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怎樣推動質量管理體系運行? [打印本頁]

作者: 古道幽徑    時間: 2008-1-23 17:07
標題: 怎樣推動質量管理體系運行?
在ISO9000標準下,體系運行不外乎:  輸入---過程---輸出.0 r5 ?: L: ~3 X2 X6 A' d  u+ l
在這一過程中,體現體系正常運作看的就是記錄,外審、內審、冠標等等過程的最終考驗的是你的策劃、評審、過程監控、糾正預防、信息收集以及措施等等相關的記錄,記錄完不完整直接關系你的體系能不能通過審核、就算你把內審、外審糊弄過了,但你的體系系統是你的“包袱”還是“工具”,我想只有自己清楚~
" b. [  x" w6 T; h, _  e% \! J) L' Y# K7 r& `& T
如果,作為一個具備定型產品的機械加工企業來講,9000體系是能夠清楚、正常、充分、適宜、有效的運行;但是,如果沒有定型產品支持,所有加工業務都是定單產品,并且這些產品都很繁雜、更甚至都形不成批量,作為這種企業來講我們怎樣去進行體系運作?合同評審、質量計劃、產品生產過程策劃、過程監控、糾正與預防、顧客信息調查等等一系列的環節我們怎樣去控制?
1 D! V& m. B' L/ o* O$ X' q; ~( y+ _3 A6 f0 G6 X* z4 B% _
希望我在這里能夠得到指點與學習,各位大蝦請予以多多指教
作者: 蘭羽飛矢    時間: 2008-1-25 20:28
對于你的企業,9000是不是不是適合在于你的領導有沒有這么大的魄力,還有你企業的效益投資與回報之比至少是1:5才有能力做9000;紛亂中做9000?原材料成本大幅上升,在如今靠純外協機加工來維持?你的公司有軍工加工件?我看還不如做全面質量管理來的快條條框框少,自主把握性強雖是國產,還是有用的。
  U  l% c+ b: u8 E  l話說的多沒有用,關鍵看全員質量意識。
作者: 亮劍    時間: 2008-1-26 07:04
標題: 問題好
樓主 :你提的問題很好。特別是你對于定型和訂單產品在ISO9000標準下體系的的運行問題,非常到位。5 c  s2 a+ r6 w; w1 M$ y9 W+ A+ L6 T
個人觀點供參考:
$ ]* L3 }& W" n8 Y4 [* Z首先,大面講,ISO9000標準在許多企業是“包袱”而不是“工具”。即使是定型產品。
* [; W7 u0 m2 Y; x$ b6 Q下面單獨說訂單產品企業。7 Q! x* U, f5 M; p2 B% j: Q7 q
第一、不管是零件、部件、整機,訂單產品都是多樣的、變化的、市場要求是快捷的、不可以出錯的。對比ISO9000標準體系,那么,如果運行好了。企業由此獲得的收益將是更大的。這一點非常重要。
! b( @# _$ C  b& X& J第二、ISO9000標準體系的一個難點是設計的運行和管理。即使你的訂單產品是來圖加工、甚至是來料加工,作為產品生產特征,都是個一個再設計和吸收的工程。恰恰這個工程又是非常短暫。所以難上加難。
  f! o9 Q2 P7 O然后,知道了特點,應該是如何圍繞這些特性在ISO9000標準體系框架下運行的問題了。即,在ISO9000標準體系的“框架之下”,有重點有針對性的運行。7 Y# y( N0 ?+ b1 r2 |/ |4 z% q
我沒有時間了。一句話:以產品為中心。有重點有針對性。***
作者: 古道幽徑    時間: 2008-1-26 10:16
我很年輕,有點心高氣傲.學了6 7年管理,現在讓我做體系,這東西說難也難,說不難也不難.
