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qū)

標題: 90度折彎扣除得到的K因子,用于非90度不準確 [打印本頁]

作者: JasonSu_g11EK    時間: 2017-9-6 01:12
標題: 90度折彎扣除得到的K因子,用于非90度不準確
90度折彎扣除得到的K因子,用于非90度折彎不準確,怎么辦?( ~6 M4 ]' D. z
上模相同R0.5,板厚相同2mm,鋁板,90度折彎扣除3.4。反推出K因子0.26
( d0 S5 I# F! V; T. X/ \折鈍角和銳角的鈑金,發(fā)現(xiàn)K因子0.26不準確,反復試過后,差不多要K因子0.38
* e5 p( p9 d) Y% C9 F6 |7 U) C7 d
K因子不是應該適用于任何角度嗎??
& E3 Z( M# M& N# v6 e  }3 R
# E4 c- h; F4 r$ d7 f
[attach]432586[/attach]
, Y- K$ H' r: |  E

作者: qq642446015    時間: 2017-9-6 08:14
學習
作者: wxg263    時間: 2017-9-6 08:18
那問題就難道了,鋁板那真沒折過
作者: 藍色格    時間: 2017-9-6 08:19
不知道為什么,我也想知道,我們公司90度用折彎扣除,非90°用折彎k因子。
作者: 313319402    時間: 2017-9-6 08:25
是的,理論上說,K因子適合于任何角度。但是在實際折彎中,也會有特殊的情況,本身與模具會有關(guān)系。再者這個2mm的板,折彎半徑0.5mm是不是小了些?
作者: 郭向東    時間: 2017-9-6 08:37
學習了
作者: 淡然    時間: 2017-9-6 09:29
聽有經(jīng)驗的人說,角度不同要乘以一個系數(shù)。, s1 `+ l( V! X2 u: f' g2 j) n6 l  @9 e

作者: 瘋小邪366    時間: 2017-9-6 10:14
扣除系數(shù)×0.5(45/90)
作者: dzbin    時間: 2017-9-6 10:56
本帖最后由 dzbin 于 2017-9-6 11:00 編輯
  g1 L* B3 r4 D" v# e' D! l+ G
$ e' G+ O6 V" \, H3 |7 `1 H: ~) U是你的K因子不準,你的k因子是推算出來的,而推算的基礎(chǔ)數(shù)據(jù)是你認為內(nèi)R等于0.5,但實際內(nèi)R到底是多少?怎么可能等于0.5?一般來說內(nèi)R都要大于板厚,很少有見到小于板厚的,不要想當然的認為上刀尖角R0.5內(nèi)R就是0.5。
作者: qf911    時間: 2017-9-6 12:08
買本鈑金手冊,上面都有寫,別瞎琢磨。
作者: JasonSu_g11EK    時間: 2017-9-6 21:15
dzbin 發(fā)表于 2017-9-6 10:566 a9 |% u* W( Z) i* F: Y" p& Z+ n+ e
是你的K因子不準,你的k因子是推算出來的,而推算的基礎(chǔ)數(shù)據(jù)是你認為內(nèi)R等于0.5,但實際內(nèi)R到底是多少?怎 ...

9 I& `+ y. @8 r! a% s兄弟說的是,R0.5真是太小了,2mm厚的板,需要用R2的上模。
1 l! z! n6 x( n# l我明白一般板厚≤R內(nèi)角
! b5 v" n7 D3 t+ K. }9 P* c: z# v% p
只是公司的制造設備有限,所有的刀具都是R0.2-R0.77,默認0.5計算,板材是1-3mm,材料分別是:鋁板,不銹鋼板,碳鋼板,銅板。
* q1 v) Q: Q: d' Q* m  _我統(tǒng)計了90°的折彎扣除,做了一個表格。9 Z: U' f! h# H* p! W
那么像我這種情況,K因子是不是無法用了?非90度折彎無法統(tǒng)計出來?就算每個角度都去手動折彎,游標卡尺也量的不精確,不同角度的折彎扣除也不好統(tǒng)計啊。; {" z7 F5 i+ s% _, O
我還用過扣除的經(jīng)驗公式試過,好像也不準。
& T. f% N5 h( d0 a* v( h5 ~) o(180°-n°)÷90°×(90°角時的扣除數(shù))2 \3 @/ r5 a/ h" [+ }+ t

