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滾珠絲杠噪聲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很奇怪的藥    時間: 2017-8-2 10:47
標題: 滾珠絲杠噪聲問題
        背景介紹:由于非標要求,設計一套采用絲桿傳動的上升下降結構,其示意圖如下。運行一段時間后,絲杠運行過程出現尖嘯聲,判定為滾珠磨損
(, 下載次數: 135)       


現更換新絲杠后,運行2天,噪聲逐漸增大,故分析改善


下圖為簡單的示意圖(外包的東西,沒有圖紙,粗略畫的)


(, 下載次數: 103)


在絲杠安裝過程中,發現滾珠滑塊與滑軌的水平度不夠,導致裝配后,滾珠滑塊有額外受力,導致滾珠磨損驗收(下圖簡單示意)

(, 下載次數: 113)

(, 下載次數: 102)



       求助問題:現在這邊的安排應該是要改連接板,現有連接板在螺絲鎖緊后,或多或少都會造成一個額外的力,大家有沒有什么好的連接方式/方案給予參考下,謝謝了





作者: Enginer    時間: 2017-8-2 11:28
調驅動器的參數試試,我們之前也遇到過這個問題,結構調了很久沒效果。
后來跟電氣的看了下,具體驅動器的什么參數我就不懂了。
作者: 探根究底    時間: 2017-8-2 11:48
連接板和滾珠滑塊之間的間隙控制在0.2mm內沒問題吧?滾珠螺母和滾珠滑塊間隙配合 單邊間隙至少0.2mm  螺絲孔如果是M4 開4.4 4.5 的 。珠螺母和滾珠滑塊間的螺絲最后鎖。
作者: 受不了了    時間: 2017-8-2 11:49
幾年前我們機械工程師也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機構,車間工人師傅要裝一個星期,我聽了簡直驚呆了。其實你只要認真分析一下這機構工作時的受力情況,稍微改一下,加工裝配就會沒任何精度要求,3分鐘就可以裝好,滑溜無比,絕不梗死
作者: 林一丿    時間: 2017-8-2 12:03
鎖平了就好了吧
作者: 受不了了    時間: 2017-8-2 12:19
本帖最后由 受不了了 于 2017-8-2 12:20 編輯
Enginer 發表于 2017-8-2 11:28
調驅動器的參數試試,我們之前也遇到過這個問題,結構調了很久沒效果。
后來跟電氣的看了下,具體驅動器的 ...

這個時候就是機械和電氣在扯皮了,這個怪不到電氣,這結構幾乎到處都是,但我第一眼看它就覺得在大部分場合根本不合理。學過機械的人從我這兩段跟帖里應該已經想出整改方案了

作者: 石頭887    時間: 2017-8-2 12:45
裝配問題,由于加工誤差,連接板與滑塊有間隙可以用銅片墊
作者: 聽、一首歌    時間: 2017-8-2 12:52
不要做成硬性連接。
這樣做本身就很難保證絲杠不受力。高度無法一定一致。
錯誤的設計
作者: lee0925    時間: 2017-8-2 12:54
本帖最后由 lee0925 于 2017-8-2 12:58 編輯

數控機床上成熟的結構都是這樣的。
作者: 郭向東    時間: 2017-8-2 13:07
cnc  雕刻機都是這樣的
作者: 277741987    時間: 2017-8-2 13:24
  伺服驅動的參數   更改慣量參數試試
作者: 聽、一首歌    時間: 2017-8-2 13:42
連接絲桿螺母的塊塊做成高度可調的不行嗎?
作者: 熊-男的    時間: 2017-8-2 13:53
聯軸器,萬向節不都可以嗎?
作者: 余存    時間: 2017-8-2 13:55
看樓主的意思是,因為兩邊滑軌滑塊出現高低差所以導致絲桿磨損,出現噪音,那解決辦法很簡單了啊,直接去看上銀的滾珠絲桿組安裝方法,照著上面的裝配就好了,我感覺你們那是不是沒有專門的鉗工,不然不會出這種問題。
作者: 余存    時間: 2017-8-2 13:57
聽、一首歌 發表于 2017-8-2 12:52
不要做成硬性連接。
這樣做本身就很難保證絲杠不受力。高度無法一定一致。
錯誤的設計

不是結構的鍋吧,這結構爛大街的了,包闊各個有名廠商的線性模組都是類似結構,個人覺得主要問題是裝配問題和加工問題吧,當然,不排除滑軌滑塊太垃圾,精度不夠。

作者: 不是高級工程師    時間: 2017-8-2 15:12
結構是否過定位了?
作者: koks    時間: 2017-8-2 15:39
受不了了 發表于 2017-8-2 11:49
幾年前我們機械工程師也設計了一個這樣的機構,車間工人師傅要裝一個星期,我聽了簡直驚呆了。其實你只要認 ...