$ w9 F$ I0 f" U. I( e* B* {# b! ]對于定型產品也好,還是訂單產品也好我的觀點是<質量手冊>是根本,但是<質量手冊>必須是依據現行管理機制來制定,我不喜歡墨守成規,打破常規是我的手段、也是我的強項。但公司領導那些老家伙不服啊~~~我想突破管理瓶頸,但體系是和管理相互依存的,管理跟不上企業發展,體系就會出現問題,體系有問題就成了“包袱”,但從管理學角度來講,作為規模型企業需要體系來支持,體系的正常運行也是質量的保證,在行業領域里,質量上不去就別談競爭了,光依靠營銷手段來支持企業,我想現在的社會市場環境不會讓你成為百年老企。2樓的說到內容我不太贊同,體系能夠正常運行,增加的只是管理成本,而不會增加生產成本,管理能有效的控制生產,降低生產成本,相對而言,增加點管理成本能獲取的利潤遠遠大于支出。; u8 w+ o/ E- [! t
聽到很多人在說,機械加工行業還有5~8年的鼎盛時期,如果真的這一行業還有這么一段時期,我相信在這一領域里還會不斷增加競爭者,大家蜂擁而上,然后結局是鼎盛期縮短,行業競爭加劇,優勝劣汰,很多人會在不遠的將來成為歷史的塵埃,站在機械加工企業角度,我們運用體系的目的,不是保證今天能冠標,能保證質量就行,而是站在企業長遠發展角度來考慮,打造企業核心競爭力,尋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管理手段… …
作者: 亮劍    時間: 2008-1-26 10:57
哥們:我說的不中聽你不要介意。/ K$ I6 k3 W: N" |/ S) q
1、管理的實踐性比機械強的多。- T* ~! C1 \2 r* d
2、機械很容易打破常規,管理最難打破常規。歷史長河中,幾乎所以改革者的下場都不好。隨便舉例:吳起、嬴政、李斯、王莽、王安石、***、戊戌(僅僅是改良)。其中有成功有失敗。說不清也沒有時間說。昨天晚上是見縫插針回你的帖子(在發個大貼)。
7 ]& w2 l7 Z) R- {% X3、看來您對于管理體系的根本還是沒有理解。手冊都首先明確一把手的地位。8 ^2 i( `" S" C
4、贊同你的管理出效益的說法,根本不會增加成本。
! l6 C) _3 E5 y& v# r7 |( L) J9 a5、管理是動態的,ISO是死的,人是活的。1 `& F9 E/ V2 Q0 F1 L/ a" `# n! W
6、我認為我說的比較現實:體系圍著產品轉。  v# f- r! j3 o7 Q6 U' s
再議
作者: 古道幽徑    時間: 2008-1-26 11:35
呵呵,咋一眼看了心頭是不安逸~不過想回來自己說的講的局限于自己角度。有人給你提出反對意見是好的噻,聽得進去與否還得自己衡量
: a, K0 v% P. Z可能我還沒把體系搞懂,畢竟才做這個,所以把這問題抬出來曬曬。
" u. ^8 J7 g2 x8 J/ D在我們企業里,針對你第六條,上邊把體系范圍劃得很死,讓我們做策劃、手冊修改等等來適應企業發展,但是我們從實際出發制定了系列了修改方案,卻一次次被駁回,我們掩土重來,結果一場喧天鑼鼓后,我們又殺羽而回,5年企業管理實踐證明我的方案是對的,老總也比較贊同,但到了質管部我又錯了,內審通不過別提外審了 . l4 H7 r3 K3 c# E6 O& D( R
或許我比較年輕,體系還沒搞明白,是體系條款的因素必須一條條來,還是我這樣只要具備了該條款所有因素,就行了(方法我不談)?我的觀點就是不要太局限于教條化,手冊形式也有不盡相同,但一條萬變不離其宗,圍繞一個宗旨——產品,可我們是這樣做的,但只是手法得不到贊同,如果體系制約了企業發展、制約了管理機制那就一個“包袱”
作者: 蘭羽飛矢    時間: 2008-1-29 22:03
體系能夠正常運行,增加的只是管理成本,而不會增加生產成本,管理能有效的控制生產,降低生產成本,相對而言,增加點管理成本能獲取的利潤遠遠大于支出。
開卷有益、庸書害人 呵呵呵2 q6 P" T  a, q1 q9 G# [

0 z- W' h" X  h8 M3 y體系正常或良好運行是要資金來保障,資金那里來?你的產品是零亂的訂單啊,兄弟,企業是否承擔的起質量成本才是關鍵,這也就是保證你做質量管理的龍頭即老板愿意承受?還有一點,質量人大多數是弱勢群體,在交貨期和質量損失之間你要善于運作啊;電視劇亮劍的主人公可是個算計的高手,他亮劍可是有的放矢。作為質量人,你是一把刀,老板才是握刀得手。7 N6 ?4 a3 }) Q2 S( u- T* w( ]8 x- F+ s

0 i7 O1 Z* b( g- B2 o. {+ Z, ?     9000是一個放之世界的體系,是個通則,一時的運作它,很容易,問題在于能否長期保持和持續改進以及技術的持久性,同時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去切入。機加工行業,技術的持久性很是關鍵,是你體系的控制點;很多企業因為它只是裝裝門面,心里面喊疼,成了雞肋 惱火得很,原因之一就是質量成本控制制約了它繼續生長的空間,不是老板不愿意。
作者: 蘭羽飛矢    時間: 2008-1-29 22:13
忘記了一點,現在的9000改版之后,其自主可操作性大大加強,更加人性化,不是機械地條條框框了,才能夠放之世界至今,要是大家都一樣了還有什么意義。
作者: 機車戰士    時間: 2008-1-30 07:19
問個很菜的問題,9000有什么用?在我們單位怎么體現不出來?認證前和認證后沒有任何變化?
