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孔用的卡簧,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2-24 22:10
標題: 關于孔用的卡簧,想問大家一個問題
最近要做一個設計,需要將卡簧裝進工件里面,需要做到自動化裝配。
所以想做一個卡簧抓手,再利用氣缸完成自動安裝。
但是抓手上要做一個類似卡簧鉗的東西,進行一個向內收縮的力。
我想詢問一下,這個抓手上,凸出來的兩塊為了收縮卡簧的部分,怎樣和氣缸控制在一起啊?  或者說怎樣才能讓它們做到收縮啊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2-24 22:18
將卡簧鉗后端人手握住的兩個臂分別與氣缸和氣缸活塞連接。氣缸活塞退回,卡簧鉗口閉合,氣缸活塞伸出,卡簧鉗口張開。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8-2-24 22:34
貌似有道理。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2-24 22:41
曉昀 發表于 2018-2-24 22:18
將卡簧鉗后端人手握住的兩個臂分別與氣缸和氣缸活塞連接。氣缸活塞退回,卡簧鉗口閉合,氣缸活塞伸出,卡簧 ...

請問您覺得伸出的這兩個臂,需要什么方面的要求嗎

作者: ckaymm    時間: 2018-2-24 23:08
直接用氣動的夾爪開閉不行么。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8-2-25 05:02
本帖最后由 Cavalier_Ricky 于 2018-2-25 05:11 編輯

手動到自動化,不只是在手動工具上加動力那么簡單吧。

的確,工具是死的,可用他的人,可是極其高級的動物--有著視覺、自我判斷、自我糾正力度和方向等等能力,加上人有著極其靈活的很多關節。

比如,機械上,就找那兩個眼,是個不小的工程。

如果,把方案想到不用卡簧鉗的方向,整套單元就會變得十分簡單可靠快速。

卡簧鉗的作用是什么?無非就是改變卡簧的外徑或內經而已。

因為人的手,是肉做的,怕疼怕傷怕掉肉,可堅硬無知覺的金屬,就是不怕這些。

于是,只能用鉗子而人的手不敢做的事兒,比如不敢用多根手指抓小卡簧外圈直徑的事兒,三根鐵棍就能輕松做到。


如果樓主親手裝過很多卡簧,就會知道沖壓出來的卡簧,外觀特征不像電腦中的模型那么規整,用鉗子夾住后,也很難保證卡簧的軸向指向。

機械設計,不只是做出那么動作就行,更要把實際工況中可能會出現的那些100分之1不到的意外考慮周全,并在設計中體現出如何解決這些意外。



機械設計,先要解決的是:理解和了解原料或工件。

看似很熟悉的卡簧,真的很熟悉嗎?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8-2-25 06:37
你可以根據卡簧鉗的機構設計一個連桿機構,氣缸做為動力。
作者: 136203992    時間: 2018-2-25 08:05

作者: oldpipe    時間: 2018-2-25 08:32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8-2-25 05:02
手動到自動化,不只是在手動工具上加動力那么簡單吧。

的確,工具是死的,可用他的人,可是極其高級的動 ...

——如果,把方案想到不用卡簧鉗的方向,整套單元就會變得十分簡單可靠快速。

這個思路最精彩!

作者: charlie909    時間: 2018-2-25 09:44
先評估你的數量再決定用什么樣的方法,孔用卡簧是比較好實現自動化的,軸用卡簧要看情況了。但自動化不是人工的工具加上動力就行了。
作者: 機械之友gu    時間: 2018-2-25 10:05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8-2-25 05:02
手動到自動化,不只是在手動工具上加動力那么簡單吧。

的確,工具是死的,可用他的人,可是極其高級的動 ...

