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空氣動力車
[打印本頁]
作者:
取長補短
時間:
2007-11-10 08:28
標題:
空氣動力車
當能源越來越緊張的今天,選擇代步工具成了當務之急。電瓶車的電瓶目前來說還不環保,自行車速度不快,人還較累,只適合鍛煉、或者不急的情況下使用,而公交車又不是十分的方便,不能隨心所欲,要是有一種代步工具既環保,又有速度,還沒有噪聲,那該多好,而空氣動力車就是這個樣子的。
國外早在1998年就開始驗制了,但一直沒有下文,去年揚州據說驗制成功了一輛空氣動力車,樣子和電瓶車差不多,原本說去年十月全面上市,但不知為什么到今天也沒有見。從介紹上看,氣動車好象并不是很復雜的,主要部件也就是和電瓶車相差不多,電瓶車要用的是電瓶,而氣功動車要用的是氣瓶,電動車要用直流電機,而氣動車要用氣動馬達。我一直在想,為什么這么好的車就是做不出來呢?它的不面世是那些地方出了問題呢?我在這里拋磚引玉,但愿靠大家的智慧能找出問題的所在,早日把這么利國利民的車造出來。
(這不是空氣動力車的樣子。)
附件:
作者:
eddiezhou
時間:
2007-11-23 23:13
空氣動力車?
據俺的推斷原理是用氣瓶存儲的高壓氣體推動氣動馬達產生動力的帶動車輪轉動。
問題是,跑100公里要多少體積的氣,要多大的氣罐?難道車后面還拖個空壓機?或者要有固定可以沖氣的地方,這不是很不方便?除非大規模的興建加氣站。
我覺得癥結就在這里。
作者:
取長補短
時間:
2007-11-24 18:20
我不是常上網的,所以今天才看到你對空氣動力車的評論,你說得不錯,將來要是做了,加氣站會和加油站一樣多,由于我們的設計與眾不同,只需用很少的氣就可以推動車子了,我們的氣瓶也是與眾不同的,大約可以承受200公斤的壓力,且氣瓶不大,目前國內不能生產,不知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有興趣的話以后可以多聊聊。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07-11-24 18:38
國內好象可以生產用碳纖維纏繞的氣瓶,200kg沒有問題,目前有醫療方面有用。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07-11-25 12:39
不知樓主想要知道什么信息?
作者:
lynx91
時間:
2007-11-25 13:09
空氣動力車,大約20年前就有樣機,看似環保,但從整體、全球的熱平衡和溫室氣體減排方面沒有什么幫助,就像汽車燒酒精一樣,大家現在認識到對于環保和水資源的利用是沒有多大的好處的,在個別地方甚至是有害的,
未來的發展,從現在看,是燃料電池,也許過幾年又有新東西了。
作者:
取長補短
時間:
2007-11-25 16:33
五樓說得不錯,現在的新產品一直在不斷地推陳出新,但燃料電池也只是在研究階段,要到實際使用還有一個過程,你說對不對/在這個過程里,要是沒有一個產品可以取代現在的電瓶車的話,那也是不行的呀,你說呢?
四樓的朋友,我想知道一些與碳纖維瓶有關的信息,不知能否告知一些?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07-11-25 17:43
中科院金屬所下屬的一個叫中復科金的公司在做這方面的產品。
再多說有廣告的嫌疑。到GOOGLE上找一下,據稱其可做到300kg的壓力,但沒有見到做大型容器。
作者:
小白菜
時間:
2007-11-25 17:46
名稱: 沈陽中復科金壓力容器有限公司
作者:
free
時間:
2007-11-26 17:01
問題是:1、需要的壓縮空氣也要經過壓縮機來產生,壓縮機工作就回消耗電能,關于能源的問題不知道有沒有詳細的論證?
2、宏觀上的講,這是一個系統,除非將所有的加油站都換成加氣站,,要不會造成很大的麻煩,投資多大???
我覺得這種車大規模的推廣至少現在還不是特別的現實
作者:
取長補短
時間:
2007-11-27 08:42
9樓的朋友說得不錯,問題一、我們還沒有進行過論證,但那也沒有多大的關系,使用壓縮機所消耗掉的電能所產生的功效(其空氣可供車子行駛的公里數)也會比汽油要省許多而且更加環保,你認為吶?因為我們使用的那種汽瓶一瓶氣可行駛100KM以上,目前我們不知一瓶要耗多少電,但就算10度也不過是10元左右呀,如10元左右就能開100KM,還不好嗎?