作者: JasonSu_g11EK    時間: 2017-9-6 21:15
qf911 發(fā)表于 2017-9-6 12:08) E; ^- @9 ~. v4 q, v7 j
買本鈑金手冊,上面都有寫,別瞎琢磨。
* S# V5 h/ z( N; U# w
哪一本?
% Z0 W0 x8 A  P& \( J  p1 v
作者: JasonSu_g11EK    時間: 2017-9-6 21:17
313319402 發(fā)表于 2017-9-6 08:25
6 x8 b: u* X9 l# P; x是的,理論上說,K因子適合于任何角度。但是在實際折彎中,也會有特殊的情況,本身與模具會有關(guān)系。再者這 ...

+ _& v  h# [$ Q  U是小了0 c$ b% E; U2 V2 e9 S
一般內(nèi)角要R2。) i" }; x' `% f# a7 q
但是公司制造能力差,刀具不全,只有R0.5
6 F0 M0 [! s# f9 ^, D$ c0 `! c
作者: rtskiss    時間: 2017-9-6 22:07
學習
3 S! I1 n9 n3 r: A) T; O
作者: sj1305724    時間: 2017-9-7 11:55
藍色格 發(fā)表于 2017-9-6 08:19
# H, s6 y9 }$ ]4 \5 u3 g不知道為什么,我也想知道,我們公司90度用折彎扣除,非90°用折彎k因子。

2 x6 M8 O" ^" j$ Q* ]* i& Y你們公司的K因子,也是按照90度折彎扣除反推出來的嗎??1 I. e, K$ J7 h2 Q/ B& ?8 f

作者: 藍色格    時間: 2017-9-7 13:18
sj1305724 發(fā)表于 2017-9-7 11:55
. ^! U8 U$ `- X* Q6 y, y4 w你們公司的K因子,也是按照90度折彎扣除反推出來的嗎??
. H, \" B- U& p( z" D: k
      90°用折彎扣除,應該是按我們公司的實際情況來取值的。但是非90°時用折彎k因子。k因子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用90°的折彎系數(shù)反推的,有可能是反推以后做了調(diào)整。我用k因子和折彎扣除分別算了90°時的展開尺寸,兩者有0.05-0.1mm差別。有可能90°和非90°的K因子是有一些差別的,還是什么原因?
作者: JasonSu_g11EK    時間: 2017-9-7 15:18
藍色格 發(fā)表于 2017-9-7 13:18
; n. C' h! g! z' @0 h' q: f90°用折彎扣除,應該是按我們公司的實際情況來取值的。但是非90°時用折彎k因子。k因子我也不知道 ...
6 R0 Q* K' j, k" x  q, J: U2 Y3 {
K因子好像不太實用,不穩(wěn)定?
( C) w" {7 Z; T$ K0 C5 i5 y+ w那么按照你的說法,非90度零件的K因子,都應該不一樣的,比如45度和135度的K因子可能就不一樣,每個角度的K因子都需要微調(diào)去校正?9 R) B/ y- N+ @7 q2 l; `

作者: 藍色格    時間: 2017-9-7 15:55
JasonSu_g11EK 發(fā)表于 2017-9-7 15:188 z( y; q8 L4 A+ w
K因子好像不太實用,不穩(wěn)定?$ K( l/ O$ S, |" G& M
那么按照你的說法,非90度零件的K因子,都應該不一樣的,比如45度和135度 ...