應該多多聽聽大師的指導。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2-25 19:52
樓上幾位說的有道理,卡簧的形態可不是都一樣的,就算平時手動用卡簧鉗取卡簧都不是每次成功的
作者: 清風明月跟我走    時間: 2018-2-26 10:19
個人感覺這個做自動化,穩定性方面應該難度不小。手動裝都不容易裝的
作者: liuyong453    時間: 2018-2-26 11:06
方向都是錯的
作者: wll-66    時間: 2018-2-26 14:38
手動到自動化,不只是在手動工具上加動力那么簡單,下面是我以前作過的簡圖
作者: 世間有真情    時間: 2018-2-26 22:21
可以參考氣動剪刀的結構,只需要把前面的剪刀換成卡環鉗的形式就行了。
作者: 世間有真情    時間: 2018-2-26 22:24
世間有真情 發表于 2018-2-26 22:21
可以參考氣動剪刀的結構,只需要把前面的剪刀換成卡環鉗的形式就行了。

類似這種結構,只要通上氣就好了

作者: 世間有真情    時間: 2018-2-26 22:27
wll-66 發表于 2018-2-26 14:38
手動到自動化,不只是在手動工具上加動力那么簡單,下面是我以前作過的簡圖

嗯,這就類似于氣動剪刀的結構

作者: 沒文化    時間: 2018-2-27 12:21
這個很難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8-2-27 15:57
外卡都是直接壓進行去。

內卡也可向這方面努力。

反正我做過
作者: tgpsjx    時間: 2018-2-27 17:01
感覺有點難度,卡簧槽比較窄,怎樣對準,萬一沒有完全卡入槽里咋辦
作者: 南天橫翼    時間: 2018-2-27 17:12
卡簧難找位置吧,不過只要資金足,做出來還是沒啥問題的。我想的結構有點復雜了,就不顯擺了。
作者: 張敬堂    時間: 2018-2-27 18:43
卡簧還有一種裝配方式_壓裝。如果你這種方式實現自動化感覺不太靠譜 ,感覺比較難卡到位
作者: 紫軒G~7T~    時間: 2018-2-27 19:20
上過卡圈的人都知道,首先要把卡圈夾起來,夾穩,至少都要幾公斤的力,然后放到槽子里,放好,最后用鉗子靠一下,才能保證安裝好!
前面看了很多高手的想法,最后都離不開一個氣缸,氣缸穩定性怎么解決,力的大小怎么控制,稍微哪里不對卡圈就前功盡棄了。
一開始我在想可不可以用一個套筒結構,螺旋的,有點類似于螺旋護罩的那種,通過電機絲桿的力將卡圈壓緊,然后送到孔里再通過推桿壓進去完成安裝,最后想了想還是不現實,孔的大小不一致怎么搞,槽子沒有臺階怎么把卡圈壓進去,而且不同的卡圈需要的力也不同,大到幾十公斤都有。
這個問題要實現自動化真的很難,但是世上無難事,總有解決的辦法!
不過一個項目在實施初期應該考慮它的目的,背景,可行性,成本和預計收益等等,就這個項目,我在想真的有必要嗎?就算做出來了效果一定好嗎?也許效率還沒有人工來得快,一個熟練的裝配工人上一個卡圈也就幾秒鐘,當然這只是我的分析!
說了這么多,最后祝愿樓主能成功攻破難題,若言語有過激之處,還請海涵
作者: 我是設計師    時間: 2018-2-27 19:31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8-2-25 05:02
手動到自動化,不只是在手動工具上加動力那么簡單吧。

的確,工具是死的,可用他的人,可是極其高級的動 ...

厲害 學到了
作者: 任督二脈。。。    時間: 2018-2-27 20:59
方案不要用卡簧鉗,做一個帶導向角度的套桶 放到產品里 在把卡簧切到套桶里 再把卡簧壓到卡簧槽里
作者: 任督二脈。。。    時間: 2018-2-27 21:00
卡簧的自動裝配 我門給做過好幾種了
作者: 1187738512    時間: 2018-2-27 21:39
自動化設計完全可以解決,工業照相機定位,氣缸或油缸手指夾爪加緊或松開。夾緊力要做實驗確定
作者: 少林掃地僧DS    時間: 2018-2-27 22:25
要實現自動化裝配卡簧,請問你的卡簧來料是怎樣的?散裝?供料機構供料?震動盤?卡簧裝入工件孔內,可以使用伺服夾爪實現。希望能幫上你忙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8-2-28 08:56
成熟的方案了,對于孔用卡簧裝配。已經在生產中使用,比人工快多了。如同樓上幾位說的,給你個動畫,思路即如此。
(, 下載次數: 45)

作者: 狼術    時間: 2018-2-28 12:56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8-2-25 05:02
手動到自動化,不只是在手動工具上加動力那么簡單吧。

的確,工具是死的,可用他的人,可是極其高級的動 ...

