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設擂懸賞:螺紋有效深度一般是螺紋大徑的1.3倍還是1.5倍呢 [打印本頁]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3 08:23
標題: 設擂懸賞:螺紋有效深度一般是螺紋大徑的1.3倍還是1.5倍呢
誰能把這個問題“螺紋有效深度一般是螺紋大徑的1.3倍還是1.5倍呢?http://bbs.cmiw.cn/viewthread.php?tid=61297&extra=&highlight=&page=2”整體地、系統性地解答出來,本人愿意出讓我的分數。
(這個問題我記得在讀書的時候,老師曾經很詳細地講了大半節課,套用了很多公式的,這里面涉及到材料力學、摩擦等理論知識的,很遺憾我忘了。)

[ 本帖最后由 憨老馬 于 2008-1-3 08:27 編輯 ]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08-1-3 08:55
大帥要博彩啊?呵呵呵,大財主有錢。估計很難出來達到您要求的東西,我等著,估計出來的東西隨便拿幾個經常使用的例子就可以否定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3 09:05
大家不要誤解了,我只是想把問題弄個水落石出而已,總比現在這樣,你一咀我一舌地,誰也說服不了誰好。而且也是我曾經很早發過一貼“嚴謹”的初衷。
    其實,只要用心返查一下基礎資料,要回答這個問題還是有辦法的。
作者: 老鷹    時間: 2008-1-3 09:06
老馬,專門有一種主題叫懸賞。主題有普通,懸賞,活動,視頻等。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3 09:11
哦!那能否轉移過去呢?
作者: 羚羊    時間: 2008-1-3 09:18
老馬啊,精神可佳.能夠借鑒前人的經驗我就用,要什么東西都問題弄個水落石出,感覺沒必要,要學習的新東西太多.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3 09:40
原帖由 羚羊 于 2008-1-3 09:18 發表
老馬啊,精神可佳.能夠借鑒前人的經驗我就用,要什么東西都問題弄個水落石出,感覺沒必要,要學習的新東西太多.


的確如果是大家都已經認同了的東西,就沒有必要尋根究底,但是如果有人提出異議的話,那就不能單憑一句:“我知道的就那樣”來說服別人的,必須拿出理據來。

社區里還有另外一個類似的帖子:雙螺母防松,薄螺母在上面,還是厚螺母在上面?---[請教]
http://bbs.cmiw.cn/viewthread.php?tid=49836&highlight=。也是同樣道理。
作者: 雨城茂    時間: 2008-1-3 10:41
佩服廣東站長這種“想把問題弄個水落石出”的嚴謹態度。
另外,請教一下:“站長和元帥,哪個更大?”(當一個人身兼數職時,人們習慣稱呼其最高職位)
作者: 妮娜    時間: 2008-1-3 10:44
佩服老馬,我覺得精神可嘉,現在更多的只注重結果而不注重過程,有時還是很有必要的,我以前不是學機械了,很抱歉幫不上忙,也期待有人能夠幫助老馬!!!
作者: 妮娜    時間: 2008-1-3 10:47
應該是站長更大,感覺這兩個沒有可比性,但一個地區的代表應該不算小數了!!!
作者: 湘里狼    時間: 2008-1-3 11:19
根據 米思米手冊上介紹,全部是用的的1.5倍,其它的我就不知道了;
用米思米資料用習慣了,好像有些依賴性了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4 08:01
自個頂一下。
雖然有社友在原帖里上傳了相關標準,相信大伙已經明了。但是如果能夠重溫一下基礎知識,也是一樁美事。
本擂長期有效,只要有社友能夠解答,憨老馬我絕不食言!!!
作者: 老鷹    時間: 2008-1-4 09:49
標題: 回復 5# 的帖子
轉是不行的,下次如果要懸賞的話直接發懸賞主題就可以了。這次就這樣,只是手工操作一下而已。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4 10:10
好,下次及以后一定注意!
作者: 羚羊    時間: 2008-1-4 10:36
我認為螺紋有效深度不僅根螺距有關還和使用的工況有關,,不是一個定數.(一般是螺紋大徑的1.3倍還是1.5倍)
作者: 鷹之舞    時間: 2008-1-5 08:51
基礎的東西才是真知呀!即然是做機械的,這個問題就得搞懂呀!我支持你........
作者: huayunxue    時間: 2008-1-5 10:25
標題: 設擂懸賞:螺紋有效深度一般是螺紋大徑的1.3倍還是1.5倍呢
1、螺紋作為聯接用,擰入深度H手冊有規定
鋼或青銅   H=d   (d為螺紋大徑)
鑄鐵       H=(1.25~1.5)d
鋁合金     H=(1.5~2.5)d
2、螺紋作為螺旋傳動用
通過耐磨性計算、強度計算可得出旋合圈數,即知。
作者: 雨城茂    時間: 2008-1-5 17:48
油缸上的安裝法蘭,很多是靠螺紋旋在缸筒外的,法蘭的厚度,有時候還不到缸筒外徑的1/3,又怎么理解?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08-1-5 18:00
原帖由 雨城茂 于 2008-1-5 17:48 發表
油缸上的安裝法蘭,很多是靠螺紋旋在缸筒外的,法蘭的厚度,有時候還不到缸筒外徑的1/3,又怎么理解?

