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世界機械發展史 [打印本頁] 作者: 巨匠 時間: 2007-10-5 13:46 標題: 世界機械發展史 帖子來自于,天藍之境的博客. & h$ a4 c1 U: d) O( }( z3 z3 a
7 e! O; U, D. o z5 Z1 Q* { z
公元前~公元元年 8 c& ^# L+ e) C2 W+ H( K6 {3 e: X! u8 E6 B
公元前7000年,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建立杰里科城,城市文明首次出現在地球上,最早的車輪或許是此時誕生的。杰利科是世界第一城,也被稱為世界文明的搖籃。 j: {" b5 g5 M( ~& a2 g* w
. a/ q8 k5 L" M1 A D+ }. a8 u 公元前4700年,埃及巴達里文化進入青銅器時代,搬運重物的工具有滾子、撬棒和滑橇等,如埃及建造金字塔時就已使用這類工具。 ) R" K, |# z$ q- c1 W0 a # v7 I" H- u5 k* f/ t- R 公元前3500年,古巴比倫的蘇美爾誕生了帶輪的車,是在橇板下面裝上輪子而成。& R# t$ c9 g3 K
/ P/ Q- \- M$ {' ?
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達米亞人和埃及人開始普及青銅器,青銅農具及用來修造金字塔的青銅工具(比如:鑿子)在此時已廣泛使用。 R6 X- I: I0 O! x4 b# z . I I j3 X8 O: z1 Z+ D" P* L 公元前2800年,中國中原地區出現原始耕地工具——耒耜(木制)。 c0 m3 B4 T8 M9 G' I/ O
2 h b; ]* B6 E8 j o8 S1 K. J
公元前2800年,青銅器制作技術傳入我國周邊,西域的游牧民族(現中國甘肅東鄉馬家窯文化遺址)出現錫青銅鑄成的銅刀。 " Q# I, c$ D7 U 3 U: e3 y l4 \5 [5 R 公元前2686(埃及第三至第六王朝),開始出現牛拉的原始木犁和金屬鐮刀。銅制工具的制造多用鍛打法。/ S! E- n/ G5 y
6 o% S* O* t, r6 t
公元前2500年,歐亞之間地區就曾使用兩輪和四輪的木質馬車.埃及古代墓葬中曾發現公元前1500年前后的兩輪戰車。( o [8 Z' q |' X' u
1 U) Q; X1 X# F; P/ a
公元前2500年,伊拉克和埃及用失蠟法鑄造青銅金屬飾物。 g! a6 [, V q- H" M. [
- ^& ?+ n9 K8 ]" m$ n$ U' D9 d/ _( K
公元前2400年,埃及出現腕尺、青銅手術刀,滑輪等機械設備。' p6 q4 x- u3 L9 t2 S2 I! Y3 h; ]5 l
) H- z) c) a5 d5 e
公元前2070年,中華民族開始出現,傳說中大禹治水就在此時期。6 Y, N! E' W7 k3 u" _7 B
; [% ]" H+ s0 F1 D$ \# c1 F 公元前2000年,中國甘肅武威皇娘娘臺齊家文化遺址留存經過冷鍛的紅銅刀、鑿。 ' P, l$ n% q- M5 @8 N; s % d0 @9 J# J V4 t7 ]0 ~& U 埃及等地出現切割樹木的車床。& E/ r; B& K1 f1 D
) V7 c! e7 p" C% R: r2 [9 [: ^
中國中原地區開始制造以圓木板為行走部件的車輛(輪子)。 ( I$ h+ {1 E1 f. k) ` L; g0 | # c( `+ c6 o9 r( Y* i 公元前1700年,西亞巴格達附近,歐貝德文明進入鐵器時代。+ r" e: L+ I2 x: z" K& R8 ~9 |; k! p
6 w8 d7 H1 h( P+ S9 h; `. |7 Z 公元前1600年,青銅器正式傳入中原,中國開始用天然磨料磨制銅器和玉器。 4 E$ k& z# p' w" [5 j, z 6 X7 }8 V% C! d% f4 Z0 U 公元前1400年,中國河北藁城和北京平谷縣留存經過熱鍛的鐵刃銅鉞。 5 g- P( D2 }1 P* l! B0 m. K6 I& ~+ K4 x2 w9 u2 ~
公元前1400——1300年,得到考古學支持的商代甲骨文出現,中國進入有文字時代。+ T& R5 S+ ~0 V6 n3 \
! B# _! Z7 {6 R0 P; F8 N8 v 公元前1400年,中國河南安陽殷墟留存商代晚期最重的青銅器司母戊方鼎。- \ L. W$ Y* t. @0 h8 A. w. J- z
; c" ^0 Z9 X: o& B6 L3 Y+ V( z/ k; p
中國河南安陽殷墟留存經過再結晶退火的金箔。 * p, M- }" S* R1 `. e/ r: g ~6 g# t# s% m6 u9 G: u
中國出現象牙尺。 4 S8 O7 r; _3 D$ x# ~8 d4 p# x2 V4 W; q* p+ s# J
公元前1400年,小亞細亞的古國赫梯王國開始使用鐵器。 7 F. T, v& ^2 E+ c! F" ^% K I. ]8 u/ B