卡簧大小不一,開口大小怎么控制?并且不穩定,崩了怎么解決?歸根到底如何自動化  大嬸有什么高見?


作者: 狼術    時間: 2018-2-28 13:03
shentu 發表于 2018-2-28 08:56
成熟的方案了,對于孔用卡簧裝配。已經在生產中使用,比人工快多了。如同樓上幾位說的,給你個動畫,思路即 ...

您中間的過渡孔是錐孔么?一段的孔徑和孔相同?壓得沖頭直徑大小也是和下端的軸承大小相同么?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8-2-28 13:35
狼術 發表于 2018-2-28 13:03
您中間的過渡孔是錐孔么?一段的孔徑和孔相同?壓得沖頭直徑大小也是和下端的軸承大小相同么?

1、錐孔,熱處理后磨光內孔;
2、錐孔小端略小于待裝配的孔徑(軸承外徑);
3、沖頭大小滿足大于擋圈內徑小于待裝配孔內徑即可。


作者: 林王林    時間: 2018-2-28 15:21
Cavalier_Ricky 發表于 2018-2-25 05:02
手動到自動化,不只是在手動工具上加動力那么簡單吧。

的確,工具是死的,可用他的人,可是極其高級的動 ...

大神,分析好透徹,卡簧實際使用中確實會發生不少變形的情況。

作者: 寰宇無人    時間: 2018-2-28 15:40
shentu 發表于 2018-2-28 08:56
成熟的方案了,對于孔用卡簧裝配。已經在生產中使用,比人工快多了。如同樓上幾位說的,給你個動畫,思路即 ...

學習了,錐度孔控制收縮,直接壓下去,然后彈開;點個贊

作者: 狼術    時間: 2018-2-28 16:11
shentu 發表于 2018-2-28 13:35
1、錐孔,熱處理后磨光內孔;
2、錐孔小端略小于待裝配的孔徑(軸承外徑);
3、沖頭大小滿足大于擋圈 ...

多謝前輩

作者: wuchuangsheng    時間: 2018-2-28 16:52
shentu 發表于 2018-2-28 08:56
成熟的方案了,對于孔用卡簧裝配。已經在生產中使用,比人工快多了。如同樓上幾位說的,給你個動畫,思路即 ...

如果我說這個想法和我的想法大概相同,你會不會覺得我在吹牛,但我的想法大概真的是這樣

作者: xinzhou6000    時間: 2018-3-1 12:37
又學到一招
作者: Aaron樂觀熊    時間: 2018-3-2 08:10
穿芯軸不知道能不能好一點
作者: 玉麒麟11    時間: 2018-3-3 10:49
shentu 發表于 2018-2-28 08:56
成熟的方案了,對于孔用卡簧裝配。已經在生產中使用,比人工快多了。如同樓上幾位說的,給你個動畫,思路即 ...

大神啊,

作者: xuh3888    時間: 2018-3-3 11:54
shentu 發表于 2018-2-28 08:56
成熟的方案了,對于孔用卡簧裝配。已經在生產中使用,比人工快多了。如同樓上幾位說的,給你個動畫,思路即 ...

