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郭臺銘:富士康未來將不再需要機械工程師 [打印本頁]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6-11-19 08:14
標題: 郭臺銘:富士康未來將不再需要機械工程師
本帖最后由 未來第一站 于 2016-11-18 21:38 編輯
, I: @6 E% C$ e8 [/ F9 A: ?! [- e, \$ D; C( z$ u
    11月17日上午,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2016年世界互聯網大會的“中外政企對話”分論壇上發表了題為《智能制造引領數字經濟的發展》的主題演講。7 v/ m( w4 \4 X  }7 A4 n7 Y- {
$ o  Q! S, ^+ f; K1 e
(, 下載次數: 98)
. t' N6 s7 v& k4 N8 H; V) k
$ X5 s4 M5 c2 a" \' w  @  郭臺銘在發言中重點強調了富士康對于大數據的運用,強調了大數據對于未來產業界的影響。他表示,數字經濟是“中國制造2025”的根基,智能制造又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而智能制造的關鍵點就是大數據的積累和運用。: W0 C, K8 P4 N" m
    a& l1 m" A' W  Q" t, F  ^
  關于大數據的應用,郭臺銘用富士康旗下可以做到關燈生產的幾座工廠做了說明。郭臺銘稱,富士康通過物聯網技術對產線上的機臺數據進行了多年的積累,然后利用圖像識別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對這些海量的機床大數據做了建模和分析,得出了生產環節中每一個制造流程的模式化結果。再加上各種傳感器技術的接入,就可以做到讓機器獨立自主地關燈生產。
* f3 O9 S9 H2 B; B; F" d5 |  
# b* P. `7 s# {4 l3 J. n6 o  除了制造領域的大數據之外,郭臺銘認為,智能制造的真正革命應該是各行業之間跨界的大數據共享,未來應該將用戶大數據、制造大數據和供應鏈大數據整合在一起,讓這三者彼此互聯互通,才能產生真正的智能制造。8 y0 J1 o; |, B; O7 ^
  
- U8 [0 F# [- D, I* ^( j2 G7 Z/ s  r* a6 _: W  關于這一點,郭臺銘用天貓雙十一的例子做了說明。他表示,未來通過對供應鏈、制造業和用戶端的大數據的綜合分析,就能有針對地決定儲存多少原材料、貨物和零部件,有針對地告訴生產線何時開工,做什么樣的產品,這不但大大提升了效率,也減少了庫存和資源的浪費。
- d3 Y5 d9 @. E$ ]3 v  W& x  l  
0 T9 L/ Z- z% h$ ^  對于未來,郭臺銘認為數字化的浪潮會對制造業和產業創新造成持續的變革。從互聯網的角度看,這種變革是“互聯網+”,但是從工業界的角度看,這種變革應該是“+互聯網”,即“智能制造+互聯網”的結合。! _4 }6 `$ G- H: q. _0 S
  6 E, u% L4 u% J1 z, _
  以下是郭臺銘的演講內容( X; ^& o) S) T" x1 `1 }
  
* X" F" h7 B) x3 ]; Q0 B8 I, N  從大數據走向智能生產0 I& W* D! M% F* s, f" `( o* c6 i
  % v" x$ B1 b6 L$ o  n
  因為我們來自于制造業,數字經濟是“中國制造2025”的根基,我們認為數字經濟跟傳統制造業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數字經濟讓我們學會了怎樣從傳統的制造變成智能的制造,也就是說:我們利用制造過程中產生的大數據,加上互聯網的運用,走向了智能制造的時代。所以我們叫做“智能制造+互聯網”,而不是“互聯網+”。智能制造是數字經濟的基礎,而智能制造所產生的數據,反過來促進了智能制造的平臺。有關于智能工廠和智能制造的流程,我們積累了制造流程的全記錄,我們有好幾座工廠已經做到了可以關燈生產,就是因為我們積累了大量的數據。/ D$ A) d( S' a$ q& f1 e
  6 o- n/ E5 h$ J( e: z5 L! b
  這里我把一個工廠的生產流程跟各位做一個簡單的報告。我們智能工廠生產流程的智能全記錄,代表每一個單一機臺的數據積累。機臺跟機臺之間我們用物聯網的技術產生了大量的數據,數據產生以后要建立模型,也就是怎樣利用數據,即制造過程中所產生的數據,機臺所產生的數據,這些數據經過自動化地處理,在整個生產過程中都有影像辯識,有信號處理,我們對所有的生產過程進行了全記錄。9 B, W# X; k. h: H  l" M
  
