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記德國工作生活見聞分享 [打印本頁]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5 18:14
標題: 記德國工作生活見聞分享
在社區里面潛水好長一段時間,從大家分享的資料里面獲益匪淺。
9 r; z  n$ W  p: y; R最近跟論壇的朋友交流,鼓動我寫寫在這邊的工作生活見聞,可能大家會有興趣。' A- w! `$ ?( q, j
因為樓主平時工作比較忙,就利用個人時間碼起,想到哪說到哪,各位大俠輕拍。5 v6 L5 q& n: N$ B+ c7 |8 ]
如有不當之處,歡迎討論指正。
# e, M  t8 e  x# @, O! G' ~# r3 C  {4 g& T6 \& B$ n% s
3 W0 _  q8 Z: N5 B  o: F3 Q5 t
/ _: w& D, t: c, Z9 E! Q2 h6 J

  \  z& R+ {* R& m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7-7-5 18:26
熱烈期待!2 q2 w+ {* V5 Y# j6 Z9 f/ R1 h. l
3 x2 t$ g4 Y- }# p& q7 u
德國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國家,歷史上出過很多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德國人以理性、一絲不茍著稱,德國的機械工業更是世界榜樣。德國勞動者每年休假也差不多是最長的了。$ x2 f  k. b) W9 t

, C2 z( F7 a2 y7 j. ^6 A, k" l% y二戰對人類犯下了罪行,德國做了懺悔,并在廢墟上重建了國家,幾十年過后再次崛起,當然無緣稱霸了。一個民族,物質被摧毀了似乎也沒什么,精神尚在就有希望。
% @: C* U& P, D/ Q
; M/ r4 _3 ^6 z請樓主多介紹一下普通德國人的生活和性格,他們典型的一天是如何度過的,住房是怎么樣的,年輕人和上一代有什么變化,工業是如何運轉的,為什么能做出那么好的產品。企業管理是怎么樣的,勞資關系,同事關系如何。還有很多,期待細節,不怕瑣碎,多多益善~
作者: 我從崖邊跌落    時間: 2017-7-5 18:31
歡迎~
作者: 張麻子    時間: 2017-7-5 18:35
我一般在網上看到好的資料也喜歡分享到社區,可惜文筆不行,自己的感悟寫的不好。我又特別喜歡看帖,期待大俠的的分享。
作者: pokerkings    時間: 2017-7-5 18:39
今年夏天德國足球也是賺足了眼球。三隊拿歐青賽冠軍,二隊拿聯合會杯冠軍,一隊在悠閑度假。有一種足球比賽叫90分鐘后德國隊贏。希望樓主可以介紹一下德國的足球體育產業。謝謝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5 18:58
篇一 - 工作環境" i6 r2 ^% u( ^% s$ A

7 A/ L+ c- s: f( Y! ~$ G交待下背景,樓主所在的區域是德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尤以機械、化工、展會等行業著名。+ m9 m5 y: d/ F' Q- G

/ W& M8 j% [0 p; M在一個組織結構中,從細節可以看出一個公司的文化。德國大多數中型大型公司大多比較注重從硬件上給員工創造一個方便舒適的環境,也在這方面投入比較多。6 E* R; ~7 s9 \  A: M
; b7 R) R2 F% D5 O: `+ i3 \- E- z
像很多公司都會給每個員工配置的雙顯示屏,一個屏幕看郵件另一個屏幕可以同時做其他的工作,尤其是設計時對著清單或是客戶來的圖紙,或者做表格對照其他的數據,比起單屏來說,方便很多,而時間長了自然每個步驟節約的時間會提升效率,這點是經過一段時間能切身感受到的。
8 r  G5 v: ?# t4 l9 g8 e' W: W* L' y; ?1 I6 E
辦公室skype商務電話(戴耳機的)也越來越常見,電腦聯了網就可以撥電話。在打電話時能解放雙手,可以記錄會議內容、查找電腦上的資料,從投入的成本來說,應該也會比常規的座機電話費用更低。另外,也可以作為內部員工的溝通平臺,不用再另外開發或安裝別的軟件,真的是很方便。當然,如果經常外出拜訪又需要聯絡業務,公司是要給配備手機的。德國很重視工作和生活分開,沒太聽說有拿私人號碼用于工作的情況。7 b# o9 h' F, I

