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中國人,看到日本人在釣魚島,看到韓國人在蘇巖礁上的作為,你想到什么?
作為工程師,看到重要零部件進口,看到重大裝備進口,你能做些什么?
南海油田為什么中國不去開發,技術不行??吹健渡詈J统休d中國能源之未來》這篇文章,感觸挺多。
* t' M d; U j: N# j前一段時間一個石油勘探公司讓我去面試,因為工資低我給推了,現在想想,有些事是要有人去做的。
0 ^: W6 y8 |- G7 K+ V H【原文】
0 r5 x( h# ? N1 L1 I
深海石油承載中國能源之未來 |
2007-06-30 | |
21世紀,石油是人類最重要的能源材料和戰略物資。石油與全球政治、經濟和國家戰略緊密相關。有人說,在美國,控制了石油等于控制了世界;在俄羅斯,石油左右政治局勢;在委內瑞拉,石油是國家的經濟命脈;而在中東,石油是財富,也是災難的源泉。總之,在當今世界,石油是一種權力! 在這種背景下,中國石油資源卻面臨著重重危機,當中國從世界石油出口國轉變為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費國、第三大石油進口國的時候,中國深??碧絼菰诒匦校袊茉粗磥硪脖貙⒖聪蛏詈!? 石油資源之爭愈演愈烈 石油素有工業血液之稱,其價值和意義遠遠超過了它本身的物質屬性。而隨著這種價值和意義的不斷提升,各國圍繞石油資源的競爭也更加激烈。 以美國為例,它是世界上最大的石油消費國。其年進口石油5億噸以上,占世界原油貿易量的近1/3。美國石油需求的一半以上依靠進口。據美國能源部預測,到 2010年,美國石油進口依賴程度將達到70%。屆時,進口石油將占到美國消費量的2/3,而其中一半將來自海灣地區。因此,長期以來,美國一直把獲取石 油作為在海灣地區的首要戰略任務。 20世紀末,石油與戰爭被緊密聯系在一起。1990年的海灣戰爭,根本就是一場石油之戰,無論是伊拉克與科威特之間的兄弟相殘,還是美國對伊開戰,都與石 油利益緊密相關。10年之后,第二次海灣戰爭、看似大義凜然的反恐之戰,其背后又何嘗不隱含著掠奪石油的影子。當美、英諸國聯手攻入伊拉克之際,當中東地 區再度戰火紛飛之時,戰爭的真正目的已昭然若現。 石油給中東地區所帶來的不只是福音。世界第二大儲油國伊拉克,擁有著全球10.9%的原油儲量,這是上天恩賜予它的最大財富。在海灣戰爭前,伊拉克日產石 油350萬桶,年出口255億美元,名副其實的巨富??墒?,兩次海灣戰爭,給伊拉克人民帶來了無比災難,對于這座石油之城來講,石油所帶來更多的是矛盾與 紛爭,是戰亂和苦難。 如今,放眼全球,爭奪石油資源已成為國際軍事斗爭的一個重要目標,越來越多的戰爭因石油一觸即發。石油消費大國之間、消費國和資源國之間、以及資源國與資源國之間的矛盾日趨復雜。而且,隨著石油資源的日漸衰竭,石油之爭已經從陸上發展到海上,從淺海發展到深海。 2004年,中、日東海石油之爭掀起軒然大波。中日在東海爭相開發"春曉"油氣田被炒得沸沸揚揚。一時之間,領土爭端、能源之戰爭論不休,《大陸架公 約》、《聯合國海洋法公約》紛紛被拿來論證,本就爭議不斷的中日關系因石油越發僵持。進入2006年,中日東海石油之爭仍舊喋喋不休,即便中國有充分的理 由證明自己是正義之師,卻還是擋不住日本對石油的利欲熏心。與此同時,韓日兩國海軍因獨島之爭劍拔弩張,積蓄已久的石油開采矛盾終于在獨島問題上被引燃, 硝煙彌漫的海洋石油之爭愈演愈烈。 南海油氣,中國望洋興嘆 據統計,世界海洋石油資源量占全球石油資源總量的34%,全球海洋石油蘊藏量約1000億噸,其中已探明儲量的為380億噸。在我國,海洋石油資源也相當 豐富,經權威機構初步估算,整個南海的石油地質儲量大致在230億至300億噸,約占我國石油總資源量的三分之一,堪稱第二個波斯灣。而自上世紀60年代 在南海發現石油之后,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新加坡等周邊國家都前往開采石油。目前在南沙海域,其每年開采的石油超過5000萬噸,相當于我國大慶油田 一年的產油量。 就在其它國家不斷進行南海石油勘探開采之時,我國卻仍然束手無策,至今沒有在南海深海海域豎起一座井架、打出一口油井。在這許多年里,我國只能眼睜睜地看 看周邊國家肆意開采卻無可奈何。中國深海石油勘探技術研究方面的專家段夢蘭博士談到,在我國南海的爭議海域,石油勘探開采的作業水深需1000~2000 米,而以我國目前的勘探開采技術,實際作業水深只能達到300多米,這與國際先進水平的3000米技術相去甚遠,而且也達不到南海石油開發的基本要求。這 種技術瓶頸也是阻礙我國深海石油勘探開采的最根本原因。 目前,全球已有100多個國家在進行海上石油勘探,其中進行深海海底勘探的有50多個國家。巴西是深海石油開發技術的佼佼者。從世界范圍來看,石油儲藏水 深最深的區域,主要集中在巴西和美國的墨西哥灣,西非與印尼也有一部分。