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就業好、招生難 職業教育到底“差”在哪? [打印本頁]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3-26 09:57
標題: 就業好、招生難 職業教育到底“差”在哪?
  近日,北京29所高職院校發布自主招生計劃,部分學校新增或撤銷專業,并調整專業設置,使其更貼近北京功能定位和產業升級的要求。  同時,全國兩會期間,職業教育再度成為熱議話題,在市場需求和政策雙向驅動下,職業教育是否迎來春天?對于學生和家長而言,職業教育是否能夠成為一個新選擇?
  現場
  學校新增專業受關注
  這個專業未來就業如何?對學生有哪些要求……3月11日,在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舉辦的北京市2018年高職自主招生咨詢會現場,29所高職院校現場提供報考咨詢,不少家長走進無人機應用技術、空中乘務等專業實訓室,現場體驗專業設備。
  “今年,學校招生計劃與去年基本持平,但專業較去年有了較大調整,新增了無人機應用技術、信息安全管理等專業,其他專業也根據市場需求調整方向,實施訂單培養等模式。”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招生辦主任賀繼偉介紹,從招生咨詢情況來看,家長對新增專業比較關注。
  北京市教委近日發布消息稱,今年北京市中等職業學校和高等職業學校分別新增專業39個和36個,包括電子競技運動與管理、無人機應用技術等新興專業。北京商貿學校動漫教研室主任王雪伶介紹,虛擬現實技術專業人才需求缺口大,學校在開展這類專業上具有辦學平臺、軟硬件資源等優勢,經過考察和調研,決定增設虛擬現實方向的動漫游戲專業。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副校長蘆倩英強調,契合度調查對職業學校十分重要。她說:“學校開設的現有專業需要符合所處城市和區域的定位,不符合的就撤掉;同時,各專業教學內容也要符合現實需要,過時的內容需要及時調整。”

  家長
  擔憂生源和教育質量
  蘆倩英還表示,近年來家長在為孩子選擇職業學校時更加認真、慎重。“比如不少家長會在確定心儀專業后,把北京市所有開設該專業的職業學校都跑一遍,認真對比,理性選擇。”賀繼偉也發現,學生、家長在選擇學校、專業時,會充分考慮自身興趣愛好和未來職業發展前景。
  “職業教育與其他教育路徑并沒有什么本質上的不同,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需要結合孩子的個性特長進行選擇。”由于異地轉入北京就讀導致中招失利,同時又遇到了北京市教育改革,家長馬勝利決定放棄“高考路”,將孩子送進職業院校就讀“5+2”貫通培養項目。在馬勝利看來,這種專業設計,對孩子整個職業發展有幫助。“我希望她挖掘并發揮特長,快樂成長,學有所成。”
  跟馬勝利一樣的家長還有很多,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食品工程系一年級學生告訴記者,自己本想報考高中,但父親建議來讀職業學校。“因為我初中學習就比較吃力,家人認為與其去一個較差的高中,苦讀后再經歷一次比較危險的高考,不如早點接觸職業。”
  與之相反,對職業教育持保留態度的家長也有不少。家住朝陽區的王女士表示,職業院校生源參差不齊,孩子正值青春期,可能受到不良影響。新京報教育周刊微信公號“學習公社”(xjbxuejie)上周進行的網絡調查顯示,擔憂教育質量、生源不好怕孩子受影響、社會地位差是家長認為職業教育吸引力不強的主因。
  學校
  整體生源數量下降 存在招生困境
  近年來,生源困境在職業院校一直存在。從統計數據來看,北京市職業院校生源數量總體呈下降趨勢。2014年北京市高職院校招生近3.5萬人,2016年為近2.7萬人;2014年北京市中職學校招生4.4萬人,2016年下降到3.5萬人。對此,北京商貿學校招生就業辦主任梁菲表示,以中職院校為例,北京市初三生源絕對值呈現大幅下降,加上政策上的調整,如全日制中專不能招錄外地借讀生等,導致多數中職院校招生面臨困難。“從目前情況看,今年是谷底。”
  在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劉蘭明看來,職業教育的吸引力不足源于“學而優則仕”的傳統價值取向以及當前職業教育功能定位表現不盡如人意等多方面原因,需要相關部門統籌職業教育與普通教育的平等發展,給予不同學生發揮價值的空間。北京商貿學校校長徐剛還發現,隨著產業升級,市場對于高精尖人才需求增大,加上家長、學生渴望深造精深技能的意識,中職院校從某種意義上成為了高職的補充,向“中高職一體化”等轉型。
  校際、校企合作提升職業教育質量
  作為培養應用型技術人才的院校,不少學校積極探索校際、校企間合作形式。目前,許多職業學校已經與國外院校建立合作關系,蘆倩英舉例,通過交換生項目,學生可以到德國、芬蘭等國家學習。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校長陳建南也表示,美國某中學機器人基地師生去年到學校分享了他們參加世界機器人大賽的經驗,“他們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給了我們很多啟發。”
  在校企合作上,職業學校也探索出了多元模式。劉蘭明介紹,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通過開設訂單班、開展現代學徒制、建立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建立大師工作室等,吸引行業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過程。
  記者了解到,訂單班模式作為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方式之一,近年來愈發受關注。以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全聚德冠名班”為例,學校與全聚德共同制定招生計劃和人才培養方案,根據企業需求開設專項課程,企業技師和學校教師共同授課,學生評價考核也由校企雙方共同完成,定向向企業輸送人才。“學生對企業認同感較高,未來進入企業后流失率也會比較低。”蘆倩英說。
  然而,訂單班的開設在實際操作中也有不少問題。陳建南表示,市場環境變化很快,企業的需求在學生就讀期間可能會發生變化,因此一般是畢業前一學期或一學年再根據企業需要進行定向培養,但這種短期班就存在硬性突擊培訓的問題。