這種結構適合小卡簧,大卡簧很難靠錐度使卡簧縮小壓進去。

作者: wx_lbY2wG5b    時間: 2018-3-3 16:54
左右旋螺紋,
作者: 自動化_jhjiang    時間: 2018-3-3 18:54
視覺加上連桿氣缸吧
作者: xjw2001fth    時間: 2018-3-3 21:36
30樓給的方案很到位
作者: yzhflypig    時間: 2018-3-4 11:17
做個導套可不可以?然后用氣缸壓卡簧。。
作者: yzhflypig    時間: 2018-3-4 11:28
1187738512 發表于 2018-2-27 21:39
自動化設計完全可以解決,工業照相機定位,氣缸或油缸手指夾爪加緊或松開。夾緊力要做實驗確定

你這個方法太貴了。有財力當然可以用昂貴的方法,但作為一個設計師應該要考慮成本問題。不是每個自動化都要向工業相機和機械人看齊才叫自動化。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3-11 10:45
shentu 發表于 2018-2-28 08:56
成熟的方案了,對于孔用卡簧裝配。已經在生產中使用,比人工快多了。如同樓上幾位說的,給你個動畫,思路即 ...

非常感謝您的回復。  請問您這種方式,他上料需要怎么送進去,能簡單講講嗎。 我很感興趣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3-20 12:29
shentu 發表于 2018-2-28 08:56
成熟的方案了,對于孔用卡簧裝配。已經在生產中使用,比人工快多了。如同樓上幾位說的,給你個動畫,思路即 ...

您好,關于您給的那個孔用卡簧的錐形孔的安裝方式,真的非常感謝。是很棒的建議。 如果方便的話,您能簡單講講這個上料的方式嗎。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8-3-20 12:51
RanoS 發表于 2018-3-20 12:29
您好,關于您給的那個孔用卡簧的錐形孔的安裝方式,真的非常感謝。是很棒的建議。 如果方便的話,您能簡 ...

疊很多層,中間懸空軸穿過,卡簧用中間軸導向,靠自重落料,下方氣缸推料,一次推一個,回位時重力落一個下來。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3-20 16:20
shentu 發表于 2018-3-20 12:51
疊很多層,中間懸空軸穿過,卡簧用中間軸導向,靠自重落料,下方氣缸推料,一次推一個,回位時重力落一個 ...

是大致這個樣子嗎。  我還想問您兩個問題
1.利用沖頭壓的話,在儲料的地方應該不需要再要求導向了吧?
2.重力落下來后,氣缸退料,是要做一個喇叭口那樣的嗎?感覺送過去。。掉不下來呀。
求大神指導一下。。

作者: 庹忠林    時間: 2018-3-20 17:01
學習學習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8-3-20 23:02
RanoS 發表于 2018-3-20 16:20
是大致這個樣子嗎。  我還想問您兩個問題
1.利用沖頭壓的話,在儲料的地方應該不需要再要求導向了吧?
...

前面我說的有軸有懸空,軸是用來穿卡簧的,懸空距離就是用來控制只能掉下來一片卡簧及推走一片卡簧。推料板厚度,就只有一片卡簧的厚度。卡簧需要一個流道,在兩側對它進行垂直方向的限位(防卡推料時卡簧跳起)
簡單說,你這一串卡簧裝上去后,能掉下來一片進入流道,掉下來的一片沒被推走前,它自身就阻擋上面的再向下掉。接著推料板向前,推走,推料板自身又阻止上面的掉下來。送料后推料板回退,讓出懸空軸下面的空間,又能掉一片下來。

沒找到合適的,網上找了個圖給你參考。 (, 下載次數: 30)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3-21 13:40
shentu 發表于 2018-3-20 23:02
前面我說的有軸有懸空,軸是用來穿卡簧的,懸空距離就是用來控制只能掉下來一片卡簧及推走一片卡簧。推料 ...

首先感謝大神為我講解這一段,這個我能理解了,上面我放的那兩個圖里第一個應該就是大概您說的這個意思。
我想問問,就是推料板載著當前的 待安裝的卡簧前進的時候,因為推料板需要把這個卡簧送到沖頭下,錐形套筒之內
1.推料板的厚度您說 就是卡簧的厚度,是因為要退進沖頭下壓的地方,所以不能太厚是嗎?
2.推料板和卡簧一起進去之后,是利用里面的磁鐵嗎?還是怎樣將料留下,推料板退出去的?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8-3-21 22:15
RanoS 發表于 2018-3-21 13:40
首先感謝大神為我講解這一段,這個我能理解了,上面我放的那兩個圖里第一個應該就是大概您說的這個意思。 ...

