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大學學的數學和力學到底有沒有用 [打印本頁]

作者: 記下星光    時間: 2017-12-14 16:25
標題: 大學學的數學和力學到底有沒有用
就是這樣的,大學學習的微積分、振動學、力學之類的東西感覺在實際工作中并沒有怎么派上用場,看他們設計時的分析大部分還是基于經驗,少部分基于初高中的物理數學計算。。。前幾天在看組長計算的扭簧,發現他計算的彈性系數明顯偏大很多(我們要求回彈時的沖擊盡量小,減小噪音)。。。一問,原來是不會計算。。。然后自己試了一下分析,發現根本用不了這么大,最后自己試驗出的結果雖然和計算的有出入,但是回彈沖擊明顯小了很多,然后我就跟部長他們商量了一下,但是他們卻覺得我太迷信計算了,所實際的和計算的偏差會很大,雖然我知道會有偏差,但是我們也可以在小批量試制進行統計分析,在進行計算的優化然后給出一個范圍值而不是精確解,其實最終就是計算出扭簧的極限尺寸應該在什么范圍內。但是他們卻覺得計算沒什么用,突然感覺自己大學四年白讀了...
9 c3 [! ?: _5 X8 [: b- H* ?$ e% e
作者: 勿擾意志    時間: 2017-12-14 16:35
用數學與力學各種學的角度去看機器,就相當與把女人的衣服脫光,看得一清二楚。
作者: 張小蛋    時間: 2017-12-14 16:35
沒有白讀的書,學無止盡
作者: zhouzaizai    時間: 2017-12-14 16:36
瞎說,怎么沒用啊。要求較高的東西受力分析不計算就靠經驗也不行的啊。微積分好像應該是基本上用不到的吧?
作者: 記下星光    時間: 2017-12-14 16:38
zhouzaizai 發表于 2017-12-14 16:36$ Y0 n6 R% b5 b) Y
瞎說,怎么沒用啊。要求較高的東西受力分析不計算就靠經驗也不行的啊。微積分好像應該是基本上用不到的吧?
7 J8 g& b3 f9 |7 c2 T% n
不是的,分析彈簧或扭簧振動的動作就會用得到。。。其實就是解微分方程。。。
% @+ P6 K: ?$ h2 E
作者: zhouzaizai    時間: 2017-12-14 16:42
你算的挺細致啊、、、
作者: 記下星光    時間: 2017-12-14 16:43
zhouzaizai 發表于 2017-12-14 16:42+ v+ |/ r  t% X7 H
你算的挺細致啊、、、

/ g! d0 T  C( c: d因為這樣才能分析出原因啊。。。不完全脫光怎么看。。。$ q( N9 i2 R  R% M

作者: qq642446015    時間: 2017-12-14 16:58
社會是個大染缸  組長都不會算 你會算 這算什么事   在你公司里 都不會 就你會 你這是 找孤立 有時候本事 也得捂著  要看環境 領導不會的 也只能跟著說不會 不然搞不好 大領導不喜歡  你的頂頭上司以后還要給你穿小鞋  
作者: qq642446015    時間: 2017-12-14 16:59
一句老話  人在屋檐下
作者: jxzj    時間: 2017-12-14 17:02
果斷很有用,沒有數學就沒有工程科學。你要熱愛數學 熱愛科學
作者: 立方體*    時間: 2017-12-14 17:19
你竟然問有沒有用,你知道在美國數學專業是第三大好就業專業嗎。. E1 n$ S1 L4 M( e% R2 N( P2 T
國內中車都把車體計算外包給洋人,你告訴中車計算你包了,你看大把銀子不花花掉你兜里嗎
作者: 一展刀鋒    時間: 2017-12-14 17:20
有用,但你不要局限于完成你手頭上的工作,有機會多優化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7-12-14 17:48
當你用線性代數的思想去分析“機械手”的時候,會發現這個世界相當的神奇
作者: Venerealulcer    時間: 2017-12-14 18:03
1、基礎學科是對專業性學科給出指導作用的學科;8 O3 A- l4 z3 P: b# c: F4 d7 V6 A" e
2、基礎學科具有不可替代性,但是宏觀上往往被人忽視;
' t+ G; L# {2 }3、個別方面的計算,可以用經驗代替,比如300mm*300mm的板承重20kg,說難聽了就是看心情選厚度選材料了,但是如果說每5秒承受一次50kg的沖擊,那么就要考慮屈服強度,抗疲勞特性,螺絲防松等,然后你得計算了;! Y3 V, s& ]% [. ]& c1 C8 _' \
4、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事無巨細,事在人為。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12-14 18:13
肯定有用,但用的多少要看職業
作者: 記下星光    時間: 2017-12-14 18:43
立方體* 發表于 2017-12-14 17:19- s* K9 V" v; r: q
你竟然問有沒有用,你知道在美國數學專業是第三大好就業專業嗎。
6 s& b; m/ G- V9 U( \8 t" O$ L國內中車都把車體計算外包給洋人,你告訴 ...

