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請教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準 [打印本頁]

作者: cuijinguowudi    時間: 2006-7-26 17:43
標題: 請教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準

 


作者: zj820905    時間: 2006-7-28 15:50
標題: Re: 請教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準
哥們,好好學學手冊!
作者: wsh_30    時間: 2006-7-30 09:38
標題: Re: 請教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準
軸承內徑公差帶的位置和大小與一般基準孔不同,(G與E)或(0與6)滾動軸承的內徑是有特殊公差帶位置的基準孔,各精度等級軸承內徑的公差帶從零線起向下布置,上偏差為零,下偏差為負值.軸承外徑公差帶位置與基軸制類似,從零線起向下布置.
①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②軸承外徑公差帶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選用與滾動軸承的精度有關,①與G(0)級軸承配合的軸,其公差等級一般為IT6,外殼孔為IT7;
②與E(6)、D(5)級軸承配合,軸一般為IT5,外殼孔為IT6。
作者: cuijinguowudi    時間: 2006-12-4 16:21
標題: Re: 請教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準
不是很明白,手冊上我看了,寫的太少,還不是很講到要點!
作者: dazhi198383    時間: 2006-12-4 16:49
標題: Re: 請教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準
軸承內圈與軸選k6
軸承外圈與孔選J7

作者: stone_feng    時間: 2006-12-4 18:49
標題: Re: 請教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準
個人意見,主要跟軸(基軸制)的加工精度有關系,還有跟孔的精度有關系(基孔制).
作者: yipingboya    時間: 2006-12-4 20:28
標題: Re: 請教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準
要看具體使用條件,如果對軸是旋轉負荷,轉速較高,負荷較大,則要求緊一些;如是靜止負荷,則可松些;也要看安裝方式,如果內外圈同時安裝,為裝配方便計,也應松些;
作者: keyang    時間: 2006-12-4 21:52
標題: Re: 請教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準

一般情況下,軸一般標0~+0。005 如果是不常拆的話,就是+0。005~+0。01的過盈配合就可以了,如果要常常的拆裝就是過渡配合就可以了。我們還要考慮到軸材料本身在轉動時候的熱脹,所以軸承越大的話,最好是-0。005~0的間隙配合,最大也不要超過0。01的間隙配合 一個老的工程師告訴我的經驗!!

還有一條就是動圈過盈,靜圈間隙


大家相互交流經驗啊!
作者: RyoZhanghz    時間: 2006-12-4 23:32
標題: Re: 請教軸承與軸的配合公差標準
0005~0需要這么高的精度嗎?
作者: shaojunhui    時間: 2008-8-11 20:09
感謝你們的講解,謝謝了
作者: jpcen05    時間: 2008-8-11 23:09
動圈過盈,靜圈間隙
基本上是這個原則
作者: conan0108    時間: 2008-8-12 11:57
感謝,感謝 我也正需要這個呢。
作者: 五民    時間: 2008-8-12 15:05
還要看是什么軸承,載荷情況,沒有那么簡單的東西
作者: 天上人間    時間: 2008-8-12 15:21
滾動軸承同意5樓的。
作者: 閩南茶客    時間: 2008-8-15 11:00
這是我下載的一份軸承配合公差資料,希望對你有幫助。論壇里有很多關于軸承配合公差的資料信息。你可以上去查詢。 (, 下載次數: 1220)
作者: 天上人間    時間: 2008-8-16 16:45
謝謝閩南茶客!
作者: chxwu986    時間: 2008-8-18 09:02
第一按手冊選用,這是理論和經驗的結晶,一般不會出大的問題。第二按經驗調整,主要對于有特殊要求的軸承,特別是對有高速、低噪聲要求的。第三根據實際效果進行修正,這是積累經驗的必要的一手。
作者: davisdudong    時間: 2008-8-18 16:12
謝謝 ,正好有用
作者: 五民    時間: 2008-8-22 15:41
17樓的附件不錯,建義下了看看
作者: zhangying9903    時間: 2008-8-22 15:49
17樓的資料很有用,謝謝啦!
作者: shangrilar    時間: 2008-8-22 16:27
17樓的資料很有用,下了看看
作者: mengxq1983    時間: 2008-9-19 14:16
非常感謝17#
作者: zzgghh17    時間: 2008-9-21 22:28
0.02,0.04
要不0.03,0.05
經驗加實踐,肯定沒問題..至于什么時候正,什么時候負就不用我說了吧
作者: label    時間: 2008-9-22 09:16
17樓的資料很有用,下了看看
作者: lpswxu    時間: 2008-9-28 09:57
感謝17樓提供資料
作者: xiaoshandan    時間: 2008-9-28 11:40
主要看你怎么使用的,
作者: 駱馬湖鐵匠    時間: 2008-9-28 20:42
不要機械的學習書本,得看內圈與外圈,那個受循環負荷,那個受局部負荷,受循環負荷比受局部負荷要緊一些,尺寸公差要高一級
作者: heshang256    時間: 2008-11-18 21:34
標題: 太感謝了
等了好久終于找到了
作者: 黃粱美夢    時間: 2008-11-18 21:42
多看看機械設計手冊第3卷軸承篇
作者: fjr510    時間: 2009-6-11 06:44
需要這方面的資料
作者: cwzcg    時間: 2009-8-9 17:59
謝謝,學習學習!!!
作者: 燕子飛飛    時間: 2009-9-14 16:10
十七樓的資料俺下不了啊
作者: zzl523    時間: 2009-9-14 16:13
手冊上都有的
作者: felixgang    時間: 2009-9-15 16:16
希望有個詳細的資料
作者: 署妮    時間: 2009-9-29 16:05
剛剛定了一個軸和軸承的配合,軸是固定不轉的,選用的是h7,與外圈相配合的選用的是K8
作者: byy26    時間: 2009-9-29 16:15
動圈過盈,靜圈間隙
基本上是這個原則
jpcen05 發表于 2008/8/11 23:09

