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孔的測量用塞規還是打表? [打印本頁]

作者: 古道幽徑    時間: 2008-3-8 14:49
標題: 關于孔的測量用塞規還是打表?
根據我單位遇到的一個問題,一個孔徑為Ф18公差為0~0.018的孔長為24,我們用打表方式檢驗符合圖紙工藝要求,但交付后對方告訴我們沒有滿足0.018的要求,我們換了幾把千分尺校了幾把表 測量的數據都是符合圖紙要求,但對方卻不認可,他們說用塞規測量通端不過,后來我們又用塞規試,發現只要小于0.01塞規都不能通過,并且孔存在0.01的橢圓度問題,因此想讓塞規通過就必須把公差放大到0.01~0.028,但對方又不允許,事情僵了 呵呵 產品放在家里一兩天還沒協商好,
" p- o( P) t- J/ K8 I) O想聽聽大家的意見
% J1 \- Y" D" w3 [' y因為 存在一個配合問題,雙方站在自己角度上爭執不下$ t& Z( ^, u# b4 r! e

5 W, e% R4 e- c( [[ 本帖最后由 古道幽徑 于 2008-3-8 14:52 編輯 ]
作者: zlkn    時間: 2008-3-8 15:24
圖紙上有園柱度的要求嗎?
作者: 美麗心情L    時間: 2008-3-8 15:31
對這種配合要求的孔或軸,應該用量規來檢是合理的,因為量規測量出的是作用尺寸。(只是驗收方使用接近磨損極限的量規。)。打表只能測量單一截面單一方向的尺寸,不能反映整個孔或軸的作用尺寸。打表的優勢只是能測量出具體的數據,方便我們在生產中調刀調床子。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08-3-8 16:21
你的用戶是對的,你不可能和人家鉆牛角尖說圖紙上沒有規定圓柱度或者圓度之類的,相對于公差來說你們加工的橢圓度也太大了一點兒,不知道怎么干的,應該從自己的加工方法和設備方面去想辦法解決。實在不行只有提高成本,不是把公差放大到0.01~0.028,而是把公差壓縮到0.01~0.018,這不是正道。1 U. W/ Z9 r/ o4 j

+ p" M" x' j  J+ k+ e% Q" k  r[ 本帖最后由 揚天測量 于 2008-3-8 16:23 編輯 ]
作者: 凡人一個    時間: 2008-3-8 16:59
塞規通規肯定要過的。; Q! |6 v$ F, Y: {: n( b' y5 [& ^* m
不知道你是車的還是磨的內孔。
作者: 野山人    時間: 2008-3-8 18:59
這個話題還給了我們一個提示,就是說,在加工前一定要和客戶統一好檢測方法,這樣就不會由于測量方法的差異而造成對驗收的進行,你的客戶用塞規檢驗他是為了滿足他的功能要求,因為孔內一般是裝軸的,所以他是對的,你現在的辦法很簡單就可解決,只要研磨一下就可以了。
作者: 國際化    時間: 2008-3-8 19:27
是你們的不對,內徑表測量內徑是一種比較測量。積累的誤差比較大。那個公差太緊了,百分表的示值誤差太大。
作者: cherry    時間: 2008-3-9 08:03
至少應該使用內徑千分表測量,校準最好使用環規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08-3-9 09:41
呵呵呵呵,大家有一個誤區,所謂打表測量之表只是一種測量結果的指示方式,不管百分、千分,都要遵守精度匹配的原則。
作者: 古道幽徑    時間: 2008-3-9 10:41
非常感謝各位,我會把這里收集到各位的意見及建議反映給領導的,看看他們作何處理,謝謝~~~
作者: 寶馬良車    時間: 2008-3-9 19:38
各位大俠說的都有些道理,還有一點大家可能忽視了,那就是用內徑量表檢測內孔直徑時,使用千分尺校準內徑量表會使測量結果有些誤差,因為被測工件是曲面,內徑量表的活測頭是小平面。應該用標準環規校準,這樣檢測結果才接近真實值。
作者: hegang    時間: 2008-3-9 21:04
內徑表檢測是不對的,因為內徑表的不確定度滿足不了孔的公差要求,實際上你只要根據客戶的使用要求,制做出合乎規定的塞規,然后用塞規檢測合格的零件都應該能滿足客戶的需要
作者: 天地浪人    時間: 2008-3-9 22:27
原帖由 古道幽徑 于 2008-3-8 14:49 發表
! M! [$ c' K  U5 g根據我單位遇到的一個問題,一個孔徑為Ф18公差為0~0.018的孔長為24,我們用打表方式檢驗符合圖紙工藝要求,但交付后對方告訴我們沒有滿足0.018的要求,我們換了幾把千分尺校了幾把表 測量的數據都是符合圖紙要求,但對方 ...