請問下是怎么修改的呢?怎么來彌補加工裝配的誤差,謝謝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7-8-2 15:46
你說的這個問題,我們之前都是這樣設計結構的,也沒遇到過,有間隙通過墊片調節,各零件的精度是需要保證的;標準結構都是這樣的
作者: fswbvip    時間: 2017-8-2 16:31
中間裝那個絲桿螺母的座子是要測量后配磨的,或者加墊塊的。一般我們做機床這些精配合出來的精度都要求在一個絲以內的,怎么可能出現絲桿磨損的情況。你們如果測不準的話可以把那個裝螺母的座子內孔加大0.1到0.2,保證孔的中心線與連接面平行就很好調節了。
作者: 受不了了    時間: 2017-8-2 17:19
koks 發表于 2017-8-2 15:39
請問下是怎么修改的呢?怎么來彌補加工裝配的誤差,謝謝

側面固定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7-8-2 19:46
從噪聲來源來找問題
作者: ruanyaojie    時間: 2017-8-2 20:25
建議固定方向換一個,或者加墊片

作者: 張大偉_I0N2x    時間: 2017-8-2 20:26
學習了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7-8-2 22:29
機械結構的安裝定位有比較大的誤差,樓主還是從機械裝配方面著手,多做一些檢測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7-8-2 23:08
絲母改為側面連接,再有問題直接找裝配。
作者: 管1理員改我密碼    時間: 2017-8-3 10:33
有縫隙就加墊片啊
作者: 杭MR.JRC    時間: 2017-8-3 10:46
不知道你的滾珠絲桿滑塊側面有沒有連接孔,可以考慮做成側面連接的方式
作者: 受不了了    時間: 2017-8-3 10:52
我們公司以前的二逼工程師的名言:裝配,裝配,既要裝也要配。設計得一塌糊涂,把希望寄托在裝配身上,裝配工打眼攻絲,打磨,切割,燒電焊,墊銅皮,啥都在搞,老板老是責怪裝配師傅不愛干凈,機器裝好了到處都是臟的,我就說這跟裝配工毛的關系,全是機械工程師的責任,早點滾蛋的好
作者: eyang1123    時間: 2017-8-3 11:01
1.設計時固定螺母的空加大,預留足夠的余量。
2.加工精度保證。
3.裝配的時候走點心,要求高一點
4.還不行就塞尺測距,加墊片吧!
作者: ゛綄鎂の愛    時間: 2017-8-3 11:06
直接用塞尺測量間隙值,然后搞等值厚度的銅箔或塞尺墊在間隙里調平
作者: renranzai    時間: 2017-8-3 11:33
這個配磨一個墊片就可以啦,首先可以用塞規來確定兩之間的間隙,墊片可以裝在螺母裝在螺母座下或者是拖板下。很方便的

