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Z) G) y- E9 B" |1 u 埃及等地出現(xiàn)切割樹木的車床。 u. H- V9 X0 c" U
; n' }& n+ J3 W& g7 ?5 F7 |$ @
中國中原地區(qū)開始制造以圓木板為行走部件的車輛(輪子)。 ( |3 _' Y: I6 Y$ D( O A5 O% h( {* R9 P: R" v
公元前1700年,西亞巴格達附近,歐貝德文明進入鐵器時代。) u8 Q! m0 z0 r, J, L) R7 \# l
$ Z2 w9 `/ `2 E, G ^/ Z( o
公元前1600年,青銅器正式傳入中原,中國開始用天然磨料磨制銅器和玉器。/ f0 S# h# p$ F& p4 m
?+ m5 {" s8 q# T 公元前1400年,中國河北藁城和北京平谷縣留存經(jīng)過熱鍛的鐵刃銅鉞。 4 V8 S R* t/ u4 z1 |
+ ]8 g- ]8 I4 X7 k
公元前1400——1300年,得到考古學支持的商代甲骨文出現(xiàn),中國進入有文字時代。( Q/ ]* w) R' E" ^, j; ~8 f
0 s2 G1 i! B e5 o- P+ _- q& g 公元前1400年,中國河南安陽殷墟留存商代晚期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方鼎。 ( k. y( o3 [. d: h3 k * h5 S; M. X5 W, l. U& d9 o 中國河南安陽殷墟留存經(jīng)過再結(jié)晶退火的金箔。 1 d$ A( T v# q" n" e& J5 i & P8 u a8 }& Z; u8 ]/ H! U, k 中國出現(xiàn)象牙尺。9 L+ A S$ F! T( v# c7 {/ `
; J% ^& O; m+ R0 |: x 公元前1400年,小亞細亞的古國赫梯王國開始使用鐵器。 ! P* e1 O X9 E0 p- r) a8 F$ \ 0 _2 f% f; ]3 z" H' u z 公元前1300年,中國始用銅犁。, R# J$ V' t, z- R& }
+ V: y- B. m5 q. [# |
中國用研磨方法加工銅鏡。. k, e; k2 B2 A
* j9 z$ M9 Y: h/ P. d' Z* D
公元前1200年,敘利亞出現(xiàn)磨谷子用的手磨。 / ^5 P6 L# x0 f9 L" t }7 Z: I " x6 Z$ ]! r: z3 g# i% I7 P 兩河流域文明在建筑和裝運物料過程中,已使用了杠桿、繩索滾棒和水平槽等簡單工具。- k. Y( i. r9 C3 W
( {) P+ Y2 [6 m, T) ^8 f
滑輪技術(shù)流傳到亞述,亞述人用作城堡上的放箭機構(gòu)。 $ \: \7 T |1 e/ b$ Z 4 n6 u; K0 Z( F1 M) j& O 埃及出現(xiàn)絞盤,最初用在礦井中提取礦砂和從水井中提水。 . ?' K9 \" S# Q4 F+ j: ] 8 b/ E, P$ v1 b 埃及初步出現(xiàn)了水鐘、虹吸管、鼓風箱和活塞式唧筒等流體機械。 3 y* y4 X% s: Z& m$ n/ x. i% h, ]0 s U# [7 z, G/ q
公元前1000年,鐵器制作技術(shù)自印度傳入中原鄰近的少數(shù)民族,中國西部國家(南越,楚國)出現(xiàn)帶鐵犁鏵的犁。 ) M4 y9 t% G5 }$ X" n$ ^+ A, Z6 b( z- {
公元前1000年,中國發(fā)明冶鑄青銅用的鼓風機。3 N9 [1 K* X4 L4 F* `7 J M
$ n$ J& y$ o. q 公元前770年,中國開始使用失蠟鑄造方法鑄造青銅器。4 L) I/ C0 g1 ?7 o F
8 d" |. c& O, v- G- I% W8 ^7 ~ 中原出現(xiàn)可鍛鑄鐵和鑄鋼。) y. d; J# C% x3 I* ^7 {: W8 [( O
1 L4 w# ?, w( d0 e6 s5 N" v
中國已普遍采用漏壺計時 1 l/ B) W; F# }. w4 M/ N, m! j4 ~' v4 O1 Y$ J
西元紀年法(陽歷)誕生(凱撒公元前48年,經(jīng)凱撒修正后,這一歷法稱為凱撒歷),羅馬文明確定太陽歷與24節(jié)氣。 / }) C7 }6 B, n- @( f3 G" _+ M. G. e* b: p