# C# A) x% s7 a( m' y德國乃至整個歐洲因為老齡化人口問題特別嚴重,退休年齡現在基本在60歲-65歲以后(腦補一下周邊的同事好多工齡二三十年的,國內的大爺大姨這個時候早退休在家享天倫之樂了吧...)。青壯年勞動力不足的情況下。無論辦公室還是工廠車間,好多雇主為了留住人才,為了讓員工工作更舒適一些,人體工學座椅,工作臺等等非常流行。其實說到底也是算了一筆長遠的經濟賬:一個員工的流失背后損失多少很難去計算(公司花在培訓員工的時間和費用+員工流失空缺的時間所耽誤的工作或減少的收益+招聘新的員工時間和費用等等)。0 m& j/ |6 Q. G. W
( M; Z& p$ z4 ~- Q+ V. r
以上幾個例子,代表的也是德國整個民族的文化從上到下,考慮的還是長遠發展,即使有時眼下是吃虧或者不利。這點還是很令人敬佩的。+ h5 a: \# ?. m* V. j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5 19:00
張麻子 發表于 2017-7-5 18:35
; H/ c8 R' D) p1 n5 t我一般在網上看到好的資料也喜歡分享到社區,可惜文筆不行,自己的感悟寫的不好。我又特別喜歡看帖,期待大 ...

7 d4 I( U# O( Q' }' Q我也總看別人分享,這回算拋磚引玉吧。
5 L7 ~2 b# ?. R0 e. j2 q( [別害臊,勇敢邁出第一步3 m$ W+ _) c" g' _) r
( z/ r" D, E) ?  Q: }' l8 `6 ]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5 19:03
老鷹 發表于 2017-7-5 18:26/ s" B" r3 b. G$ k. a- l
熱烈期待!
, K$ ~2 ?# [$ q% [* d4 S( o- [
" i& U4 H, r8 [0 U) l4 s# o5 x德國是一個令人尊敬的國家,歷史上出過很多哲學家、數學家、物理學家。德國人以理性、一絲不 ...

