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都虧著做,怎樣再生產? [打印本頁]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9-15 12:29
標題: 都虧著做,怎樣再生產?
本帖最后由 面壁深功 于 2017-9-15 20:12 編輯 s. \# Z. A$ r/ F6 ?' L
6 i( V* `0 _' {: ~" o8 a2 e
很多行業有一個傾向:不是把產品做好,而是把價格做低。機械行業也是一樣,得點兒小便宜就沾沾自喜,不知不覺之后自己就把自己給滅了。
價格做爛了,市場做壞了,當然可以回復到原來的層次。但是,這個修復的過程會很漫長,甚至需要付出死掉一批的代價。有時候,甚至會讓一個品種徹底消失。新生的力量不是來自于飛蛾撲火般的不怕死者,而是來自于反其道而行之的、堅守自己品質定位和價格定位的執著者。
價格適當做低有利于產業化,規模化,但價格過低過濫,不折手段,就扼殺了產業。這是被無數事實證明的真理。
現在的機械市場,你去走一圈,你會發現,同類產品嚴重過剩,價格一家比一家低,哪個產品賺錢,大家就一窩蜂做哪個產品,哪個款式賣得好,大家都仿照該款式來做,同樣一個品種,貴得能賣10W,最低的2-3W的都有,客戶只看表面,感覺差得不太多,事實上,在看不見的地方,差距甚大!但是客戶不知道呀,他們盯著便宜的買,劣幣驅逐良幣,慢慢的好的東西為了生存,也開始降價了!
所以,這真是一個做死的時代!為了讓自己活,所以不想讓大家活!結果是,大家都沒得活!
價格做濫了還能做好么?八成預后不良。就像土地被污染之后,你能指望糧食不受污染么?這同樣是白日夢!
土地被污染了,至少要荒幾年。讓荒草瘋長,把所有污染物質全部凈化,恢復土地本來的純凈,然后才可以種莊稼。只是,這顆粒無收的幾年,有很多人是熬不下去的,要么餓死,要么輾轉流徙。這就是為什么細分品類一開始很有生命力,也有不少人依靠細分品類賺錢,后來大部分企業覆滅的原因!
行業確實需要恢復商業理性,不要那么多不顧一切的瘋狂!
價格是把雙刃劍,可以傷人,也可以傷己。非理性的價格戰,通常等于同歸于盡。行業做到無錢可掙那一天,就離做死不遠了。
我們非常欣賞那些始終堅持自己定位的企業,無論是品牌定位、品質定位還是價格定位,他們才是行業的脊梁,才是行業的未來和行業的希望,才是值得尊敬的企業。
真正值得尊敬的企業,不是發展和擴張最快的企業,也不是規模最大的企業,而是始終如一堅持創造商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的企業,至始至終有自己底線的企業。它的存在,是行業的幸事,是社會的幸事,也是自己的幸事!
所以,堅持自己的產品價值,堅持自己的商業價值,堅持自己存的在價值,是重要的企業底線和商業底線。
如果一個行業有太多是生產垃圾產品的企業,很多企業死了就死了,不值得同情。我們要那么多垃圾企業干嗎?如果一個品類有很多生產垃圾產品的企業,滅了就滅了,不值得同情。我們要那么多垃圾企業干嗎?
我們不能因為垃圾而做濫了行業。
過去30年,我們的經濟水平很差,我們的消費能力很弱,我們需要大量低端產品甚至垃圾產品來填充,那時垃圾產業很發達是可以理解的;今天,我們的消費力和鑒賞力都上來了,我們再生產那么多垃圾產品就是資源浪費,就是挑戰消費者的容忍度,就是對行業和自己的未來不負責任!
4 m/ e% F3 _2 I( k% n
作者: gao_cc 時間: 2017-9-15 12:32
關鍵是手里沒有硬貨啊,怕價高了沒有市場啊,整個行業的觀念沒改變,難辦啊
作者: 2110801044 時間: 2017-9-15 13:14
市場經濟的規律:惡性競爭式的優勝劣汰。
作者: 煙雨迷蒙 時間: 2017-9-15 13:40
問題是你不做自然有大把人做,你要做好的價格自然沒優勢,但消費者并不買貴的好的。所以環境使然,你不做先死的就是你。盡管最后是大家一起死,但是自己起碼活得久一點。
作者: tomback 時間: 2017-9-15 14:11
中國目前這個形勢下,這個狀況很難改變。我們現在的投標都已經到了不看技術,只談價格的地步,可悲。
作者: yangjunjie2 時間: 2017-9-15 14:26
工廠要生產,工人要生存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7-9-15 14:29
這是中國特色,不用糾結!