公元前1300年,中國始用銅犁。 ; f- C' ?3 a2 j* d& E6 p6 Y % `8 l0 U% \- o# s7 e! w 中國用研磨方法加工銅鏡。 $ }; b- L4 c& V# N3 i7 f' L# B # w& f/ x: D' U' B 公元前1200年,敘利亞出現磨谷子用的手磨。 6 x4 s- `( f" J; L" N. ` - V% p4 x1 k) R% E$ u6 j 兩河流域文明在建筑和裝運物料過程中,已使用了杠桿、繩索滾棒和水平槽等簡單工具。 0 N8 E8 I8 w5 h5 ` / r l o( H; X( G/ @0 U 滑輪技術流傳到亞述,亞述人用作城堡上的放箭機構。: X$ g X. A8 I, x
, y' Q3 c# s! A$ \
埃及出現絞盤,最初用在礦井中提取礦砂和從水井中提水。0 E7 E M& U& s1 g
9 w# C) ~ F8 `0 } e' ?, S 埃及初步出現了水鐘、虹吸管、鼓風箱和活塞式唧筒等流體機械。% {/ o; U& ~2 Q% X
( e4 f( a" W) C' [
公元前1000年,鐵器制作技術自印度傳入中原鄰近的少數民族,中國西部國家(南越,楚國)出現帶鐵犁鏵的犁。: m, u3 r' g1 @! {2 x' K- v
1 o# D5 I$ z- C2 O: G 公元前1000年,中國發明冶鑄青銅用的鼓風機。 5 u! G9 b' V4 V: ]1 D& g* ~* }8 p7 B/ K% G
公元前770年,中國開始使用失蠟鑄造方法鑄造青銅器。 8 x& y) L. U, ]' S1 A1 W. k $ h8 _4 I: L, m 中原出現可鍛鑄鐵和鑄鋼。 6 m+ U. t0 d1 Y% g 0 ?& L7 f! }3 i 中國已普遍采用漏壺計時 % Z6 z: Y$ Q- ]- a2 {& Q. m" I5 E3 o7 R$ q) ^7 V
西元紀年法(陽歷)誕生(凱撒公元前48年,經凱撒修正后,這一歷法稱為凱撒歷),羅馬文明確定太陽歷與24節氣。' ~- j2 ]$ r0 \% |! M
$ }( k/ R& M) H5 K$ O7 O
公元前770年,中國湖北銅綠山春秋戰國古銅礦遺址留存木制轆轤軸。 ; x4 `: t; x8 |, {1 [3 Y$ j- u & x8 M% o+ J( F) D( f 中國出現制造戰船的工場。 ' \* w6 h6 ^: Y+ ?- u6 ]) e+ Z/ A! S2 ]. u6 u7 I$ B! f
公元前700年,中國出現滑輪。$ ^1 L- E& z/ x4 J8 L# M
' j: x9 ~! C5 V$ e. W& X6 u" V7 H
公元前600年,古希臘和古羅馬進入古典文化時期,這一時期在古希臘誕生了一些著名的哲學家和科學家,他們對古代機械的發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如學者希羅著書闡明關于五種簡單機械(杠桿、尖劈、滑輪、輪與軸、螺紋)推動重物的理論,這是已知的最早的機械理論書籍。 6 L- U+ w9 Z) C) C8 {( z D r6 m6 L' X) |
公元前513年,中國的《左傳》記載中國最早的鑄鐵件——晉國鑄刑鼎。 3 C5 ]* v; i/ F0 K9 O2 O2 U 1 l9 M! n# D9 D& n- S/ R 希臘羅馬地區木工工具有了很大改進,除木工常用的成套工具如斧、弓形鋸、弓形鉆、鏟和鑿外,還發展了球形鉆、能拔鐵釘的羊角錘、伐木用的雙人鋸等。此時,長軸車床和腳踏車床已開始廣泛使用,用來制造家具和車輪輻條。腳踏車床一直延用到中世紀,為近代車床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6 D T, e9 m O( _: ~ 6 e6 a5 ~& Y" a d! _9 O# B7 B6 G 公元前500年,中國湖北隨縣曾侯乙墓留存春秋戰國時期最復雜、最精美的青銅器—曾侯乙尊盤和曾侯乙編鐘,編鐘由8組65枚組成,采用渾鑄法鑄造。 3 \( {8 E0 ]; K8 m, }- {7 s. y. j' p0 g0 ~& S) o. v
中國春秋末期的齊國編成手工藝專著《考工記》。 " |# @1 d( W/ y- H# Q [3 J+ p9 S; g3 d" i& r& ]; H$ b
世界上第一枚沖制法制成的錢幣在羅馬誕生,這是金屬加工方面的一大成就,是現代成批生產技術的萌芽。 0 |! Y6 f0 ^. h5 n3 v1 {9 _# z 3 W# V% r5 v* m; g: i& d8 s 公元前476年,中國出現用天然磁鐵制成的指南針—司南。 $ h9 g0 w9 z0 n4 c: s
5 h! C9 q& q& o9 `9 C; m
中國開始用疊鑄法鑄造青銅刀幣。 7 T: U4 n: c* s0 e6 D# d# ~* N' k" i% [3 W7 t; M
中國河北易縣燕下都遺址留存的鋼劍中有淬火組織,矛、箭鋌中有正火組織。 8 Y- i8 m% F8 i: I" |% b! _; N w; _1 d) D8 b