( G& v  V, ~! b- J- e謝謝支持。
% t( M3 E' ^8 f8 }德國是有很多值得學習的地方,不過國外的月亮也不是一定那么圓,中國也不是那么不堪。5 H5 l+ V- _7 X# k. p' `2 V- i
我慢慢碼起來,之后可以探討,還是很有意思。
$ B* w+ [/ C* n5 C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5 19:53
pokerkings 發表于 2017-7-5 18:390 E3 r  f$ D8 p0 n% _$ E5 T
今天夏天德國足球也是賺足了眼球。三隊拿歐青賽冠軍,二隊拿聯合會杯冠軍,一隊在悠閑度假。有一種足球比賽 ...
  g. {: b: m2 h* P% P0 c& e
這么了解,鐵桿球迷啊2 c9 K2 j" U  E- E7 N
足球真的是德國人的驕傲,去看過幾場德甲的球賽,氣氛真的很感染人,鑼鼓喧天的,遇到熱門賽事全場幾萬人高歌喊口號那個場面在我印象中大概只有在90年代國足比較強勁的時候見過。
7 z" b- V2 u9 R4 \4 S5 Z, r3 f) z球迷都有各自支持的球迷會,入會每年交不了太多會費但好處多多,比如可以買一整年/季度賽事的票,像一些熱門賽事,個人臨時在外面單獨買票尤其是日期臨近的可能又貴又沒有好的位置。可以認識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票私下交易的也比較方便。在其他城市有賽事的話,球迷會都會組織球迷俱樂部的一起往返,總之有組織好辦事。2 M. w1 L0 u2 x, X; i
最近國足U20貼錢到德國踢比賽的事,德國的球隊抗議聲也比較大。9 U7 T- I5 k! j; J7 L* m- t
國足還是不說了,我們說說乒乓球什么的吧。。。
) T9 y7 y, n3 o# X$ r% c0 ?  z
作者: 韓寒11    時間: 2017-7-5 20:45
德國確實是很發達的工業國家,有很多先進的技術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7-7-5 20:50
期待樓主的后續之作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7-7-5 21:28
趕上直播了,搬個小馬扎圍觀
作者: wxg263    時間: 2017-7-5 22:01
怎么可以加入德國國籍呢?》 非常期待,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7-7-6 07:33
德國 機械的天堂吧算是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7-7-6 08:26
世上最怕認真二字,人至“認真”則無敵。雖然沒去過德國,有幾位老同學在德國留學或者工作過,從他們那得來的信息,以及其他方式獲取的信息,綜合起來,我個人覺得德國人的工作和生活態度用“認真”這兩個字來概括最為貼切。就算是足球,人家只要認真踢,都無敵了。反觀我國國民最擔不起的就是“認真”二字,這個世界是公平的,中國人過于靈活和聰明,倘若這16億人口都認真起來,那恐怕要“統治”世界了,所以為了給其他國民以生存的空間,我們不能夠太認真,差不多就行了!
作者: 北方的風    時間: 2017-7-6 08:36
謝謝分享,學習并期待后續!
作者: 想飛的鳥~~    時間: 2017-7-6 09:16
持續關注,期待后續!一直聽說德國人嚴謹,希望樓主分享下細節的東西!
作者: 尊重一條狗    時間: 2017-7-6 09:20
話說怎樣才能去德國工作啊
作者: 技術盲    時間: 2017-7-6 09:40
德國的啤酒文化也很深厚吧,啤酒+香腸。那里的超市商店一般周末不開的聽說~我對這個國家也充滿了敬意~
作者: jiangsuwanhua    時間: 2017-7-6 09:45
支持樓主,繼續寫下去哦,有好的資料多分享點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7-7-6 09:51
不知道德國做機械設計工作人員,都用什么軟件?工作流程是什么樣的,結構設計與出圖是否也是分開的?他們側重于方案設計,還是對于細節的計算?設計方案的評審是否也是經過多方面評審,還是領導審核拍板?~~請樓主解釋說明下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7-7-6 09:56
期待大俠接下來的文章。
6 \% `- y, x& N' I- f1 p德國是條頓騎士團直系的后代,民族性格里面還是具有騎士精神的。嚴謹負責,有榮譽感,面對自己的錯誤能夠真正反思,不會輕易自我催眠把自己錯誤行為合理化來安慰自己。與某些心胸狹隘的民族相比高下立判。德國是工業4.0的領導者,我了解到一些工廠確實比以前的生產模式實行了很大的自動化程度改造,但是也從一些側面了解到可能4.0的應用并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不知道樓主身在德國對這一方面的情況有沒有了解,還望分享給大家。給大家一些借鑒。
作者: 魍者歸來    時間: 2017-7-6 10:01
德國現在的機械工程是不是全面舍棄工程圖了呢?2年前出國的時候,聽到了這樣的風聲,不知道現在怎么樣了。4 l4 }8 `+ H5 p2 K3 d

9 Q& V, L! k4 \- i4 C# h之前看到過德國的“無人工廠”,整個廠房里只有7個人,生產的產品是輪船的螺旋槳,如果樓主有這種無人工廠的見聞,希望能分享下。
作者: 合理扯淡    時間: 2017-7-6 10:02
    樓主所說,與這兩天一位在瑞士的社友所分享的經歷,一個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細節”。一個個細節構筑成最堅實的基礎,就如同機械產品,每道工步都精于求精,最后做出來的自然是精品。
* @# c- W$ r) N8 u4 H9 b  u    這大概就是國內與先進國家的最大差距所在,國內現在更多的是輕視甚至是跳過基礎構建,上來就直接想要精品,最終的結果往往是山寨也做不好。
4 y2 L, m1 |8 s
作者: 淡然    時間: 2017-7-6 10:12
機械熊貓 發表于 2017-7-5 18:587 N$ t' _5 p- F# I' k
篇一 - 工作環境
. ]! x' f, ]  t# Z
9 H2 p, p8 D# \" |交待下背景,樓主所在的區域是德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尤以機械、化工、展會等行業著 ...
5 O# m' D2 v3 E& h7 s* ~
      很期待樓主的文章,想了解德國工程師的工作和生活,他們的工作節奏是否比較快?曾經在兩個機械領域里呆過,都見證了德國設備的完美無敵。一個是建筑機械領域,一個是旋壓設備領域。感覺在機械行業無論怎么走,到最后豎在你前面的標桿總是德國設備,只能景仰,無法超越,又無可奈何。學習別人是為了提高自己,從樓主的文章看,德國企業在員工工作環境的硬件和培訓的軟件方面舍得投入很多資本。所謂安居樂業,員工在這樣的企業里工作很有歸屬感,自然能夠心無旁騖地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力,企業對于自己長期培訓的員工也很珍惜。這種良性的互動造就了優質的產品,優質的產品回饋給企業更長久的活力。優質的產品背后應該還有其它因素,期待樓主下回分解。
  r( C9 l  f* n- l: f# y/ |+ g
作者: greatlazy    時間: 2017-7-6 10:19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S) H, [$ y3 K; W8 m- q
但是中國的整個社會風氣都是不待見工程人員.
/ _6 C- ^' x$ d4 Z  C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7-7-6 10:21
機械熊貓 發表于 2017-7-5 18:58' W' W7 e4 {& p) ^+ K, |
篇一 - 工作環境. W7 Y. M3 M& {

