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機械人的方向(二) [打印本頁]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10-23 08:34
標題: 機械人的方向(二)
本帖最后由 面壁深功 于 2017-10-23 08:34 編輯
(隨著盛會的召開,作為機械人,也必須得認清形勢,加足馬力,擼起袖子迎頭趕。為此,把本人近期學習的一些情況,以連續帖的形式向大家匯報。并期望大家在新形勢下,急為機械人所急,發表各自的感想、看法和打算。以實現整個團隊人員前進路上不迷惘、不掉隊、創豐收。)
機械人的方向(二):現代制造業
制造業分兩種,一個叫現代制造業,一個叫傳統制造業。將作為我國支柱型產業的現代制造業,從整體上講稱得上現代制造業的不外乎以下7種(量大面廣的要數第6種),以及與這7種主體產業所延伸的上下移配套產業。
1、航空器與航天器制造。航空器就是飛機,航天器就是衛星。為什么把飛機制造作為現在重點的原因?我們講大飛機,現在波音每年產量的30%賣給我們,空客是28%賣給我們,我們如果不買他們的飛機,我們自己生產會節省70%的成本,很可惜你生產不出來。同時我們是通用飛機的需求大國。
2、高鐵裝備制造。以“復興號”為里程碑,標志著中國高鐵知識產權取得了重大突破。高鐵裝備制造我們成功了,未來市場需求巨大。
3、是核電裝備制造。華龍一號,一臺機組就能賣300多億。我們技術取得了重大突破,第三代核電裝備和第四代核電裝備我們都完成,現在不僅在國際上出口,到發展中國家,而且還要進軍發達國家,未來市場需求巨大。
4、特高壓輸變電裝備制造。當前,我們國家已經決定用特高壓輸電技術來改造我們的電網,過去還有爭議,因為這個技術一旦使用的話,將成為全國統一電網,世界上沒有統一電網,美國現在是以州為單位的電網系統。那么,統一電網會不會有安全性問題?現在逐漸形成共識了,已經決定用它來改造我們電網,所以特高壓輸變電裝備制造成為現代制造業的一個重點。內蒙建設了世界上最大的火力發電廠。
5、現代軍工制造。一個是現代船舶制造。我國上升很快,烏克蘭認為中國已經超越。另一個重點是航天器。人類社會進入遠程制導的新時期,關鍵是航天,控制了航天就搶占了未來的制高點。
6、智能制造。這也是社區大家努力后最易可能介入的一個最大的行業。產業升級是全球化的一個浪潮。其中智能制造包括具有深度學習的工業自動化和產業機器人二部分。
7、大數據、物聯網、互聯網經濟所相關載體的制造。如移動終端、互聯網健康醫療器械、各類搖感傳感(技術)產品、工業4.0等等。
總之,形勢大好,但對于死守的傳統制造業,因為目前正處在這種結構調整期,日子會相對艱難些。意欲想谷底重生的社友,我覺得有許多事可以做,其中一個最為重要的事,那就是快速充電。充電雖然化上些時間精力和錢財。有時難免會感到壓力很大,但是未來前途很光明,一旦充電完成之后,我們就可以再也不必天天為著明天而擔心。說實話,這次谷底重生將不是一般性的重生,而是機械人人生的大顛覆,非常期待大家近一二年內,都有更大的提升,并順利實現人生的跨躍。
作者: 大力金鋼 時間: 2017-10-23 09:02
向高精尖進軍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10-23 09:25
必需的,中心層難以進入,但可以切入相關的行業
作者: 無敵老大 時間: 2017-10-23 09:50
中國的原材料問題大大制約了高端機械的發展啊
作者: 一葉遮目 時間: 2017-10-23 10:06
畢業三年半,有兩年的時間在做工裝夾具和產線設備的工作,想往智能制造方面靠,學習一些自動化方面的東西。不知道該從哪方面入手,之前工作主要是做結構設計方面,是不是要學學控制、電氣、液壓或者是工業機器人方面的呢?望各位前輩指導一二。喜歡機械不想轉行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10-23 10:13
沒關系,現在已經是全球一體化分工合作了。當然,那些高端還是受禁。
作者: hawk23 時間: 2017-10-23 11:25
我現在從事的領域就是智能制造
但我覺得,留給智能制造的時間并不是很寬裕,頂多也就40年的時間
智能制造的一個很大方面的需求是來自于勞動力減少
勞動力減少的原因則主要是目前中青年人口的減少
但現在放開了二胎政策,40年以后,勞動力的問題會得到很大的緩解
對智能制造的發展壓力會小一些
另一方面的原因是來自于整體科技進步的推動
這個原因對整個機械行業的發展影響比較大
如果機械行業能跟得上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的發展的話
就能在未來和互聯網行業并駕齊驅
但如果跟不上的話
境況會比現在還要差
所以,留給自動化行業的時間并不多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10-23 11:36
我沒40年那么樂觀,但20年應該會有吧。
作者: hawk23 時間: 2017-10-23 13:02
20年是肯定有的
所以我們也就只能趁著這幾十年了
作者: 不是高級工程師 時間: 2017-10-23 13:47
未來許多行業主要是“搭積木”,會搭就行。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10-23 13:51
太直白了哈。不過這是趨勢
作者: 無敵老大 時間: 2017-10-23 15:42
感覺個性化定制也是個不錯的發展方向啊!
作者: Easn 時間: 2017-10-23 15:48
2胎放開也不會帶來勞動力的增加,一對夫妻2個孩子,人口相對不會變化太大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7-10-23 17:02
做別的不清楚,但是做與軍工有關的機械制造利潤還是很客觀的,例如航天,或者兵器類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7-10-24 06:13
還是集成化、標準化的東西,像特別高精尖的咱們接觸到的機會很少,學校實驗室的技術進步遠比想象的要多,也更先進;我感覺模塊化的生產和智能的控制才是正道理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7-10-24 15:42
看看人家的只能炒菜,這才是工業該有的樣子。
作者: 微笑的銀時 時間: 2017-10-25 09:14
請問大神,有那些充電的門路啊,本人搞過3年筆記本結構工程師,現在帝都搞非標,感覺很多東西要學,平時提升光看書感覺有些不夠額。感謝。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10-25 09:23
機械是應用,看書不能切實,請師傅吧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