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中國正面臨一場“隱性失業”的轉折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7-12-22 10:32
標題: 中國正面臨一場“隱性失業”的轉折
這是一篇詳細論述當下中國經濟“轉型”,一部分人正在被“隱形失業”的文章,文章中有幾點觀點值得我們深思:

1、中國正在進行的是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產業結構調整,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產業結構調整就是換工作,對于其中年齡偏大、知識結構單一的人來說,就是失業。

2、受經濟下行影響較大的制造業、采礦業、房地產業等行業和相關產業鏈領域中的技術、管理、銷售人員,目前很多人處于隱性失業狀態。這個群體因為有一定的經濟儲備,因此根本不會出現在城鎮失業登記的名單中,但其數量將隨著經濟調整的深入而逐漸浮出水面,其中一部分人的轉型難度和給個人及家庭帶來的痛苦可能要遠超于之前的預判。

3、新一代的企業家也必將最大量的誕生于消費和服務領域,對于年輕一代來說,這是他們的未來所在。

4、經濟轉折不等同于企業轉型,這是一次新老企業“你死我活”的大置換,而不是老企業“破繭重生”的新機會。

一 開豪車拉專車活兒的都是哪些人?



拜賈躍亭資金緊張所賜,我開始緊張在易到專車里充的錢,最近開始頻繁使用易到專車,以避免悲劇在我身上重演。

我曾經有過健身房、洗衣房的卡用完之前公司跑路的慘痛教訓,一度拒絕任何形式的預付款消費,但還是沒有扛得住易到“沖一百返一百”這種過于慷慨的誘惑。

最近的一次用車,車主開著氣派的奧迪A6L來接我。在易到的APP上車主自愿把車的等級從豪華檔降為舒適檔,所以我在附近數十輛車中毫不猶豫選了它。

車主是一位生產皮鞋的老板,50多歲,在廣東有鞋廠、在北京大紅門有批發部。

一年前,他的皮鞋生意已經舉步維艱,于是準備收手。當和各地的經銷商清賬的時候,才發現應收賬款已經大部分難以收回。如果這些賬款徹底收不回來,他除了一套尚未還清貸款的房和一輛車將一無所有。現在,他們兩口子輪流開專車和清帳,專車的幾百塊錢是他們養家的唯一來源。兩個孩子目前還在念書,對于未來,他憂心忡忡。

上一次叫車,碰到的司機是一位剛從公司辭職的白領,開著寶馬X5來接我。他40多歲,原來在一家房地產公司做項目總監,在找下一份工作的過渡期,他開自己的私家車掙點外快。顯然,他已經意識到到尋找一份達到自己原來薪資水平的工作難度超出了自己之前的想象,但依然信心滿滿。在整個路途中,我忍著一句話沒有說出口:也許,這可能就是你的新工作。

在兩三年之前,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到,標志著他們成功人生的私家車會成為他們養家糊口的生產資料。

二 你以為只是換工作,其實是“失業”



這情景并不陌生,在太平洋對岸的美國也曾上演。

1929年秋冬美國由股市暴跌引發了經濟大蕭條,三四年后真正的企業倒閉和失業高潮爆發。大規模的失業,實際上是經濟蕭條的最后結果而不是前期征兆。

通俗地講,經濟轉型就是很多人換工作,經濟危機就是很多人沒工作。無論是美國大蕭條時代還是里根改革時代,以及我們90年代后期的國企改革時代都是這樣。

在美國上世紀80年代所開始的那次產業結構調整中,很多中產階級失去了原來的白領工作,從制造業、金融業、傳媒業、房地產業等高薪工作不得不轉向零售、餐飲、旅游等低薪藍領工作。

而他們中的所有人在失去原來工作的時候,都以為這一次只不過和以前的歷次跳槽一樣,只是從這家公司跳到同行業的另外一家公司,說不定還會升職加薪。

中國正在進行的是又一次規模巨大的產業結構調整,對于大多數普通人來說,產業結構調整就是換工作,對于其中年齡偏大、知識結構單一的人來說,就是失業。

三 危機!你正面臨嚴峻的“隱性失業”



在20世紀90年代末到新世紀初的那一輪結構調整中,受到沖擊的主要是國有工業企業的工人。在那一輪經濟調整周期中,大量老工業基地的工廠企業倒閉破產,數千萬產業工人下崗失業。