# V, E, @- R5 V, f感覺在我們公司。。。真的沒什么用,說句有點尷尬的話。。。他們數學的應用還沒有我的好,所以即使我能算,他們也沒辦法指導。。。- u9 T, N6 E9 h. M' G

作者: 記下星光    時間: 2017-12-14 18:44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7-12-14 17:48! C* z' G7 C: I2 N
當你用線性代數的思想去分析“機械手”的時候,會發現這個世界相當的神奇

' f% q( Z- _/ N- y5 c& @利用坐標系將機械手的運動轉化為代數方程嗎。。。+ }6 M+ M0 @/ s/ E  w8 S8 D/ |8 x

作者: 記下星光    時間: 2017-12-14 18:46
張小蛋 發表于 2017-12-14 16:35
2 G% ~0 j) Y/ S# x9 ~沒有白讀的書,學無止盡

: T; z1 u2 a$ x3 }我知道,只是現在用不上,就感覺白讀了一樣。。。擔心兩年后我就變得跟公司的老工程師一樣了
5 n! b1 j/ s( F, b  S6 ^
作者: m12345    時間: 2017-12-14 19:42
有用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7-12-14 20:53
數學是開拓你的邏輯思路,讓你在思考問題的時候更全面
作者: 機械——菜鳥    時間: 2017-12-14 20:54
不是沒有用,而是他們不會用。樓主好樣的
作者: 夢寒    時間: 2017-12-14 21:05
有用啊9 p# O8 Y! W+ ?2 l7 k
一般的小廠,拍腦門,大了就大了唄,反正能用就行。
5 H& a3 |7 ~5 A) ]3 S, L一個產品要搞精,是必須經過各種計算的
. ^! A) q0 e, d% B雖然,俺現在也是拍腦門+高中物理。深感無力
作者: 一路向北ck    時間: 2017-12-14 21:08
很有用啊  很多零件 結構設計出來都受力分析 有限元   大學不學怎么會
作者: liufei0368    時間: 2017-12-14 21:34
數學微積分還是非常有用的,比如說,微積分能夠將不規則剛體的力學模型進行簡化,將復雜的力學模型進行簡化的數學處理,這既是數學和力學對于機械工程傳統學科的作用
作者: 詹姆斯007    時間: 2017-12-14 21:43
前幾年我用積分推導過天圓地方的體積計算公式。
: P5 `" Z8 e; u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7-12-14 21:51
兩者沒有明顯的聯系,如何要理會其中的關聯,那你就到了科研等級了啊。
作者: 蔡皓618    時間: 2017-12-14 22:47
數學力學非常有用好不!
7 X  m" x. e+ ~2 s: f2 a當然,你非要用特斯拉當牛車拉麥子,那確實感覺沒什么用。
作者: 水水5    時間: 2017-12-14 22:57
就你會。別顯擺了。把你算彈簧的計算式發上來,大伙給你審審。
& s2 S8 x& h+ ?6 G你走過的路哥幾個都走過,謙虛一點,先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計算的對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7-12-14 23:13
當然有用,只不過你現在的水平沒有遇到用到的場合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7-12-14 23:15
記下星光 發表于 2017-12-14 18:44
% Y3 a& P2 w3 c2 [" x) d' ]利用坐標系將機械手的運動轉化為代數方程嗎。。。
: n2 P% D; Y+ U$ Q
線性代數是在沒有三維軟件的前提下,處理機械臂這種結構的最好方法之一;即使是應用三維軟件,憑借空間幾何和宏命令,根源其實也是線性代數思想。區別就是前者是自己在思考,后者是三維軟件幫助你思考了。i
5 Q9 Z) o# L( w- O- p$ ~5 E! S* P2 X, O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7-12-14 23:35
其實他們也知道計算有用。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7-12-15 07:28
挖個一米深的坑,該用挖土機還是掄鎬子?
. H, D9 f+ c; u& t, f2 d; Z, |! D6 s/ S* X3 \
這話,得看你在哪里了。
作者: shentu    時間: 2017-12-15 09:03
記下星光 發表于 2017-12-14 16:38# ~0 s6 V9 _+ \8 s6 z9 H
不是的,分析彈簧或扭簧振動的動作就會用得到。。。其實就是解微分方程。。。
$ T/ K7 C( s/ }% y9 _4 G( P- N
然而現在很多三維軟件,運行一下分析,就可以直接得出結論,是不是更高級?; Z$ `/ X( X4 z5 N. l3 c$ `

