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為中國機床辯解幾句話 [打印本頁]

作者: 往前走    時間: 2018-3-15 20:58
標題: 為中國機床辯解幾句話
       看到有人發帖子 :為什么中國造不出高精度機床,難度在哪里             

       我想為中國機床辯解幾句話,尤其是中國高精度機床。

       機床的種類很多,直接說中國造不出高精度機床,一棍子打死人,等于直接否定了中國機床,也否定了我很多為機床行業付出努力和汗水的同事、前輩
。這確實讓我不得不辯解幾句話。

       不是說中國造不出高精度的機床(
除了極個別機床我們還難以攻克),而是目前我們很多高精度機床的質量穩定性確實存在差距。我們與歐洲同行有很長時間的交流,我們也大體知道問題出在哪里。原因我認為有三點:     
  
        一是我們技術積累相差不少,機床作為工業母機,歐洲已經經過300年的積累和發展,很多東西我們確實趕不上

        二是我們的企業質量和管理意識存在問題,小的機床廠凈糊弄人,大的機床廠管理體制落后。最近大連機床破產,的確是很惋惜的事情。


        三是我們的個人職業素質和素養與歐洲機床同行有差距。
  
   
        五六十年代國內與蘇聯合作,使中國機床工業有了一次飛躍;90年代國內與歐美機床廠又進行了一些列合作,使得我們的機床行業又上升了一個臺階。

        
回過頭去看一下過去五十年,我們一直追趕歐美的步伐,只是我們之前差距太大了。

        我有幸接觸過很多世界頂級的機床設備,
也有幸參與了好多大型的機床項目,包括國家科技重大專項項目我也參與了幾項,但是這些項目都是要求兩三年就出成果和結題,的確有些急功近利了。

        總是用互聯網高速發展的例子去看基礎工業,這一點很不好。互聯網行業在2000年左右的時候,我們和老外差距
最多才十幾年,所以我們能夠趕上他們。而工業的差距那就是三百年呀。基礎工業的落后只能沉下心去腳踏實地追趕,可是現在誰能沉下心去。互聯網、金融多么吸引著頂尖人才呀。你去問問清華機械畢業的和清華金融畢業的,收入差距有多大,你說他能愿意干機械? 我以前經常去航空航天那邊出差,這個問題我真是深有體會。

       我的很多同事和前輩,的確是兢兢業業的工作著,有太多令人敬佩的故事,實實在在的推動了中國機床的技術發展。我們有時候說工作不就是為了生活和賺錢嗎,但自己回想一下,能夠做出一些使命性的事情還是很有成就感和榮譽感。

        不論作為“工業之母
的機床,還是“工業之花”的航空發動機,都是人類工業的結晶,作為一個機械工程師,希望大家能夠多了解中國機床的的發展。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3-15 21:20
一直在關注中國機床的發展,但是從大連機床的破產來看,似乎變化不大,不過沈陽機床倒是盈利了,就是不知道是因為技術的提升盈利的,還是因為銷售做出的貢獻大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3-15 23:56
決策層的思想急功近利
執行層的薪資捉襟見肘

一個人才,一邊是苦哈哈油污滿身的基礎工業領域,一邊是樂呵呵衣冠楚楚的IT金融領域,如果不是真的有夢想,是真愛,誰會扎根基礎工業?

基礎工業亟需政策支持啊,只靠民間力量,差距只會越拉越大。

作者: koop_00818    時間: 2018-3-16 07:15
好文
作者: Venerealulcer    時間: 2018-3-16 08:17
1不評論,技術問題是很嚴肅的問題。
2的話,目前而言,國企管理普遍是跟不上私企,一來是編制問題,二來是干活是有風險的,干好了升官發財,干壞了背鍋倒底,不干混日子反而屁事沒有
3而言,中國人由個通病,行了行了,可以了,差不多就可以了。然后就是床身是有效應力的,而且都是1年2年的起步價,你今年就鑄造了100臺,明年到期就只能賣100臺,結果國內我管你呢,上個月床身才鑄出來的,這個月都TM能上虎鉗上夾具準備干活了。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8-3-16 08:36
很多問題都是老生常談,我有一個奇葩的想法是:如果機床行業像藥品一樣嚴格控制進口,只能進口樣機供設計參考,中國的機床行業肯定形勢不一樣,高昂的開發成本由政府扶持一部分,用戶因為不能進口設備國內的設備貴也只能買,這樣開發的成本經費問題就解決了

作者: 防彈蝸牛    時間: 2018-3-16 08:44
加上近幾十年來,人心浮躁...能安心做事的少了
作者: jiangsuwanhua    時間: 2018-3-16 08:53
個人覺得樓主說的很在理,確實不能一棍子打死,中國機床有的方面還是很強悍的
作者: xxtrumpf    時間: 2018-3-16 08:57
樓主說的非常好,工業方面的差距太大,精英人才又不愿意來。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3-16 09:03
本帖最后由 魍者歸來 于 2018-3-19 21:32 編輯
廣州粵研鐘彥華 發表于 2018-3-16 08:36
很多問題都是老生常談,我有一個奇葩的想法是:如果機床行業像藥品一樣嚴格控制進口,只能進口樣機供設計參 ...

