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qū)

標題: 招工人不如上設備,是否已成趨勢?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8-3-15 15:54
標題: 招工人不如上設備,是否已成趨勢?
一直都在招機械工程師,學徒都可以,招了一個又走了。工人的話招人不如上設備。我們去年人均產值是之前的兩倍。

http://www.ytsybjq.com/forum.php?mod=redirect&goto=findpost&ptid=776727&pid=5014084

這個社友ip是深圳的。

至少在深圳,招工人不如上設備?這是普遍規(guī)律了么?

工人是指操作工嗎?是否好的設備會大量減少人工。機械行業(yè)的工人,比如機加工的操作工會被基本替代嗎,技工也會大量淘汰嗎?

也許在人工便宜的地方,還有一些年齡較大的人在當工人,人工費較高的地方用上設備來取代工人是合算的。

大家說說看,在你看到的企業(yè)里,上新設備取代招聘工人是否已經成為趨勢?另外,什么樣的工人才不會被機器替代呢?

作者: duduxiaozi32    時間: 2018-3-15 16:03
基本上是一種趨勢,隨著機器人等柔性系統(tǒng)的發(fā)展,機器人取代人工也是必然的。先不說人工費用現(xiàn)在越來越高,光工人的管理費用,怠工,工傷等等就是一筆不小開支。
作者: yangjunjie3    時間: 2018-3-15 16:03
看看具體干的什么活吧,有些活就是人工的活多樣性,也沒法設備實現(xiàn)。但是設備可以保證質量差不多,人工可能看工人水平。傳統(tǒng)機械制造業(yè)最基本的東西,電焊,還得找焊工焊~~~大批量的可以自動焊機
作者: 向宏    時間: 2018-3-15 16:14
現(xiàn)在的問題是,能吃苦耐勞的那一輩人老了,干不動了,下一代人都下不了苦了,一上手就相當指揮的人,不想當干活的,所以就這樣了,也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原因,讓人覺得人靠不住,只有靠機器,這也是專用設備需求增加的因素。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8-3-15 16:16
向宏 發(fā)表于 2018-3-15 16:14
現(xiàn)在的問題是,能吃苦耐勞的那一輩人老了,干不動了,下一代人都下不了苦了,一上手就相當指揮的人,不想當 ...

這很好,人懶促進了生產力。自動化、智能化必須有市場驅動才能發(fā)展起來。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8-3-15 16:20
機器人取代操作工,這在我們汽配行業(yè)已經成為主機廠考核的中心指標,類似于車身結構件像焊接,點焊,涂膠,鋸切工藝,都強制要求用機器人來保證產品的質量穩(wěn)定,而且會要求品牌。比如鋸切都要用ABB,6系列的6660重載機器人。畢竟操作者長期工作會因為疲憊降低注意力,特別是主機廠都是兩班倒來保證大批量生產的。
作者: Venerealulcer    時間: 2018-3-15 16:30
自動化是替代重復勞動
最原始的還是要交給人
生產幾件玩意,數(shù)控還在編程對刀呢,普車已經干完了,自動化影子都沒有。。
作者: sbor2b@qq.com    時間: 2018-3-15 16:31
也是要分企業(yè)性質的
非標/中小批量的生產企業(yè),投設備成本難收回來
大批量、流水線的生產企業(yè),當然追求數(shù)字化、智能化和自動化咯
作者: bsw1121    時間: 2018-3-15 16:46
說實話現(xiàn)在很多年輕的操機人員綜合素質不咋的,愛干不干說不來就不來,各種問題
作者: 煙草    時間: 2018-3-15 16:52
我的老板講的一段話感覺挺有道理的:現(xiàn)在隨著大學的擴招,有學歷的人越來越多,年輕人都不想拿著文憑去干苦力活,所有未來的機器取代人是一個趨勢
作者: 正在連接...    時間: 2018-3-15 16:58
是的,能減少工人的機器肯定優(yōu)先。工序集中化。
作者: liufei0368    時間: 2018-3-15 17:05
機器人取代人工進行工作是大勢所趨,尤其對于一些機械重復性工作,必然會被機器人取代!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3-15 17:06
招聘一個工人,又要管吃又要管保險,一不留神還容易出現(xiàn)工傷,而上一臺好的設備會大量減少這種煩惱,一次性的投入就完事了
作者: 呵呵噠個    時間: 2018-3-15 17:08
上設備是趨勢,不是工人不如設備,是工人已經招不到了,從去年底就招焊工10人,到現(xiàn)在一共才來1個。一個月開3600都不管事,坐標河北某3線城市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3-15 17:24
以前在的國企,板厚七八十mm很常見,焊接坡口開始都是人工切割出來的,為了趕工期,十幾號人在車間里開坡口的場面也是醉醉的。后來上了坡口機器人,平時只有一個工人就可以滿足生產,訂單多的時候2個人足夠。