一般情況下,,如果測量實際尺寸在公差 范圍內,那么圓度如果小于30%的公差帶(在沒有圓度要求的情況下)應該判定為合格;對于18的孔,由于公差只有0.018,這種6級精度的孔不應該采用通止塞規來測量和驗收的;因為由于必要插入間隙的影響是很嚴重的,很容易造成誤判;而且在沒有更高級手段的情況下,應該用接近報廢的塞規或通通規進行驗收,這是有相關要求的;象你這種情況,一旦發生爭執,應該用圓度儀之類的東西對爭議件進行更精確測量,用測量結果來判定,沒有什么值得搗嘴的;底一級的服從高一級的,這是法定的;任何單位和個人必須無條件服從和執行的,放心去作罷
作者: 天地浪人    時間: 2008-3-9 22:36
另外要知道,一般孔徑大在6~20,插入間隙小于0.006的,基本上沒有插入的可能;因為這種間隙在公差配合里已經屬于過渡配合,所以一般不允許進行通止規測量如此精度的孔,小于6的孔,0.003的間隙是一個插入極限,如果是盲孔,沒有排氣槽,你就根本插不進去;我的回復可以作為你的參考
作者: 狙擊手    時間: 2008-3-10 00:38
我也遇到同樣的 問題,孔要求是14   0/0.05,可刀具(鉸刀)直徑是14H7的就是14   0/0.018,塞規不能通過,孔徑14 0.01/0.015,刀具廠家不肯退貨,刀具是他們選的,用了很多鉸刀加工都好,就是這把有問題的鉸刀重復裝夾精度太好了只有0.002mm,孔不會大,所以塞規不能通過,其實他的鉸刀質量是比較好的,一把能加工360000個孔(球鐵,孔深12mm),換非標的鉸刀可能會好貴的,郁悶!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08-3-10 11:32
樓上,刀具廠家應該比你還郁悶,人家的東西明明是好的重復裝夾精度太好了只有0.002mm,這讓我想起了我經歷的一件事情:一個家伙要了半斤餃子吃完后把老板叫過來埋怨一通,說干嘛把餃子做得那么大害得他吃撐了 ! U, p6 ]  A" x0 ^
前面提到有些朋友對打表的理解有一些誤區,現在看來還有一點必須說明,那就是應該在正確使用的前提下再探討量表與量規哪個更合理,這就體現在樓主和樓上檢測的值是否準確----形狀誤差是否過大----前面兩項合格后再與量規的結果比較-----在安全裕量以外的量規不能通過更換量規# R2 U; M" {/ o  L4 A: x
天地提到盲孔塞規的部分是有道理的,有經驗的人設計的盲空塞規應該是有排氣功能的,否則使用的時候將會很舒服的體驗到空氣彈簧的感覺
; y4 o# v) N: c# b6 T  }' v不說工廠和標準,我們上學的時候想必老師也說了車間加工用新的量規檢驗 ,成品驗收用磨損的。
作者: 狙擊手    時間: 2008-3-10 18:39
原因不只是加工的,(孔是通孔)刀具的配置是廠家派人搞的(交鑰匙工程),他的公差明顯是太小了(不經濟,但他就只有H7公差的鉸刀)!另一把鉸刀的切削刃跳動是0.006,加工后孔用塞規檢測就合格了。
, c- N+ `6 X2 e/ R請問揚天版主:“在安全裕量以外的量規不能通過,更換量規”中安全裕量要多大才合理?