9 \* C4 W, U# c: S0 H$ F  所以講海量的數據其實是一個生產過程的全記錄,一般一座工廠可以產生幾百億筆的生產數據單元,因為透過影像辨識不只是得到一個單純的數字,而是一個影像的數字。通過影像的辨別,可以讓機器彼此之間的生產過程用影像控制,每一個單筆的數據控制每一個制造的流程,是否跟上一個制造流程在影像的辨別上是完全相同的。所以做到這一點以后,我們才可以做到關燈生產。
0 P8 X* ~2 Z* e4 m! V( s" [  
  [3 C. R7 X3 t6 z. U/ V( v: \  關燈生產以后我們可以將人拿掉,所以物跟機器設備之間就需要彼此溝通,可以想像我們一座工廠有幾千個物件、幾千部機器,它們之間在彼此的溝通,在傳送信息,過去傳統的自動化,傳統的機器人生產,都是用人跟機器作為控制的界面,現在完全是物跟物,物跟機器,機器跟機器之間自己聯網的界面,所以我們就憑借物聯網進入到無人自主生產。8 o. v# H* k. q4 w4 \1 V& T
  , L0 u( k) |9 A7 b  C# V1 _7 J* c
  目前無人自主生產我們都還有很多的瓶頸,大量生產以后,不能等事后再質檢。生產的每一個過程都要檢查,所以每一個步驟我們都要自動化,最后我們把所有的生產數據回饋,讓我們了解到完整的生產過程,檢驗產生出來產品是否合格。最后我們還要把所有的數據完整地保存下來,作為下一代產品設計的參考,這是我們智能工廠生產過程全記錄的特色。
  L! n+ @6 V' f& ^0 I& g  
! F9 J; r" Z8 o0 j# K% S8 y  如何有效地利用大數據* U5 Y! v! Z7 o
  
1 q4 u  A; O* G/ n* n8 J  富士康要強調的是工業互聯網、物聯網方面的大數據。我們用的是上線、云端、聯網、互通與反饋,在我們公司內部叫做“云、移、物、大、智、網+機器人”,我們用到了大量的云端技術,移動通訊的技術,訊息影像的技術,物聯網技術以及5G的技術。我們用很多海量、甚至是天量的數據,這些完整的生產流程數據,從頭到尾每一個環節缺一不可,如果幾千億筆數據漏掉了一個環節,漏掉了一個數據,那后面的制程就都亂掉了,而且數據之大超過人與人之間一個微信或者一個微博的數據。* b: @+ W. J( Q* C( \
  5 `; I- R- O8 O. f
  將這樣一些海量的數據搜集以后,經過我們40年所積累的制造經驗,我們會分析什么樣的數據什么樣的參數是有用的,什么參數是沒有用的。比如說我們積累了過去40年做了上千萬套的模具,等到載設計任何一只手機,任何一個電視的模具時,從數據庫里抓出來的數據就可以幫助我們,這些數據不再告訴我們怎么標尺寸,而是通過分析以往的數據,能夠自動學習下一次的設計怎樣避免以往的錯誤,直接告訴我們公差,以后公差將不由人工的經驗來判斷,而是由機器自己定公差,這就是人工智慧和深度學習。7 \- r" i3 j2 j! a6 ~; i% P" J
  