5 a* y: r1 C- W/ [* |/ c, V; L% p6 |     不知道。也可能是我們公司的K 因子是網(wǎng)上找來的,根本不是實際反推出來的。
0 I- a1 R( i$ p( k
作者: dzbin    時間: 2017-9-8 11:26
JasonSu_g11EK 發(fā)表于 2017-9-6 21:155 _6 \( H, M# I
兄弟說的是,R0.5真是太小了,2mm厚的板,需要用R2的上模。
  [; F5 s/ S4 Y5 s我明白一般板厚≤R內(nèi)角

1 Z, W( @' Z* b+ f/ _你根本就沒理解我說的意思,我是說那個內(nèi)R是指你實際折出來的內(nèi)R是多大,而不是你上刀的R角是多大,并不是上刀R角0.5內(nèi)R就是0.5,你用上刀R0.5的模具折出來的實際內(nèi)R也是接近R2的。內(nèi)R大小除了特殊情況下,幾乎和上刀的R無關(guān)。
( n; g; q* G' u! T9 |
作者: abdfmn373    時間: 2017-9-8 15:55
應該是材料在折90和非90時的實際延展不一樣,你可以試刀總結(jié)經(jīng)驗
作者: JasonSu_g11EK    時間: 2017-9-10 02:11
dzbin 發(fā)表于 2017-9-8 11:26
5 ]: J8 M: F7 t) {0 }6 T& {你根本就沒理解我說的意思,我是說那個內(nèi)R是指你實際折出來的內(nèi)R是多大,而不是你上刀的R角是多大,并不 ...

3 v8 W1 |! m9 l  m內(nèi)R角和上模無關(guān)?
9 M& u) B/ \" ?( e  N實際R角我沒測試過,你的意思,一般情況下T=2的板,即使用R0.5的上模折彎,實際上可能R角也是R2?
4 v7 i" |/ ?0 K' s0 O5 N那么我在SW里鈑金設置里面,R角應該設置多少?0.5還是2?這個和展開尺寸是有關(guān)系的!
* T7 Z% a. [- w! g
作者: 夏繼達    時間: 2017-9-10 07:15
我們公司90°用折彎扣除3.4,非90°用K因子0.396
作者: JasonSu_g11EK    時間: 2017-9-11 00:25
夏繼達 發(fā)表于 2017-9-10 07:15: B# y! W! [0 D
我們公司90°用折彎扣除3.4,非90°用K因子0.396
9 a6 L. Z+ R# H$ W; s( t" S2 k% ~( Q
R角不同,板厚不同,材料不同,折彎扣除都是不一樣的。你這樣沒頭沒腦的說了這一句,我根本無法理解
) H% e% t# k' Q( D/ C$ M0 I
作者: dzbin    時間: 2017-9-11 10:05
JasonSu_g11EK 發(fā)表于 2017-9-10 02:112 G% P3 E: h) d4 E
內(nèi)R角和上模無關(guān)?
+ U4 C: r- ^# \0 r" }) w實際R角我沒測試過,你的意思,一般情況下T=2的板,即使用R0.5的上模折彎,實際上可 ...

6 h9 s, X8 l, l/ s. \& H) \# Vsolidworks的R是指實際R角大小,你實際R角大小和上刀一致不一致你實際看下啊,問題給你指出來了,就不要亂懷疑,實際看下,這里多數(shù)人都回答不到點子上。
7 W: r% _6 U, {, ^5 }6 w
作者: 夏繼達    時間: 2017-9-13 08:46
JasonSu_g11EK 發(fā)表于 2017-9-11 00:25
% t. V# j5 j+ s6 B! pR角不同,板厚不同,材料不同,折彎扣除都是不一樣的。你這樣沒頭沒腦的說了這一句,我根本無法理解
; N5 ?' b3 d* _9 l6 m" `
我說的是2個厚的碳鋼板怎么R角不同,板厚不同,材料不同?" L& L+ b9 _: x! L

作者: JasonSu_g11EK    時間: 2017-9-13 09:43
夏繼達 發(fā)表于 2017-9-13 08:46
1 X! A/ \0 e7 {1 D我說的是2個厚的碳鋼板怎么R角不同,板厚不同,材料不同?