  企業
  人才需求面臨轉型
  多所職業學校的校長注意到,隨著市場環境的變化,企業對人才的需求正在發生轉變。蘆倩英表示,企業現在看重的不是單一的技能,他們需要復合型人才。北京師范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趙志群解釋,隨著行業的發展和技術的進步,企業對職業教育人才能力和素養的要求自然會提高。
  三元食品大興灜海工業園人力資源部經理楊高說,企業關注職校生是否具備良好的職業道德、敬業精神、奉獻精神;是否吃苦耐勞,具備責任心和動手能力。“三元會通過面試選擇符合企業標準的學生來企業實習,在長達半年多的時間內對實習生進行甄選,在畢業時錄用合適的學生。”
  在楊高看來,目前接收的職校生基本能滿足企業的要求,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進取心不強,職業規劃不明確;職業化素養欠佳,在規范化考勤,服從工作安排等環節會出現一些問題;職業技能不夠扎實,理論知識不夠扎實,實際動手操作能力提升空間小。“一般來說,這些職校生需要企業培訓3-6個月才能基本獨立頂崗。”
  劉蘭明認為,不同于職業培訓機構,職業學校的定位不應該僅僅停留在教授技能層面,而應關注學生個性而全面的成長。比如,注重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職業素養、遷移能力等,這些需要學校在培養定位、培養模式、評價標準上進行綜合考量。陳建南也表示,職校畢業生不應該是只能做一件事的勞動者,而應具備綜合素養,避免出現轉型難的問題。
  調查
  上周,新京報教育周刊微信公號“學習公社”(xjbxuejie)就職業教育問題進行網絡調查顯示,共有近700名網友參與調查,參與者中,年齡在30歲至40歲之間的占39%,在40歲至50歲之間占38%。

  熱點追問
  1 職業學校畢業生的發展如何?
  陳建南(北京市經濟管理學校校長):目前很多本科畢業生不愿意從事基礎性工作,相關崗位也比較缺人。以食品安全專業為例,我們的學生很多在研究所里做前期處理,如粉碎、分類等工作,這些工作大學生不愿意做,我們的學生卻可以勝任,薪資平均在4000-5000元。
  蘆倩英(豐臺區職業教育中心學校副校長):目前學生的就業情況良好,新能源汽車維修等專業甚至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且職業學校畢業生也不乏高薪機會。
  從長遠來講,職業教育不是一條“斷頭路”,不等于沒有提升學歷的機會。隨著國家考試制度的改革,高考“獨木橋”的情況在改變,只要學生愿意學,發展提升的路徑是暢通的。