, T3 i3 i9 u) F9 g  當我們累積了很多的經驗以后,這些經驗用數字和影像來告訴我們下一次我們的公差應該定在怎樣的水平,經過了幾次以后,我們越來越可以曉得說什么樣的公差對大規模量產是最有用的,什么樣的公差對產品質量是最有保證的,所以我們的誤差就越來越小。
2 Q2 V  b% O2 \  
- [5 F; h' `6 L6 q) i" B  過去定公差的過程都是靠人的經驗,所以需要很多老師傅,現在我們不需要了。過去需要的是機械工程的師傅,現在要的是會運用數據的判斷者,他知道數據能夠告訴我一些什么,然后運用于智能化的生產。我們任何一個工程師,任何一個生產者都可以在生產過程中隨時用手機和平板監控所有的現場流程。前面提到的關燈生產,機器人的感知是不需要用光線的,雖然機器人有眼睛(各種傳感器),但并不需要有可見光,可以用虛擬信號來處理所應該搬運、儲存甚至工作物件的傳送。所以我們用“云、移、物、大、智、網+機器人”來創造新一代的無人化關燈工廠,這個工廠可以對環境、對污染排放、對空氣的質量進行自動化的監控,幾乎可以做到零排放的境界。
! y, ~6 }0 H. l. m  
) ]4 o' l) s  k. \  未來的智能制造應該是大數據的跨界整合
5 @' M: V( J( O- U: a  
' b9 v3 e' s. O# M3 l+ ?( U# v' z  下世代的智能制造的產業革命應該是分享與共享跨界的大數據,包括用戶大數據、制造流程的大數據,以及供應鏈的大數據,將這三大流程所產生的大數據彼此互通互聯,才會產生下世代的所謂智能制造。目前我們在推動一個叫做C2C的模式,比如我們參加了天貓“雙11”的活動,我們從用戶處接到訂單,由于我們對全流程都做了大數據的積累,那么我們就可以不用事先備料,也不用事先生產,我們可以根據產能,根據用戶端的數據告訴我們,告訴供應商備多少的料,儲存多少的貨源,儲存多少的零件,告訴生產線什么時候啟動,什么時候做什么樣的產品。這些都是我們運用供應鏈、零組件的制造商以及消費者方面的大數據得到的,消除中間那些低效率的消耗庫存資源的環節,這就是運用數字經濟大數據所產生的模式。
- B; d( G, ~0 ?# |/ k  & }" d; K$ A8 b8 x, r
  未來我們認為數字的浪潮對于我們制造業,對于產業的創新產生了軟硬的整合,持續的結合。我們覺得去年的互聯網大會跟今年的互聯網大會,有一個最大的不同就是:過去互聯網也就是說馬云所講的,是新零售、新制造、新技術。其實我跟馬云常常溝通,我不曉得這個是我觸發他的靈感,還是他來勾起我的回憶,我覺得我們都有互動,因為他過去從不碰觸制造,最近他開始對制造的領域,對線下領域接觸。
8 M& n/ v- O2 [, b8 r, E# i2 N* n7 ]' `8 B2 a  " w2 B5 v; ?: S/ k+ ^  |# y
  今年大會的主題是“創新驅動,用數字經濟帶動人類生活的福祉”,我認為科技本身就是為了改善人類的生活而存在的。所以我們認為未來的數字經濟,未來的實體經濟,未來的產業創新,未來的發展應該是一個硬軟整合,持續結合的過程。我們的看法是:從互聯網的角度來看是“互聯網+”,從工業的角度我們認為是“+互聯網”。
2 W; h% C/ g1 Y: d

0 ^% X: P2 m# i) ]
/ |- Q! L5 _& l/ ]8 }8 t  u
作者: UGAIHAOWY    時間: 2016-11-19 08:33
不會消失,只會分得更細而已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6-11-19 08:37
偷梁換柱!偽科學!智能化再高,自動化再高也離不開工程師,如果生產線有個設備壞了,自己會修理?自己會設計一套工裝設備?能自動設計,加工,安裝,調試?如果真是那樣的話機器人已經統治世界,人變成寵物了。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時間: 2016-11-19 09:02
放屁的。
作者: sunza501    時間: 2016-11-19 09:06
感覺現在都是玩概念,云里霧里...
作者: Mechanical.Mr.    時間: 2016-11-19 09:08
扯淡的玩意兒
作者: 湯七七    時間: 2016-11-19 09:48
標題黨
作者: 蟲子第一家    時間: 2016-11-19 10:31
人的功勞是不可辱沒的!
作者: mymachine    時間: 2016-11-19 10:44
這是資本隱藏在亮麗的“為人類謀福祉”的外衣下,對(現代化生產意義下的)工人的殘酷剝奪(是的,已經不是剝削了)!
: m( y& z6 l# C, b資本,將自己的利潤盡所能的擴大,將成本盡所能的壓低!
1 x; t' g+ B+ _! x. [/ ~大批工人的失業所產生的后續問題、都拋之不顧,兀立于社會財富分配的金字塔頂端!而將創造財富的工人踩于腳下!
2 o- I+ ^2 y1 C& [! d3 S+ T  i資本,謀己之利,不顧他人與社會的本質暴露無疑!* F0 O. d. ?6 R# `$ ~