中國河南洛陽留存經脫碳退火的白口鑄錛,表面已脫碳成鋼。 7 B, i. o6 h' p+ |# ~9 v3 y7 Y) F* S* v. ~! w+ |# q
中國河南信陽留存汞齊鎏金器物。 Q6 a1 z; N: ?, k
* ^; U7 a- ]( U l 公元前476年,中國山西永濟縣蘗家崖留存青銅棘齒輪(直徑25毫米,40齒) 0 R- }) m% m# w1 l7 S: a5 ?$ d) S# Y/ _8 N
中國河北武安午汲古城遺址留存鐵制棘齒輪。 9 o4 I: {) A4 K ' Z! C! C" E5 [" f/ Y2 s$ a 公元前400年,中國的公輸班發明石磨。 & g" b/ Q& x+ T- r+ t. w! x
; j% \2 W* I8 o* p; ^
公元前220年,希臘的阿基米德創制螺旋提水工具。 2 @ C: G, y' W0 g% R0 d3 c2 |; t B9 L) v0 P/ Z
希臘的阿基米德提出物體浮動理論——阿基米德原理。! ]2 ?- Z, i4 {% g, C( w5 D
2 M0 @6 M7 ~3 y1 v6 P0 k
古希臘人在手磨的基礎上制成了輪磨。 # `2 J) | W Q9 }: G' V7 P- V3 |$ y2 k
中國西安兵馬俑出土的青銅秦劍大約誕生于此時期。! k# p- P J5 J% \8 j; B# B1 p* ?8 s
r( j/ [( N7 z% E/ q$ S
公元前206年,中國西漢出現青銅鑄件透光鏡。/ }! S; B+ H& }
9 W! c, s! V9 \1 W
公元前206年,齒輪在歐洲出現,最早的應用是裝在戰車用來記錄行車里程的里程計上。 W: L! E6 ~: _; M# m 0 I& T' a1 U) o 中國四川成都市站東鄉留存滑車。0 O8 o' U; p2 w- G# [
# S' J# l% t, O: _
羅馬在單輪滑車的基礎上發明復式滑車。它最早應用是在建筑上起吊重物。 9 f/ f9 C# W3 b( I6 A) W; D8 n4 y ! E! y1 Q# Y/ A0 f1 z: B+ N. \% w; u1 x 公元前113年,中國河北滿城西漢中山靖王劉勝墓留存經過滲碳處理的佩劍。 & X/ n8 `1 N4 l7 e6 `4 E' N& a3 u& N, N7 U8 ]- D- X9 \: x% S2 d
公元前110年前后,羅馬桔槔式提水工具和吊桶式水車使用范圍擴大,渦形輪和諾斯水磨等新的流體機械出現,前者靠轉動螺紋形桿,將水由低處提到高處,主要用于羅馬城市的供水。后者用來磨谷物,靠水流推動方葉輪而轉動,其功率不到半馬力。 2 X, q: ]. \0 z3 C7 F+ J6 Z$ b% U* s6 v, D8 t5 [
公元前100年,羅馬功率較大的維特魯維亞水磨出現,水輪靠下沖的水流推動,通過適當選擇大小齒輪的齒數,就可調整水磨的轉速,其功率約三馬力,后來提高到五十馬力,成為當時功率最大的原動機。 ( m/ H# j# A5 U6 ~9 \' X" j9 H( {. o l; C/ w
公元元年至1700年 - q5 L5 w6 x, T: w P7 J 7 Z2 M- a! C3 J3 E 公元1世紀,亞歷山大的西羅著有《氣動力學》,其中記載利用蒸汽作用旋轉的氣轉球(反動式汽輪機雛形)。同時,西羅發明的汽轉球(又叫風神輪)出現。汽轉球作為第一個把蒸汽壓力轉化為機械動力的裝置,它也是最早應用噴氣反作用原理的裝置。 3 u! W' r- e& `0 B$ A% v v8 e" K! Y8 q+ Y
公元9年,中國制出新莽卡尺。$ s& ]3 P' h" ^/ ` ^* o
: l, p! E1 o# y. g) K
25~221年,中國的畢嵐發明翻車(龍骨水車)。 2 m, y' c b9 P- L. `; {4 i7 V
+ p7 j, E6 `7 ^ g, U/ ]
中國的杜詩發明冶鑄鼓風用水排。 0 c6 `. l% W+ J Z$ u' J+ |3 u
8 l# A5 `+ }. W! I
中國出現水輪車(水輪機雛形)。 7 B: x: `! ?3 |& t5 J8 H6 V5 w; a f! `6 Q4 T% |5 {) V
78~139年,中國的張衡發明渾天儀(水運渾象),由漏水驅動,能指示星辰出沒時間。 $ `) k% L ^& ?& ~ ?. T: l * D/ Y1 M4 U* }: G. T 2世紀,中國用花紋鋼制造寶刀、寶劍——類似大馬士革剛。2 W% j# P* x. f7 D0 K' k0 u
- B# r1 \% g* F$ U( G0 v) b
105年,中國的蔡佗監造出良紙。' J# O, R$ X! c5 m$ a9 F) x
: q. \0 @. g; ^
220~230年,中國出現記里鼓車。% c# ]* @: M& N3 k% ]
$ x! K, a* |/ y7 V4 a 235年,中國的馬鈞發明由齒輪傳動的指南車。 , |0 Z( q, H1 _- a! k/ a. H5 M3 y- J; w6 C1 D
265—420年,中國的杜預發明由水輪驅動的連機碓和水轉連磨。 2 o4 [9 J1 U2 a4 p' |% W- r; ~! ], ~2 p ?