  F" ~7 [3 g  W  e2 M6 B& k9 G8 E交待下背景,樓主所在的區域是德國經濟比較發達的地區,尤以機械、化工、展會等行業著 ...
- A" }9 o, S" D& Z0 y2 p9 m* O8 I
中國很多人是從來不研究問題的,只相信感覺,做事都是從感覺出發。這可能主要是缺乏理性和邏輯的原因。德國人理性,凡事喜歡邏輯思考,不著急,不胡來,嚴謹細致,一字一板。所以,不管是公司還是個人都顯得比較有長遠打算,有條有理。
# C7 G+ S7 b: `7 h7 Q" L) v7 l" H! ~' Z
大家用skype打電話,這樣打電話的時候雙手可以繼續做事,多么細致的計算。兩個顯示屏,提高工作效率。讓員工舒服,順手,中國的公司很少有人想這些問題,主要精力都在誰喝誰的關系更近更好,打聽這些最無聊的信息。中國的事情壞就壞在人際關系上,中國人沒有原則,只有關系親疏。人治的結果就是這樣。
) h2 R/ H$ o6 B7 w4 E) w% J
作者: 不是高級工程師    時間: 2017-7-6 13:12
還是“認真”二字。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6 13:28
感謝大家的支持,如果各位有興趣我會繼續更新
2 g; a* r6 ~( U6 W3 d' w" B9 J3 c  W/ _. G1 _1 m) @5 T
我所描述的大多是從小的方面,還是有很多值得我們借鑒學習的地方。
8 m6 E7 \+ m: ^3 H$ g# ?5 r; F
2 s* L' R' ?5 i0 @- g& B剛還想到一個日常用的非常多的東西--方格本,德國公司和學校里面很常用。不管是設計畫圖,做工作筆記、總結都方便實用。
( ]7 e1 z% P) L1 d2 ^/ z+ f& J& ^! f( P
網上隨便找了個例子
3 f( `9 C" S5 q6 v  N2 Z3 ^' q4 J1 y! B+ @* s/ v. N) ^" d
對方格本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了解下筆記本的黃金三分法,比如康奈爾筆記法,在這里就不多敘了。& R: t2 w- p" g: u' T
6 n0 t: }* Y) A' ?! n7 [
現在比較熱的手帳經常會用,前陣子還跟朋友聊起來說,這種本子在國內現在炒得價格還挺高。。。. f8 w6 m, w) k3 B7 L2 l