作者: YNSH518    時間: 2008-1-30 15:52
標題: 回復 9# 的帖子
這說明你們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我們是做質量的,只有人人重視質量,產品才能得到較大的提升
作者: 機車戰士    時間: 2008-1-30 21:38
我們是上百年的國企,認證也是弄虛作假,產品質量也是工人控制的,可是沒看見有什么變化。
作者: 蘭羽飛矢    時間: 2008-1-30 22:33
這原自于90010//2000已經做爛了。滿大街都是,人們已經疲勞了- I  q/ `* Y# v5 z
還有就是
" o0 J5 F" j6 h! M
中國書里面這樣的哲學多了。什么潛龍勿用欲擒故縱知己知彼螳臂當車,無非都是用人和做事的道理,四個字兒、四個字兒的,多好背呀
作者: 機車戰士    時間: 2008-1-31 19:55
[quote]原帖由 蘭羽飛矢 于 2008-1-30 22:33 發表
! ^* G2 }. t( B+ D% Y這原自于90010//2000已經做爛了。滿大街都是,人們已經疲勞了
/ ~! ]9 N- P: Y' O]: F: M+ `# `! d$ {( T, L$ F
樓上的說的有道理沒,就是做爛了,本來是好的事情,都是人為的.監督機構都貪污受賄,還有什么好的體系能推廣呢.
作者: 古道幽徑    時間: 2008-2-1 16:09
超級郁悶~~~~~~~這兩天去忙外審了,雖然過了但看了帖子還是心事重重,哎~~~~~, s5 o7 u: G, Y9 \: E8 f
"質量人"——好一個形容詞,我是質量管理者,質量控制本身在于我要把我的產品質量控制好,我并不太依賴體系,但這是必須要運行的,為了把體系與實際生產管理的配合度提高,我絞盡腦汁,好幾個月來都沒睡好,我工作不是為了升職或其他什么的,我為的是實踐與學習,我多年學習的東西不能用就是你們說的
原帖由 蘭羽飛矢 于 2008-1-29 22:03 發表 9 m; U- v9 ]( m
開卷有益、庸書害人 呵呵呵) j- Y8 K9 v9 `

, u, L4 H! S& o1 O8 o體系正常或良好運行是要資金來保障,資金那里來?你的產品是零亂的訂單啊,兄弟,企業是否承擔的起質量成本才是關鍵,這也就是保證你做質量管理的龍頭即老板愿意承受?還有一點,質量 ...
哎~~~~~~~~~~試想,我的產品質量上不去,誰把訂單給我做?我的服務上不去,誰來為我們的企業買單?上下這么多老少爺們,月底誰又來為他們買單?很多人不理解我們為什么做體系,這些有什么用,這是為了書本上所說的"市場核心競爭力",竟憑一個概念,企業追求的目標,我怎么才能在市場大戰略中把我的質量打造成為企業核心競爭力的一塊重要奠基石,頭痛.......
作者: 蘭羽飛矢    時間: 2008-2-2 19:44
至少恭喜你體系認證過了, 你說很多人不理解,說明你和你的老板推行9000阻力還是很大的了,呵呵那就從他們開刀,這使我開玩笑。兄弟說的的的確確是頭疼啊,不過我們質量人不是體企業把關,是替客戶驗收 ,所以說生產不認同我們,這就要你這個管理人去溝通了,多溝通,多交流,互諒互解慢慢引導了。
/ F% N* f" b% O8 d: J質量人是勞心的命,認了吧
作者: JXTTTTT    時間: 2018-6-19 07:46
好多大神!!多謝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