其中巴西90%的海域都有石油,而且大部分是深水。為此,我國曾多次派專家到巴西 考察,那么,巴西的石油開發技術又能否為我國所借鑒呢? 對此,段夢蘭博士說,中國與巴西的情況還是有差異的。我國由于大陸架是緩緩延伸下去,深海岸離大陸很遠。據測算最遠處需達2000公里以外。加上南中國海 風浪大,出航條件惡劣,鉆井平臺的拖航就位面臨很大困難。而在巴西或其它國家,大陸架陡峭,深海水域離大陸不遠,只要設計建造出3000米水深的鉆井平 臺,就可以進行石油開采。此外,即使一切就緒,深海石油勘探過程中還需對設備進行檢測、維護、維修、管理、集疏等等作業。遠隔數千里外的作業,其難度可想 而知。因此說,中國深海石油開發的技術要求更甚于巴西。 談到技術難題,??偵詈嶒炇抑魅尾莒o認為,深海石油勘探技術在中國還是一個空白。從鉆井平臺、海底管線、水上生產系統、水下生產系統、流動保障等多個環 節來看,中國還不具備深海作業的相關經驗。以鋪設海底管線為例,300米水深以內的技術我們具備,但在上千米的深海中,管線像面條一樣纖細,它們在深海中 看上去是那么脆弱,其流動保障性、疲勞強度、渦機震動等等因素我們都要考慮,稍有差池就會影響到整個勘探開采過程。因此,中國深海石油開發需要的不僅是幾 座高技術的鉆井平臺,還有所有相關配套技術的研發。從目前來看,完成這一過程仍有待時日。 深海勘探,中國大有可為 據相關人士透露,南海己被列為我國十大油氣戰略選區之一。在未來,南海將成為我國能源接續基地,為我國經濟發展提供強大動力。因此加大海洋油氣開發力度、大力發展深海油氣勘探和開發技術是大勢所趨。 目前,我國的進口石油依賴程度達40%,須知,石油安全關系到一個國家的政治安全。因此,降低進口石油依賴度是十分重要的任務??墒?,我國陸上含油氣盆地 中主力油田大部分已有30多年的開采歷史,多數油田原油采出程度高達70%,進一步擴大產量的空間十分有限。相對來說,海洋油氣資源還是一塊尚未開墾的處 女地,在海域油氣勘探上有新突破,是破解我國石油困局的一劑良方。 而從國際形勢來看,國際石油與天然氣價格持續居高不下,這促使許多大型油氣公司在向深海進軍。自去年下半年以來,深海石油和天然氣勘探船的招標訂購數量明 顯增多。據記者了解,韓國現代重工、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和三星重工近一段時間接獲了多艘海洋石油、天然氣勘探船訂單。其中,三星重工先后接獲瑞典斯戴納 石油天然氣公司每艘造價達5.2億美元和5.5億美元的深海石油勘探船訂單。三星重工宣稱后者是迄今為止世界上深海石油勘探船的最高造價。該船可自水面往 下打出11000米的深井用于石油勘探。此外,大宇造船海洋工程公司承造的新加坡半潛式海上油氣勘探船,可以在水深3000米的海域向海底打10000米 深的勘探井。 可見,在全球油氣資源緊缺、油氣價格不斷上漲的今天,過去不愿投入巨資的企業都開始從事海洋石油勘探的投入。對此CCS海工處副處長陳瑞峰談到,在我國" 十一五"規劃里,已將發展深海石油開發技術列入,而我國的計劃是達到3000米水深的作業能力,形成4000米水深的研究基地。相對我國目前330米水深 的作業能力來說,這個目標很遠大。而且深海石油勘探開采不是一項單一技術,它需要世界上多種高精尖技術的結合,不僅技術含量極高,而且需要巨額資金的投 入。目前,我國發改委、國防科工委、國家科技部、國土資源部,以及三大石油公司和南北兩大造船集團,正在聯手共同投資研究深海石油開發技術,如此龐大的陣 容,其投資力度可見一斑。然而,中國深海石油開發技術在過去的確是空白,而從技術研發到形成產業,還需要經歷一個過程,因此不可對其操之過急。 總而言之,在這個工業時代,世界在關注石油,中國也必須關注石油。有人說,在當今世界,石油是一種權力:它象征著武力,薩達姆可以因為擁有石油而和世界第 一大強國美國開戰;它象征著財富,中東國家取之不盡的巨額財富被稱作石油美元;它象征著技術,石油工業是將世界上眾多高精尖技術集于一身的貴族產業。而在 中國,石油象征著未來,21世紀的中國大發展不能沒有自己的石油資源,面對南海寶藏,相信中國的深海石油勘探必將大有所為。 |
常見大家議論這類問題,我國人民善侃,世代的悠久傳統,牢不可破。
以前,我們議論過類似的東西許多次,我給大家提議過,我們大家都不侃,戒掉‘侃’的毛病,每人為國家不計報酬地工作10年,我說的是真干活,不是混10年的工資。 為國家出10年力以后,再去發自己的財也不算晚!你還有30多年可發財呢!時間足夠,有什么人相應嗎?
不知道咱們海洋石油開發的設備做得怎么樣? 做得好的話出去和小國合作開發,應該還有一些優勢。
反正石油是命根子,不能沒有。最近看到內蒙古發現了大煤田--50億噸,據說內蒙煤儲量有1.4萬億噸,
超過山西。煤變油國家也在搞,說是這種油非常好,是潛艇用的。我聽一個行內人說的。這個不懂。
8 h( t4 W) f6 q不知道此類大設備咱們國家怎么樣。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