4世紀,地中海沿岸國家在釀酒壓力機上應用螺拴和螺母。7 `0 q. f7 i+ v
# s9 B3 P7 |) v9 B4 B1 y# d, e; l
西方機械技術的發展因古希臘和羅馬的古典文化處于消沉而陷于長期停頓。黑死病等瘟疫的蔓延,是西方世界陷入長達400年的黑暗。+ O! c8 @, c6 ~* n D/ I/ V6 o2 L
+ q4 y3 O+ g6 P! W$ f 5~6世紀,中國發明磨車。 / E$ |8 F* I* T* Z }' ? $ T, W: x; g! T3 ~ 420~589年,中國出現車船。 4 Q G% G9 E1 S0 I! U9 C- v6 Z9 ^
* z1 ^+ ~7 {2 }6 u
550—580年,中國的綦母懷文發明灌鋼技術。 ! N! y2 B3 Q# M! _7 h9 K) Q( v. [$ I" X: t% E4 C
618—907年,中國西安沙坡村留存銀質被中香爐,結構奇巧。/ r- q* C1 t' s v
0 t, w5 ^8 p; L n( A8 s( J. _ 700年,波斯開始使用風車。 4 l& t$ c" O+ w; c " @. y8 h a( Z9 p6 {9 p 953年,中國鑄造大型鑄鐵件——滄州鐵獅子(重5000千克以上)。 ) f( a% f! Z7 j5 N* N$ ^ ! b9 J D% e9 ^( f5 l% E 1041~1048年,中國的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 4 q) V. s3 E+ {6 ]* o" N) Q, X0 g* B/ N( P
1088年,中國的蘇頌、韓公廉制成帶有擒縱機構的水運儀象臺。 % B" K4 s. }" K# B 9 d! s, K4 b5 M 1097年,中國在山西太原晉祠鑄有四個大鐵人——宋代鐵人。 ) H/ _# s3 n" t% e3 q$ a( g$ a( k
8 r( f" I- q* E5 V8 A
1127~1279年,中國發明水轉大紡車。 5 h: W' {7 k1 }3 L( }# R5 T7 W
1 u) W8 H2 x M# Z" C4 o1 F
1131~1162年,中國記載走馬燈(燃氣輪機雛形)。 : Q. e! `* g) h- C4 o; b/ O4 P$ |; Y6 @/ a) G, E. N
1263年,中國的薛景石完成木制機具專著《梓人遺制》。 : q4 @7 l/ e0 I% f d9 V. s0 C* }- h7 ]0 L
1330年,中國的陳椿在《敖波圖》中記載化鐵爐(攙爐)。 * |! i3 s4 w+ G7 A6 G) N
" R( G0 _/ i5 U
1332年,中國用銅制造大炮。: Y0 y4 K, B9 V, D( F" G0 ~/ o
8 {4 h! Q' ~4 F+ i 文藝復興時代開始,意、法,英等國相繼興辦大學,發展自然科學和人文科學,培養人才,西方機械技術開始恢復和發展。 5 O0 w A4 o/ G9 g5 B5 j! O/ x4 y9 d. w3 E
1350年,意大利的丹蒂制成機械鐘,以重錘下落為動力,用齒輪傳動。" v5 ^! d( p3 ^: y m O
5 O( I- j6 r; ]; q" @1 N' V- W3 n 1395年,德國出現桿棒車床) L! [, k9 r4 Z7 l7 b) [! ]
& n, l d, u7 i* L# d6 ]7 p/ z 1439年,德國谷騰堡發明金屬活字凸版印刷機。 + E& p i; U5 l7 e' l7 O) [" Z: @. m; H, K
1608年,荷蘭的李普希發明望遠鏡。 ; z1 v0 C; C; ~5 Q7 a2 j7 b8 @2 {! G6 ?# F" Z; Y) ~5 A
1629年,意大利的布蘭卡設計出靠蒸汽沖擊旋轉的轉輪(沖動式汽輪機的雛形)。 - k$ [ x7 y! m0 H# o& ~0 Q) t3 Z# l( q9 v5 L
1637年,中國刊印了宋應星的科學技術著作《天工開物》,書中對中國古代生產器具和技術有詳細記載。4 Z& P, x# c- i3 K
9 f! ?& t2 H4 h9 s/ z/ ]
1643年,意大利的托里拆利通過實驗測定標準大氣壓值為760毫米汞柱高奠定了流體靜力學和液柱式壓力測量儀表的基礎。 & f$ G G% z# h% R) l5 r
6 y5 g% v. E$ X2 n7 _/ x% I1 S- m
1660年,法國的帕斯卡提出靜止液體中壓力傳遞的基本定律,奠定了流體靜力學和液壓傳動的基礎。" L s' e" d# L1 v6 D) |2 b8 u4 i
4 f* P. B; d4 C* Z9 m* M/ x 1650~1654年,德國的蓋利克發明真空泵,1664年他在馬德堡演示了著名的馬德堡半球實驗,首次顯示了大氣壓的威力。 ; w. {- Q |) M- A& P7 T+ f ; W0 H/ i- z5 V+ X+ Y 1656~1657年,荷蘭的惠更斯創制單擺機械鐘。) e. `' j% d" h/ r# ^# U4 x
# z8 V& a6 ~8 J2 c$ `8 b 1665年,荷蘭的列文胡克和英國的胡克發明顯微鏡。 2 @7 S1 b- C) y$ D) l0 P# t ' w' x1 [ x; N7 R 1698年,英國的薩弗里制成第一臺實用的用于礦井抽水的蒸汽機—“礦工之友”。它開創了用蒸汽作功的先河。/ y5 `7 U; N% O( O* \* X
0 j; h& q# o" w. _
公元1700年~1800年 & r3 L/ }+ l) e* {: p' }4 N- f( |