- R) K( h; M/ z  J' _2 V. S
作者: 維凡wf    時間: 2017-7-6 13:31
后排圍觀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6 13:43
xiaobing86203 發表于 2017-7-6 09:51
7 l# a8 f4 ?+ l0 K' r不知道德國做機械設計工作人員,都用什么軟件?工作流程是什么樣的,結構設計與出圖是否也是分開的?他們側 ...
! J  [& {* T, h1 c2 K* n" x5 P3 `1 f7 c: T
像我們公司會分的比較細,結構設計和出圖是分開的。/ b1 z5 d1 i* L/ \
但是公司可能小一點的話,也有合在一起的,看訂單是否夠量能讓一個工作崗位的工作量飽和吧。& T( E" p- _- m* O$ m2 w
各行業的產品差別比較大,很難說一定怎樣。我們的產品偏結構設計多一些,再就是這邊的工程師大多對我們產品的認知度很高,也喜歡自己鉆研設計。之前參加一個內部的產品培訓,有來自歐洲某一片區域的分銷商也參加,大家做自我介紹的時候有一個看上去挺年輕的小伙子說,他接觸我們的產品有近二十年了,大家很吃驚。細問下去才知道,原來小伙子是那個分銷商公司老板的兒子,從娃娃時代就跟著他爸爸開始接觸這些機械件,耳濡目染這么久,自然現在駕輕就熟。扯得有點遠了。。。2 L8 s9 Y& Q" h: d$ ?0 f/ L# I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7-7-6 14:14
德國有什么不好的或不習慣的也說一下哦~
作者: ntliubo    時間: 2017-7-6 14:37
中國人口太多,真正能認真做事的太少。去過一趟德國,感覺挺多地方跟我們不一樣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6 15:01
魍者歸來 發表于 2017-7-6 10:01
2 V  C, [" U: J. N  ]' M6 @德國現在的機械工程是不是全面舍棄工程圖了呢?2年前出國的時候,聽到了這樣的風聲,不知道現在怎么樣了。! i1 P4 v; }2 v- k- ~$ w! q
...

3 B6 p& k4 ~8 q; L+ ^. F并沒有,拿研發來說,肯定還是要出工程圖的。當然對很多其他的職能工程圖不是必備。
: c1 C, q- v  T: b- ~3 G' `! V2 g' K* U" q7 S2 t! T4 }( I8 B
自動化程度整體情況還是很高的,樓主了解的機械行業還是化工行業(德國另一個很強的行業,拜耳,巴斯夫等集團式公司),車間、產線上的人都不多,勞動密集的產品都外包到東歐或者東南亞了。歐洲的人工成本太高,各種法律保障相對完善,雇主更愿意把投資放在復雜的工作處理上以得到好的回報。
% }; |: l9 Y/ M$ U0 J- T& S: _8 C/ {: ^1 a1 f4 X2 @+ h

作者: 那年夏天521    時間: 2017-7-6 15:02
看到德國的設備都讓人欲罷不能
作者: song3620    時間: 2017-7-6 15:28
樓主在法蘭克福?
作者: 瑞士MMC    時間: 2017-7-6 19:57
樓主接著更啊。很期待。 謝謝分享!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7-7-6 21:04
我們買過一臺德國螺紋磨,那么復雜的設備當時就來了兩名裝配工,從設備進廠到驗收結束加起來不到一個月,當時我們也有在對面裝設備,人家的工作效率國內的工人是沒法比的,守時,按部就班,有條不紊,人家裝完了,我們的還在不停的返修件中。
作者: albert.tang    時間: 2017-7-6 22:44
德國的公司在人性化方面做的很好,工作和生活是完全分開的。工作嚴謹,每個細節都處理的很好,產品投產前需要的文件工裝夾具都會準備齊全。# z4 m! |" i  n$ {8 f1 v