: f& x1 w9 }9 B+ i我很久沒算過這類東西了,原因大致有:項目進度不充許你花這些時間去較真,大型國企或許可以。
' t) \! n6 H; k+ @  ^. s三維軟件可以直接得結果。
1 ~8 j4 \0 s$ H" q! o  b3 ~2 U. X
作者: 012345zy    時間: 2017-12-15 09:12
qq642446015 發表于 2017-12-14 16:58
; |" c* T& }+ t) h5 S" V社會是個大染缸  組長都不會算 你會算 這算什么事   在你公司里 都不會 就你會 你這是 找孤立 有時候本事  ...
8 s! U/ i! D7 `- J+ q: r& b: d
講的非常有道理啊!直系領導非常討厭別人計算,公司有的是研究生剛畢業,喜歡去計算,但有時候遇到計算上的難題了去請教直系領導,直系領導有時候回答不出來。。。。然后你就懂了。所以現在公司沒人去關心計算的事,完全靠直系領導的經驗。連輸送線和行走軸的電機選型都不會...3 e- o& C& W' O5 h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7-12-15 09:24
qq642446015 發表于 2017-12-14 16:58. X8 @4 C* q2 |' n" l: f
社會是個大染缸  組長都不會算 你會算 這算什么事   在你公司里 都不會 就你會 你這是 找孤立 有時候本事  ...
( T1 F: i4 q0 @  D" p$ _
我覺得與其這么累的活著,不如想怎么表現就怎么表現,這年頭就是張揚個性的時代,其實也看老板,現在年輕一代還是很有包容性的,老古董就算了4 S4 J: U: Z" {5 X* a: y) Q) G

作者: loveskycc    時間: 2017-12-15 09:37
記下星光 發表于 2017-12-14 18:44
1 H5 S2 C+ O; W# x利用坐標系將機械手的運動轉化為代數方程嗎。。。
3 g% v- {" ^, q& T. ]
計算機和線性代數具有莫大的關系,很多復雜算法如果用一般計算就特別費力,而用線性代數的矩陣就方便多了,現在機械手也好ai也罷都需要算法,這里多啰嗦一句客觀現實請某些敏感的人不要又扣帽子,美國這個有錢沒地方花的國家把線性代數養了100多年,直到第三次科技革命一下占了先機,所以知識沒有沒用的,這不美國現在就在養生命科學,不知道又要養多少年~~~樓主的情況可能是去錯了地方,有能力應該去和能力匹配的地方5 D' G% s$ o' K/ b. B$ l5 \: p" B

