |   2.3 控制系統的結構圖與信號流圖
2 b+ X9 v" I1 O2 N( N" @, \   2.4 數學模型的實驗測定法6 X4 T, b% U$ @; ?
   習題# I4 D) j  {6 |* @
  第三章 線性系統的時域分析法5 N3 t/ h; t1 E: `, j
   3.1 系統時間響應的性能指標$ x7 G9 p0 M/ Z
   3.2 一階系統的時域分析0 B9 X4 ~: c6 c* f2 [
   3.3 二階系統的時域分析8 V* y, z9 s$ q0 g3 v& S
   3.4 高階系統的時域分析
% x8 d* t& o4 p/ V& T8 `+ u: a+ l   3.5 線性系統的穩定性分析" J; N8 X* j) x, I
   3.6 線性系統的穩態誤差計算
( V/ P# X! w6 R% r: u   習題; ~( Y+ }/ {" i- S- @/ M
  第四章 線性系統的根軌跡法" J2 E6 `/ I$ V( m, l+ `9 [
   4.1 根軌跡法的基本概念  X8 p* }) L/ Y0 A! d4 ~# C) J
   4.2 根軌跡繪制的基本法則
( {2 |# P+ I  y+ F   4.3 廣義根軌跡! C$ p. N, E$ @! {: E
   4.4 系統性能的分析+ h" v+ Z% P( c3 T
   習題
9 J& v  X7 n: [2 D' q5 g  第五章 線性系統的頻域分析法4 A3 z/ o2 y. `9 T  d
   5.1 引言6 K) O2 e+ X- W8 k3 J  o: e. X" ~" W
   5.2 頻率特性
# V0 h+ D6 Z4 O6 r# J) q5 P   5.3 開環系統的典型環節分解和開環頻率特性曲線的繪制
$ `. F) ]+ k+ t  i  \   5.4 頻率域穩定判據- J" c/ Z, f7 ^  ]/ [
   5.5 穩定裕度8 H& o: [1 b6 Y  L& D% a" e( G
   5.6 閉環系統的頻域性能指標
$ u: p, E! V0 ?3 |& t/ s$ V6 `6 E   習題" G1 K' R0 G& v- A+ N: _$ m
  第六章 線性系統的校正方法
& k4 m: z+ ~3 l; c   6.1 系統的設計與校正問題! S1 {  T# l% k$ w; b' M
   6.2 常用校正裝置及其特性! g  D- `. C+ e  c; z0 s
   6.3 串聯校正; P9 W2 F' \) |4 D+ C7 ?
   6.4 反饋校正$ C( o1 y7 U* L% T; I  y0 r: ]
   6.5 復合校正1 V$ [3 _$ n3 R" ^/ H
   習題
- R9 u# ^  v! A( S  n$ h( ?2 C# [3 Y  第七章 線性離散系統的分析與校正
* K# L; K. J, O# r   7.1 離散系統的基本概念
& d( v7 ^  T& K+ H. I   7.2 信號的采樣與保持( a& ^1 ^/ M4 @
   7.3 Z變換理論7 f* o% g6 w5 J9 B  B
   7.4 離散系統的數學模型1 y( n) G4 x0 e  R+ p) O
   7.5 離散系統的穩定性與穩態誤差) G# i  e* \- _) W
   7.6 離散系統的動態性能分析* M2 s1 J2 a( b  r8 I
   7.7 離散系統的數字校正& B; |! B, U. A, W; u
   習題/ C) R8 `5 c$ t2 J2 H* Z" c) y6 l" h
  第八章 非線性控制系統分析5 Q/ J' `6 a! N1 s+ ?( r
   8.1 非線性控制系統概述
% D' n) \0 q( @0 m/ Z' {* A* J   8.2 常見非線性特性及其對系統運動的影響
$ G  A, q& o' o7 `   8.3 相平面法
0 @0 S' d- {) G5 e   8.4 描述函數法
9 `2 t- A" B$ S" ]9 J: J8 L- z   8.5 非線性控制的逆系統方法7 t3 ~& G' I8 X
   習題8 ~% F( i$ T0 [2 K6 x" w
  第九章 線性系統的狀態空間分析與綜合
- c+ ~0 i+ D+ f4 n( g   9.1 線性系統的狀態空間描述3 a  _8 Y( ^7 D: m
   9.2 線性系統的可控性與可觀測性
, T. F/ l6 S+ G/ y  k& f   9.3 線性定常系統的線性變換. [$ J( A4 E# e5 Q8 d& o* r
   9.4 線性定常系統的反饋結構及狀態觀測器3 L* z1 c3 _! R( Q1 r9 _9 U
   9.5 李雅普諾夫穩定性分析
" N$ z8 l# }  X! h9 `, ^   習題0 k' Y8 v% r4 z2 w
  第十章 動態系統的最優控制方法
& v' x9 T" w1 c2 X  d   10.1 最優控制的一般概念0 o  }/ k1 d2 Z0 G' n) L' A1 J* Z5 X
   10.2 最優控制中的變分法! Z9 A: o1 y# |0 h
   10.3 極小值原理及其應用
$ ^" U) `8 M2 _- Y, R5 l   10.4 線性二次型問題的最優控制; J4 Q3 o) P: C( I6 a6 K
   10.5 動態規劃
. X' q3 p2 K0 B) g. ^0 j. a( ]   習題
1 w. ?% o0 N+ e6 P, b. l; e* H  附錄A 博里葉變換和拉普拉斯變換- L9 @1 a7 P! t# z- J
  附錄B 矩陣微分法
0 Y# Z+ ?, Z' d7 a+ }  參考文獻. H' K: z7 |% i6 X

8 c0 ^. A) d. U[ 本帖最后由 wbm 于 2008-6-9 22:14 編輯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