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如何看待”留美北大生12年春節不歸,6年拉黑父母”的行為? [打印本頁]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0 18:19
標題: 如何看待”留美北大生12年春節不歸,6年拉黑父母”的行為?
如題?!绷裘辣贝笊?2年春節不歸,6年拉黑父母”的行為?現在又在網上數落父母對他的過度溺愛。大家如何看待?
9 y+ B  `+ [% Y4 `0 x6 Z
0 j6 ?7 s! J! Q7 Q; y# D
以下是內容鏈接:. s6 E8 H$ G! p7 w) o/ C

. \; C3 g) {6 V* P, V" H- bhttps://mp.weixin.qq.com/s/OT_MvxZzHbGSmCuOa3CuIQ
8 A& _+ x4 n7 H% i2 T- r& ]/ F( y" w6 ^% y  F

7 z% `" w0 z$ y5 h: u8 H& \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8-1-30 18:28
兒子控訴/ T( b7 Z. D7 O9 n+ v
內向,敏感,不善交際。王猛認為,父母的過度保護以及缺乏親情讓他沒能樹立穩定的信心。3 ~7 p1 M: k/ j+ u& w
“父母的愛其實是傷害和控制,因為過去的經歷無法與我的認知中的‘愛’調和?!彼f。# N) B; J4 i2 V1 v
在他看來,家人所有的“愛”和“保護”,不過是保證控制對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續控制,至于成長環境和心理健康并不在考慮之列。
: r3 c# w5 j- M& ]在父母和外人眼里,34歲的王猛(化名)符合所有“別人家孩子”的特征:從小成績數一數二,高考是四川一地級市的理科狀元,被北大最好的專業之一錄取,上了美國排名前50的大學研究生……8 b3 \1 J9 |/ K( M. S  K! K/ h
然而,這一切光環的背后,卻是王猛和父母的決裂:12年前,他不再回家過春節;6年前,他拉黑了父母的電話、qq、微信。他找心理醫生,甚至準備再到北大讀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9 ]. a* z! }+ V" T( h- ?
他將自己與家庭決裂的根源歸結于父母從小自己的“過度關愛”。近日,他寫下萬字長文發給了一些要好的朋友,告訴這些年輕的父母“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 S9 P% G* L" R4 q7 B
萬字長文:內容滿是父母的“肆意操控”、“沖突”和“炫耀”
; p; g+ O! z0 T% D/ Q0 r1月23日傍晚6點30分,北京海淀的一棟圖書大廈前,王猛老遠叫出了成都商報記者的名字。“我在國家新聞出版局的網站上查到了你,看了照片”這是他見面的第一句話。: r4 G' Q9 ]8 I3 J
他背著雙肩包,里面的電腦里裝著他至關重要的一封信——足有15000余字,15個關鍵詞下,記錄著他從小學到北大,再到美國碩士研究生畢業前后,與父母之間的種種經歷,以及生活的不順利,行文間,言辭激烈。說是記錄,其實更是一種控訴。
  R; x0 K7 g' r) F隨后,我們走進圖書大廈后面的一個糕點店,他找了個靠窗的位置,掏出電腦打開了這封長信。在對話過程中,他的目光很少離開電腦,“要說的話都在這兒寫了的”。很顯然,相比直面交談,他更善于文字表達,超出文稿外的內容,則常常需要思索許久,話語也十分簡短。他不避諱自己性格的“弱點”:內向,敏感,不善交際。
, R% R( i5 q( Y0 j# L5 T1 B) P他認為,這與父母有關。他的文字里,滿是父母的“肆意操控”、“沖突”和“炫耀”,父母的過度保護以及缺乏親情讓他沒能樹立穩定的信心。他堅定地回答,“父母的愛其實是傷害和控制,因為過去的經歷無法與我的認知中的‘愛’調和。”
7 F/ w; @( k/ t3 S1 E8 Z他將長文發給了多個朋友——不過二三十個人,更多的是一些同學,內容也有精簡。他希望給這些年輕父母一些參考,說明哪些事情是不能做的,也想給自己尋求答案,在傷害已經發生后可以做些什么。4 s! q  B8 F( a% q; E
控制之愛?“父母的付出是為了控制” 愛按喜好包辦事情
0 a2 }. P6 Z8 p“如果教育的目的就是控制孩子,那我父母真的是出類拔萃的模范!”王猛目光凝重,說完話緊咬著嘴,“他們所有的付出只是為了控制?!?br /> 2 d/ @9 m5 m8 S$ ?  r. ^. e“我母親一直傾向于把我關在家里,喜歡按自己的喜好包辦事情?!蓖趺椭两裼洃浬羁痰囊患掳l生在小學一二年級的時候。那時,班級里要搞文藝演出,前一天班主任就告訴大家穿齊膝短褲參加,但演出時卻只有王猛沒有按要求著裝。“我母親不由分說地讓我穿長褲,我提出帶上短褲備用的要求也沒被準許?!碑斕斓难莩鲎尠嘀魅卫蠋熀苁遣粷M,開場前,“我提出把褲腿卷起來……遭到了當眾怒斥”。
2 c' ~1 e8 q" N/ y, H0 z& d王猛說,他從小到大幾乎所有衣服都是按照父母的意愿和審美來置辦的,幾乎沒有一次按照自己的意愿來進行選擇?!爸钡酱笕?,我才真正意義上能夠自己選擇喜歡的衣服來穿?!彼酒鹕碚f,“衣服現在可以自己選,而失去的學習機會和社交機會卻再也回不來”。' R6 P# N: T. M3 x9 F
王猛是大院子弟,從上小學到高中畢業,生活圈子幾乎都在這個院子里,“包括朋友,都是他們(父母)認識了解的或者聽過的,跳出學校的幾乎沒有”。走出大院的時間也不過是參加校外一些競賽或者探親旅游。但即便到校外上奧數培訓班,“母親也很不樂意”。
, }" p  G5 A9 D5 L; X; Y4 n王猛介紹,小學五六年級時,自己對學奧數很有感覺,但一開始母親并不樂意讓自己去,一次他參加奧數考試回家后,發現攜帶的文件夾不見了,找回后發現被人劃壞并涂抹,“回到家后,母親不但沒有安慰我,反而說‘這下你知道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了吧’。”王猛認為,這本來是一件微小的事,但被母親人為放大了。而面對母親的說法,父親也沒有表達什么異議。