作者: 淡然    時間: 2017-12-15 10:06
我覺得有用,用處特別大。只是在具體問題上不知道怎么用?
作者: 277741987    時間: 2017-12-15 10:28
如果每個零部件都讓你計算,你的設備開發周期會多長?每個軸承的壽命?每根軸的剛度、強度、穩定性?每個螺栓螺母的強度?每根皮帶的壽命?
作者: 俊俊時    時間: 2017-12-15 10:48
很重要
/ R& n: C9 M- ?7 J# ]+ w
作者: qq642446015    時間: 2017-12-15 14:26
關鍵點計算下就行了  機床出點 小毛病 配件才有銷路  有些廠子低價賣設備然后靠賣配件活著
作者: qq642446015    時間: 2017-12-15 14:28
用以前的老板娘的話  上次軸斷了 給他加了2根   再也沒斷過 配件賣不出去了  只怪我們家軸太好了  
作者: 迷你機器人    時間: 2017-12-15 15:41
怎么說呢 非標的東西和理論計算差很多的
作者: 記下星光    時間: 2017-12-15 15:55
水水5 發表于 2017-12-14 22:57
8 ?' Y$ ]* o6 A就你會。別顯擺了。把你算彈簧的計算式發上來,大伙給你審審。
$ L: I* E0 j6 f! y, F+ U你走過的路哥幾個都走過,謙虛一點,先看看 ...

* l+ t- D2 }8 C1 S" O2 a! U你要是將重點放在這上面,我也沒辦法啊,我沒有顯擺或者想搞事的意思,所以如果覺得我不順眼,可以真的不用浪費時間回復我的帖子的,我只是好奇,因為現在在的公司,都不會用到大學知識,所以只是糾結大學有沒有用,是不是白讀了罷了6 p0 `) g# Z: c" y" U1 `

作者: 鐵鉆工    時間: 2017-12-15 16:12
+ `$ [( E% Y, ?% z
我覺得有用,用處特別大。只是在具體問題上不知道怎么用?
作者: qiujie90    時間: 2017-12-16 08:58
夢寒 發表于 2017-12-14 21:05
9 q, k' i8 ]) u8 X7 H% l有用啊: ^3 {/ [+ O: z/ E6 [, F
一般的小廠,拍腦門,大了就大了唄,反正能用就行。0 C, k/ G3 J6 _8 z: s+ J
一個產品要搞精,是必須經過各種計算的

3 y" \9 ^5 b0 d2 Q. A* C: c深有同感!
: P( t8 V  ^: a3 O! Z7 Z( h0 l+ L' h' v
作者: zhouzaizai    時間: 2017-12-16 09:22
記下星光 發表于 2017-12-14 16:43
9 v5 k4 X1 e* P( N; w) E0 S因為這樣才能分析出原因啊。。。不完全脫光怎么看。。。

+ K3 I! b+ |1 H" \, i! |* a對的,我認為你還是堅持做自己。做設計就該嚴謹,決不能投機取巧。善用你的知識
  o. ?) |, L% V7 x9 W6 p
作者: 無根浮萍    時間: 2017-12-16 11:47
計算是有必要的,但安全系數這個是需要經驗的
作者: 記下星光    時間: 2017-12-16 12:49
無根浮萍 發表于 2017-12-16 11:47$ m2 L1 J6 D' A0 h" \
計算是有必要的,但安全系數這個是需要經驗的

$ a) Y, M5 \1 g2 g的確是的,其實經驗特別有用,這個也是我所欠缺的,只是,如果能將計算和經驗結合就更好了,反正我還年輕
, p4 ?) f9 {% \- T+ y
作者: wx_Oh1o1Gxx    時間: 2017-12-16 15:43
就現在的機械行業而言,有一定的物理和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的基礎,再加上懂有限元分析,就足以了。如果是搞高端科技,或許還會要求更高。
作者: 長江中遠007    時間: 2017-12-16 16:26
zhouzaizai 發表于 2017-12-16 09:22
  U- V0 {  F' e& x! o+ x9 z對的,我認為你還是堅持做自己。做設計就該嚴謹,決不能投機取巧。善用你的知識