作者: 左手的幸福    時間: 2017-7-7 08:00
歐洲人的規則意識很強,單個歐洲人比不了亞洲人聰明,但一隊歐洲人就不一樣了,有秩序,認真,和社會環境有關吧。
作者: 我系小毅    時間: 2017-7-7 10:02
看看后發現有差距,但也很無奈
作者: 2081904149    時間: 2017-7-7 11:29
學習學習
作者: 劉海砍樵    時間: 2017-7-7 15:25
  z8 q8 C2 N3 s# l1 Q, g
我來說說德國和日本的嚴謹是如何體現的:- D8 z4 N1 Q/ w9 |$ J" U2 L$ a" a* p+ r
德國人的嚴謹偏向準確,精密,程序化;日本人的嚴謹偏向細膩,周全,極致化。9 B1 y$ I& j4 ~% t& Q
當然,所謂的“嚴謹”都是相對的。/ o6 _+ B3 }: x" U, I
我見過的德國人沒有那么夸張的準時和嚴謹。我們開會也經常有德國人遲到和缺席。
- S$ y7 _8 v4 ^( }5 K3 E德國的鐵路雖然絕大部分準時,但也常常出現臨時更改時間甚至站臺的,不熟悉的人很容易誤事,而公交車就更沒那么靠譜了。
. A, s# A+ H( C% T5 Q到了夜里,路上還會碰到酒鬼朝你借煙借火,電車上還有小青年一邊喝酒一邊大聲侃球,也有互相喂德國版麻辣燙(很像麻辣燙的東西,我不知道是啥……)的小情侶。
& ~, Q4 L% I2 C' n所以,我認為,所謂的德國人/日本人的嚴謹其實是有一定誤區的:我們在中國可能接觸到的德國人、! q+ S4 G. Y) I6 S" V) H  Q6 s7 n
日本人很可能是他們兩個國家中的精英,他們所展現出的素質和氣場都是遠高于平均水平的。8 l5 x5 B7 t7 a7 Z! G  a+ H
而我們國家自己的社會精英其實也都是很嚴謹很靠譜的。8 I& ]5 w8 c* y, ?
當就平均水平而言,德國相對于歐洲其他國家還是很嚴謹的。
- q& B+ J6 e1 |當然,他們的嚴謹也不全都是好事。在出問題時,德國人的精準和程序化就變成了刻板、死心眼;
0 v+ n( u1 F8 b4 l& E而日本人的細膩和極致也就成了變態、鉆牛角尖。反正都會被我們認為效率低下、耽誤事。
" D+ g- |5 c$ W. p& N但是,正是他們寧可冒著耽誤事、低效率的風險也要追求完美、不違原則的這股勁兒,才塑造了他們嚴謹、靠譜的民族形象。9 p! f" k; d3 `+ ^# s( e/ ?" P. n
德國人和日本人的嚴謹有什么差別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怎么才能擁有那種嚴謹靠譜、不違原則的精神。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7 16:05
劉海砍樵 發表于 2017-7-7 15:25* {: W: Q# h/ u: J. q5 M) N
我來說說德國和日本的嚴謹是如何體現的:
: M2 F* Q/ k! G9 u, p- v" U1 z德國人的嚴謹偏向準確,精密,程序化;日本人的嚴謹偏向細膩, ...
: I6 ^6 o0 B& |- b  `; d
不能再同意。
8 f+ L. M) i( n3 R( I9 Q, P6 q# H, j) A2 w0 J
生活中接觸的“真實”的德國有時會讓人大跌眼鏡。比如去公共機構(如市政廳)辦事登記的材料就經常會弄錯字母啊性別啊,這些我都遇到過,全都是低級錯誤...# k( _0 l! g5 m+ K- k# l
- N  C$ e* ^- e; E, h. H2 F* I: R0 _
德鐵估計是坐過的人都要吐槽的吧 。之前有一段時間坐火車往返兩個城市頻率比較高,著實見識了。尤其夏天出行的人多,各種晚點(晚30分鐘很正常),臨時換站臺,臨時取消車次。朋友還有坐慢車車到了某一站,調度問題要求全體乘客下車換別的車的情況也偶有發生。對德國鐵路系統不熟悉的或是語言不通的游客真的是很容易錯過車。
; S3 B8 d( K& i3 M# N: T( V9 K) m. i; j/ d2 J
德國的“嚴謹”是制度程序保障下來的,大多數人做事情比較一板一眼,遇到需要變通的時候,死板的讓人著急。& D- X+ `4 ?* O* U7 S
' q: O* L0 o& M, @% K4 h( o
另外一點就是慢,做什么事情都需要約一個時間。開會要約一個時間(兩個人討論一個事情最好也約一個時間),去保險咨詢要約時間,修車保養也要約一個時間,看醫生更要排一個時間,就算看急診都要等幾個小時(比如一個區的醫院,并非一線城市的超大醫院)。。。
+ c' S! G  F: B$ x$ u4 E, D相比而言,國內涉及到服務的項目,不管是時效性還是服務質量還是價格上,基本都可以秒殺德國。在這邊,除了服務行業如酒店餐飲娛樂行業、商超、加油站和特殊的行業(工廠連續性生產),周末要讓人加班的話,簡直不可能。周六超市商場小店還開門,但基本就半天。周天和法定節假日就全都歇了...  y0 t1 q' r/ d, i, h1 A

7 T' h/ R% L$ r8 P* o2 L. s
作者: wxg263    時間: 2017-7-7 16:08
機械熊貓 發表于 2017-7-7 16:05
$ N% J8 m" q% U4 a. n/ |$ v( a8 e不能再同意。6 o7 @. z4 m2 s" J: o6 j( h9 v4 g

