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正值全國兩會,2017年政府工作報告發布,央視財經頻道重磅推出120分鐘特別節目——《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2016-2017)數據發布之夜》,權威發布全球最大規模融媒體民生調查結果,用數據表達10萬中國家庭的心聲和心愿,用數據呈現7億中國網民的選擇和態度,有力支撐了政府工作報告的大判斷:“中國人民有勇氣、有智慧、有能力戰勝任何艱難險阻,中國經濟有潛力、有韌性、有優勢,中國的發展前景一定會更好。”
大調查發現1:百姓投資意愿趨于穩健,保險成投資首選
大調查發現,2017年中國百姓投資心態整體呈現“穩健”、“保守”狀態,“保險”成為了人們投資的“香餑餑”,投資意愿2017年上升到了八年來的最高點。2017年百姓股票投資意愿基本與去年相當,略有上升,并且是近六年來的相對高位。同時,我們也發現,在一線城市、二線城市、三線城市中,三線城市的投資方式更“勇敢”再選擇“激進”投資的選項中,三線城市(58.41%)的意愿明顯高于二線城市高于一線城市。
大調查發現2:30萬“高收入”成拐點 再多未必就幸福
大調查發現,雖然“收入多少”與“幸福感”基本呈“正相關”,但我們發現:年收入在30萬形成一個幸福的拐點。超過三十萬的家庭隨著收入越高,幸福感逐漸下降。年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幸福感低于8-12萬的家庭。
他們當中,感覺到“不幸福”的人群比例幾乎與低收入群體(年收入1-3萬元)相當。“錢”真的不是萬能的。
大調查發現3:小城最溫暖,幸福感“十項全能”
“小城市”幸福感來自哪里?簡言之就是“十項全能”——對目前生活狀態的打分,從收入狀況到食品安全,從住房條件到交通出行,大調查列出的10個選項地級市全面超越直轄市和省會城市。“小城”居民不僅感受幸福,對未來也更有充滿信心。大調查發現,有56.73%的地級市受訪者認為2017年他們的收入將會增加,遠超過大城市。預計收入會減少的比例,也低于大城市。
大調查發現4:一線城市“忙充電”?二線城市“重養生”
70后成為2017年更愿意投入“自身大腦建設”的主力,有著強烈的教育培訓需求;不同收入的人群中,年收入在3-8萬和20-30萬的受訪者在教育培訓上的消費意愿最高。從區域看,一線城市在“教育培訓”和“文化娛樂”上,表現出了明顯高出二三線城市的消費意愿;以北京為代表的所有一線城市均在“教育培訓”消費意愿的前十位。
大調查發現5:“情感生活”上升為影響幸福的主因素
什么影響著人們的幸福?大調查用10年時間尋找著答案,我們發現,過去10年,影響中國人幸福感的因素正在發生變化。
情感生活很重要:
從整體趨勢來看,“收入水平”、“社會保障”對幸福感的影響已經不再像十年前那么顯著,而婚姻情感的影響卻在上升。正所謂家和萬事興,一份和諧的家庭關系、一份真誠的情感,對人們的幸福是有多么重要。
“單身人士”真的不開心:
不同的情感關系,幸福感又有什么不同?
大調查發現,有“伴侶的人”比“單身的人”更幸福,最幸福的是“未婚有戀人”的人群。想收獲幸福,談場戀愛是個好方法。
大調查發現6:“房子是用來住的”獲百姓認同,租售并舉時代來臨
2016年6月,國務院辦公廳頒布《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住房租賃市場的若干意見》,旨在規范住房租賃市場發展,促進我國住房市場由以售為主向租售并舉轉變。從這次大調查看,租賃正在成為一種城市居住方式,租售并舉的居住時代正在來臨。
大調查通過數據洞悉百姓財富觀的變化,發現過去三年,百姓購房意愿持續下降,將近8成的年輕受訪者表示,如果租房子品質足夠好,或者租期足夠穩定的話,愿意一直租房。這個結果提供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可以預見“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正在深入民心,中國房地產業租售并舉的時代正在來臨。+ `1 G" y% _3 [! v; x7 V. `
大調查發現7:“健康中國”,提升國民幸福感
從衣食住行到信用環境,從民生期待到幸福感,大調查通過數據,尋找實現全面小康的抓手。大調查發現,“健康狀況”已經在百姓心中成為影響幸福感的首要因素(54.19%),其他因素是:家庭關系(47.79%)、收入(43.81%)、婚姻或感情生活(41.86%)。9 B9 v1 j+ t2 k; X) M* e0 [
金胖子 發表于 2017-3-8 13:060 n# G `$ E( {1 F" O
我只想說親戚里患癌癥的人越來越多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