更關鍵的是,坡口機器人很很便宜,加工出的效果要平整很多,后期清渣非常容易。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8-3-15 17:26
設備是一次性投資,人員的不停的投資和消耗, 不停的來和走
作者: ExplorerEzreal    時間: 2018-3-15 18:48
看到招工情況貼有回帖獎勵,嚇得我趕緊去補個回帖!
作者: 江小哥    時間: 2018-3-15 20:39
誒?這不是工業(yè)4.0(中國2030)發(fā)展路上的必然么?
作者: huhaibo_vip    時間: 2018-3-16 07:28
是個趨勢,批量重復的工作,招工還真不如上新設備,我們公司去年下半年已上機械手自動焊接,今年焊接工位效率提升和用工問題也解決了。
作者: 無敵老大    時間: 2018-3-16 07:47
大勢所趨啊,上了全自動化設備可以大量的降低人工成本,還能保證產品質量,只是前提必須要有量
作者: yzhflypig    時間: 2018-3-16 09:22
我覺得,第一:在深圳的話工人工資不高怎么活,一般工人都是外地的,需要的是努力工作幾年或者10年然后在家安居樂業(yè),深圳消費高,如果工資不高的話,肯定一年到頭剩不了多少錢,談何回老家安居樂業(yè)。所以肯定工資高。第二:熟練工人越來越少,招工肯定難,產量上不來肯定得走機械化或者自動化,但大量投入設備肯定就瞬間提高成本,所以還是一步一步慢慢來,不能期待一步到位。還是要一邊招人,適當提高工資,然后有序的增加機械設備取代一些可以機械化的崗位。不然你又不留人,設備自動化又跟不上,企業(yè)很容易倒退。
作者: 長橋臥波    時間: 2018-3-16 09:53
鷹大說的社友就是咱了,記得08年的時候公司100來號人,產值只有1500萬,那時候是什么都做,只要是個東西都接,效率奇低。現(xiàn)在把那些亂七八糟的東西全部拋棄,專攻一塊。標準化設計,流水線生產。反而人員只有三十幾人而產值接近兩千萬。設備這種東西千萬不要為了省錢,比如我們上了自動焊,卻發(fā)現(xiàn)原來國產的折彎機精度不行,只有換阿瑪達的才能配套。以前是手工元件插件,現(xiàn)在買了貼片機效率一下只提升10倍。比如以前用激光打孔做電控機箱,現(xiàn)在直接開塑膠模具一次完成,裝配效率一下只提高好幾倍,模具費一年就省下來了。當然有些設備還得自己做,外面是買不到的。

作者: xiaojianzhang0    時間: 2018-3-17 09:12
主要還是年輕的人員流動性太大,培養(yǎng)了一批走一批,這樣公司技術上就沒有積累性。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8-3-17 09:14
大量非標企業(yè)或規(guī)模小的企業(yè),肯定是沒有量的,這樣上設備可能就不合算,固定成本攤不下來。將來會遭到淘汰。
作者: bsw1121    時間: 2018-3-19 08:56
bsw1121 發(fā)表于 2018-3-15 16:46
說實話現(xiàn)在很多年輕的操機人員綜合素質不咋的,愛干不干說不來就不來,各種問題

要多大個本事,你有嗎?
作者: jiangsuwanhua    時間: 2018-3-19 09:11
再好的設備也還都是需要人工來管控的,只是現(xiàn)在年輕人不愿吃苦的居多
作者: ruanmingqin0220    時間: 2018-3-19 11:05
部分行業(yè)大勢所趨吧,附件不少做小塑料制品的企業(yè)都上機械手了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3-20 12:27
向宏 發(fā)表于 2018-3-15 16:14
現(xiàn)在的問題是,能吃苦耐勞的那一輩人老了,干不動了,下一代人都下不了苦了,一上手就相當指揮的人,不想當 ...

人區(qū)別于其他動物的最本質特征就是能制造工具并能熟練使用工具進行勞動。能夠用機器干嘛還用人,人的作用根本不應該在這些重復繁重的勞動上,每個時代吃苦的概念不同,一個是體力的一個是腦力的,以前是必須一榔頭一錘子的敲,體力上苦,現(xiàn)在計算機編程設計,從畫圖開始一樣要吃苦,憋三天憋不出來的情況多了~~~而且如果不不斷學習新東西,不斷打好新基礎,以后的工具會越來越不會用,這樣人就被淘汰了~~~就像我們廠里現(xiàn)在上四軸,全廠從操作工到主任沒一個會電腦畫圖軟件編程,老板對新設備的認識還是和普通車床一樣,讓普工小年輕學,沒基礎怎么一下可以學會呢

作者: zll3310737    時間: 2018-3-20 16:43
是人就會出錯,出錯就有損失。以后肯定如科幻大片一樣,人搞不好會被奴役。
作者: W節(jié)奏    時間: 2018-3-21 08:12
社會發(fā)展了,年輕一代大部份都不怎么愿意加班,干累活了.
作者: LYZ001    時間: 2018-3-21 13:08
現(xiàn)在是趨勢

作者: 清風明月跟我走    時間: 2018-3-21 14:00
也是看企業(yè)規(guī)模和行業(yè),投入
作者: 進擊的甲殼蟲    時間: 2018-3-21 15:46
大勢所趨啊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8-3-21 16:33
看是招工難的問題,其實是人類文明發(fā)展的需要。效率提升了,質量可靠度高了,人類重勞力解放了。
作者: yonker99    時間: 2020-3-3 16:15
上設備只能說減少了工人需要。但操作自動設備的人的要求就高級了,既要實踐,又要懂理論,學理論,工資自然也高。而且,高級設備維修人員也難找。操作工人肯定會減少,但對人的要求也提高了很多。
作者: 登泰小魯    時間: 2020-3-4 19:17
不光是人工成本,效率、質量精度一致性,響應速度,管理都是優(yōu)勢!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