; \  o9 G& M. ?支持
作者: 長江中遠007    時間: 2017-12-16 16:28
絕對有用,學歷低,才體會到書到用時方恨少啊。
作者: qf911    時間: 2017-12-17 11:24
當然有用,說沒用的那是沒學,或者不會用。
作者: lskz    時間: 2017-12-19 21:11
基礎知識還是有用的
作者: 海灣的夢    時間: 2017-12-20 10:13
大學書不會白讀的,關鍵數據還的靠計算。
作者: OBA    時間: 2017-12-22 15:57
可以很負責的告訴你,工程力學非常的有用,千萬不要丟了哦。
作者: 餓狼小軍    時間: 2018-1-18 10:14
現在有很多都用有限元軟件來完成了,我也在質疑學那個真的有用不。低端用不上,高端用仿真軟件
作者: 曉昀    時間: 2018-1-18 14:39
數學和力學學的好,會讓你的工作游刃有余,而且在計算和設計中會看到很多本質性的東西。一定要把數學和力學學好。
作者: 小/cy灰/shl    時間: 2018-1-21 10:33
絕對有用啊,機械設計很多都要用到力學計算。那些憑經驗的,要么就是人家前期已經經歷了很多的計算分析了,所以很多時候不用計算就能估算出來。要么就是根本就不懂這些理論知識。
作者: 王濤_E725N    時間: 2018-1-31 08:19
有用,妥妥的
$ s, w5 u5 W* M# L$ c% b& ~
作者: 趙挺    時間: 2018-4-22 23:22
作為一個數學渣渣,我對你們這些用能數學驗證一些機械設計相當仰仗。我深深覺得數學的重要性,并不局限于機械設計。
作者: 小熊嘆    時間: 2018-6-1 17:04
沒事去跑跑面試(挑大廠),就知道你這學的還挺管用的
作者: 1051296198    時間: 2018-6-5 08:03
肯定有用的,只是你現在所處的行業用得少罷了
作者: qihaibing    時間: 2018-6-22 16:34

作者: scuxyz    時間: 2018-7-11 21:12
那是因為設計的機械裝備都很簡單。如果在航空航天,內燃機等的計算就需要很多理論知識和實驗
作者: threetigher    時間: 2018-7-13 20:54
標準答案,學什么都沒用,直到你用到的那一天。
作者: Venerealulcer    時間: 2018-7-16 18:25
初中以內和生活有關,高中以后和生產有關。你覺得沒用是因為你沒接觸到。
作者: 立著的_AwO39    時間: 2018-7-24 09:53
nb
作者: 劉嘯    時間: 2018-7-26 15:10
牛逼,緊固螺栓受力不計算?軸正應力剪應力不計算?工字梁箱型梁彎曲應力不計算?焊縫受力不計算?復雜件不做有限元分析?那你單位是靠什么設計的?
作者: 賀瑞_jrB5L    時間: 2018-7-28 20:27
大四畢業狗一枚,從大三開始就在一直想這個問題,當時是因為學機械設計時例如齒輪設計,發現都是照著手冊一步一步算,頂多需要初高中數學力學知識就搞定了,用不到什么大學數學力學知識,就開始懷疑數學和力學基礎教育的作用。但是現在我覺得我們學過的東西絕大多數都是有用的。微積分作用根本不用懷疑,我們學的整個力學體系都是建立在微積分上的。幾何學也不用懷疑,設計一個新機構沒幾何學知識肯定不行。概率論和數理統計在工藝學、檢測、可靠性作用很大。線性代數因為我們建立的方程都比較大,必須要用,機械振動中體會較大。拉普拉斯、傅里葉在控制、檢測中體會很深。數值方法可以把復雜的計算交給計算機完成。理力在機械原理中體會很深。材力、彈力、有限元在計算結構強度時必須用。流力在液壓、潤滑。振動在轉子系統中。& e# \" t0 c0 p3 m6 {6 t# }
但是,從17世紀數學力學體系基本形成,機械發展了幾百年,已經很系統了,很多計算都被簡單、經典、可靠的經驗公式取代了,在非標設計中體會很深,但是我看過基本非標手冊,都有對理力、材力知識點的簡單介紹,從另一個角度說明這些知識都是很重要的,很多沒有沒有經驗公式的還是需要用理力、材力來計算的。但是如果在高鐵、航空、航天、機床等這些領域,我所知道的高鐵齒輪以前一直從國外進口,最近被國內攻克了好像,這肯定不是利用經驗公式計算出來的,需要試驗數據、理論分析,你大學的這些力學知識都遠遠不夠,初高中那點知識哪夠,所以不要懷疑大學知識的作用,它們都是有用的,只是可能你目前這個工作職責中不需要它。但是俗話說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大學這些知識是必備的,但對于我們以后的機械設計只夠塞牙縫,我覺得很多時候我們覺得知識無用是因為我們對自己上四年大學后期望過高形成的反彈。/ T. N6 U% a$ K
我自己的想法。樓主做的應該是一些中低端機械設計,我覺得在中低端領域商業主導作用遠大于技術主導作用,當許多人都會的技術,就不能稱為技術了,技術也就失去了主導作用,所以很多機械工程師抱怨不重視技術,實際上我們自己思考一下我們真的掌握技術嗎?社區一片推送上好像探索過這個問題。我們國家在制造業有大量中低端公司,互相商業廝殺很嚴重,壟斷型的制造業好像不多,所以利潤空間很小,大家為了活下去,作為一種商業活動,千方百計省成本是非常正確的做法,就不會費人費錢搞研發了,所以不重視計算。但在導彈、火箭設計中,你不計算逗我玩呢?這就是技術主導性的了。
- C* t6 U+ ?% `- s7 Y6 p9 m  L5 F我覺得樓主可以猥瑣發育,你大學四年不容易,比起那些經驗豐富的老前輩們,優勢就在于計算,和老前輩耗資歷攢經驗不是明智之舉,利用自己的計算強項和他們的豐富經驗互補對公司對團隊對自己對別人都有好處。計算是肯定有用的,只是費事費力,公司不做你可以業余時間自己算,計算了你對機器了解更多,了解它的極限在哪,可能出什么問題等等。根據經驗或者經驗公式計算時間長了也是害人的,設計非常保守,不敢往出跨,永遠設計不出更好的機器。我覺得樓主志向很大,先猥瑣發育,下班多學習,有機會的話向重視研發的公司跳槽吧。
- w. e% J7 k/ @+ R- T沒有工作經驗,說法非常主觀,希望大家討論一下,尤其是工作經驗豐富的前輩們多多指教。: y; k% P6 q" n5 c/ K2 R