# ?4 ^: Q) u4 G萬惡的資本主義為啥沒有?因為人家有工會,而且工會是獨立的,不受政府大佬管轄,可以直通皇宮稟報民聲。。。。。。7 @% I1 ^! c6 {# R9 p! g- z' G
而國內呢,基本的勞動保障都得不到解決,都啥年代了,還有企業不交3金繼續運營,不按規定發工資,亂扣工資甚至老賴。。。。。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7-9-15 14:48
大家都在挺住,中國人做生意一絕,就是價格戰,你賠不起了,倒下了,我壟斷市場了,我就勝利了,但是往往事與愿違,結果市場亂了,大家都不好過
作者: liheng538 時間: 2017-9-15 15:54
現在玩的都是錢,如共享單車,看誰先倒下,看誰挺到最后,
作者: 正在連接... 時間: 2017-9-15 17:03
本帖最后由 正在連接... 于 2017-9-15 17:10 編輯 3 ^" t" ?) V" O8 K
# n: L6 t9 n. l* d- M S z! u* e
其實是買方的意愿搞亂了市場,買東西的人一味追求價廉物美。當然也需要企業去定位自己所生產的東西價值。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7-9-15 19:23
手里沒有硬貨,不變革就是死
作者: 天天天藍_ 時間: 2017-9-15 19:46
幾乎是互損模式,撐到最后的也是慘勝
作者: WO7608889 時間: 2017-9-16 11:19
市場經濟的必然結果。現在的低迷正是市場經濟的自我調節過程。把一些不符合市場規律的企業淘汰,完成這個過程,機械行業的春天依舊。等待吧,只是不知道需要多長時間。當價格影響不到訂單或影響很小時,企業自然就會提升技術和產品質量。
作者: yeon6658 時間: 2017-9-16 14:34
hennangaishan
作者: 05527833 時間: 2017-9-16 23:50
關系社會,承包到手,不用次品,還怎么掙錢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7-9-17 23:01
定位就是啥賺錢干啥
作者: 湖泊凌 時間: 2017-9-18 08:24
/ O5 D4 }4 D) W B5 b$ K3 w
不一定吧,毛的年代還可以自力更生,現在稍微上檔次的都是國外的,比如汽車機床,
5 E/ x k. [: ?, F) s. E
作者: jiangsuwanhua 時間: 2017-9-18 09:16
這就是現在的生意場常見的狀況,商家要賣貨,買家要便宜
作者: qq5847271217 時間: 2017-9-18 10:48
呵呵,這有什么問題,因為你是搞機械的所以你站在廠商的角度考慮問題,為啥不從消費者角度考慮問題。市場經濟本應該如此,有個新產品出來了,大家看見利潤很高,于是大家紛紛去做,然后價格自然就將下來了,這不是好事? 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產品的利潤被不斷壓縮,然后有些廠商就抗不住了,逐步退出市場。在這個過程中最后只有幾家做大的廠商得以生存,然后瓜分了市場。同時也為這個產品進行了資源整合,最后節約了社會資源,國家對行業的管理也會變得簡單,有啥不好? 看看國外的發達國家,凡是能以批量化生產的產品,會有幾個牌子? 中國改革開放已經快40年了,很多老板要退出市場,這不是什么壞事。 你說廠商壟斷后,會漲價,吃虧的還會是消費者,不存在的。在中國,認為自命不凡的人多的去了,一旦有機會,新的競爭馬上就會出現。 當然國家壟斷,那個就算了
作者: 專業醬油男 時間: 2017-9-19 08:50
所以現在借環保之名,給小破企業來致命一擊,越是劣質企業環保越是不可能達標,別說你沒污染,廠房的垃圾沒處理好就是污染,地面的煙頭亂扔,這也叫污染。
作者: renjia 時間: 2017-9-20 08:13
都在他媽的搶市場,不管市場爛不爛
作者: 挨拍的5 時間: 2017-9-20 14:33
洗牌已經來臨了
作者: jesuisdj 時間: 2017-9-21 08:38
同感啊,大俠,你是做什么行業的?+ |# \: D L7 Z4 T) h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9-21 08:40
& Y: ^2 V3 r( H; @9 I
非標自動化/ c2 g8 s' }$ c9 ?+ {$ O. b1 R
作者: WO7608889 時間: 2017-9-21 09:03
, B1 J1 x' p5 g) j( r
那時候是國家保護政策。不符合市場。于是有了改革開放。實行市場經濟。由市場決定誰去誰留,于是有了你說的外國產品占領市場。但另一方面,國產也因為市場經濟得到了發展,畢竟只有競爭才有發展。于是又有一批國貨去占領外國市場。進入WTO本身就代表著開放市場,國家保護了這么多年已經夠意思了。想競爭過外國企業,就要自身強。市場決定一切。而不是其他。個人觀點。現在制造行業的問題就是產能過剩和技術不強。淘汰一批,崛起一批,不會遙遠。0 _$ R. h) s+ ^' X# N# z5 N6 q
作者: 礦泉水777 時間: 2017-9-21 09:03
說的真現實!現在基本上都是這樣干!
作者: 湖泊凌 時間: 2017-9-21 15:49
( C. A) {0 y' B: N# P. i+ \
毛的年代,汽車起碼是都是解放東風吧,現在都是合資車企的天下,你認為我們有多少核心技術?+ s w) u% H% E7 ^- R
作者: wxg263 時間: 2017-9-21 16:25
! \0 f" x% `$ y; C6 Y你還別說,10人左右的小企業 不交的很多很多,亂扣錢 那倒不多,就是加班沒加班費 也是很多大企業都有的毛病,比如德企的一些集團公司,月工資上萬
3 d8 S+ s8 r$ A$ Y
作者: 耳總不是胖聰 時間: 2017-9-22 10:25
研發新東西太難,只能把價格壓低不然哪有競爭力
作者: liushaobo1989 時間: 2017-9-24 16:36
! U- f4 g/ Q+ {# T8 ~* I- z
早呢,淘汰弱的,但留下也不一定是強的。6 V/ m, _8 m) `7 o
1 h" S: I9 }, t( r9 v5 z
作者: chaozhan1992 時間: 2017-9-25 10:26
小作坊太多,利潤都壓干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