d5 A6 p. h% p/ J5 ^5 i# Y
1701年,英國的牛頓提出對流換熱的牛頓冷卻定律。 # r! n+ u- v6 ~+ W0 B# h
6 g" G2 e1 d+ O$ p
1705年,英國的紐科門發明大氣活塞式蒸汽機,取代了薩弗里的蒸汽機。功率可達六馬力。 ) m* H2 \2 f# m6 L7 E1 W& t2 L0 V/ F) t+ O5 g& }
1709~1714年,德國的華佗海特先后發明酒精溫度計和水銀溫度計,并創立以水的冰點為32度、沸點為212度、中間分為180度的華氏溫標。 3 y, C+ c% Z# Z( F7 q X. ]$ f# U. {9 m5 b+ ^4 B$ b' r
1713~1735年,英國的達比發明用焦炭煉鐵的方法。1735年,達比之子將焦炭煉鐵技術用于生產。 5 K7 [/ P* z6 T; J! J
9 Z6 a' j) n7 j; h& R6 ]( a( n
1733年,法國的卡米提出齒輪嚙合基本定律。 0 y# g$ [: D# W: y8 g, m0 x
6 M3 B1 f1 \7 Z# V7 r 1738年,瑞士的丹尼爾第一·貝努利建立無粘性流體的能量方程—貝努利方程。 & _/ ?1 K' `0 ~1 I; R: `* @3 b: I7 f$ ^5 [1 ]0 ]. Q2 c
1742~1745年,瑞典的攝爾西烏斯創立以水的冰點為100度、沸點為0度的溫標。1745年,瑞典的林奈將兩個固定點顛倒過來,即成為攝氏溫標。 `0 u3 B$ M# k6 Y: j ^
S X' k* A& v
18世紀中葉,法國的拉瓦錫和俄國的羅蒙諾索夫提出燃燒是物質氧化的理論。 3 |; B* c, b7 J- e/ N , e% }* d6 K/ F3 E: A* U 1755年,瑞士的歐拉建立粘性流體的運動方程——歐拉方程。 ( s- j; b# z W" N; z& |9 z4 T, x; f ( S# s) W$ w% i0 o1 |4 Q" m5 _ 1764年,英國的哈格里夫斯發明豎式、多錠、手工操作的珍妮紡紗機。& H5 q) V2 {# c3 R" C" \
5 @4 }2 H9 W% r 1769年,英國的瓦特取得帶有獨立的實用凝汽器專利,從而完成了蒸汽機的發明。這種蒸汽機后于1776年投入運行,熱效率達2~4%。 & x* Z# e2 ?0 p( D, K% }+ N2 h5 a: T
法國的居諾制成三輪蒸汽汽車,這是第一輛能真正行駛的汽車。 " w$ f+ Z% _! K& [/ ~4 l
4 J2 w# B7 B1 K1 }8 P 1772~1794年,英國的瓦洛和沃恩先后發明球軸承。 ( m) c! P# |3 R5 L$ t5 w) j s5 B2 i: `7 C0 y) O4 P
1774年,英國的威爾金森發明較精密的炮筒鏜床,這是第一臺真正的機床—加工機器的機器。它成功地用于加工汽缸體,使瓦特蒸汽機得以投入運行。 ; J" H" ^4 i( Y1 x8 i . I y: }( V5 K: {+ k/ Y) B 1785年,法國的庫侖用機械嚙合概念解釋干摩擦,首次提出摩擦理論。$ [9 F4 N% c0 N/ g5 z7 C: I' A# b
, z4 k6 Q O4 u4 R3 ^8 F
英國的卡特賴特發明動力織布機,完成了手工業和工場手工業向機器大工業的過渡。 J8 P$ J6 z$ w, V- f 1 v( k. T$ ^5 J2 | 1786年,英國的西茲發明割穗機。 # t# O3 ]% X. o6 |! w
) z/ ]5 Y, T# q0 E+ w2 W6 r, B$ J 1787年,英國的威爾金森建成第一艘鐵船。 . v$ y. b% q- n8 i+ k6 v! k: `9 l) e1 W6 O& a% o [
1789年,法國首次提出“米制”概念。1799年制成阿希夫米尺(檔案米尺) % Z: U, L; U: X6 c- i' A) }. @" O. u: Z( p! l6 V0 U9 ~
1790年,英國的圣托馬斯發明縫制靴鞋用的鏈式單線跡手搖縫紉機,這是世界上第一臺縫紉機。 ) {2 T% n/ G4 H
7 O4 o( b) q9 y9 q% q
18世紀90年代,英國的邊沁先后發明平刨床、單軸木工銑床、鏤銑機和木工鉆床。 : r$ ^4 c) v( e ], u0 R2 d9 U- [4 o, Y6 U
1792年,英國的莫茲利發明加工螺紋的絲錐和板牙。 ! ?# c3 A5 T; {" e$ ^
- ^) E8 f G/ _ E9 T 1794年,英國的威爾金森建成沖天爐。 ; v* I# J3 E. i4 v7 t 7 u1 H$ J& n2 `$ C7 I 1795年,英國的布拉默發明水壓機。 ) Z: l, v& P$ ?! ^% x# j( [# i* a
1797年,英國的莫茲利發明帶有絲杠、光杠、進給刀架和導軌的車床,可車削不同螺距的螺紋。 3 A4 k& X n6 X& J * j! n6 j$ Z" A, y 1799年,法國的蒙日發表《畫法幾何》一書,使畫法幾何成為機械制圖的投影理論基礎。作者: 巨匠 時間: 2007-10-5 13:47 標題: 序上 公元1800年~1900年 % i3 G/ t1 M. n* j& P" ~
4 l! R$ y* }0 ]9 Z 19世紀初,英國的揚提出彈性模量概念,揭示了應變與應力間的關系。 {! S+ [: D* O9 J+ R3 X( I
6 x5 B$ [, x. N/ a, V