支持這個觀點,動圈過盈也不能大了,
作者: p_p_5566    時間: 2009-10-2 02:13
8樓說的很對
作者: amqq0807    時間: 2009-10-8 09:51
17檔附件傳得不錯,再傳一個!!!
作者: amqq0807    時間: 2009-10-8 13:59
各位大蝦很好很強大,值得學習
作者: ming6688    時間: 2009-11-18 10:15
17   樓未見附件?
作者: jxy108000    時間: 2009-11-18 10:24
17樓附件?
15樓的
作者: asion    時間: 2009-11-18 12:16
下了17#的附件!非常感謝!
作者: tengfeiji2000    時間: 2009-12-17 23:39
我鄙視2樓!
你告訴我,軸承和鑄鐵外孔配合與鋁合金外孔配合有什么不一樣?
作者: lijun1682008    時間: 2009-12-27 22:17
七樓的圖很好,很詳細
作者: lxq1980    時間: 2009-12-27 23:22
學習了  ~~~~~~~~~~~謝謝
作者: 劃地為牢    時間: 2009-12-28 08:20
1# cuijinguowudi [/b按軸徑與孔徑選取,過盈配合
作者: 四季飄雪    時間: 2009-12-28 08:40
看看幾何量公差檢測這本書,上面有介紹
作者: bearboy88    時間: 2010-1-8 22:58
學習了, 正好有用
作者: lxb1212    時間: 2010-1-13 10:05
七樓的圖很好,很實用,一目了然;
作者: zhangbl    時間: 2010-3-29 23:49
需要這方面的資料,謝謝,學習學習!
作者: yangkaifu    時間: 2010-4-2 15:02
下了學習一下,剛好碰到安裝問題
作者: yangkaifu    時間: 2010-4-2 15:06
還差一個威望只能厚著臉皮罐此水啦
作者: 見習生小王    時間: 2010-4-2 15:32
手冊和標準畢竟是理論上的東西,可供參考。
軸承與軸和軸孔的配合是個復雜的問題,有了參考值還需根據經驗來加以修正。
作者: wflliuyangmd313    時間: 2010-4-2 15:46
一般是動圈緊(過渡配合),靜圈松(小間隙)
作者: 大蘿卜    時間: 2010-4-2 16:12
設計手冊軸承這個章節有明確的選擇的
作者: jiangshan007    時間: 2010-4-12 16:33
15樓的資料為啥我還不能下呀
作者: vinzhang    時間: 2010-4-13 11:03
17樓的資料很有用,謝謝啦
作者: shaq    時間: 2010-4-15 21:59
贊,正好需要資料,學習了~~~
作者: feilan886    時間: 2010-4-15 22:15
這個你要看看 公差配合的書 現在名字叫《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其中有一個章節講軸與孔的配合
作者: rong22816    時間: 2010-4-21 21:18
來學習學習的,不知從那學起
作者: 云際雁    時間: 2010-4-22 20:57
菜鳥來學習了。看了各位的帖,很有道理。
作者: 蟈蟈1984    時間: 2010-4-22 21:51
普通場合軸承座用H7,軸用h6就可以了
作者: 沉沒二十年    時間: 2010-4-22 23:20
向各位大俠學習!這點確實比較常見!
作者: peng2010    時間: 2010-4-23 08:24
設計手冊上,有這樣的資料。
作者: kaixin0709    時間: 2010-5-6 20:49
怎么看不了17樓的附件
作者: kaixin0709    時間: 2010-5-6 20:51
在來一點,不好意思。謝謝各位幫忙
作者: kaixin0709    時間: 2010-5-6 21:11
在灌點水來iao啊,《互換性與技術測量》其中有一個章節講軸與孔的配合
作者: 曾露今簫    時間: 2010-5-6 21:46
謝謝各位分享
作者: zyfzsy    時間: 2010-5-8 15:01
頂,我來看看學習 下,還沒威望沒法下啊
作者: 前景錢    時間: 2010-5-8 17:05
可以查手冊,一般時間長了就有經驗了
作者: zyfzsy    時間: 2010-5-12 08:34
17樓的資料很有用,謝謝
作者: yaixue    時間: 2010-5-28 12:28
17樓的資料很有用,下過了
作者: 節能車    時間: 2010-6-15 14:12
也許帖子已經沉底了 但是還是要感謝一下
作者: yuyouhang    時間: 2010-6-16 11:29
軸承內徑公差帶的位置和大小與一般基準孔不同,(G與E)或(0與6)滾動軸承的內徑是有特殊公差帶位置的基準孔,各精度等級軸承內徑的公差帶從零線起向下布置,上偏差為零,下偏差為負值.軸承外徑公差帶位置與基軸制類似,從零線起向下布置.$ p/ x: t1 K/ ^- X4 }! k
①當軸承內徑公差帶與軸公差帶構成配合時,在一般基孔制中原屬過渡配合的公差代號將變為過贏配合,如k5、k6、m5、m6、n6等,但過贏量不大;當軸承內徑公差代與h5、h6、g5、g6等構成配合時,不在是間隙而成為過贏配合。% X, _; x! R6 A5 Z& T& \
②軸承外徑公差帶由于公差值不同于一般基準軸,也是一種特殊公差帶,大多情況下,外圈安裝在外殼孔中是固定的,有些軸承部件結構要求又需要調整,其配合不宜太緊,常與H6、H7、J6、J7、Js6、Js7等配合。
9 h6 ^  o. `) k) Z. B/ }; K選用與滾動軸承的精度有關,①與G(0)級軸承配合的軸,其公差等級一般為IT6,外殼孔為IT7;
" e; V0 t6 Z6 s②與E(6)、D(5)級軸承配合,軸一般為IT5,外殼孔為IT6。
作者: 131415    時間: 2010-6-16 14:00
17樓哪有資料??