作者: 賀瑞_jrB5L    時間: 2018-7-28 20:45
賀瑞_jrB5L 發表于 2018-7-28 20:27! [! h6 Y2 I" {; I
大四畢業狗一枚,從大三開始就在一直想這個問題,當時是因為學機械設計時例如齒輪設計,發現都是照著手冊一 ...

, V$ |4 s" K+ H5 P補一句,我覺得樓主部長說的一句話很有道理的,不要過于迷信計算。想一下我們目前成熟了的理論體系有哪些,大學學過的這些東西基本就差不多了,往高探索一點就不好說了。我記得我學工程熱力學時一大堆經驗數據,不像理力材力一樣有一堆簡單可靠的公式,搞得我頭昏腦漲,在大一以前我一直認為我們目前的數學力學科技水平已經很先進了,這門課對我沖擊很大。想想微分方程,計算難得一批,特殊幾種利用傅里葉、拉普拉斯線性化了還好算一些,大部分怎么算?積分也是,初等函數還能算,超越函數就gg了,除非特殊的巧妙變換一下,再就只能數值方法來計算了。學科學計算時老師講過一個一元五次方程我們都沒法得到精確解,只能數值近似。我都有點懷疑數學了,數學帶動人類快速發展了這么多年,是不是已經江郎才盡了,我們也許需要一種新的方法。扯得有點遠,送你一句我們機械設計老師上第一堂課時就說的機械設計定理之一:原話忘了,大意是計算全對,實際也可能是錯的。- o6 J1 o$ Z( {0 Q  h* M/ r

作者: Vecror    時間: 2018-7-29 01:01
|水水5發表于 12-14 22:57就你會。別顯擺了。把你算彈簧的計算式發上來,大伙給你審審。<br>
! R" a4 C' @! C9 M& [# s4 `你走過的路哥幾個都走過,謙虛一點,先看看你是不是真的計算的對
最近少見你回復了啊,現在在做什么呢
作者: 游風曳雨    時間: 2018-8-17 11:46
在你覺得常識能解決的時候,就覺得理論沒用,但真正遇到問題就知道實際上是就要靠理論分析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