  2 校企合作如何更加深入?
  趙志群(北京師范大學職業與成人教育研究所所長):校企合作是職業學校人才培養的一種好的方式,但現在大多數校企合作依然停留在表層,比如主要體現在畢業前為學生提供實習機會。而根據國外經驗,開展校企合作的前提是落實現代學徒制,遵循職業教育的規律,培養學生從初學者到專家。比如,應該讓學生盡早了解職業,一年級就走入工作世界,這樣他才能喜歡工作世界,最后成為滿足工作世界要求的人才。
  徐剛(北京商貿學校校長):目前,校企合作存在‘一頭冷一頭熱’的瓶頸,這與社會現階段的發展水平、行業水平以及對人才需求的理解緊密相關。
  不同于發達國家“雙元制”人才培養模式,對于企業來說,學生長期實習需要考慮人力、物力等損耗,這些都需要成本。如果國家通過制定政策進行扶持或激勵,如稅收上給予優惠等,將有助于促進企業參與到人才培養的過程中來。
  劉蘭明(北京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副校長):目前來看,企業對人才培養的介入不夠,缺乏制度上的吸引和創新。想要真正推進校企合作、促進產教融合,并將其融入到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需要進行頂層設計,轉變校企合作中學校作為單一主體的局面,把企業、學校作為雙主體助力人才培養。

本文轉自騰訊新聞-新京報,有刪改




作者: 打鋼的    時間: 2018-3-26 10:15
社會地位差是客觀的,技校出來的只能在車間干活,體力勞動什么社會地位家長能不清楚嗎。
而且上職業學校的前提是學習不好,學習好當然考大學。
作者: 集成機甲    時間: 2018-3-26 10:19
培養的是工人,在這個向上爬的大環境里誰不想光宗耀祖,現在招工的動不動就本科學歷,本科生都用不了,所以前路基本斷了,有出人頭地的也是千里挑一,在深造,結婚生子后還有多少精力了,之前想學的也不需要上職業學校了。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8-3-26 10:37
或者說職業教育出來的是專職的人員,對某行業某點的能力較高;但隨著速度更新,后期效果怎么樣誰知道
作者: 專業醬油男    時間: 2018-3-26 10:51
沒有社會地位,看不清職業前景,人家問起干啥:廠里干活的。找對象都被歧視,哈哈,話說現在工程師其實也沒啥社會地位,一種職業而已。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8-3-26 10:54
師資,學習環境,才是重點

很多學校上馬熱門專業,實際上這些老師具備這些熱門專業的教學能力嗎?

很多職業院校,變成人口轉賣學校,送到工廠美其名曰實習,實際上就是做工人,還要賺學生的報名費和工廠勞動所得薪水,

學校管理松散,以學生不出事為第一原則,其他啥也不管,目前國情下,上職業院校的基本算是中學里成績不夠好,靈活好動,好玩的孩子,本來在高中的強制化管理可能還會有壓力,到了職業院校,沒有學習壓力,學校不管,家長管不到,真的開房,打架,甚至。。

國家應該要頒發同等學歷的文憑,甚至不能區分普通高等院校/職業教育院校,不要像遠程教育,自考一樣,畢業證書就能看出來,導致現在這種遠程教育都是很多人刷文憑的工具而不是再教育的工具
作者: hoverin    時間: 2018-3-26 10:54
性價比極差,就業好有啥用,臟累差的工作不上學一樣好就業,為啥要浪費這么多智商,時間與金錢,并且把自己卡死在一條道上
作者: hoverin    時間: 2018-3-26 10:57
上職校浪費的錢不如放銀行拿利息
作者: hoverin    時間: 2018-3-26 10:59
二十一世紀,錢才是最珍貴的,有錢才能生更多錢,有點錢不要隨便浪費了
作者: 17567410    時間: 2018-3-26 11:12
這是北京招生,北京的學生上大學的比例高這是一。其二北京有大量的工作崗位,如果是北京戶籍就業壓力沒有那么大。北京還有很多“三本”大學,只要是有大學文憑+北京本地戶籍,工作不是問題。有必要去念職業學校嗎?

作者: ィ心兂鎅    時間: 2018-3-26 11:48
專業醬油男 發表于 2018-3-26 10:51
沒有社會地位,看不清職業前景,人家問起干啥:廠里干活的。找對象都被歧視,哈哈,話說現在工程師其實 ...