與此同時,在沿海和發達地區大城市,成千上萬新的崗位被創造出來,出口加工型企業、房地產和基礎設施建設相關行業是其中最大的就業崗位提供者。

國有企業眾多的“40、50人員”再沒有找到穩定的工作。而此次經濟結構調整,所涉及的工作崗位無論從數量、地區和行業上都要比上一次結構調整更加廣泛。

根據國家統計局數據,2014年年末全國就業人員77253萬人,其中城鎮就業人員39310萬人。包括制造業、采礦業、建筑業等行業的第二產業就業人員占勞動力總數的30%以上,也就是有2.3億人,這其中又有1億人從事制造業。

從世界各大工業國的發展歷程來看,當人均GDP達到10000美元時,第二產業占勞動力比例都會不斷下降。我國2014年人均GDP已經達7485美元,第二產業從業人員已達最高峰。大量勞動人口從第二產業轉向第三產業已成為必然。

同時第二產業中,低端制造業、房地產業、采礦業等行業向高端制造業和制造服務業的轉型也正在發生。有人預測在這個過程中,會有8千萬到1億的勞動人口需要轉換自己原來的工作。隨著產業轉移帶來的新工作崗位必將需要更加專業的技能,而原有崗位上的勞動力會有相當大的比例難以適應這種轉變而被取代。

目前的就業統計基本無法反應就業市場分行業變化趨勢以及隱性失業的真實情況。實際上,雖然服務業創造的新勞動崗位不斷增高,同時低端勞動崗位薪資水平也未見降低,但不少智庫和研究機構以及新聞媒體通過實地調查獲得的勞動力市場上的變化卻不容樂觀。積極的一面是,大量制造業和建筑業失業人員在餐飲、零售、旅游、物流等服務業中找到了新的工作崗位。

但在受經濟下行影響較大的制造業、采礦業、房地產業等行業和相關產業鏈領域中的技術、管理、銷售人員目前很多人尚處于隱性失業狀態。

這個群體因為有一定的經濟儲備,因此根本不會出現在城鎮失業登記的名單中,但其數量將隨著經濟調整的深入而逐漸浮出水面,其中一部分人的轉型難度和給個人及家庭帶來的痛苦可能要遠超于之前的預判。

四 誰最終會是經濟轉型的犧牲者?



在過去的歷次經濟周期中,中國人才總體處于供不應求的狀態,各行業從事技術、管理、銷售等崗位的白領們即使有短暫的失業也幾乎都會很快在自己拿手的領域中重新找到就業或創業的機會。

而這一次不同的是,很多曾經高速發展的行業中的一些崗位可能永遠消失不在。而新的高薪崗位的技術門檻要高的多,因此和美國所經歷的那樣,一些白領將不得不從事低技能服務業崗位的工作。

從白領進入藍領,這種過去幾十年在中國完全不可能發生的事情現在將密集出現,這種變化,對當事人是相當殘酷的。因此未雨綢繆,要么讓自己在調整中屹立不倒,要么讓自己盡早的進行知識和技能的儲備以便能夠平滑轉型,是放在白領們面前的新要求。另外,利用自己的年齡、經驗、人脈方面的優勢進入創業通道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

從新世紀初發端的這一輪經濟增長,是中國迄今為止歷時最長、增長速度最快的一輪經濟波峰。在這種高速發展的背景下,企業和企業家的能力更多的體現在行動力上,即使粗放的生產和經營管理企業也能賺到錢。

另外,通過關系獲取資源的能力、投資機會的把握能力、投資戰略的前瞻能力,甚至更直白的說法“行賄”的能力,也是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而依靠技術進步、業態創新、管理提升、成本控制、品牌塑造等途徑成功打造高競爭力企業的和中國經濟增速相比極不匹配。這也是近十幾年來,國內新出現的高品牌知名度企業乏善可陳的根本原因。

這種不均衡發展的不可持續性越來越明顯。觀察中國經濟發展的細微變化,你會發現以消費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正在到來。

有機構測算,在中國此輪產業結構調整中,將有8千萬左右的勞動力轉換工作。而其中一多半的勞動力將轉向第三產業。這數千萬勞動力的轉型,理論上需要出現數百萬個創業者才能帶領這些勞動力完成轉型。因此,新一代的企業家也必將最大量的誕生于消費和服務領域,對于年輕一代來說,這是他們的未來所在。