1 r1 Y2 ]- n9 O5 P# U高中時,王猛曾強烈要求要到市區學校上學,但遭到家人拒絕?!袄碛蓜t是受不了當地名校的競爭,以及太小不能騎車——高中了還小嗎?”。最終,他留在了大院繼續讀高中。此后,他多次爭取也均遭到了家人拒絕。; `" r1 n, c" k% |: b
盡管后來以理科狀元的成績考上北大,但王猛依然認為,正是這一封閉單純的環境讓自己的社交能力從小就受到了影響,“學校本身封閉且資源有限,跟同學的交往總體上也不頻繁?!?font class="jammer">+ e# `9 X- L9 R
原本以為考上北大,到遠離家鄉的城市上大學,就能“逃離”父母的“控制”,但依然沒有?!半x開前,家人要求我跟北京的大姨打電話,請她之后多多照顧,上大學后也不斷給我打電話,甚至悄悄聯系我的同學了解我的情況?!蓖趺驼f。* L. Q  N) i* d$ Y% |
即便后來到美國讀研究生,這種“控制”也依然沒有結束?!耙粯诱业搅怂麄兊囊粋€‘老朋友’來關照我。”但這位“老朋友”卻并沒有給王猛留下好的印象,也因此與家人爆發了激烈沖突。此事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與王猛與家人矛盾的爆發,并最終決裂。
* K: y2 z7 U0 t0 }' [- L' t“情感孤兒”:成長中數次“求助” 都未獲家人支持: o' p+ w) m* f# _, ]/ H
在王猛看來,家人所有的“愛”和“保護”,不過是保證控制對象的基本安全以便持續控制,至于成長環境和心理健康并不在考慮之列。自己成長過程中的數次“求助”,都沒得到家人支持。
' k% _9 d& L: v6 G" i“這種不支持從小就有。”王猛說,小學時,他因不會剝雞蛋曾遭到同學取笑,后來傳到親戚耳里時再次遭到親戚的取笑,且不止一次,“但面對取笑,家人從來沒有保護過我,不以為然,他還因此反遭訓斥?!?br /> * y: y2 @2 @3 r發生在高三暑假的一次旅行,讓王猛至今難以釋懷。王猛說,大學前自己“被迫”參加了父母“邀請”的一次畢業旅行。旅行團由單位里的幾家人組成,帶團的是一名年輕導游?!耙宦飞希赣H都在不停講述我如何優秀和培養我的體驗?!蓖趺徒榻B。3 c1 Z/ I# \1 S2 I  r( p- O
最為突然的事情發生在當天晚上。導游在安排住宿時,當著全團人的面提出“這位北大的狀元和兩位小姑娘一起住,如何?”王猛瞬間僵住,“我不知所措?!备改敢矝]有搭話。直到最后回到房間后,王猛才不平地問父母“導游為什么這么說”,卻遭遇了父親的一陣說教和責罵,“父親大概意思是說,你馬上要出去讀書了,別人亂說話這類事會很常見的。”0 O+ e7 U. Q) J/ h5 z& |6 z
“但實際上,我期盼他們能當場用一個得體的反應化解尷尬,哪怕哈哈一笑呢?”王猛認為,“換一個處理方式后果會不同嗎?但他們什么都沒有做?!?br /> 4 B7 G, r4 b5 P) W7 m而之前在上學擇校的問題上,同樣也有如此遭遇。王猛稱,在繼續留在大院學校上高中時,一次他在向父母反映自己調座位后身邊環境變糟糕,同樣遭到了父親的打罵,“你憑什么要學校優待你?憑成績好?”高二時,當他再次向父母提出自己想跟校方談談時,父親依然沒有支持他,而是提出“你必須學會跟任何人相處”。8 [" j; Y, A' v& P8 y  F" t
再往后,在大學期間與大姨的不和,以及到國外讀研究生與父母“老朋友”的不認同時,父親依然要求他要學會跟任何人相處?!凹幢阏f出了我的道理,列舉出了他們的不對時,父母的反應仍是不以為然。”
' n. l: a# B! U他說,自己是一個情感的“孤兒”。
& `& S2 ^# s; g+ h徹底決裂:拉黑父母聯系方式 近10年僅回過一次家
! Z5 N$ K4 W& b/ G2 g一次次尋求幫助,希望得到認可和回應都失敗后。王猛開始與自己的家庭漸行漸遠。
& h; \4 q( `3 U( R$ v) D2005年春節,成為王猛在家過的最后一個春節。當時,他即將大學畢業,小時候取笑他不會剝雞蛋的親戚來到了家里?!八次艺谧鲆患芰夏P途皖┝宋乙谎?,訕笑‘原來你只有玩模型時動手能力才不那么差’。”王猛介紹,多年來他頻繁因此事遭到嘲笑,加上自己大學幾年本就因為動手能力原因顯得被動,這次便再也沒有忍住,站起來與親戚怒目相對。“這次,父母依然沒有保護我,也沒對親戚說不”,之后,自然少不了一場爭吵。
2 J  V3 X3 s/ y! \自那以后,王猛便沒在家過過春節。今年春節,他也依然沒有回家的想法。畢業后,在經歷了幾年不太順利的工作后,2008年,王猛決定出國讀研,在與家人的通信中,他講述了自己與父母的“老朋友”并無共同話題,并列舉出其為人的諸多問題,稱自己無法與之交流,“信有4000多字,寄給了家人,至少在我看來是證據嚴密的,讓他們明白我跟這個朋友的關系,一方面希望以自己的方式漸漸遠離這位‘老朋友’,也保持和修復與家人的關系。”- a- ]+ `) B" B
回信一天后就來了。“(他們)承認我的憤怒是真實的,卻稱絕交太狹隘無理了,要求我學會跟有問題的人交往?!蓖趺蜔o法接受父親的回信。7 S# |7 L: j+ R/ m$ h
此后,2012年,一封長長的決裂信發出,王猛拉黑了父母的聯系方式,與“家”徹底告別。他不再主動聯系家人,也幾乎不回復任何信息。這一步,充滿無奈,“這期間有太多的機會,但凡有一次他們抓住了,就不至于此?!蓖趺涂诶锏臋C會,正是此前一次次他被“拒絕”的主動求助。- Q/ }9 o2 k' H- A
最近10年,王猛僅回過一次家,為了更換過期身份證。那是2015年春天,整個行程僅在老家的城市待了6個小時,在家中停留了不到10分鐘,只因為需要向父母拿戶口本。) h2 V  o  q. a% G
那次見面在父親的車里,主題是對峙和質問。王猛質問父親此前種種,情緒有些失控,母親在一旁淚流不止。走出車外,母親要王猛回家坐坐,他僵持了許久才進了家門。
5 E5 _& e% D% X. N3 Y/ y- ^0 c( s! y( G8 }7 s

