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 q$ H/ @7 [" U
/ C5 x U4 { u( h& o5 j( ~
; P }) y# F9 A/ H! D, l
從最早三一組建機床業務的初衷來看,一開始是部分滿足集團業務自身生產需要,最終目的是“滿足國家裝備制造業戰略需求,替代進口成為世界級的機床品牌。! r$ q2 n+ h$ s N
; W; U- q b- _+ l4 j# m$ p 因此,在最早的兩年,三一泵車的轉臺、料斗、臂架、轉塔、后支腿等關鍵部件加工均由三一精機研制的設備完成。 + w4 d0 @- ?8 G" s& m4 Z4 ^ $ R: d6 D( j- h6 k! U4 C
但近年來,三一集團主業所在的工程機械市場也遭遇了持續的下滑,因此在缺少集團業務支撐,加之機床本身外部環境的影響,機床業務開展受阻也在情理之中。在前兩天召開的2016年央視財經論壇暨中國上市公司峰會上,董明珠也表示現在暫時不談機床,等格力機床能媲美德國機床再來說。& \% ]7 w2 O' T, V$ D5 K5 u
( n; x* t4 `5 r; K# x 只不過由于三一精機的定位是建設世界上最好的機床廠,因此當初投入重金打造的,其所在的臨港產業園,占地1000余畝,總投資26億元。還有在德國、日本設立的研發中心以及由業界領軍人物帶領的全球頂尖級研發團隊,這都是一筆不菲的開支。. |" ?3 [7 w6 ]8 i) ], \- \9 ~" H
) l8 N) k0 y N, K- j
還有專家表示,像長沙機床廠、呼和浩特眾環集團的關閉除了外因外,跟企業轉型升級跟不上行業整體發展步伐不無關系。2015年底本報在《智能制造時代中國機床與先進水平距離拉大了?》一文中提及,這幾年國內市場需求下滑,市場冷酷的一面顯露出來,需求下降最為顯著的是低檔同質化產品,這使得國內部分機床企業受到了不小的沖擊。但現實也表明,近兩年跨國公司在中國的經營拓展與本土企業的收縮恰恰形成對比,進口機床的比較優勢在某種程度上還得到了相應擴大。 ' {; x+ [. ?4 ~/ E: \8 z R 6 ~+ m2 y3 V1 {% q9 j
可見,市場是公平的,它會促使優勝劣汰。而中國機床市場需求結構的升級調整,已經在中低端機床制造企業最難捱的時刻悄然展開,倒逼國內機床制造業不得不為求生存而拼升級。 + h( f/ E+ |# E! @) ]5 S 5 B$ Q# g1 D7 k+ { 7 s% s+ h9 E6 p2 ^ \4 l4 Y " S9 Z' H o' l: i" m % Q8 h$ ? r* [: F& K7 i8 u/ ~9 v2 |$ S6 A6 u% ^+ H* H* `
4 N. I# c, ^) Z) c/ T/ d7 Z * _& j: Y0 l. y" H& E. ?% ^, P' e9 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