經濟轉折不等同于企業轉型,這是一次新老企業“你死我活”的大置換,而不是老企業“破繭重生”的新機會。這個過程就是大洗牌的過程。有的人在這個過程中會倒掉,有人提前收手的,通過各種基金把錢交出來讓專業的人士去進行投資。在2015全年的統計數據中,能夠看出一些新興領域里的投資趨勢十分旺盛。

這是樂觀的一面,悲觀的一面是,我遇到的那些開著豪車做專車生意的人們大部分已經沒有這種轉型的機會,他們的知識結構和眼界已經不支持他們有新的開始。

每一個時代都會有犧牲者,新一代的“40、50人員”將由大量的小企業主和白領構成,這里面會有你嗎?



作者: 六級士官    時間: 2017-12-22 12:35
         如鷹大說的現在的隱性失業,從我所接觸的電機行業,接下來會直接是無人化,就是產線上的人減少。比如以往一條電機裝配線以前需要13號人,現在只需要3人。
          如我們的有個客戶,現在在電機行業的自動化生產走在前列,未來幾年有個千人計劃,就是上一千臺機器人,盡可能的把人員減少掉。
          當然可能有的人樂觀的認為,投入自動化設備對制造型企業是一筆很大的支出,但是現在不得不支出這一塊,因為人員的不穩定因素太大了,產線上的人員難招,難以管理等,都不得不逼著制造型企業的投資。
          還有現在人的收入比以前都高了,工資之外也還追求做的舒心,比如我們一家客戶做電機的,同樣的一條純手工的生產線,前幾年同樣的人一個班能做5000多,現在設備沒變,產品沒變,但是產量最多4000,唯一變得是人。
          所以現在雖然對制造型企業投入自動化設備減人這一塊投入會很大,但是只要這家企業想做大做長久,這是必須要走的一條路。
作者: hawk23    時間: 2017-12-22 12:45
最近一年來,我不斷聽到這種未來隱性失業的理論
大家對于中國未來二十年的局勢都抱著不容樂觀的看法
如果隱性失業真的如此
那么我們未來還能做些什么
我們未來還能做什么樣的工作
我們到時肯定是要工作的
到那時,工作內容以及性質的變化能有多大
作者: xueqingchao    時間: 2017-12-22 12:51
如果要看清這個問題,其實也不是沒有參照;看看日本,美國及西方國家,雖然國家的體制和國情不一樣;但是經濟發展的原理和規律我想不應該會變的;

日本,美國等,只留高精尖的行業,研發放在國內,其它勞動成本高,資源消耗大的都放在國外;但他們也會為政俯的扶持下留下一部分勞動密集性行業來提供就業崗位;我想中國以后也是這個路線,其實,現在已經在走了這個路線,可能具體的鞭子還沒有打在我們個人身上;到時我們要么國外工作得到良好的收入,當它國的老外,要么在國內,在政府的扶持下就業; 另外,還會呈現大量臨是工,服務性行業的工作;多看看現在中國的老外,就是明天的我們。

隨著高稅收,高附價值,及市場的飽和中國傳統的行業,已經沒有了優勢;剩下要做的就輸出不發達國家,我們要么跟著你,要么留下來領政府的補貼。 其實從一些臺灣企業里的一些臺干,我們隱約間也會感到這一 點。
作者: hawk23    時間: 2017-12-22 13:00
六級士官 發表于 2017-12-22 12:35
如鷹大說的現在的隱性失業,從我所接觸的電機行業,接下來會直接是無人化,就是產線上的人減少。 ...