公元前770年,中國湖北銅綠山春秋戰(zhàn)國古銅礦遺址留存木制轆轤軸。4 `6 t- [7 g( _, S0 [+ O M* F
/ C/ e& Q! S# ]$ T
中國出現(xiàn)制造戰(zhàn)船的工場。: A% v6 e# J# X& j
7 j' O \, Q) F9 I+ Z
公元前700年,中國出現(xiàn)滑輪。 ' W) ]5 Z0 w/ b7 D. Q# v - i- A+ F. U0 b 公元前600年,古希臘和古羅馬進入古典文化時期,這一時期在古希臘誕生了一些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們對古代機械的發(fā)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如學者希羅著書闡明關(guān)于五種簡單機械(杠桿、尖劈、滑輪、輪與軸、螺紋)推動重物的理論,這是已知的最早的機械理論書籍。 / _$ \# o$ v7 m, c1 p: v5 w0 r. a$ w+ w! R' l, p; R" y
公元前513年,中國的《左傳》記載中國最早的鑄鐵件——晉國鑄刑鼎。0 S1 X: t x4 |, m2 U! j( Y
% `' X& Y$ f' q, s0 x8 p. t 公元前206年,中國西漢出現(xiàn)青銅鑄件透光鏡。 , C, q8 o$ o9 Q! Q) {8 H* V$ z) [* |2 g$ ]1 |
公元前206年,齒輪在歐洲出現(xiàn),最早的應(yīng)用是裝在戰(zhàn)車用來記錄行車里程的里程計上。 ' Y- Q* q, a8 q% ^ & x( _+ {1 n4 U. g4 g1 w% u 中國四川成都市站東鄉(xiāng)留存滑車。 : D- Y9 V8 v9 O0 f* H P; }1 B5 j# y+ Q4 W! B* ^% b
羅馬在單輪滑車的基礎(chǔ)上發(fā)明復式滑車。它最早應(yīng)用是在建筑上起吊重物。: L: Z2 T5 X5 O, X) P2 \ [ U
0 u) ~. Q, B- `& r! a5 H0 f 公元前113年,中國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留存經(jīng)過滲碳處理的佩劍。' u8 a% U' y3 m; [
( R: x% s! r1 p2 X0 P
公元前110年前后,羅馬桔槔式提水工具和吊桶式水車使用范圍擴大,渦形輪和諾斯水磨等新的流體機械出現(xiàn),前者靠轉(zhuǎn)動螺紋形桿,將水由低處提到高處,主要用于羅馬城市的供水。后者用來磨谷物,靠水流推動方葉輪而轉(zhuǎn)動,其功率不到半馬力。# s% d/ f5 G+ F+ _- h3 p
! \1 T) d' l7 ]0 J 公元前100年,羅馬功率較大的維特魯維亞水磨出現(xiàn),水輪靠下沖的水流推動,通過適當選擇大小齒輪的齒數(shù),就可調(diào)整水磨的轉(zhuǎn)速,其功率約三馬力,后來提高到五十馬力,成為當時功率最大的原動機。 . O' s8 k+ D+ m* \7 n m
9 S! e: ]6 `6 K0 b. P 公元元年至1700年 7 r+ E6 _+ k' G$ L! e( J e6 c/ H$ ^' E
公元1世紀,亞歷山大的西羅著有《氣動力學》,其中記載利用蒸汽作用旋轉(zhuǎn)的氣轉(zhuǎn)球(反動式汽輪機雛形)。同時,西羅發(fā)明的汽轉(zhuǎn)球(又叫風神輪)出現(xiàn)。汽轉(zhuǎn)球作為第一個把蒸汽壓力轉(zhuǎn)化為機械動力的裝置,它也是最早應(yīng)用噴氣反作用原理的裝置。3 K& h. V' ?" y
4 I K7 ~7 |* F6 l
公元9年,中國制出新莽卡尺。6 k% s6 D2 _: j
' D$ {2 _+ I7 ^9 R, X( ~$ a3 Y 25~221年,中國的畢嵐發(fā)明翻車(龍骨水車)。 3 l6 V) R2 `0 }# X
3 a/ n2 f& Y; T5 s r9 @5 Z 中國的杜詩發(fā)明冶鑄鼓風用水排。 ' E9 [! O2 S# L'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