作者: huiyu788    時間: 2018-1-30 18:28
書念驢肚子里去了?:@
作者: 陳小困    時間: 2018-1-30 18:29
元芳 你怎么看?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8-1-30 18:29
母親提出能否在家住一晚,他回答“沒時間,立馬就要走”。
" A! y0 L+ y. t  m自/我/救/贖:意識到性格弱點 申請赴美讀心理學研究生
6 |. _; e+ T! r' v; X, I4 m北大畢業后,王猛進入了一家做遺傳學實驗的研究機構上班,雖然專業對口,但他并沒有信心做好這份工作,“動手能力跟不上,交流也出現了問題,自卑心理導致很多事情跟不上,績效評估下跌,不到一年只好離開?!彼粫r陷入了迷茫。) H- Z  l  N( j: A9 Y6 p! L
事實上,王猛已經意識到自己性格的“弱點”,并強烈認為這與家庭教育有直接關系,也曾想過到心理咨詢機構就診,但他認為當時心理學科以及心理咨詢機構并不成熟。他決定拯救自己的心理——換一個專業,去一個心理學課題組跟組學習,并在之后申請赴美讀心理學研究生。/ _3 T! @. H4 Y% K+ ?' L) U
他希望心理學能夠幫他弄清楚自身遭遇的問題,與過去抗爭,也希望找到一個適合自己個性的專業,“回避自己動手能力差,搞清楚自己到底為什么會這樣?!?br /> ) g# }) f8 P7 \1 q; n救贖之路并非一路坦途,在美國時,王猛曾有一段時間不由自主地回想從前沮喪的事情,注意力也難以集中,他找到了學校的心理咨詢中心。這是他第一次做咨詢,在與咨詢師的交談中,足足講述了6個多小時,“咨詢師說我幾乎有了創傷性應激障礙的所有癥狀?!倍@些問題也印證了自己對家庭教育出現問題的猜想。報告出來后,王猛給父母寄回了一份,但父母卻“不以為然”。' I  U! F4 ~; F3 a' g% N
研究生畢業后,王猛悄悄回國,僅有幾個要好的朋友知道自己的去向,但他特地叮囑不要讓父母知道?;貒螅诮洑v了幾年曲折的工作后,王猛最終到一所高校做起了心理學相關項目的研究?!爸饕且恍┬睦砘A學科,比如孩子的記憶、情感如何產生、知識如何獲得等,讓他們能夠分析問題,解決自身遇到的一些問題。”
6 m6 B3 _5 W$ z( I/ d* N/ i至今,王猛的父母并不知道他身在何處,做著什么工作,最多的信息莫過于“在北京”。當被人問及王猛為何每年春節都不在家時,母親的回答一直是“人在美國,沒時間回家”。
  W2 P, J  C6 A+ `7 W7 ~去年國慶,王猛收到了來自父親的郵件,家人“突然轉變了語氣”,希望聊一些王猛自己感興趣的話題,“你喜歡什么就聊什么”,王猛沒有多說,冷冷地回了一句“我知道我喜歡的話題該跟誰聊”。
+ Z( a: v, R, r+ n同學聲音:父母教育可能出了問題 他的控訴也有些鉆牛角尖
( N" {2 ~8 `2 p% R3 S小白(化名)是王猛初高中同學,在失去聯系多年后的一天,她收到了來自王猛的長信,這時她已為人母?!八钱斈甑氖欣砜茽钤?,上了那時北大最好的生物專業,成績在班里從來都是一二名,但有些孤僻,不善言語?!毙“姿闶峭趺彤敃r班級里僅有的幾個好友,但后來兩人僅在王猛上北大的頭幾年有過聯系,除此,維系關系的只是一個QQ號,至今彼此都沒有存下電話。收信那一刻,小白驚訝不已?!拔依斫馑母惺?,也認為他的父母教育可能出現了問題,但他對很多事情的控訴還是明顯鉆牛角尖?!毙“渍f。事實上,信的內容里,王猛幾乎沒有提及自身可能存在的問題。
作者: 不是機械人    時間: 2018-1-30 18:36
套用網上一句名言,“你父母身體還行不,趕緊再要一個吧?!?hr noshade size="2" width="100%" color="#808080"> 作者: 天天天藍_    時間: 2018-1-30 18:36
我還以為自己打開的是知乎。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8-1-30 18:39
1,家庭和學校教育雙重失敗的產物。1 n% y" @+ U/ j" F
2,“準備再到北大讀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問題?!钡湫偷膽嚱逃枷?。
/ W" [: N+ Q' p
+ [$ J# U2 D5 U( g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0 18:41
天天天藍_ 發表于 2018-1-30 18:36
& r" D! x1 n, j9 ?我還以為自己打開的是知乎。
" x8 S" ]4 D6 T" A$ U
知乎也有人提了類似的問題?那就更加證明這個問題值得討論!
6 |: X/ ?( q4 X, @
9 ?/ R/ s" x7 n0 Z( i1 R12年春節不歸,6年拉黑父母!我覺得這個行為太恐懼!跟父母多大的深仇大恨才能有如此的行為?!0 y" ~( H+ _7 H# u& o" g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0 18:44
本帖最后由 曉昀 于 2018-1-30 18:45 編輯 7 \8 [6 ]# U, S  M
未來第一站 發表于 2018-1-30 18:39
- W, f/ P+ _& Z0 L5 ~0 h2 [- E1,家庭和學校教育雙重失敗的產物。
" F4 ~0 `1 D( C" g7 R1 j, P3 \2,“準備再到北大讀心理學方面的博士,以解決自己長期壓抑之下的心理 ...