1、推料板厚度等于卡簧厚度:是因為,料板推料時,要從落料間隙處通過,同時也起到阻擋上面料掉來的的作用。
2、推料板,只能推不能拉。推送進錐度套時,送到位即可回退,卡簧不會跟著回退的。即使位置略有偏差(不能過大),也會在壓桿下壓時自動糾正。磁鐵的作用,只防止極個別的卡簧,送料完成后,位置傾斜,導致下壓時出現異常(卡死)。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3-22 10:05
shentu 發表于 2018-3-21 22:15
1、推料板厚度等于卡簧厚度:是因為,料板推料時,要從落料間隙處通過,同時也起到阻擋上面料掉來的的作 ...

對不起啊....我比較笨。   為什么卡簧不會跟著回退啊。。

作者: 一星一億    時間: 2018-3-22 14:27
確實,對卡簧孔定位問題才是關鍵,收縮卡簧可選的的機構挺多倒是不難

作者: freebooter_13    時間: 2018-3-22 15:42
做個錐套做導向,直接用氣缸將卡簧壓進入應該比較好實現。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3-26 15:46
shentu 發表于 2018-3-21 22:15
1、推料板厚度等于卡簧厚度:是因為,料板推料時,要從落料間隙處通過,同時也起到阻擋上面料掉來的的作 ...

大神,我想再問2個問題,還請您在閑暇之余能為我解答一下。
1.您所說的,我基本都能理解。就一點,為什么推料板載著卡簧,從落料間隙進入后,回退時,卡簧不會跟著回退啊。
2.那個套筒的話,是分上和下兩個部分嗎? 還有這個套筒的底部應該是要和零件有配合的吧,要保證在壓的時候的穩定性,是不是在設計套筒的時候要考慮一下。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8-3-26 16:21
1、推料推料,干嘛要載著?載著就需要取下來了才不會回退。推料,不是拉料,不是載料。
2、分為上下兩部分,加工方便。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3-26 22:25
shentu 發表于 2018-3-26 16:21
1、推料推料,干嘛要載著?載著就需要取下來了才不會回退。推料,不是拉料,不是載料。
2、分為上下兩部分 ...

難怪我一直不能理解大神您說的意思。   因為我一直理解成下面圖這個意思(推料板半身凹下去一塊,然后經過疊在一起的卡簧的時候,會掉下來一塊,這樣就變成掉下來的卡簧在那個凹坑里面,就像運載著這個卡簧一樣)
1.但是看您的說的樣子,好像是推料板只是在側面推這個卡簧嗎? 卡簧不在推料板上面的是嗎,只是側面接觸的推力嗎
2.套筒分成上下兩部分,他們是靠螺釘連接的嗎? 在壓裝的時候,穩定性夠嗎?

作者: lihuaili    時間: 2018-3-26 23:00
這樣能有用么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4-6 15:30
shentu 發表于 2018-3-26 16:21
1、推料推料,干嘛要載著?載著就需要取下來了才不會回退。推料,不是拉料,不是載料。
2、分為上下兩部分 ...

您好,我還想問您點小問題。
在壓的時候,如果上面是利用阻尼氣缸的話,這個彈簧有和沒有,有什么區別嗎。
我個人理解是,這邊您裝彈簧的目的是在回的時候,是利用彈簧回的嗎?
能否講講這個彈簧的用處?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4-7 17:14
shentu 發表于 2018-3-26 16:21
1、推料推料,干嘛要載著?載著就需要取下來了才不會回退。推料,不是拉料,不是載料。
2、分為上下兩部分 ...

1.如果用氣缸不用加彈簧的話,那彈簧上面的墊片,包括螺母是不是都可以去掉了。
2.彈簧和沖頭之間灰色的部分,是類似彈簧座的作用嗎?


