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機床設計求解 [打印本頁]
作者: 風吹蛋蛋打 時間: 2017-3-16 22:36
標題: 機床設計求解
目前研發階段對設備要求在正負5絲。但是自己沒有理論數值來計算出達到精度。只能換更好配件以及電機來提高精度。具體多少沒有概念?求老師傅告知一下。
7 n0 g: ~; d2 n& G- L; A6 @8 X& b[attach]416182[/attach]$ H& Z* }# t9 @2 k2 i8 y& V v
% @& a# ~8 c- j: A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7-3-16 23:26
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7-3-16 23:37 編輯 9 ]- w( p- {2 F5 E: O9 F6 u* `
' l; @$ ~% v! ]3 ~- i( ~# R
1,首先是你的硬件要滿足要求,私服電機,滾珠絲杠,光柵,進給結構合理性。6 g* J8 V4 C7 @' R0 f! z$ G9 H0 B
2,再是你的軟件要能滿足要求,采用什么系統,怎么控制。* G* w( A8 E2 [3 s6 s
3,以上滿足了就是裝配和調試的事了,現在軟硬件幾乎這個精度都不是問題了,關鍵在裝配調試了。
* ?+ N6 ]2 E# b7 ], C5 `4,還有個精度保持性,國產機床現在最差這個。
y/ S% G$ O( T/ F$ | y1 ?
# u& [8 n) [7 D2 o5,總的來說由裝配調試和你自制件的質量上來決定,你說怎么算精度。8 j0 V. r! S! \* q% U* i4 ?
) B' Y) \, X4 H/ @+ L" q# u
作者: 風吹蛋蛋打 時間: 2017-3-17 08:04
未來第一站 發表于 2017-3-16 23:267 K+ l# @* v; L% n8 T
1,首先是你的硬件要滿足要求,私服電機,滾珠絲杠,光柵,進給結構合理性。0 ~0 T. z( @( H$ t& J# Y0 i1 p
2,再是你的軟件要能滿足要求 ...
4 [' g& R7 y) ^
大神可否加一下QQ,小白有太多疑惑了,QQ:10766918922 T s% S! y7 d4 b2 M1 u1 z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時間: 2017-3-17 08:28
數控機床的精度不是算出來的,是設計出來的。為了保證高精度和穩定性,采取好的辦法的。
作者: xiaobing86203 時間: 2017-3-17 08:39
2樓說的很全面;正負5絲只能做為理想值,自制的設備主要看零件加工精度與裝配調試水平,實際做出來正負50絲都有可能的
作者: oldpipe 時間: 2017-3-17 08:44
“要求正負5絲”,這種說法是沒法干活的。什么設備?有哪些工藝?尺寸多大?加工哪些材料?這個正負5絲是設備本身的還是加工出的工件的?如果是車、鏜,是直徑?還是長度?是尺寸誤差還是形狀誤差?如果是銑,是線性尺寸還是平面度、垂直度?在什么尺度上測量?……。先去找幾份機床技術標準,車、銑、鏜、磨……讀一讀機床的技術標準應該怎么寫,技術要求都是怎么提的。照葫蘆畫瓢,給你的機床編制一個體系化的精度標準,才能談的上怎么去設計。0 q, r4 X% v3 P, @) g
# M$ k4 U0 q- _1 ~
作者: 風吹蛋蛋打 時間: 2017-3-17 09:15
6 b" ^7 o, q2 X, m
有沒有相關資料書籍
作者: 風吹蛋蛋打 時間: 2017-3-17 09:18
# `& p% ]+ `5 a4 C. d' V
搞3d打印機床FDM技術的,這個設備市面有,談何標準
7 _- Z4 W& t$ z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7-3-17 09:52
正負0.05,沒必要更好配件以及電機來提高精度,國產的都可以了。關鍵是線軌和主軸的安裝調試。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時間: 2017-3-17 10:02
+ u& L0 h7 r1 j. r" F& `
有些細節,百度一下可以看到,有些廠里保密,不讓公開。
& P, l3 o$ `2 m0 W5 w' _/ m" X; p
作者: kumufchun 時間: 2017-3-17 11:00
看你的圖片,正負5絲應該沒什么問題吧,主要是設計上理論精度上達到更高精度(比如正負0.1個絲),加工精度是必須按你的圖紙走的,然后就是設計上如何來消除裝配誤差,
作者: oldpipe 時間: 2017-3-17 17:14
; I) P4 d0 V% c' Y
對FDM3d打印機來說,正負5絲,也就是10絲的誤差,如果指的是機械系統的精度要求,這個水平至少已經落后了,即使做出來,也出不了好產品。Z向問題尤其重要,按你的標準,層與層之間很難可靠粘連。如果是對打印出產品的要求,這個精度FDM技術做不出來的。材料和對加熱、輸送的控制比機械系統的影響更大,解決起來也更難。
5 O H% @, I+ L/ E+ N$ _: @+ l4 y; J7 m# X( B- |* u7 w: K3 ]
3D打印機,并非沒有標準,只是你不理解什么是標準,如果你覺得標準就應該是擺在你面前的要什么就有什么的一本設計手冊,知識大全,那么這個標準應該還沒有問世。成熟的工程師不應該抱有這樣的期待。% @# U7 v# D1 R
作者: 風吹蛋蛋打 時間: 2017-3-17 20:18
- m1 I7 e6 ~: R5 J- p; V
大師言之有理,沒有表明清楚 ,是工件的精度,《18mm,公差正負2絲,目前的話我們的設備已經做到<30,做到正負5絲,這個結合工藝參數調試的,但這個指標是精鑄廠給的. t5 n* N+ d: I5 k9 ?$ L
作者: oldpipe 時間: 2017-3-17 23:16
. ^; N" J9 {1 Q$ A* K$ T
問題說明白了,可以教你一招。如果你的驅動是步進電機,傳動是同步帶,那么,步進電機的步距角對應的帶輪節線圓弧長就是精度的理論極限。如果傳動用的是絲杠,算出步距角對應的移動距離,高中的數學知識也夠用了。一般來說,實際上能做到的精度水平與理論上的精度極限會存在很大差距,一點點去查,一個個問題去解決吧。
+ J& a/ @; x* c. l$ Q, s% a0 H* n: n" s R" v' Z: o1 n9 W' V
曾有一幫連量具都沒備齊的牛人做了幾個3D打印機,被我查了一回X-Y的垂直度,300mm范圍內7mm,改造時買了幾根光軸,直徑20mm,長800mm,一查直線度,18mm。不知道有這些問題,找不出這些問題,精度問題也是無從談起的。0 B- L: @- x0 N1 W6 E7 n" t9 \9 H
作者: zmztx 時間: 2017-3-18 17:39
問題太籠統
: U0 B2 L& r* Y如何保證機床重復定位精度,需要從多個角度努力4 P. L: l9 t# c3 e
建議認真閱讀《機床設計手冊》,北京機床研究所編。年代已久遠,但基本的東西沒有變。在機床設計專業,這本手冊相當出色
作者: wangzhenstrong 時間: 2017-4-1 09:31
這個精度不高,一般國產的硬件都能滿足,主要是在裝配上控制!
作者: 只有快樂 時間: 2017-4-7 20:27
重復精度怎么樣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