! }, [7 l' }" p& ^5 ^9 o; |心理問題到了非常嚴重的程度。非常難理解”……,6年拉黑父母”,父母看到兒子這樣的行為,將有多難過??這可能比年老失獨更可怕!這種行為無疑一點點用針扎父母的心,受不了!# |1 s9 r, c6 d; d' S7 o5 ]* b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1-30 20:09
智商很高,情商很低,典型的中國式教育,言重點說,這位同學是不是有抑郁癥傾向,也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明白一些父母的用心,特別是將來有了自己的孩子以后,個人認為,與身邊各色的人接觸是融入社會的一種技能,缺少這種技能,可能在什么地方都很難生存。- o1 K5 q& y. |! O+ W# j6 g
父母是在幫他,但是方法可能不是他能接受的方式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0 20:19
韓寒11 發表于 2018-1-30 20:09( q! Y/ O! p! l
智商很高,情商很低,典型的中國式教育,言重點說,這位同學是不是有抑郁癥傾向,也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明白 ...
' w, Z6 A' J, v1 j( D" ^7 j$ i0 g# p
你說的很對!人還是要溶入社會生活,才能適應社會,才能學會生存。性格這孤獨孤僻的人,心理上都是有缺陷的。
4 i, H% }! S5 l8 g% d
作者: 理性的人很感性    時間: 2018-1-30 20:29
以前怨恨父母只是為自己的受挫而宣泄的借口,后來又成為他每一次失敗的理由,時間長啦便成啦他的一個執念;他這是一遍又一遍催眠自己自己變成這樣都是父母的錯,自己改變不了現狀都是父母的錯,父母的錯這個執念已經在他腦海中根深蒂固了。只有他自己走出這這片陰影,自己想通才能解開心中的這個節。
作者: 123456789到10    時間: 2018-1-30 20:55
啥事都選擇逃避,從讀書開始逃,長大了還在逃,現在還在逃避,都12年了,回頭一看,問題還在那里。( S. I3 ?2 d. b9 o
每個人都會有一段異常艱難的時光,慢慢走來,生活的窘迫,挺過來的,人生會豁然開朗;挺不過來的,時間也會教會你怎么與它握手言和,所以你都不必害怕。
作者: tntk    時間: 2018-1-30 21:00
到天橋上擺兩年地攤就好了。
作者: 微光axi    時間: 2018-1-30 21:01
心理疾病啊,這個社會上每個人都有心理病但是不是精神問題,就是自己知不知道,嚴不嚴重,有沒有發作而已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8-1-30 21:28
哎,家家都有本難念得經呀!人與人之間重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親人之間更是如此了。。。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0 21:29
xiaobing86203 發表于 2018-1-30 21:28$ u# G* Z- x7 R; p. J6 z; Y4 P9 Z
哎,家家都有本難念得經呀!人與人之間重在相互理解,相互支持;親人之間更是如此了。。。

3 [- B5 F1 o$ c. S& b能拉黑父母,簡直不可思議!* B3 c- g  q  G, f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0 21:30
tntk 發表于 2018-1-30 21:005 H' F" d. _8 U/ o+ K" ]
到天橋上擺兩年地攤就好了。

# H/ G2 G% b  C2 ?說的也不無道理!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0 21:31
123456789到10 發表于 2018-1-30 20:55* ]' m6 J: n/ _2 Z; C. t
啥事都選擇逃避,從讀書開始逃,長大了還在逃,現在還在逃避,都12年了,回頭一看,問題還在那里。
$ B# ]3 c8 M4 o5 y& r每個人 ...

& p' h! T" p$ K喜歡逃避的人,或許他就那樣性格,發現有些人,一遇到問題,永遠都是逃。' G% `1 N; O- t- K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0 21:32
理性的人很感性 發表于 2018-1-30 20:29; Q, C) r8 O0 E0 b% h7 Q
以前怨恨父母只是為自己的受挫而宣泄的借口,后來又成為他每一次失敗的理由,時間長啦便成啦他的一個執念; ...