作者: 冰棍打邊爐    時間: 2018-4-7 19:46
提供個思路,可以考慮把卡簧網一個V形面推,使得卡簧收縮后,再從端面將卡簧往孔里推一下即可。
作者: 向宏    時間: 2018-4-7 22:15
本帖最后由 向宏 于 2018-4-7 22:16 編輯

發一套自動壓裝推力桿卡簧的自動工裝(套圖)
http://www.ytsybjq.com/thread-363551-1-1.html
(出處: 機械社區)

不要做卡孔的工具,用一個錐面壓下時收縮即可。

作者: 一個胖子    時間: 2018-4-8 08:15
不一定非得要用到卡簧鉗吧,能不能有另外的方式,比如說直接做一個圓筒,將卡簧沿著圓筒推至指定位置
作者: fsqr178713    時間: 2018-4-8 10:00
學到了,
作者: 風頌yhx    時間: 2018-4-8 14:25
我們這C扣就是用這種錐形壓的,目前很穩定!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4-8 15:08
風頌yhx 發表于 2018-4-8 14:25
我們這C扣就是用這種錐形壓的,目前很穩定!

能看下具體的方式嗎?

作者: 1027627904    時間: 2018-4-8 15:28
看到這么多想法,真是長見識。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4-9 11:04
shentu 發表于 2018-3-26 16:21
1、推料推料,干嘛要載著?載著就需要取下來了才不會回退。推料,不是拉料,不是載料。
2、分為上下兩部分 ...

您好,方便給個聯系方式嗎?  我有些問題想要請教,拜托了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4-10 10:06
風頌yhx 發表于 2018-4-8 14:25
我們這C扣就是用這種錐形壓的,目前很穩定!

你好,請問壓裝卡簧,需要多大的力。

作者: 風頌yhx    時間: 2018-4-10 21:27
是用電缸帶的,壓力沒有具體的數值,但是很好壓
作者: 風頌yhx    時間: 2018-4-10 21:29
RanoS 發表于 2018-4-8 15:08
能看下具體的方式嗎?

我們那不讓帶手機,所以暫時沒有具體的圖片



作者: jason李    時間: 2018-4-11 02:22
樓主棒棒的,分享很有用。十分感謝十分感謝。樓主真厲害。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4-11 16:19
請問沖頭壓裝卡簧的時候,若卡簧從外徑d 28.4mm →27.8mm  變形量 0.6mm   需要多大的力啊?  應該要根據這個選擇氣缸吧?  還是說用液壓增力鋼嗎?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4-12 22:17
shentu 發表于 2018-3-26 16:21
1、推料推料,干嘛要載著?載著就需要取下來了才不會回退。推料,不是拉料,不是載料。
2、分為上下兩部分 ...

您好,我還想請教一個問題。
如圖,當卡簧上料從間隙處推進去的時候,套筒上下兩份由螺釘連接,沖頭+套筒為一個整體,那么在上下工作的時候,是不是會有旋轉?
就是說落料間隙處會轉到別的地方。
如果我全部打穿的話,是不是有可能會轉到一個位置,卡簧上料的時候 碰到連接的螺釘了?
有什么辦法能解決嗎?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8-4-13 09:03
RanoS 發表于 2018-4-12 22:17
您好,我還想請教一個問題。
如圖,當卡簧上料從間隙處推進去的時候,套筒上下兩份由螺釘連接,沖頭+套 ...

既然有轉向的可能,那么你考慮下如何防止就可以了啊。
我那個動畫,只是個原理,具體在實際時,還應靈活處理。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4-13 11:20
shentu 發表于 2018-4-13 09:03
既然有轉向的可能,那么你考慮下如何防止就可以了啊。
我那個動畫,只是個原理,具體在實際時,還應靈活 ...

我想在沖頭和套筒連接那里加一個鍵和鍵槽,但是這樣會不會不容易加工啊?

作者: RanoS    時間: 2018-6-1 20:37
真心很感謝各位的幫助    暫告一段落了    謝謝!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