- K, Y  P) m9 L) C而,虎兕出于柙,龜玉毀于櫝中,是誰之過與?2 U. {7 _' p7 {8 n5 ]! f
8 U* i  l! {0 a5 Y7 A
" m4 h/ I) J2 T6 a0 E: q0 }
郭臺銘 簡介
4 `$ p! J1 F: V" k1 G9 m1 M' x' r2 ?# z/ Z
(, 下載次數: 63)   B) D& ?& k- N0 J# W2 Q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6-11-19 11:59
問題是黨國需要,將從政去。這樣的話產業布局方向也有可能調整
作者: 一展刀鋒    時間: 2016-11-19 12:17
老郭準備做臺灣特普朗,有意從政,肯定要吹吹牛的
作者: 恁老廝    時間: 2016-11-19 12:47
病入膏肓無可救藥的KMT是要拱老郭選總統的,因為較年輕有正義感的黨員都被老賊們開除了,唯有郭某財大氣粗仍能集氣,只是得問問"一小撮極少數(約占島民7成)"的頑固份子同不同意讓他當工奴使喚
作者: 一星一億    時間: 2016-11-19 13:22
科技改變生活,也改變了工作模式
作者: 很奇怪的藥    時間: 2016-11-19 13:31
不需要機械工程師嘩眾取寵,現在一群所謂的專家到處開設所謂培訓賺錢,前幾天我們公司請了一家深圳來的公司講解工業4.0,扯了半天還不是就是一個框架套來套去,4.0要這怎么樣,要那怎么樣,啊呸,我還說社會主義要人人平等物物分配呢,跳過過程講結果,脫離實際扯大旗,中國制造抄來抄去都快病入膏肓了就扯著去4.0,大X進么?(怒)
作者: kumufchun    時間: 2016-11-19 14:02
兩點:1 B* P2 ?+ Y/ v/ X8 k
1,他們真的不要內部機械工程師!
4 o) P( f; H# O2,機械工程師要變形了!
作者: 生存于山水    時間: 2016-11-19 14:06
只是個想法,還需要大量的時間和大量工程師的實踐
作者: ralphtyler    時間: 2016-11-19 16:26
我有錢了也可以隨便說
作者: bjcsky    時間: 2016-11-19 17:09
未來是多久以后?這個不好說。。
作者: 鎢錳合金    時間: 2016-11-19 17:16
"富士康未來將不再需要機械工程師"在那一段?沒看到
作者: 祥云飛魚    時間: 2016-11-19 19:48
標題黨   哈哈  別人老郭也沒有說 不需要機械工程師
作者: bingjianzuozhan    時間: 2016-11-19 20:18
說不需要機械工程師那是扯淡!沒有機械工程師,誰設計的機械設備?搞IT的?搞服務的?搞管理的?
作者: albert.tang    時間: 2016-11-19 21:05
那以后大家都不用上班了,還要延遲退休個屁啊
作者: @天之痕    時間: 2016-11-20 10:47
要不是昨天剛從富土康出差回來我差點就信了,你咋不上天呢
作者: 六如十六夜    時間: 2016-11-20 16:43
這牛逼哈的有點大啊,富士康市市長
作者: 天天天藍_    時間: 2016-11-20 22:26
不再需要和不需要還是有區別的
作者: gsl525658    時間: 2016-11-21 09:22
沒有工程師,不靠譜吧
作者: amone    時間: 2016-11-21 12:18
這樣的日子何時才能來到?
作者: 冰雨夜    時間: 2016-11-21 13:24
宏觀大話,高大上的概念,聽上去很美好,真正實現就是各方面具體細節了,機械工程師應該會扮演一個重要角色,沒有機械基礎,豈不是霧里看花。
作者: 科學小子    時間: 2016-11-21 14:30
現在產業不轉型就會死去,轉型了很多工人面對事業,這個社會大部分為富人謀福利的
作者: king1號    時間: 2016-11-21 21:16