7 @8 [! y) Q$ X: H還是心里有疾病了,自己認識不到自己有問題。這是大麻煩!
- l& M$ t+ `9 Y9 u, L7 I2 z( K
作者: 一展刀鋒    時間: 2018-1-30 21:33
去年發生過北大殺母案
3 |* e( L4 r5 M+ x( A$ I這玩意都是雙方都有問題,不能全怪小孩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0 21:43
一展刀鋒 發表于 2018-1-30 21:33
, e- T4 ~+ _# y, x# P去年發生過北大殺母案
1 }9 v" u8 l6 Q這玩意都是雙方都有問題,不能全怪小孩
( K8 _; Q* K/ c( {* b; |# k
哎!想想挺可怕的,親情關系處到這個地步。
& P' |5 ^: |4 M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8-1-31 08:16
我覺得孩子的心里疾病的問題更多一些; a( I& K: T+ ]

6 {& S$ E+ i: N( J父母也有很多問題點,但是我覺得不至于親情關系到這一步. j( {2 e# i' {  Q' ^. q; x
9 D/ K- \1 u* f
我沒有看詳細的事例,粗略的看了一下
* A; e8 A  A2 W7 E' y$ X& X: \3 Y" u! h9 z" @
1.父母沒有滿足他到市里讀重點高中的意愿,我不了解他們所謂大院高中的實力如何,從他能考理科狀元來看,大院高中的實力也不差,至少在我們這里,地級市的理科狀元,基本上都是在那幾所最好的高中之間打轉,至少我就讀的國家重點高中(我入學那年剛評上)是好像沒有過理科狀元的記錄。那么去市里讀高中也許只是少年想脫離家庭控制?7 q3 R! @2 h$ E3 c

' Y, e% T0 T) i/ w9 h2.旅游時導游開玩笑讓他和兩個女孩子住,一個高中畢業即將上大學的男孩子,都無法處理這種小尷尬,讀書讀狗肚子里去了! _1 L6 S8 I5 {3 n1 b
" J- k7 N8 `& x: q9 ^6 U* L
3.父母通過人際關系打聽自己在學校的情況,這個我覺得在我們那個年代很正常吧,畢竟受到通訊以及相互報喜不報憂等等影響,父母的關系并不過分,至少我的小孩子上學了,我也要通過老師來獲得小孩子在學校的情況( q* [, d( u/ f/ o

0 t, a8 I: F% {8 @8 P! `7 b% Y+ T+ d1 I8 p& v
父母做錯的一點就是,沒有重視孩子的心里教育,導致今天這種情況的出現(據這個孩子自己的描述,我沒看過他父母怎么說)
作者: 三國霸主YS    時間: 2018-1-31 08:21
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也說不好當事人的心態,但每次我跟我爸吵架什么的,基本上吵過就結束,不會有隔夜仇那樣的說法,畢竟是自己的父母,血濃于水。
作者: qq642446015    時間: 2018-1-31 08:32
我覺得更大的是父母原因,有句古話叫,父不教子之過。不能因為咱們做了父母了就把思維站在父母的至高點,認為孩子有問題。我們都是從小孩子過來的。 小的時候我們懂什么,說的最多的,這個是什么,那個是什么。為什么。我們在求知。在學習,父母這個時候要做的是教孩子,不是為了自己的私欲,面子去逼迫孩子給自己長臉。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1 08:45
一朵嬌粉嫩的花 發表于 2018-1-31 08:16
: o5 O$ {; _  ~9 R我覺得孩子的心里疾病的問題更多一些
& O1 w1 m8 p. k% s
1 H5 ^2 l0 k7 ~3 r. K' G  w4 h父母也有很多問題點,但是我覺得不至于親情關系到這一步
" D2 F( f" _. F* k5 `' P" y! F
溺愛一定會害了孩子,這是從古到今,有目共睹的實例太多了。這是父母的問題。( c9 @. M* C: n, t% M

7 d6 s" E  n7 K. }孩子自身也有問題,即使父母有問題,自己在社會上與人交往,也應該學學別人,反思下自己。還是孩子自己沒有認識自己的問題。( N. F1 o1 P0 z7 k/ }0 u- ]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1 08:48
三國霸主YS 發表于 2018-1-31 08:218 V* f$ {* U  ?* W- I! z" T$ n
沒有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事,也說不好當事人的心態,但每次我跟我爸吵架什么的,基本上吵過就結束,不會有隔夜 ...
" B( p0 l+ W, |7 G! a
你做的對!子女跟父母之間沒有隔夜仇,有時我們跟一個路人都客客氣氣,為何跟父母吵一架就成了永久的仇人呢?
& n/ j2 b) w( m+ N0 H" |. R7 ]' v% ^
+ ?& ]5 m% V. `1 U1 F1 o: D# ?2 v父母的思想我們沒法改變,他們的思想是過去那個時代經歷造成的,也沒必要跟父母非要搞個輸贏。1 f0 }; U7 I  J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1 08:54
qq642446015 發表于 2018-1-31 08:32( {9 H$ }2 o. L: N9 |$ w* t
我覺得更大的是父母原因,有句古話叫,父不教子之過。不能因為咱們做了父母了就把思維站在父母的至高點,認 ...

1 }& Y9 n& \0 d& G1 t有些父母溺愛孩子,有些父母對孩子要求特別的嚴,總希望孩子能沿著自己規劃的道路去走,說不好聽,有點讓孩子幫自己實現夢想或理想。最后的結局魚死網破,親情關系疏離?,F實中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 d: d) g4 w. u0 y+ i  A7 p5 l/ ?' ~0 Y3 ?0 y
對于孩子該放手就放手,不該放手的事情,一定要監管!孩子小的時候帶他/她一起成長;孩子長大了,給孩子方向就行,不一定非要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做,想一想,若果有人強迫我們按照他的意愿去做事,我們是否心里也會反感呢?* G3 j9 |* s7 g$ X' A" o+ q
# X; F$ ?2 ^2 S9 ]; b% F
父母要教育好孩子,父母還是要多讀書,多學習,才能帶領孩子一起成長。如果父母都不學習,孩子自己有了思想,父母無論如何都帶不動,他也不會聽你的。
; Z7 Y- m# Y0 Z# P4 ^
作者: 肖文貴    時間: 2018-1-31 09:06
悲劇$ o6 {* p' F- i' M6 y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1-31 09:20
雙方都存在問題。但是父母是與生俱來的,無法選擇。從他的自述中,所謂的抗爭也不過就是逃避而已,為什么不堅持去市里讀高中?實現這個目標除了和父母溝通之外,還有很多辦法,不過這孩子顯然沒有嘗試的勇氣。
作者: 廣州粵研鐘彥華    時間: 2018-1-31 09:33
我覺得這已經是病的不輕了,需要非常專業的心理醫生才能給出好的解決辦法,現在獨生子女普遍心理問題很多,現在需要很多專業的心理醫生來解決這個問題,同時也需要社會認同心理疾病和其它疾病一樣,不要歧視這一類人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1 09:41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1-31 09:20
% k1 j* k' q% B( U* H雙方都存在問題。但是父母是與生俱來的,無法選擇。從他的自述中,所謂的抗爭也不過就是逃避而已,為什么不 ...
( T$ {/ L: d8 `0 @' H4 }
父母溺愛、嬌慣出了一個很自私的孩子。所以說,父母還是不要過分疼愛孩子,該讓孩子做的事。一定要讓孩子自己去做。2 o8 l6 ~1 \3 F* J# H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1 09:42
廣州粵研鐘彥華 發表于 2018-1-31 09:33
. @  b- g# n3 s# p: ]% h' q我覺得這已經是病的不輕了,需要非常專業的心理醫生才能給出好的解決辦法,現在獨生子女普遍心理問題很多, ...