要走上無人化這條路
技術卻還差很大一截吧
我們也是做無人產線
但就我看來,現在的自動化產線還遠遠達不到替換人
一方面,產線的柔性化生產還沒有一個很好的解決方案
另一方面,產線上的自動化設備目前也都是非標研發,還都不穩定,維護成本比較高

作者: 陌上古道    時間: 2017-12-22 13:44
中國未來幾十年將進入一個錢難賺的模式,經濟增漲勢必放緩!
作者: destiny0991    時間: 2017-12-22 14:31
看看先

作者: 周震    時間: 2017-12-22 15:53
警鐘長鳴
作者: Easn    時間: 2017-12-22 15:56
生活不易,且行且珍惜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7-12-22 15:57
最近在學習PMP考試課程,準備考一個PMP證書,防止以后搞設計失業了,還可以去搞項目管理(項目管理經驗已經足夠了,就差一個證書了),但是這兩種職業的差距有,但是不明顯。還好自己的廚藝還不錯,炒菜水平可以,看來學廚師和考廚師證的計劃得趕緊落實了。有人說我樣樣通,樣樣松,沒辦法,失業并不遙遠,精通一樣被餓死的概率還是比較大一些的,還是樣樣通比較安全。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7-12-22 16:14
就業的崗位就那么多,機會也是那么多,大規模的無人化工廠擠出出的剩余勞動力的分解問題,處理不好將是一場災難;不是不對,而是進程太快,遠超過了社會的承載能力
作者: 六級士官    時間: 2017-12-22 17:33
hawk23 發表于 2017-12-22 13:00
要走上無人化這條路
技術卻還差很大一截吧
我們也是做無人產線

走上無人化這條路還很漫長的
但是最少減去1/3的人員還是能做到的,畢竟現在的用工成本太高,而且人員招聘也很難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7-12-22 19:49
機床行業和自動化的聯系越來越緊密,取代一線操作工的趨勢在所難免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12-23 09:24
社會分工地震,哪兒都存在。世無絕人之路,只要努力,總會有更好的未來。(我到認為長期優越感的發達國家這類問題更突出。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7-12-23 09:41
看來我的51和Linux學習得加快步伐了!
作者: Potato2081    時間: 2017-12-23 10:05
樓主這是從哪里轉來的帖?這是純屬個人的看法,片面,還帶主觀性。我個人倒是認為無論是沿海還是內地,總體來說個人的就業、生活,確實不錯,比以前好多了。3000元的月薪,到處要人招不到人,對內地那些愿意呆在本地工作的人來說,還是可以的。沿海這邊,我所在的深圳,就拿機械行業人員來說,非常吃香,經驗一兩年的車工銑工等技術工,月薪大都可達6千以上,機械工程師5年經驗大都10K左右或以上。這還不如上海、昆山那邊,那邊技術工、工程師工資更高。不少制造工廠,4000元以下的月薪在這邊難招到人了。
作者: Adobλ    時間: 2017-12-23 10:06
滾刀魚 發表于 2017-12-22 15:57
最近在學習PMP考試課程,準備考一個PMP證書,防止以后搞設計失業了,還可以去搞項目管理(項目管理經驗已經 ...

這位兄臺,關于PMP證書考試,個人能申請嗎?申請的條件是剛性條件嗎?比如我一個非學士及以上學位的擁有者,也不能滿足說明中要求的7500小時管理經驗,如何靠PMP。望指教,謝謝。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7-12-23 18:17
鷹大的這篇文章是對現有我國經濟的真實寫照,只是還有很多人沒察覺到或不愿面對。比如,我舅舅在上海自己開了顧問公司,可是正職是一個上市企業的職員,但是現在上市企業面臨整頓裁員,他也惴惴不安,因為自己的副業不夠支撐現在的生活,看著挺風光,可是有副業的他一樣心里沒底。我覺得能開專車證明人家能上能下,起碼還在努力掙扎。現實就是這么殘酷。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7-12-25 08:45
Adobλ 發表于 2017-12-23 10:06
這位兄臺,關于PMP證書考試,個人能申請嗎?申請的條件是剛性條件嗎?比如我一個非學士及以上學位的擁有 ...

你說的那些不符合都沒關系,本科以上三年工作經驗,參加PMP考試之前是必須參加培訓班的,這個省不了,只有參加35小時PMP培訓才有被允許參加PMP考試,所以必須的報培訓班,你說的那些不符合,培訓班會幫你報名,而且報名表只有一個英文的項目描述,PMP考試組織只通過這個英文的項目描述判斷你是不是符合要求,又不需要蓋章等證明,所以只要你寫一個你參與的項目管理工作就可以了,其他的都不是問題,問題是挺難考的,知識點太多,需要下點苦功夫看書和做題。

作者: babty    時間: 2018-1-1 11:48
努力學習,更深更廣,才是出路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