1803年,英國的唐金制成長網造紙機。 & s( U2 B; B7 `- R1 s * U# M. Z+ ^: L' z# T; V 英國的特里維希克制成第一輛利用軌道的蒸汽機車。 3 q" ]1 l+ u9 Y' k
& [! o; D/ c) S
1804年,法國的畢奧提出熱傳導規律,并由法國的傅里葉最早應用,因而稱傅里葉定律。 * W* U7 \) m& {$ ?4 p
3 b) V3 z' d4 d( w+ O% L4 m 1807年,英國的布律內爾發明木工圓鋸機。 5 n- w0 {1 a- h1 `& U* @$ n% M3 R! a7 O
1807年,英國的富爾頓建成第一艘明輪推進的蒸汽機船“克萊蒙脫”號。 ) z4 w0 i p+ J& T: u8 P
9 M7 X: b' ?$ q# t8 \0 |
1809年,英國的迪金森制成圓網造紙機。 0 P! J' [ G9 ?# O6 J# d
# U1 U& y+ P% y# h
1812年,德國的柯尼希發明圓壓平凸板印刷機。 ; O! {+ _& t" B
" c; a4 `6 s1 W
1814年,1814年,英國的斯蒂芬森制成鐵路蒸汽機車“皮靴”號。1829年,斯蒂芬森父子的“火箭”號蒸汽機車在機車比賽中以速度58公里/小時、載重3137噸安全運行112.6公里的成績獲獎。 $ C" q+ U0 i$ M( t
! T% N9 N7 \4 o7 k0 I 1816年,蘇格蘭的斯特林發明熱氣機。 : l6 Z, T1 r) Y1 K" Q
7 A4 J* r' Q2 [1 n9 v
1817年,英國的羅伯茨創制龍門刨床。 , \' P% `( P8 m6 H o
/ R. p- A6 K9 R 1818年,美國的惠特尼創制臥式銑床。 : N6 P, q. c1 @, w# {4 t / c. V3 }. M0 o 德國的德賴斯發明木制、帶有車把、依靠雙腳蹬地行駛的兩輪自行車。 , I7 z: }+ {4 t, D, {4 b/ [0 j " E! L' ?2 R {' e8 m 1820年前后,英國的懷特制成第一臺既能加工圓柱齒輪、又能加工圓錐齒輪的機床。 2 ?# C3 T1 ]. p, A& d4 A
$ E# F7 H8 @( U# @7 R 1822年,法國的涅普斯進行照相制版實驗,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張照片。1826年,他又用暗箱拍攝出一張照片。 / p- B/ E/ d. j
( d2 }- |2 ?3 ]: M 1827~1845年,法國的納維和英國的斯托克斯建立粘性不可壓縮流體的運動方程—納維—斯托克斯方程。 6 ~4 P. l, h" ] Z' h& w2 M4 ` + F3 H0 a3 j7 R4 N 1830年,法國出現火管鍋爐。 : J. \8 m' F3 g' j+ l4 ~ ?' U 9 I% I; s2 k2 ` 1833~1836年,美國的奧蒂斯設計制造單斗挖掘機械。 7 S5 p$ `# K3 z * L: c! {2 i% D3 c 1834年,美國的佩奇和費伊分別發明榫槽機和開榫機。 1 M6 F9 A- H7 E6 `9 a' @4 _* |! v2 ?# V) a3 B) Y W+ B& w
1834~1844年,美國的帕金斯和戈里分別制成以乙醚為工質的和以空氣為工質的制冷機。 ' o/ P6 V3 O( A4 \
' E9 m$ A' y+ w- B: @& K& q/ P
1835年,英國的惠特沃斯發明滾齒機。 . g- D* J. V6 s7 @7 a$ v; v) a4 k7 J% L3 k) P& Q
1836年,美國的麥考密克創制馬拉聯合收割機(康拜因)。 3 x- S3 e2 J5 o- H, p) k
9 L) M2 _0 i) b7 m! A+ H! i( D 1837年,俄國的雅可比發明電鑄方法。 ! B1 r8 f( M R, y" b; v
$ [8 |% k# N5 z; l' F9 _* O# M5 z
1838年,俄國的雅可比用蓄電池給直流電動機供電以驅動快艇,這是首次使用電力傳動裝置。 6 b3 d) M. G2 B1 h1 b D4 W8 _9 C( U) ^- a0 w7 H
美國的布魯斯首次用壓力鑄造法生產鉛字。 4 b1 [# V1 \8 x, k- R* Q+ u; k, |+ f+ t0 n. x' M8 Y
1839年,法國的達蓋爾制成第一臺實用的銀版照相機,用它能拍出清晰的照片。 * L9 I1 k+ Y& H6 T0 Y
( y8 x f- @& }& p( E/ N+ E6 o9 E 蘇格蘭的龐頓在其報告中闡明了現代照相制版方法。 ( d9 ?5 l! n& @$ x7 p- _6 L8 U 0 {3 \" L; s! ] 英國的史密斯建成螺旋槳推進的蒸汽機船“阿基米德”號。 ! K$ v" l) s8 n) q# O* q! d; C. H( F/ u* B1 V+ {4 a# Q
美國的巴比特發明錫基軸承合金(巴氏合金)。 # r1 v9 P1 r. C& E, l, [4 F) Y
* \5 {4 X* [0 j" B
1840~1850年,英國的焦耳發現電熱當量,并用各種方式實測熱功當量。他的實驗結果導致科學界拋棄“熱質說”而公認熱力學第一定律。 ( h K; z/ ]$ X& f7 m4 t
% N- J0 f1 m% K! g 1841年,英國的惠特沃斯設計英制標準螺紋系統。 7 z6 O- b4 a, {
; K% S! Z' M2 \% [( {
法國的蒂莫尼埃設計和制造實用的雙線鏈式線跡縫紉機。 6 w* ]: Z2 [ J. ?