$ D1 A& {/ ~  k1 t% o& p, N蜜罐子里長大的孩子,哪里能體會別人的感受和想法?的確是心理問題比較嚴重了。7 T" p- p. F3 K! _, [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09:49
huiyu788 發表于 2018-1-30 18:28/ y" ?7 p1 L4 x+ p# w+ O) T( O
書念驢肚子里去了?
3 b; `  F" K2 r2 q* F% N# t/ E
不要被標題帶歪了,點進去看看詳細內容8 Q4 m" h; b" r" ?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09:59
韓寒11 發表于 2018-1-30 20:09- W4 e0 Z- f5 g
智商很高,情商很低,典型的中國式教育,言重點說,這位同學是不是有抑郁癥傾向,也許會隨著年齡的增長明白 ...

! V  K6 F, H$ T+ P其實你的看法真的不對,這個家庭理念本來就有問題,這個小孩頂住壓力沒有以極端方式對抗已經是一種幸運了,我老家小區有個小孩就類似這樣的,他媽媽比較軟弱說不上話,他爸爸做生意很成功,于是他家他爸爸一言九鼎,和新聞里這個人不同的是他的成績一般般,但是卻一定讓他考電子科技大學,于是他補習補習再補習,本來比我大兩屆最后和我同年畢業,當然電子科大是沒考上的,只考上一個專科,大一放假回家看電視被他爸把電視機從樓上扔下去,讓他去看書準備以后考研究生,最后活生生把人逼成了精神分裂8 v2 {) e5 z- _# S) ~5 t
家庭如果只有壓迫沒有理解和愛護,這樣的家庭有什么意義?社會已經夠殘酷了,何必還要讓小孩有一種被家庭拋棄的感覺?這一點我深有體會,我當年沒考上好高中我爸也是極盡奚落,我特別理解是他面子上過不去也是希望我有出息,但是本來已經很難受的不成熟心靈怎么經得起那種被拋棄的感覺,我很幸運的是有個強勢但關愛我的母親,所以才能振作,但是幸運兒又能有幾個
( w& u5 ^6 }) V/ ]& A0 w
$ ?- J, z* N6 W$ M: E; c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0:00
曉昀 發表于 2018-1-31 09:424 s( W8 W  D4 C
蜜罐子里長大的孩子,哪里能體會別人的感受和想法?的確是心理問題比較嚴重了。
; z' \' ^( Q% q/ Z
坦白說你們沒見過極端的例子,不知道被家庭拋棄的感覺,這樣的人如果不反抗總有一天會出問題的
. b$ L% o* N, l) Z  Z8 H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0:02
曉昀 發表于 2018-1-31 08:45$ w, k6 ?) R& G$ y& r  ~+ m
溺愛一定會害了孩子,這是從古到今,有目共睹的實例太多了。這是父母的問題。
6 d& {" @: d- w" D( D' G, _% J4 S& s# ?8 E  p' v2 {2 k  _" X
孩子自身也有問題,即使 ...

, c; |6 @; j! q0 s" b真的你說的輕松,如果反過來你的孩子天天罵你賺不到大錢,你每個月辛辛苦苦把血汗錢拿回家,全家人說你就這么點錢,我看你怎么想 呵呵
5 w, A0 H& J7 s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0:11
曉昀 發表于 2018-1-30 18:413 q- W( }4 X: m  }' R9 |) m
知乎也有人提了類似的問題?那就更加證明這個問題值得討論!& U: m3 d6 e1 V. L! E0 N

  v9 r+ E( H; }/ E1 v8 ?0 l: q6 d1 f12年春節不歸,6年拉黑父母!我覺得這個 ...