: a4 q' S# T3 N; k* I" \; e% \生活中接觸的“真實”的德國有時會讓人大跌眼鏡。比如去公共機構(如市政廳)辦事登記的 ...
! Q# [* {4 R5 P$ g' Z2 U
這些都關門了以后,人民去哪里消費玩啊- Y! f5 y, j- U( O4 d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7-7-8 09:52
機械熊貓 發表于 2017-7-7 16:05
/ p0 e" {2 R/ S0 G3 z$ z不能再同意。" U8 _" G+ ?1 N( T" p

# a4 W: D* s0 |. N+ h生活中接觸的“真實”的德國有時會讓人大跌眼鏡。比如去公共機構(如市政廳)辦事登記的 ...
相比而言,國內涉及到服務的項目,不管是時效性還是服務質量還是價格上,基本都可以秒殺德國。

) p. `. P9 \5 Q& w* G2 m# O4 ?0 ^3 L# K) h
沒有親身經歷,誰了解這些細節。國人出去回來,裝和吹的人不少。
# o: _. }# O5 J  L
9 c2 Y9 m0 Z) a- Q, O  l2 E. t樓主繼續,大家受益。  g" s# G3 S0 o/ K5 ^* {% Q

作者: 天天來一回    時間: 2017-7-10 11:21
扎起馬扎,坐看樓主分享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10 20:07
wxg263 發表于 2017-7-7 16:08  d4 u4 g: d( z/ t5 A6 l8 C
這些都關門了以后,人民去哪里消費玩啊

- r" v8 o8 X- V, A+ ^/ D  \1 y5 J2 ^周末、節假日大多都是家庭時間,因為娛樂生活比較單一,大城市還好一些,文化藝術商業氣息比較濃。二三線城市大多數人要么宅在家里,要么就去戶外,曬太陽,徒步,騎自行車等等。5 L( E. d1 R/ S5 O) R, i7 N/ ^; [
樓主好多三十歲以上的同事,有其是女同事業余時間都泡在自家的花園里搞種植,廚房里搞烘焙,有的男同事手藝完全不輸女同事,偶爾帶來自己烤的餅干或是蛋糕也都沒什么驚訝的。
1 A7 I4 K4 \8 u" \; [, y
% Q% N. b: s' D5 ~$ f6 i
  Y8 k- B. Z$ F8 s; B
' M$ C' I2 U1 t: D3 L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10 20:19
未來第一站 發表于 2017-7-6 21:04) w! \# _- d4 R+ F' i& k
我們買過一臺德國螺紋磨,那么復雜的設備當時就來了兩名裝配工,從設備進廠到驗收結束加起來不到一個月,當 ...

# g& c6 L' h3 I很同意另一位社友說的,單個的德國人拿出來不見得比中國人聰明,但是聚集成一團的力量就超越了我們。所以智商在決定成敗里面其實占了很小的影響因素,主要還是堅持+努力吧。0 S  c5 `9 z) x$ h6 W
在日常工作中,德國同事出錯也是經常發生的,但是比較好的是你給他指出,以樓主打交道的經驗而言,如果你說的有道理大多數情況下對方會及時地的改正/接納,而不是先想法如何推托責任。平日里,部門同事也都比較開放,有問題或尋求同事的幫助,雖然每個人都很忙,但能力范圍之內大家的反饋都比較積極,而不是誰跟誰關系近,就幫他的忙。私人關系一般的就不管不問。
7 j1 t; r5 A$ V& K7 k$ e4 f7 b% i當然,這個跟公司大環境和氛圍也有一定的關系,樓主所在的部門還有公司這方面都是不錯的。
4 g$ ?1 `% N0 Y  Z( `7 I
作者: 嘎嘎蹦蹦    時間: 2017-7-11 11:39
看了樓主的帖子,正好這兩天在聽余世維的講座,他有一段講到了歐洲人,美國人,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區別,記得其中一段說到歐洲人,我有兩次相同的經歷,看看歐洲人和中國人有什么區別。/ n2 I1 p, r7 _: u, P, m4 M1 N
2013年春,我被外派到奧地利工作了三個月。周末一般沒事兒,那邊的工作很輕松,工作節奏也一般,感覺周邊的人生活很安逸,大部分的商場,超市,甚至飯店都不營業,這點讓我很不適應,所以周末除了酒店上網,看書,發呆,就是出去曬太陽。話說,某天我騎著自行車出去玩,結果走錯路了,越走感覺越不對勁,路上的景色是越來越荒涼,看來是迷路了。隨即在一個公交站臺停下,掏出地圖來,看看在哪里走錯了,該怎么走回去。本人不會德語,恰好附近的幾個街道名字長得很像,一時間也沒搞明白所以然。這時,有一位五六十歲的老太太來等公交車,看我在那里看地圖,就用德語和我說話,我用很蹩腳的德語告訴她我不會說德語,零時學了幾句應急用的。然后她就和我比劃起來,我在地圖指出來要去哪里,她給我指了回去的方向,然后我道謝,回程。$ k; m, u( _0 X3 Z$ n5 o