. n" {+ X8 q8 I 1842年,英國的內史密斯發明蒸汽錘。 4 z1 f% {/ `% N - d Z. o8 ^. t0 u 1848年,中國的丁拱辰著《演炮圖說輯要》,其中的西洋火輪車、火輪船圖說是中國第一部關于蒸汽機、火車和輪船的論述。 0 V* q6 U( J4 a$ n4 U: D4 U; X
1845年,美國的菲奇發明轉塔車床(六角車床)。 ( n5 `; j8 n( [5 \; }5 H4 O5 ^! f6 M! R2 T @
英國的湯姆森取得充氣輪胎專利。1888年以后分別由英國的鄧洛普和法國米西蘭橡膠公司用于自行車和汽車車胎。 6 |: H( }( Z8 f b3 g $ T9 ?) \: N+ ]+ O) G( D8 _ 英國的柯拜在廣州黃埔設立柯拜船舶廠,這是中國最早的外資機械廠。 - t \! K Z o 8 w- e+ S C3 }6 T$ u4 e, V1 K2 S 1846~1851年,美國的豪取得曲線鎖式線跡縫紉機專利;美國的勝家設計制造了這種縫紉機,從此縫紉機被大量生產。 - H/ Q+ b. b! g# [7 q/ s0 u( d+ @- X: M6 `) H
1847年,世界上最早的機械工程學術團體—英國工程師學會成立。 1 N9 i. f. r% l7 C9 O8 C5 [) t4 ~( @3 S% f2 H
法國的波登制成波登管壓力表。 # C: ]* }1 w' H ( A6 J; S! i# u4 `5 T 美國的霍伊發明輪轉(圓壓圓凸版)印刷機。 0 x( a% {4 d! N- d+ @- \
, S0 J: Z1 m& P: Q5 P6 y) a J' e
1848年,英國的開爾文(即湯姆森)創立熱力學溫標。 * j# Q% i1 c8 g/ P
6 E+ d2 \% a% V4 m 法國的帕爾默發明外徑千分尺。 2 p" E" W5 I6 a: A9 c
6 `! q+ R# I6 o& i 德國發明萬能式軋機。 & l( z/ O; p8 v# w: L; @" S& L & o4 k8 c, G' Y$ P3 f3 W2 _9 ]+ J( f 1849年,美國的弗朗西斯發明混流式水輪機。 4 Y, P: ^) k" g6 @+ c& \+ O 8 C4 L* G! n. f/ \* y 1850~1851年,德國的克勞修斯和英國的開爾文分別提出熱力學第二定律。 & t( \5 O9 c: z' j1 S* O+ F4 v
1850~1880年,英國發明各種氣體保護無氧化加熱方法。 $ k8 X G9 Y v" H
) {- `6 L4 }4 `2 x- ~5 X
1856年,德國工程師協會成立。 ) j. x/ n/ e1 P J; c
4 e* ^9 T0 A4 E3 N
英國的貝塞麥發明轉爐煉鋼。 / m2 Q( f5 q1 ?! Z5 p8 N* F
( W# b1 J) l/ W: e
1856~1864年,英國的西門子和法國的馬丁發明平爐煉鋼。 ' ?$ Q- C7 n# a& ~" d
/ @: H9 T. t4 ] 1857年,英國的貝塞麥發明連續鑄造方法。 9 O: ?' O6 A \' R( F& o
1 i4 F/ }+ c. w 1858年,美國的布萊克發明顎式破碎機。 4 r0 u3 g- q; e3 |/ b
6 T0 V! y1 o, `+ |% X/ G& k# x$ A
1860年,法國的勒努瓦制成第一臺實用的煤氣機(也是第一臺內燃機)。. h) ]5 U1 n& N3 W; ~" X% Z6 z- a
. C$ r6 u( J! g/ G 德國的基爾霍夫通過人造空間模擬絕對黑體,建立基爾霍夫定律。 ) n8 O X* d" y! M' v: a8 R: g
2 g7 v5 O% \5 q T/ f
1861年,中國的曾國藩創辦安慶軍械所,這是中國人自辦的第一家機械廠。 - n( k3 ^7 D* ]$ s5 r
- H9 D6 f% f* ^0 ~2 O
1862年和1865年先后造出中國第一臺蒸汽機和第一艘木質蒸汽機船“黃鵲”號。 , p. X' l% u& B# z8 G+ D/ q
3 s, I6 I% k3 U( `$ S0 p% J. i 1862年,德國的吉拉爾發明液體靜壓軸承。 3 U3 H4 }- I7 e. [" r$ ? 1 _& p# [- X7 ?4 k Y 1863年,英國的索比用顯微鏡觀察到鋼鐵的金相組織,并于1864年展出鋼的金相顯微照片。 ! _; U9 b c* Y! T* Y: `$ [ * Z- w5 L8 z% [" M! T9 d 1864年,法國的若塞爾最早研究刀具幾何參數對切削力的影響。 % {& t/ U1 K* S( ~