% L8 w- y+ r  I( ]情商主要就是自我情緒的控制力和他人情緒的感知力,你們可以站在當事人的角度設想一下,這是典型的我是爸媽我說了算和一個渴望被關愛被鼓勵被認可的人心里的碰撞,大家都反感專制的領導專制的制度,有了功勞就是領導的,自己的技術一文不值,為什么到了這里,有些就要擁護專制的家長呢?你會喜歡和以“不是,不不不”做口頭禪的人一起工作嗎?等小孩出大問題了,才開始反思家長做的不好,那一切都晚了
  n  E- j3 t$ }7 m; i1 ?+ [6 u+ \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0:44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1-31 09:20' ?3 r2 J0 C, A# `
雙方都存在問題。但是父母是與生俱來的,無法選擇。從他的自述中,所謂的抗爭也不過就是逃避而已,為什么不 ...
* b7 j$ Z  N9 I2 L3 C' F
你這是沒嘗試過真正專制家庭的滋味,他根本沒得選擇,嘗試就更不敢了,什么都被否定,每天都是生活在壓力中,父母總是用自己一套行為準則去要求他,沒有任何關愛,這小孩沒有精神分裂或者跳樓已經是萬幸了,新聞里的父母已經夠幸運了,我老家有個這樣的小孩現在經常待在精神病院里3 q( @4 I. F; k9 T# L" j, p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0:45
廣州粵研鐘彥華 發表于 2018-1-31 09:33' E* ^9 b4 t! M9 _6 a
我覺得這已經是病的不輕了,需要非常專業的心理醫生才能給出好的解決辦法,現在獨生子女普遍心理問題很多, ...
8 D* g4 u9 q; H. O6 `! I+ A
和是不是獨生子女無關,就是家庭氛圍,父母就是天,是絕對的權威,這種悲劇不要太多; n6 Z  k+ ?5 L; t9 x  J9 a" r/ H* q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1-31 10:55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1-31 10:44+ _7 ]4 O! U9 B
你這是沒嘗試過真正專制家庭的滋味,他根本沒得選擇,嘗試就更不敢了,什么都被否定,每天都是生活在壓力 ...
  @& X( R6 Z, E5 I
我曾經就從專制家庭走出來的。學生時代離家出走,自己出去打工養活自己。自己不選擇不代表沒的選擇,為什么不敢嘗試?不敢看恐怖片我信,但不敢嘗試看恐怖片究竟是誰的問題?從冷戰、對立、出走、談判、回歸……一直到現在凡是都能耐著性子坐下來談。生活本來就是自己爭取到的,把自己逼瘋的只能說明精神世界遠遠不夠強大,不然撒旦都打不倒你!; p; Z4 M1 W9 _0 a

/ @. X$ K, e9 l, r
作者: 煙雨迷蒙    時間: 2018-1-31 10:57
其實這是一種社會病。父母總是想方設法控制孩子的思想,國家不也是想方設法控制國民的思想嗎?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31 11:00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1-31 10:55
9 Z7 K8 a# |6 T- _* O7 }我曾經就從專制家庭走出來的。學生時代離家出走,自己出去打工養活自己。自己不選擇不代表沒的選擇,為什 ...

. h! J  O7 _+ @; r/ n! O! d( G0 q你對社會,對自己,對本質認識比較清楚。所以,能夠思考的人即使開始走了彎路,最后都會回歸,而且,最后經過自己的思考和奮斗,可能會走的很遠。7 v1 W" f' I' v7 t" J) ~

作者: 夏日飛霜    時間: 2018-1-31 11:38
事情都是兩面性的,導致這種結果肯定是雙方面的因素都有的,而且學校教育也不能忽略,應該說是3方面因素導致的;父母在引導孩子成長和性格形成的過程中是起主要因素的,學校的過于應試教育忽略素質教育也是原因之一,既然老師都已經擔心他心理方面的問題了,為什么不給孩子和家長一些建議去解決和訓練一下這方面的能力呢,雖然有些個性是天生的的,但是后天的針對性培養和訓練也是可以改變的。
作者: 一展刀鋒    時間: 2018-1-31 11:45
一朵嬌粉嫩的花 發表于 2018-1-31 08:16$ H3 }! {; j1 [6 Z2 w; L
我覺得孩子的心里疾病的問題更多一些
: s" U# ~5 s& ~7 s6 F9 d' }7 Y2 ~; @4 F0 `" d
父母也有很多問題點,但是我覺得不至于親情關系到這一步

5 X6 @) ^: y) K7 X; w; a7 @你是沒碰到一些變態的父母,有些父母的控制欲真的很讓人窒息,別問我是怎么知道的。。# y% B& n9 X  F0 ?, E7 M, w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8-1-31 12:24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1-31 09:59
2 \$ x# j. I5 r+ a" T3 I! Y其實你的看法真的不對,這個家庭理念本來就有問題,這個小孩頂住壓力沒有以極端方式對抗已經是一種幸運了 ...
# W  I) [) [$ g# [6 j/ O
覺得做什么事情都不應該走極端,教育一樣,被教育也是一樣,互相理解,互相關心才是王道5 b4 ?( |( c8 b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2:44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1-31 10:55
7 i" x' k1 a" w我曾經就從專制家庭走出來的。學生時代離家出走,自己出去打工養活自己。自己不選擇不代表沒的選擇,為什 ...
) S7 ?  `$ h/ A# n2 {
你家能有這個家庭專制?你能離家出走和新聞中這個人考出去不回家有又多少本質差別呢?我可是親眼見證有人活生生被逼成神經病的% k4 n+ H* I/ E. W1 m: K! P2 ]/ \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2:49
韓寒11 發表于 2018-1-31 12:243 a' n3 j! P7 S: W0 r7 Y- H4 O
覺得做什么事情都不應該走極端,教育一樣,被教育也是一樣,互相理解,互相關心才是王道

9 S. L+ m6 _+ q: y  E是的,一定要相互體諒,男人在外工作的壓力,女人照顧家庭的辛苦,兒女讀書的不容易,父母年老的孤獨失落,這些都是需要一個家庭共同關心相互取暖的,社會已經非常殘酷了,回到家還唧唧歪歪不鬧矛盾才怪了,很多家里的家庭成員相互之間很難坐一起聊聊天,沒有交流還不如外人對對方了解多,一說辛苦就是只有自己最苦,根本不知道對方一樣幸苦
% w+ q2 q8 J. @$ y! z; A% n+ d5 I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1-31 13:30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1-31 12:44
9 H7 T+ |( [7 k, b0 O你家能有這個家庭專制?你能離家出走和新聞中這個人考出去不回家有又多少本質差別呢?我可是親眼見證有人 ...