# d. Y* }  m6 [3 U9 m謝謝!1 N  A4 n( A& ~5 d- w; I' x

作者: JasonSu_g11EK    時間: 2017-9-13 09:46
夏繼達 發(fā)表于 2017-9-10 07:15
& e+ Y) A- E) w1 W- e7 q我們公司90°用折彎扣除3.4,非90°用K因子0.396

' G' H: _% j+ {* J+ PR角是多少?
# D6 ?6 C  l' s# E你算過90度的K因子嗎?理論上任何角度的K因子都是一樣的& W; A! N- u0 X/ ^

作者: gao604871787    時間: 2017-9-13 16:09

作者: gao604871787    時間: 2017-9-13 16:10

作者: 愛吃板栗的小云    時間: 2017-10-20 09:14
知道K因子實際操作中是怎么的出來的嗎?車間多走走
作者: 機械0738    時間: 2017-11-29 14:58
可以用SW展開! c6 Q  X' H2 U+ i
% P; y/ g1 p' a3 F1 X1 a: D7 E

: T3 U7 q: W: _  d4 ]
作者: 航公飛擊    時間: 2018-4-26 08:57
上模不管,看下模,機床上面有一張折彎壓力表,你就知道內(nèi)R了
作者: 零度freedom    時間: 2018-5-5 14:08
航公飛擊 發(fā)表于 2018-4-26 08:574 k& F9 m& k, I2 Z" \2 `7 J2 N8 l
上模不管,看下模,機床上面有一張折彎壓力表,你就知道內(nèi)R了

! v/ X5 d0 p( w; M! L. E這個表會準嗎?還沒去量實際的
1 O. K) m- W  E8 c6 U
作者: yanghongtao0328    時間: 2018-5-9 10:59
是你的K因子不準,你的k因子是推算出來的,而推算的基礎(chǔ)數(shù)據(jù)是你認為內(nèi)R等于0.5,但實際內(nèi)R到底是多少?怎么可能等于0.5?一般來說內(nèi)R都要大于板厚,很少有見到小于板厚的,不要想當然的認為上刀尖角R0.5內(nèi)R就是0.5。
0 r. T. `0 q9 W: }. H. l1 Y
作者: 張向威    時間: 2018-9-20 20:40
話說我到我們公司上個月都沒接觸過K因子,我們公司就用一張折彎展開系數(shù)表,也沒管過R角,感覺出去了就不行了
作者: WENGJUN    時間: 2018-12-16 22:28
淘寶買個測量內(nèi)圓角外圓角的,實際測量多少 建模按實際測量圓角建模 板厚多少和內(nèi)圓角多少 可以得出K因子多少 [attach]471375[/attach]
作者: WENGJUN    時間: 2018-12-16 22:32
K因子 是 板厚和內(nèi)圓角 得出的數(shù)據(jù) 這個自己看看吧
作者: c2701624717    時間: 2019-1-24 10:23
折彎內(nèi)R大小是板厚決定的,2mm的板,用下刀槽寬12mm的折,這樣才能正確計算K因子,和上模無關(guān)。
作者: zidaneyc    時間: 2019-1-24 22:14
學習
作者: c2701624717    時間: 2019-2-4 21:24
你用的下模槽寬是多少都沒說,只說上模的r,你使用的條件沒有給齊,計算出的K因子直覺不對,能給出你的實驗條件嗎?板厚、下刀槽寬
# y( y1 V/ \& L! ^& i
作者: buglee    時間: 2019-2-13 16:20
學習
作者: kqenvs    時間: 2019-6-8 15:39
不知道為什么,我也想知道,我們公司90度用折彎扣除,非90°用折彎k因子。
作者: c2701624717    時間: 2019-6-21 11:08
折彎扣除3.4,你能反推出K因子是0.26?怎么推出的?不可能!( t' Q+ M+ R; }0 b- B! c" C& [

作者: 好久不見lcl    時間: 2019-7-5 12:01
正在學習鈑金設計中。。。k因子不是材料的固有屬性嗎?材質(zhì)板厚確定了k因子值理論上應該是一個定值。網(wǎng)上有這k值但是有不同的版本不知道哪個是對的,還有折彎系數(shù)也好多版本。。。就拿板厚1的spcc板有的說折彎系數(shù)是1.56 有的1.64 有的1.8.。。。
3 O# V) S0 R2 v1 W# f# y! V( Qk值有0.31  又0.35 又0.42  媽呀 哪個是對的。。。求解答,謝謝。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qū)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