作者: 天地浪人    時間: 2008-3-10 19:21
安全裕量就是一個孔雖然相對圖紙名義尺寸公差已經超差,但是,仍可以滿足要求,不至于打廢,可以報利用,也就是在圖紙公差之外延伸的很小的量,對于設計水平高的,技術成熟的工程師來講,這種量是很小的,有的甚至是不允許的;而對于不太成熟的新手來說,往往有比較大的安全裕量(這叫做精度浪費),實際中非常普遍,但是是違背設計精神的,可又不可避免;不成文的東西而已;我并不太贊成在這里提起這種東西,因為作為加工者來說,出于 職業道德和對設計者的尊重,應該嚴格執行圖紙法定文件的,所以這種意見縱使有益的,也是應該先保留,后討論的;加工者應該通過完善自己的工藝和手段來保證自己的產品于圖紙要求相否,也就是要高于圖紙技術要求水平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08-3-11 10:09
18樓對不住,呵呵呵,我用詞不當,把兄弟誤導了,天地說的是一種情況,我指的是國家標準中光滑極限量規通端尺寸和被測零件最大實體尺寸之間的偏移量,狙擊手要補補基本課程了,你查查量規的公差帶分布圖就知道了
# |# }+ ^4 Z  Q& G     17樓說的情況和我理解的相反,能夠把尺寸干到一個分散性很小的程度我覺得是好事,不知道你們為什么喜歡在零件的公差帶內任意分布?設計配合關系的時候才要考慮到在零件的公差帶內任意分布有可能帶來的功能性的影響,加工的時候應該是在力所能及又不提高成本的情況下盡可能把尺寸干到一個分散性很小的程度,學學老外,經常被他們氣個半死,當我指出它標注的公差不合理時經常這樣回答我:雖然標注的大,但是我們的設備都是往零線上干
作者: 狙擊手    時間: 2008-3-12 23:38
我并不是不想把工件加工的精度穩定性降低,而是還要考慮刀具的使用壽命,刀具上大0.001mm就能多加工200-700件工件,能不考慮嗎?# v9 |1 N% d& c  {+ W) F7 Z9 C
你就是把這個孔加工的天衣無縫,可你能保證和它配合的軸的尺寸是什么樣的。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08-3-13 08:37
呵呵呵呵呵,開始我們討論的只是如何判定合格與否的問題。現在說到了壽命, 我跟不上了
作者: 美麗心情L    時間: 2008-3-13 08:41
原帖由 狙擊手 于 2008-3-12 23:38 發表
5 _1 q. {8 t: N4 r. s: B  A) T我并不是不想把工件加工的精度穩定性降低,而是還要考慮刀具的使用壽命,刀具上大0.001mm就能多加工200-700件工件,能不考慮嗎?
# Q! s9 d, G5 v1 j/ O/ Z2 [4 k你就是把這個孔加工的天衣無縫,可你能保證和它配合的軸的尺寸是什么樣的。
/ t. @6 u3 e/ o3 w& h
3 J1 @3 n, `% b9 Z2 j  F2 k8 k
把孔干得符合圖紙,符合技術要求就可,至于軸干得如何應該不是我們在加工孔時想到的,軸應該也是符合它的圖紙和技術要求.
作者: subsist    時間: 2008-3-20 10:44
個人同意四樓的意見,圖上即使沒標橢圓度或其它形狀公差,按我常規設計的理解是:未注形狀公差應不大于尺寸公差,或不大于尺寸公差的一半.
作者: 狙擊手    時間: 2008-3-23 22:21
孔如果是穩定的14.05(上偏差),然后每月減小0.005mm,也應該是合格的、穩定的吧?如果能做到這以點,可能我一年只要一把鉸刀了,單件成本能降3/4呀。3 i: }! C. i% ]3 o, S
問題是圖紙沒有要求用什么檢驗,孔徑合格就行,可孔僅大了0.015,有0.005的橢圓,塞規不能進,現場是大量加工,不可能挨個兒用百分表檢驗。我想問,孔直徑14(0.05/0) 的塞規通端的公差應該是多少?鉸刀的公差是H7的,是否合理,是否要更換刀具的公差?# L3 B" r9 C; X- B% `& H
謝謝!請賜教!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08-3-24 08:57
呵呵呵呵,刀具廠家家沒錯,但是從你的角度出發為了提高壽命你可以定做上限尺寸的刀具,計算一下定做刀具和用幾把標準刀具的的成本吧,哪個低你就用那個
作者: 孔徑    時間: 2008-3-24 16:47
標題: 我有 方法
對于孔徑測量,塞規是計數型的測量,只能判定合格與否。不能出數據。其他計量型的測量方法有不能測量圓度和柱度。這是個問題,目前有一種BMD在線測量方法。可以測量出孔徑、圓度、錐度。手持式的不需要任何能源。如果有興趣可以聯系我。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08-3-24 17:05
小石?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