: ^/ |$ ~. i- m' Q/ C0 H: Z; s% m很奇怪你的思維方式,跟你的觀點不一樣就有罪了嗎?. O2 m+ W1 w0 \, R) _: _4 ^, w
3 e: b, H- R& Q5 y
既然你那么在乎勝負,好吧,我認輸,你贏了。) O% Z( \+ A  N. G5 ?) t2 X3 ]: y

% @( o1 \" x2 ^0 u3 j- X- ^; l# A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3:32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1-31 13:30/ s4 {, m6 \  @6 l+ `* M. a; T3 S
很奇怪你的思維方式,跟你的觀點不一樣就有罪了嗎?% t( ^5 Y- l# a( F1 H5 a8 L1 g

2 D1 |: q4 D7 k5 y, W+ l既然你那么在乎勝負,好吧,我認輸,你贏了。
( _3 P( j( H3 B% L. P% Z, |8 N
哈哈 你誤會了,我不是一定讓你接受,只是跟你說有這個現象,真的把小孩逼到離家出走如果還覺得父母沒問題,我也很奇怪你的思維方式
( u$ E" m  n+ R9 o. F: ~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1-31 13:44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1-31 13:32
9 q/ p' c* R0 X5 O( c哈哈 你誤會了,我不是一定讓你接受,只是跟你說有這個現象,真的把小孩逼到離家出走如果還覺得父母沒問 ...

. X# J. X5 c0 {: h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想,別人有沒有問題重要嗎?生活是自己的,我們能要求別人怎樣嗎?能!但別人一定要怎樣嗎?鬼知道。在這個案例里面,父母對了或者錯了其實根本就不重要,這不是刑事案件,非要判個對錯。關鍵是孩子自己活成什么樣子。顯然他的生活是不理想的,好或者不好都不重要,他自己不滿意自己的生活了,就是不理想的。他的潛意識里還是希望外來因素幫他解決問題,而不是自己解決,這個點才是關鍵??範幬幢匦枰袨樯系臎_突,反對也沒必要一定說“no”,關鍵點在內心上。高中沒能去自己理想的學校,他話里提到因此缺少了和人的交流,那他嘗試過在其他的方式上彌補這個點嗎?街坊、鄰居、網友、甚至路人甲都可以交流的不是嗎?! H7 v- m" x# x+ X

  R! V; ?2 n7 w4 |2 k對,或錯,真的不重要。生活是自己的,只要自己不放棄追求幸福的權利,誰都左右不了你。4 t3 [" F9 U/ w/ _5 p/ z
! m$ d0 l, ]* X: ~( J
題外話:朋友長輩過世,在朋友圈發了一句:愿另一個世界再沒有病痛。有點贊的,留言里有安慰的,也有跳出來秀智商的……總之人生百態吧。但對朋友來說,這些完全都沒意義,他需要的只是在發朋友圈那一刻的情感宣泄,僅此而已。
8 |# W! H6 z) V1 S2 B; u9 V3 Y" A5 @- T* w: H% t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3:49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1-31 13:44
  z" n2 o5 F3 S8 H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想,別人有沒有問題重要嗎?生活是自己的,我們能要求別人怎樣嗎?能!但別人一定要怎樣 ...
$ n6 |* b% M+ `0 O
我尊重你的想法和經歷,我也只是談我身邊活生生的悲劇,人的性格各有不同,或許有些人還真的缺乏打罵,這個也未嘗不是現實。只不過新聞中這個當事人選擇了讓自己生活得自在點的方式: e7 h  R& g, I: M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3:56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1-31 13:44
5 W0 L. v6 z- |, v3 N/ q& S7 a" P站在第三方的角度想,別人有沒有問題重要嗎?生活是自己的,我們能要求別人怎樣嗎?能!但別人一定要怎樣 ...
; S/ @+ V3 M2 [5 `6 [' o7 r& o3 y" A
其實我們總是說做人做事要符合情理,為什么情在前理在后,比如我們兩個認識,你在街上不小心踩了別人一腳,別人罵你我肯定也是幫你的,我總不能站在理的角度幫著別人罵你不對,家庭也是這樣,所以沒有對錯更多的是感情上的,你回到家交上一個月的工資,你也希望聽到的是“起早貪黑辛苦了”,而不是“才這么點錢也好意思,看看別人。。?!保矣X得家庭的關愛是人生最后一道防線,受了傷以后可以舔舔傷口準備戰斗的避風港7 \9 o4 d9 {5 l+ _5 F7 D" Y+ J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8-1-31 14:03
loveskycc 發表于 2018-1-31 13:56
& Q& e2 T# {: \* d其實我們總是說做人做事要符合情理,為什么情在前理在后,比如我們兩個認識,你在街上不小心踩了別人一腳 ...

' q) h# i; P- B6 v3 ^認同“家庭的關愛是人生最后一道防線,受了傷以后可以舔舔傷口準備戰斗的避風港”的說法。
: A+ q0 B0 N. ^% M1 Z# N9 T4 s+ Q/ p" n  U+ z( i
現在年輕人流行試婚,也是在觀察對方的家庭氛圍和個人習慣是否能和自己匹配。好的家庭氛圍不是依靠其他人做到了什么,而是自己做了什么,在固執的人都有轉變的一天。
5 m3 B' m2 V- P2 A3 j' g) F
0 e+ g$ q$ _& b; L3 z# x% m. l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8-1-31 14:15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8-1-31 14:03
8 a( d& H( L8 v, D4 A* h0 o認同“家庭的關愛是人生最后一道防線,受了傷以后可以舔舔傷口準備戰斗的避風港”的說法。6 K; `; z- w8 i# e4 ]
1 g2 h% C% I$ c$ v5 Y+ J$ l
現在年輕人 ...

4 C* z, ~" c( a6 s  X" M4 A6 I是的,其實把一個家庭建設好每個人都要努力,要做自己的貢獻,而不是單純的只是索取只是看對方給了什么6 r( \! k5 W; q" S0 ~(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