作者: 王振世    時間: 2017-8-3 11:39
絲桿一端固定

作者: DUAN19950723    時間: 2017-8-3 11:41
路過!
作者: ailaodao    時間: 2017-8-3 14:37
絲桿電機端上一個軸承就可以了 尾部不要上軸承,這樣可以降低對零件的加工跟裝配精度。
你這種問題主要還是絲桿的自身強度抵消不了外力,主要問題有兩點1、零配件加工裝配精度2、絲桿的強度(直徑太小)
作者: 御花貓    時間: 2017-8-3 15:36
既然有明顯的裝配誤差存在,建議重新組裝,類似雕刻機導軌和絲桿安裝調試過程,打表校對,通過安裝面的刮鏟調整到滿意范圍,絲桿螺母座間隙就墊片補償,國產成品機里經常墊各種東西。
作者: 受不了了    時間: 2017-8-3 16:24
我們想要得到的僅僅是平行于絲杠的推力,結果大家都是把絕大部分精力消耗在絲杠螺母座和平臺的垂直連接,這結構我真心覺得不合理
作者: 華子324    時間: 2017-8-4 09:11
塞尺測一下 墊一下就好啦 小公司做零件加工不到位的多了去了 比如那個絲杠螺母 你標中心到安裝面±5絲 他可以給你做成±0.5甚至1個的都有
作者: debochina    時間: 2017-8-4 09:21
為什么不考慮直接用模組呢,這樣的話裝配就不會有這么些問題了。
簡單方便。
作者: 小鯉魚6    時間: 2017-8-4 09:58
現成的模組兩三千塊錢一套,又便宜又好用不買來用,非要在這里搞事情,設計不到位,加工誤差大,組裝不會裝,然后組出來一個廢品,搞死一大堆人,何必呢
作者: 刀劍如孟    時間: 2017-8-4 10:11
本人自己想了一個結構,就是滑塊不要和連接板直接固定死了,畫了個示意圖,請參考

作者: amusoso    時間: 2017-8-4 10:57
受不了了 發表于 2017-8-3 16:24
我們想要得到的僅僅是平行于絲杠的推力,結果大家都是把絕大部分精力消耗在絲杠螺母座和平臺的垂直連接,這 ...

你來個合理的

作者: 程一曦    時間: 2017-8-4 20:35
安裝的時候,螺絲先不要鎖死,運行一段時間在縮緊
作者: Lつkh    時間: 2017-8-4 22:27
拜托,由于加工精度,各尺寸原因,不要直接裝上去了,換個方式側面開大點間隙孔組裝,或者做轉接板等。
作者: Demon丶L    時間: 2017-8-5 17:49
看看學習下
作者: 行天下    時間: 2017-8-9 16:22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捕獲1  看下這種連接方式,或者連接塊尺寸公差直接做好,這樣也不會有問題,最后調試好就沒問題了。
作者: hnsqyqz174    時間: 2017-8-9 16:30
螺母與螺母座是間隙配合,0.4的間隙,留些調節空間
作者: 沐野流星    時間: 2017-8-9 21:43


作者: 喀秋莎88    時間: 2017-8-10 13:41
這個結構是經典結構啊。
你的裝配沒裝好,0.2mm的間隙是很大的。
裝完了,有經驗的工人旋轉下絲杠,通過旋轉的力的大小就知道絲杠裝沒裝好了。


作者: 一展刀鋒    時間: 2017-8-24 15:55
行天下 發表于 2017-8-9 16:22
看下這種連接方式,或者連接塊尺寸公差直接做好,這樣也不會有問題,最后調試好就沒問題了。

你的圖上這個像是無桿氣缸而不是絲桿吧?
無桿氣缸那樣沒問題,需要浮動連接,絲桿這樣做其實不好
那兩個塊配合間隙大了,影響絲桿精度,小了非常不好裝,而且為了使用穩定性,2個零件都必須淬火
這樣代價比直接墊銅片要大

作者: jack99    時間: 2017-8-24 19:02
我是外行,說錯勿怪。
連接板和滾珠滑塊間有空隙,那加個墊圈再擰螺絲會不會好些?
作者: 水不醉人    時間: 2017-8-25 07:07
我是來學習的。
作者: lslhf    時間: 2017-8-25 08:48
連接件的孔改大,我們是這樣做的
作者: 華2017    時間: 2017-9-12 10:50
刀劍如孟 發表于 2017-8-4 10:11
本人自己想了一個結構,就是滑塊不要和連接板直接固定死了,畫了個示意圖,請參考

這個結構我用過。當時因跨度比較長(800mm),擔心變形后絲杠受力很大,所以做了個中間連接件。確實很好。


作者: Yaphet_S    時間: 2017-9-12 20:47
。。。。。。設計的時候在連接板上左右各打兩個基米孔,用基米螺絲調節好滑塊水平之后再固定好連接板與滑塊不就可以了嗎?
作者: 2032656141    時間: 2018-6-24 10:54
過來學習的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