?您指的是不到螺紋直徑或者缸筒壁厚的1/3吧?
作者: 蘭羽飛矢    時間: 2008-1-5 18:53
17,18樓跑題了
這個回答是否滿意呢?期待更精彩的理論分析。
作者: 雨城茂    時間: 2008-1-5 21:32
原帖由 揚天測量 于 2008-1-5 18:00 發表

?您指的是不到螺紋直徑或者缸筒壁厚的1/3吧?


我的意思是比如說:
125的油缸,缸筒外徑152,加工M150x2-6g的外螺紋,
配法蘭的內螺紋M150x2-7H,而法蘭的厚度只有40,
我們是否可以理解成M150x2螺紋的深度是40?
作者: 蘭羽飛矢    時間: 2008-1-5 21:35
老馬,我糊涂了,我看了鏈接和回帖后搞不清是問螺紋的安全(有效)裝配深度,還是指機加工合理的加工深度?如果是前者,那就要看實際情況了,不會有統一的標準哦。
是后者那么也不會是1.3-1.5,應該改為1.03--1.05.我發前貼時侯憑借記憶,后來仔細一想不對 ,在此糾正錯誤,以免誤導。
作者: 卓哲    時間: 2008-1-5 22:31
如果是旋合長度,我原來聽一位做射孔槍的專家說過,旋合長度最好八扣或以上,這樣此聯接不會出問題,
作者: 李贛    時間: 2008-1-5 23:22
看了貼子,學習了,謝謝老馬
作者: 揚天測量    時間: 2008-1-6 08:46
原帖由 雨城茂 于 2008-1-5 21:32 發表


我的意思是比如說:
125的油缸,缸筒外徑152,加工M150x2-6g的外螺紋,
配法蘭的內螺紋M150x2-7H,而法蘭的厚度只有40,
我們是否可以理解成M150x2螺紋的深度是40?

抱歉,理解成用螺釘連接的法蘭了。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應用場合,有效深度差別巨大,整理出來系統的東西需要的精力和能力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的,我們可以把自己經常用到的地方弄明白就很不錯了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7 07:44
原帖由 卓哲 于 2008-1-5 22:31 發表
如果是旋合長度,我原來聽一位做射孔槍的專家說過,旋合長度最好八扣或以上,這樣此聯接不會出問題,


我們現有標準的螺帽是沒有8扣那么多的。
舉一個例子:M10的標準螺帽,螺距1.5mm,一般常用的只有8mm厚,才5.3牙,加厚型的也只有11mm厚/7.3牙。
作者: 雨城茂    時間: 2008-1-7 08:45
我想是這個道理:螺紋的深度(長度)能趕上(或超過一點)螺帽的厚度,應該就差不多了。
作者: 赤兔    時間: 2008-1-7 11:57
原帖由 憨老馬 于 2008-1-7 07:44 發表