你說你是工程師,人家問你收入多少,一聽不過幾千塊,也被歧視

作者: duduxiaozi32    時間: 2018-3-26 11:55
看看身邊以前上技校的同學現狀就知道為什么父母不愿意讓孩子上技校了,后續發展受限太厲害
作者: jiangsuwanhua    時間: 2018-3-27 09:00
能考上好學校的肯定去好學校,考不上的去職校也不錯,主要也看學什么
作者: 麥田守望者bj    時間: 2018-3-27 09:05
主要是社會觀念導致的吧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3-28 12:28
根據我和學校聯系的情況看,未必是學校學生的問題,更多的還是某些企業的問題,這些企業數量龐大幾乎是某些行業的主流但是設備落后工藝陳舊,換言之,職業學院或者中專培養出來的人企業太落后用不上也不肯改,低端機加工的落后大環境讓在學校學的現代加工技術無用武之地,到了工廠,全怪學生不行不接地氣,別人在學校天天軟件畫圖出程序操加工中心,到了工廠面對10幾年前的鉆模,讓別人去手拉?可笑不?吸收這方面勞動力的很多工廠需要的僅僅是賣體力的苦工,一提新技術新設備自動化就是那個貴那個慢那個不適應我們的產品,啊呸!一個鉆攻中心10來萬干掉5、6個傳統步驟,土老板老頑固自己不會用就說不會用嘛,何必說學生只懂書本不結合實際?最討厭聽到那些老廠霸太監般的說“哎呦,我們要講性價比”,“你們這些學生要如何如何浮躁”,我靠!來來來,給他個solidworks,他能夠畫個3D圖就算他這輩子干機加工沒白活。。。你們說這樣的工作氛圍和某些老頑固的態度能對學生有認同度嗎?沒有認同度何來的社會地位,也就是一群已經被淘汰的人不愿意退出歷史舞臺不僅在自我掙扎,還在阻礙年輕人進步——一個校企聯系人內心的獨白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8-3-28 13:31
應該向德國教學模式學習,培養那么多大學生有什么用?高不成低不就。要振興就得腳踏實地的培養專職人才。
就像藍翔校長的一句格言:清華的能和咱藍翔比嗎?
看是自負,實際呢?
清華的都去大企業任職了,不乏是世界500外資企業,可為誰效力呢?你猜!為祖國發展做多大貢獻?再猜!
藍翔畢業的都去哪了呢?滿中國各種大型土建工程等,酒店等都看到他們身影,他們為中國發展做多大貢獻?繼續猜!

作者: 湖泊凌    時間: 2018-3-29 09:28
duduxiaozi32 發表于 2018-3-26 11:55
看看身邊以前上技校的同學現狀就知道為什么父母不愿意讓孩子上技校了,后續發展受限太厲害

身邊上技校的朋友40歲以后,由于體力下降,私人老板都不會要。只能去當保安,女的去超市。就算在國企掙公分也掙得很辛苦,中午吃完飯都不休息,直接開床子掙公分。

作者: bincn    時間: 2018-3-29 10:38
就業好?,當今失業比例高嗎,不說待遇和工作環境的及發展前景的,都是耍流氓
作者: 三國霸主YS    時間: 2018-3-29 14:04
大學和技校最終還是職位的差別
作者: 小譚協作機器人    時間: 2018-3-29 15:48
我現在就在一個中專當講師,最大的感觸是我現在不知道怎么教了,班上有幾個尖子生,我課上完,他們就會了,一些簡單的知識點,只需要只言片語就能講明白的東西,在班上將近有一半的學生弄不懂,需要花費十句八句的才能讓他們明白,還有,簡單的東西他們學得費力,關鍵是還不愿意學。也許中職差的就是這學學生吧。
別噴,我并沒有帶感情色彩說這句話,只是一個事實,就好像我,本身是一個大專起點的,自己也深感自己和那些正兒八經的本科生、研究生在能力方面有著本質的差別。
作者: 剛毅    時間: 2018-3-30 19:33
深有感觸!
作者: 月光狼人    時間: 2018-3-31 08:16
社會觀念的問題
作者: paspkeyhey    時間: 2018-4-1 14:14
關鍵在于現在的有些教育不是為了長遠,而是撈一把錢就撤
作者: 有時候覺得    時間: 2018-4-8 17:08
別說北京本科錄取率那么高的城市,就是放在小城市也沒人在有的選擇的情況下去上高職。師資差,生源差,環境差,氛圍差。。。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