問題二、哈哈……我們不用把加油站換成充氣站的呀,只需在銷售店里增設換氣點就可以解決了,你說對不對?但投資確實非常大,這是事實。
作者:
eddiezhou
時間:
2007-12-11 23:24
樓主又沒有算過要讓汽車到處跑要多少的充氣站(沖氣點)?
如果真的鋪開做這樣的投資,要讓氣動車全國到處跑的話,那我現在跑去做空壓機生意,那多好。
作者:
yankemagic
時間:
2008-2-5 12:26
如果提前十年產出這種車,必然無望。現在來說正是這種交通工具大行其道的最佳時機。只要有政府支持,必定會如雨后春筍。加氣站是否投入不足為慮,現在數目眾多的加油站不也是這么建起來的嗎?
重要的是生產商要有成熟的、切實可行的方案,并能得到政府支持,在思想上引導甚至改造國內公民,這種半環保產品必能得以發展。
有了氣動式自行車,其他的如氣動(半氣動)汽車也會相應的發展起來。這對我中國自然人文環境,必將產生深遠的影響。
樓主若是生產商的話,小弟弟祝你成功。
[
本帖最后由 yankemagic 于 2008-2-5 12:27 編輯
]
作者:
徐偉勇
時間:
2008-3-8 18:23
標題:
關于空氣動力汽車
如果有了空氣動力機的話,那它就可以牽扯到各個領域里面,不一定只能是車子,比如野外用的發電機.
不過一我的機械頭腦制造出這樣的機械倒不難,對與電路一竅不通的我來說,制作出控制它的電路才難
而且我太窮拉,研制它恐怕要花個10W8W的
對于今日的環保社會來說它用的是空氣,出來的還是空氣,它是絕對不污染的
這套動力系統是不會用空氣不停的吹的,它是有做功與機械慣性這2方面來完成的,道理就是2沖程,其中1半是不用空氣來做功的.
作者:
徐偉勇
時間:
2008-3-8 18:37
不過這機械慣性的完成不容易,能輕松完成機械慣性加上控制它的電路這個動力機也就造出來了.至于氣瓶和壓縮機就不用研究了,這2樣在國內已經很成熟了
作者:
wds-888
時間:
2008-3-22 13:15
轉換一下思路,要研制一個加氫站,在車上加上氫電池,用來發電做為動力是可行的
作者:
尹尚敖
時間:
2008-7-20 22:48
我是一個發明天才 等我過幾年,國家還不重視我們 等我有錢了 就會去德國發展.他們國家政策好,從小孩就開始教育制造業.所以他們做出來的東西受到世界好評.
我也,想到了,用壓縮空氣來做動力
不能生產的主要原因是 <印度走在我們前面> 把專利先申請了 我們只能在等20年 之后才能批量生產 列是主要原因 國外現在每年都有幾千輛汽車已經在生產, 我已經完全掌握了他們的 核心技術
我現在也在加快速度研究跟他們不一樣的工作方式 只是能源供給都是壓受空氣 你們說過的方法我都已經有很成熟的技術 現在因為我由于個人壓力問題 推遲了樣機生產計劃 因為我今年22歲 懂電腦核心技術 很多問題對我來說不難 現在缺的就是 支持 和現金 希望有人能幫助我 我的聯系方式 QQ523873216 電話:13972327407 尹尚敖
我現在已經有20多個新發明 已經在理論上計算完成 很多都已經研究4年了 我現在也去過幾次專利局想得到國家的支持 他們非要我自己投資做樣品 我現在也不想找他們了 現在國家不重視我們搞發明的人,國家政策不好.
我現在想通過自己的努力 來做產品和開工廠
希望有投資意想的人詳談 電話24小時開機
作者:
燕客
時間:
2008-8-1 00:18
現在中國全國產空壓機的質量大家心裡有數.
況且, 國外能做高壓空壓機的廠亦為數不多,
倒不如開發燃料電池車更實際.
畢竟電轉換機械能, 遠比壓縮氣轉機械能為高.