醫療機械生產出的藥品是暴利,行業紅利存在,同時藥品是大眾必需品,全社會買單。
高精機床生產出的零件是薄利,沒有行業紅利,非大眾必需品,買單的本就是一部分生產組裝企業,提價的結果就是資本能力弱的直接退出市場,甚至是全部企業退出市場。(這事兒日本當年干過)


作者: 星月刀    時間: 2018-3-16 09:21
為什么以前做的機床質量很好,現在的卻不如以前計劃經濟時代呢,是不是因為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地位沒有以前高的原因。技術已經失去了崇拜感,大家都想的是賺快錢,可偏偏機械這方面沒有什么捷徑可以走。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8-3-16 10:03
看到樓主的分析,我也深有感觸,做機床和做非標專機設備,雖然等級檔次精度要求不同,但原理一樣,就我從業的經驗來看,還有一個重要因素是人才的培養。
一般企業人才是按等級劃分,從制造方面來講,鉗工分初級,中級和高級。企業里面等級晉升跟工作年限和業績關系等多方面因素相關,很多人升不到高級,工資漲幅不大,又迫于生活壓力,不得不另擇高薪。這樣的循環導致一般的企業培養不了高技能人才。
舉個簡單的例子,培養八級鉗工耗資就不是個小數字,而且時間也很長。并且,高級鉗工也不能止步不前,也需要時不時去進修一下,另外還要經常給他高難度的工作(小工廠根本培養不起),不然技術會生疏的。因此培養出一個高水平工人,沒有5~8年的時間根本辦不到,再換一個角度,即使培養出了高水平的工人,如果企業制度不能提供優越的條件,也留不住這樣的人才。這就造成了很多工廠不愿意在資金去培養優秀工人。

作者: 湖泊凌    時間: 2018-3-16 10:19
星月刀 發表于 2018-3-16 09:21
為什么以前做的機床質量很好,現在的卻不如以前計劃經濟時代呢,是不是因為工人和技術人員的地位沒有以前高 ...

以前工人可是老大哥,現在沒幾個人看得起。

作者: 一路帶笑    時間: 2018-3-16 10:37
機械人的苦啊~
作者: 煙雨迷蒙    時間: 2018-3-16 11:28
所以說了這么多我們還是沒有造出世界一流的機床,好的機床還是要進口。你的辯解無效,請坐下。
作者: wanglin222    時間: 2018-3-16 11:50
一句話,沒錢肯定做不好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3-16 12:55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3-15 23:56
決策層的思想急功近利
執行層的薪資捉襟見肘

機床行業就是整個機械行業的縮影,所有人都有責任,包括國家社會甚至歷史都要負責,無論領導還是員工沒有科學積累的概念,只知道埋頭干,不注意數據化積累,總是老生常談吹噓自己什么經驗,經驗如果沒有最終數據化就是巨大的浪費,最后變成廢品,也就是說換個人所有細節都要重新來,一個廠一個行業很可能因為換批人就出大問題,只有所有細節數據化并且不斷修正發展成新技術,才能推動整個工業的發展~~~這么多年總是說學國外先進經驗,什么都學了,就是這套最核心的東西沒搞明白,不過未來有個新手段可以幫我們迅速積累,那就是大數據,就看領導會不會用,是不是還抱著老觀念必須要一個榔頭一個螺絲的干才叫經驗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8-3-16 14:37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這句話,我覺得形容機床行業,挺貼切的。
作者: 狀態失控    時間: 2018-3-17 11:28
如果是一家私營企業,不差錢,又肯投入,那肯定能把機床做好?是這個意思嗎?
作者: ywjianghu    時間: 2018-3-20 13:28
寫得情真意切!希望樓主有時間的時候,展開來細細地說說。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8-3-20 16:12
能靜下心來搞機械的都是真愛。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8-3-20 22:22
上學的時候,老師說過:機械這個東西是最糊弄不了人的;從零部件的原料、到加工再到最后的組裝調試,沒有一個環節是可以避免或者粗糙大意的;除去機床,汽車的發動機我們才做了幾個,風電的齒輪箱我們又做了多少,一盤輥壓機的軸承進口產品是國產的3倍以上,差在哪了“基礎的東西看著是最容易但卻做起來最難;國外在基礎研發領域比我國早了太多,沒人去從根上再捯飭一遍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