# t! p% U4 a; i+ V, J" O9 ]3 b: V隔了兩年,大約是2015年夏天,再次出差去奧地利,中途和幾個同事去維也納旅游。下了火車,準備在自動售票機買當天的市內公交車票,他們的自動售票機支持德語,英語等多國語言,但是沒有漢語。當時的顯示界面是德語的,我正在找切換成英語的菜單在哪里,排在我旁邊的一個中年婦女用英語和我說,需要幫助嗎?我說不用,謝謝,然后買好車票。
2 d$ M+ T, h3 {! c8 i9 m+ j6 U6 o$ n
上面是我的兩次親身經歷。我們假設一下,如果某一天,你在北京長安街上迷路了,拿著地圖在哪里看,是否有人會主動過來問你是不是需要幫助?假如,某天,你看到一個外國人拿著地圖站在你熟悉的某個城市街道上,一副迷路的樣子,你會主動問一句,may I help you?這就是區別。你說呢?
作者: Enjoy_glU1D    時間: 2017-7-11 11:50
德國的年輕人壓力不用像中國這么大吧?
作者: 我的完美主義    時間: 2017-7-13 18:59
我們這幾天在金工實習,去體驗一個DMG的五軸加工中心,老師介紹時說德國的先進生產機器,很少向中國銷售,我們的這臺還是領導托熟人說是用于教學,人家才賣的,更何況人家現在有更加厲害的加工中心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14 18:39
嘎嘎蹦蹦 發表于 2017-7-11 11:39* s% [/ N* v- s- Z) A7 ?4 [0 `
看了樓主的帖子,正好這兩天在聽余世維的講座,他有一段講到了歐洲人,美國人,日本人和中國人的區別,記得 ...

0 t' g. Z* S% L- m是,深有感觸。
& o. z1 M' P# y! N! \印象比較深的是,有一次提了一個24存的行李箱,大概得有二十多公斤,下了火車出站時需要走二十幾階樓梯,一個諾大的箱子搬上樓梯得搬幾階歇一歇。3 M2 p; A( @! |( `, p+ Q: o* b
當時是個周末,站內過往的人本身不多。搬了一半的時候,突然感覺箱子輕快了許多,回頭一看,一個頭發花白的老大爺悄悄的過來幫我搭把手。那個老大爺看上去得七八十歲了,感覺也不是身體特別健壯的,真的很感動。個人認為,除了西方所謂的紳士風度以外,也有人與人之間非常簡單,單純的美好的東西,在德國我看到了很多。5 [' B2 }' O. Y1 F" P! Z1 e

作者: 機械熊貓    時間: 2017-7-14 18:46
Enjoy_glU1D 發表于 2017-7-11 11:50
) S0 Z+ w! R8 I) C; y$ R; D德國的年輕人壓力不用像中國這么大吧?

3 U1 X5 t3 g- G1 U' O德國年輕人壓力小太多,因為社會福利比較好,好多年輕人讀書讀到三十多的也很正常,我說的不是博士。。。專業不喜歡了,讀了一半換專業,要么中間休學一年區別的國家旅行,gap year,每個人的生活、經歷感覺都不太一樣。而不是全都國內“模范式”的生活模板:大學畢業-工作-結婚-生孩子...9 ~! X& [6 w& |  L. G& C( {
1 {+ |! b; T% j. l6 n7 e! r
基本上你不觸犯法律道德,在德國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可以生活的不錯。社會氛圍也比較寬容,沒人會隨便對你指手畫腳,評頭論足。這個在大多數西方國家都差不多。
) u& G' {+ L0 p3 }3 R3 n/ E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