我們現有標準的螺帽是沒有8扣那么多的。
舉一個例子:M10的標準螺帽,螺距1.5mm,一般常用的只有8mm厚,才5.3牙,加厚型的也只有11mm厚/7.3牙。

這個應該從經濟學角度考慮吧
更換一個螺帽要比換一個螺栓經濟
如果是旋入其他非標準工件
那么應該先保證非標準工件的強度大于螺栓強度
作者: 天思    時間: 2008-1-7 12:14
這個帖子關注很久了,沒有表態,原因有二:
1. 確實不懂帖子里牽扯的深奧理論問題,仍需用老馬的這種學習態度進行不斷學習;
2. 屬于研究性領域的話題,對于國外的人來說拿來就用,不必歸咎其來源,只要是正確的,這也許是一種借用性質上的利用,利用成熟已久的理論或者結構造就新的成果。
    我贊同老馬的態度,其學習的態度和韌勁值得學習,更值得敬仰。

[ 本帖最后由 天思 于 2008-1-7 12:15 編輯 ]
作者: 天涯瑩道心    時間: 2008-1-7 13:21
如果題目所說是指螺紋配合的有效深度,我想說以下幾點:
1。螺栓和螺冒不講了,不適合;
2。以NPTF干密封來舉例:
為安全起見,其螺紋有效長度應=L1+L3+1扣完整螺紋;
L1=手旋合長度,這是根據螺紋型號牙數變化的,可以在標準中查表得知;
L3=3P,也就是3個螺距;
以上是對于內螺紋;
3。與之配合的外螺紋長度=L2+1扣完整螺紋;
加上板牙倒角和凸肩間隙,外螺紋總長=L2+3P(近似值);L2同樣是查表得出;
不知以上說的對不對,至于為什么會有這樣的規定,那我就不知道了。
作者: bobo973    時間: 2008-1-8 16:35
標題: 螺紋旋合長度與扛壓強度的關系
樓上的天涯兄說到有效旋合長度,我剛好看到這么一些資料與之相關,不知道能否對老馬的問題起到幫助作用。權當頭腦風暴一下。

附件截至 asme b1.1-2003中文版(英文版同)。文字出現在最后的附錄b 螺紋強度設計公式。As為螺紋拉伸應力面積,其中涉及到旋合長度LE。相關公式比較繁瑣晦澀,在此不一一列舉了。

即選好螺紋規格后,根據實際應用條件得到受力/載荷,推算出需要的旋合長度。

[ 本帖最后由 bobo973 于 2008-1-8 16:45 編輯 ]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8 16:45
是啊!要驗證時公式是寫滿一大黑板的。
作者: bobo973    時間: 2008-1-8 16:56
老馬兄,是不是已經找回當初看黑板一堆公式頭皮發麻兩眼發昏的感覺了啊?嗬嗬!
作者: 憨老馬    時間: 2008-1-8 17:04
原帖由 bobo973 于 2008-1-8 16:56 發表
老馬兄,是不是已經找回當初看黑板一堆公式頭皮發麻兩眼發昏的感覺了啊?嗬嗬!


現在還沒有到呢?
我對求證是挺感興趣的,尤其是化學平衡式,顛過來、倒過去的,很好玩,只可惜沒當成化學家。
作者: 雨城茂    時間: 2008-1-9 09:36
我棄權,暫時退出此話題的討論;
收藏本帖,等待最終的權威結論。
作者: xichen    時間: 2008-1-9 20:07
如果這個帖子是在討論螺紋旋合的有效深度的話,應該分受剪螺紋和受拉螺紋或者兩者的復合受力吧,不應按同一標準來確定吧。
作者: 一劍飄紅    時間: 2008-1-9 20:08
我關注和學習中。。。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