15樓的?、
作者: 頭狼1    時間: 2010-6-19 18:26
以基軸制或是基孔制為基礎,具體查手冊
作者: jiegongwei66    時間: 2010-6-19 21:27
呵呵。。。。。。。。
作者: Li515414    時間: 2010-6-20 11:02
需要這方面的資料,謝謝,學習學習!
作者: 張春曉    時間: 2010-6-20 12:39
謝謝7樓的圖片,很形象啊
作者: yangbo1491    時間: 2010-6-20 16:34
學習了!!!!!!!!!!!!!!!!!!!!!!!!!!!
作者: shiyiw    時間: 2010-6-20 19:37
要好好學習呀!!!!!!!!!
作者: 軒軒樂少    時間: 2010-8-19 09:17
悲劇,還要威望的啊
作者: scl162089704    時間: 2010-8-19 10:21
好好看看機械手冊啊,上面講的挺詳細的哦
作者: 小雨淅瀝    時間: 2010-8-19 21:54
學習了,一般的話掌握動圈過盈,靜圈過渡就可以了
作者: mc140202    時間: 2010-8-19 22:07
學習了  不過靜圈是過渡好還是有點間隙好?
作者: money    時間: 2010-8-20 09:50
社區是個好地方,我經常來逛的,所以下載了重復的資料也是常有的,這不我又下重了!以前的還沒來得及看。
作者: MMC981208    時間: 2010-8-21 12:48
基本贊同7樓的說法,要看具體情況,像我們現在使用的塊合,過盈,過渡配合都有用到。一個是負載情況,還有工作環境的因素,如是否有加熱什么的
作者: 袁娟娟    時間: 2010-8-21 14:09
17樓的資料怎么打不開呢,能否告訴我一下,謝謝
作者: isug    時間: 2010-8-28 09:14
不錯的好文,友情頂幾!繼續努力!!!!!!!!!
作者: 天堂永恒    時間: 2010-8-28 11:13
軸承內圈與軸JS7
軸承外圈與孔JS6  一般保證沒問題
作者: tianguixiang    時間: 2010-8-28 20:52
根據手冊選~~~~~~~~~~~~~·
作者: yy1028    時間: 2010-8-29 14:24
粗糙度也很重要的 !!!
作者: yusixway    時間: 2010-8-31 15:53
謝謝十七樓的資料啊。
最近用到看了一下手冊,有點不理解上來學習學習!
謝謝大家的解答!
作者: xiongxiong122    時間: 2010-8-31 16:21
謝謝     料很有用
作者: 英武殿大學士    時間: 2010-8-31 20:21
學習································
作者: liyong86    時間: 2010-8-31 20:41
學習,看樣子我啥都不懂
作者: chuckjin    時間: 2010-9-1 11:28
回復 9# RyoZhanghz


    需要,這不算高
作者: chf2659    時間: 2010-9-1 15:00
沒有威望了。。。bu haoxai
作者: chf2659    時間: 2010-9-1 15:02
gu17樓的資料很有用,謝謝啦!
作者: chf2659    時間: 2010-9-1 15:04
第一按手冊選用,這是理論和經驗的結晶,一般不會出大的問題。第二按經驗調整,主要對于有特殊要求的軸承, ...
chxwu986 發表于 2008-8-18 09:02



    一般不會出大的問題。第二按經驗調整,主要對于有特殊要求的軸承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