9 q) `3 s; U# N, X5 _* e! ^
1865年,中國的曾國藩、李鴻章等創辦江南制造總局,這是中國近代機械工業的開端(1953年更名為江南造船廠)。 8 b. X+ h( L% B0 O* Y. p( L l/ I4 { `' G
1867年,德國的沃勒在巴黎博覽會上展出車軸疲勞試驗結果,提出疲勞極限概念,奠定了疲勞強度設計的基礎。 * M3 J# b; A0 v; E2 c' V* A( ^- g. S- z( X' A; Y7 ]: j3 I! m6 k
1868年,美國的希魯斯發明打字機。 & c. D' |" R4 r0 X/ U* |) t9 b3 a0 S) ] ~* q* g7 e
英國的穆舍特制成含鎢的合金工具鋼。 : G, a' S, M5 }- o. k 2 y* B4 N' V+ g 1868~1887年,英國和美國先后出現帶式輸送機和螺旋輸送機。 . n# I3 I5 N" ?% S" I1 M9 d; j ( n, q ^' @( @' A$ S" F 1870年,俄國的季梅最早解釋切屑的形成過程。 & R: c* a% \6 [$ o( K( g' \6 x , Y; L \7 w% q; P" o 1872~1874年,貝爾和德國的林德分別制成氨蒸汽壓縮式制冷機。 $ M- a/ ]" j2 i* D0 Q% d% p' L, [
7 O: F5 g% H/ ]% s/ K" d
1873年,美國的斯潘塞制成單軸自動車床,不久又制成多軸自動車床。 8 |3 Q& d$ }7 P( {# w- o A . g; q- D( S: z+ u4 j 1874年,英國的瑞利發現莫爾條紋現象。 4 p1 D0 S, c7 [) f( W 9 p7 i" J# J/ R- U2 p& A 英國的勞森制成鏈條傳動、后輪驅動的現代型自行車。 % _" {5 z" a3 O4 q# A) P g$ m( ~6 R
1875年,德國的勒洛建立構件、運動副、運動鏈和機構運動簡圖等概念,奠定了機構學的基礎。 , ^! M' K/ u/ A( O/ _ - |: W/ S! z0 B2 k 1876年,德國的奧托創制往復活塞式、單缸、四沖程內燃機。 - ^/ j+ |: Y- Y7 B: U- t4 f+ s" q; F: V m
美國制成萬能外圓磨床,首次具有現代磨床的基本特征。 8 N) Y/ l( i+ h) p, V ^# G( B7 c9 t0 Q' J p. y" E 1877年,法國的凱泰和瑞士的皮克特首先獲得霧狀液態氧。1892年,英國的杜瓦制成液化氣體容器。 7 [- T/ t3 @- e6 y1 B. |, y9 G! E* K
1878~1884年,奧地利的斯忒藩和玻耳茲曼建立輻射換熱的斯忒藩一玻耳茲曼定律。 # L7 S) x5 ?3 Y$ W! @) }/ W) |5 W \! g
1879年,德國的西門子制造的電力機車試車成功。 E0 {* _& \5 P; ^9 k$ c, V
5 o7 i4 c# W; b9 r$ ~* \2 U
世界上第一艘鋼船問世。 # X1 U* X# G8 C. e' G. Z/ q5 x& S) F2 `" Z5 ^0 b q S
瑞典的拉瓦爾發明離心分離機。 " H; q" [& p. T
9 l7 |! g4 L7 H* D2 k0 H+ y
1880年,美國工程師學會成立。 2 W+ m1 ]) V# K, ?5 S% n" c1 j
1881年,法國出現蓄電池電力汽車。 % }) G( f: n0 [& T9 i& b1 r& E" m/ V
; \9 J* ?0 H; x' G, b: |1 V8 p 中國胥各莊修車廠制出中國第一臺蒸汽機車“中國火箭”號。 ; e# E# ^4 ]- v! O
2 ?) u& ]! S8 H4 f1 C) }& X
1882年,瑞典的拉瓦爾制成第一臺單級沖動式汽輪機。 . }/ a. t5 {. P; g h
1 u! S. p. ~ | 1883年,德國的戴姆勒制成第一臺立式汽油機,1885年取得專利。 % U* e6 Q( S* F1 n6 T
4 \: i4 t0 w/ l" \4 I, ^& y; v
英國的雷諾發現流體的兩種流動狀態—層流和湍流,并建立湍流的基本方程—雷諾方程。 # n( C1 l9 a0 F) E" t5 s3 K, \$ o2 l4 A7 w6 C9 X8 q E" V
1884年,英國的帕森斯制成多級反動式汽輪機。 * J8 u! l" I; v5 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