[
本帖最后由 燕客 于 2008-8-1 00:19 編輯
]
作者:
Loong79
時間:
2008-8-8 11:44
搜索過一些資料,好像壓縮空氣發動機技術還是比較成熟了,我在想為什么沒有得到大規模的推廣。的確從宏觀上來講,這是一個系統。
說到應用,應該是城市內的公共交通車輛如公交車和出租車比較可行。那么針對這樣的應用,我想從以下幾個方面分析一下。
————————————
1、每天需要的壓縮空氣的量,加氣站的密度和單個加氣站的規模?
2、壓縮空氣的生產。是單個加氣站獨自壓縮儲存還是集中生產配送?如果是由分布于市區內的加氣站獨自生產,噪音的問題如何解決。如果是在工業區集中生產配送,儲運的安全性和即時性如何保證?
3、關鍵設備。空壓機的可靠性及經濟性,壓力儲罐的能力。
4、壓縮空氣的生產及加氣站的布局由誰來完成?是由目前的燃油供應商中石油、中石化來做,還是由國家電網來做?電網具有波峰波谷的特征,用電量少的時候,多余的電一點也沒用。所以,電網是具有優勢的。當然也可以由另外的主體來做,因為波谷時候的電價要便宜些。(國外已經有人在建設利用壓縮空氣來蓄能的發電站,用以調節風力發電站的電網穩定。好像是把壓縮空氣儲存于地下巖層洞穴<以前有利用鹽洞儲存天然氣的>)
5、標準。接口、容器、質量標準等等的一致性,結算方式。
——————————
另外,換一個系統,比如一個廠區或礦區的運輸、內河船舶、大學校區或居住區的交通,這些相對獨立的系統,是不是更有可能先行應用呢?
基于這些方面的考慮,我覺得有必要成立一個產業聯盟來共同研究和討論這個問題,是不是具有推廣的可行性。這個聯盟要包括汽車、容器、壓縮機、發動機方面的設計和生產單位。
呵呵,大家踴躍討論啊!
[
本帖最后由 Loong79 于 2008-8-8 11:53 編輯
]
作者:
yea8888
時間:
2008-8-17 16:55
就中國的行情來言,所有技術都解決了;壟斷行業的巨頭們不行動,也是推廣不開的;就像信號傳輸技術,本來所有信號都可以通過國家電網傳送;如果實現了,中國網通、有線電視、中國電信等都失去了飯碗;所以此技術目前再先進也不會推廣;這就是國情,這就是中國基礎行業為什么不能進步的原因!
作者:
曹主利
時間:
2008-10-23 20:23
沒聽過:信號傳輸技術,本來所有信號都可以通過國家電網傳送。可能嗎?
作者:
cola2006
時間:
2008-12-31 14:07
看過所有的跟貼,對樓主的樣機有一個問題:
這是像遙控玩具車的100km還是拉了兩個40"貨柜的100km?
我覺得這個問題不先定義,所有后面的跟貼都只是紙上談兵。
作者:
jin414760385
時間:
2008-12-31 14:57
20樓的說法的確有的,但一下子都改過來了,也不是中國的做法,改革開放也不是搞過試點嗎!通信的開放與進步只是時間問題,目前來看政策是沒有辦法不松動。我相信僅僅是時間和方式問題。
作者:
liwenyuan776
時間:
2009-1-9 08:31
第一次聽說,期待中~~
作者:
ovo
時間:
2009-2-13 11:45
估算一下:
按27馬力氣動馬達參數計算,氣壓為0.6MPa,用氣量500升/秒,轉速約1800rpm;
車速按80千米/時計,百公里用時1.25小時。
氣馬達1.25小時(百公里)用0.6MPa氣量約為2100立米。折算成200MPa(2000大氣壓)氣量為6.5立米。
每跑一百公里的路,樓主要背2000個大氣壓下的氣量是1.8米 X 1.8米 X 1.8米。
[
本帖最后由 ovo 于 2009-2-13 13:13 編輯
]
作者:
ovo
時間:
2009-2-13 11:50
內燃機是將液態燃料化學反應并氣化后,產生與液體燃料相比體積巨大的氣體,做功產生機械能。帶少量的油可跑更遠的路。
有類似氣動馬達式的內燃機,馬自達的旋轉活塞發動機。其轉換效率遠比氣動馬達高。
[
本帖最后由 ovo 于 2009-2-13 11:53 編輯
]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