大家看一下我們的機械設計手冊, 那些厚厚的書其實也是數據的積累.  現在數據的積累已經遠遠超出以前的速度,機器學會學習的時候就是我們到幕后的時間
作者: ckc521    時間: 2016-11-21 21:57
扯淡的玩意兒
作者: 滾刀魚    時間: 2016-11-22 10:11
標題: 帖子的標題還是嚴謹點好!
本帖最后由 滾刀魚 于 2016-11-23 10:06 編輯
0 i; o- f  b& N, y- h+ k! ?0 {/ g! d+ r$ U" n: D/ C
針對“郭臺銘:富士康未來將不再需要機械工程師”這個帖子的標題,我有話說:6 F, c- V, Q# H7 u
4 i% [: x; m5 M$ A
這個標題就是樓主對郭臺銘董事長這篇演講的解讀?如果是,我想罵人,但是現在論壇不太提倡罵人,那就算了,再說罵人顯得我這本來就不高的素質就更低了,在沒讀郭臺銘董事長的演講之前,我看了這個帖子標題,把我嚇一跳,看了才知道原來是個“標題黨”,至于富士康需不需要機械工程師,只有郭臺銘董事長自己清楚。
9 E1 e. |* O  n. I4 W8 c2 y- Z* v, F$ x; G$ M3 v, P
我曾經在富士康工作過6年,富士康的產線內的非標設備,工裝夾具,包括富士康的機器人和機械手,哪一款哪一件不是富士康的機械工程師設計的,郭臺銘董事長的說是富士康將運用智能制造的大數據分析替代人工經驗判斷的公差,這個怎么能被解讀成富士康不再需要機械工程師了呢?  {: c4 @& [& Y' T
2 R% @# g7 q0 B5 p2 @4 u' T
我相信未來智能制造的機器人替代工程師的可能性是存在的,但是我覺得機器人再智能,它們畢竟還是人類創造的,想要讓機器人產生思維,并且超越人的創造力,在目前看來是不可能的,算法再遺傳,也只是概念上的遺傳,我甚至相信機器人在未來的某一天可以產生人類的思維和情感,但是我不相信機器人的思維能夠產生靈感,有人說科學的進步是無止境的,一切皆有可能,這話我是相信的,但是機器人能夠產生靈感,我是不相信的,如果有一天有人能夠科學的證實:人類曾經就是“造物主”創造的“機器人”,那時候我會相信機器人可以產生靈感,可是現在是不行的。" i1 S  N5 q  |+ |  n- r5 C
5 _" d5 M4 R, p+ Q! I$ N; L: n) b. t
幾年前郭臺銘董事長說未來富士康不再懼怕“用工荒”,當時“代工”行業沒人相信怹的話,而那幾年正是富士康研究機器人最如火如荼的時候,現在富士康的機器人已經普遍的應用在產線里了,富士康的每個廠區都有一個設備開發部,這個部門專門為自己廠區的生產線開發非標設備替代人工,每年這個部門上千萬的花銷,卻是零收益,在08年,09年經濟環境最不好的時候,最困難的時期,很多廠區裁員,很多廠區的“一把手”建議裁撤設備開發這個光花錢不掙錢的零收益部門,當時郭臺銘董事長堅決不同意,這幾年大家應該都看到了富士康的回報了吧!而且自動化設備替代人工這不就是工業4.0的基礎理念嘛?' V/ }( E! k% u9 A7 D' ~

6 r( m+ z) N. Q1 j人站的高度不一樣,眼界也不一樣,現在看是德國引領了智能制造的時代潮流,其實我想說郭臺銘董事長也早看到了智能制造的那一點陽光,這里可不是給郭臺銘董事長本人歌功頌德啊,我堅信臺灣是中國的地兒,臺灣人只能是中國人,其實我在富士康的那幾年,感受富士康對待員工還是比較苛刻的,這幾年貌似好了很多!
4 z* I# r; r! F' y1 Q" j: n! J  S
$ g# w2 v& g* E/ h只是想說智能制造我們中國人一直在努力。$ _1 X" C0 r, I! Y, a$ s3 j' k) G  K

) m5 p* }& w6 [& J1 U% M扯淡扯遠了,說的都是沒用的,目前看來,我個人覺得對于帖子的標題編寫,還是嚴謹一點好,不要老搞噱頭嘛。
. l7 n4 k! \9 ?9 S! U7 X/ s: w: S. o* P
我也相信郭臺銘董事長目前還是不敢說如樓主標題一樣的話。3 ?  J6 }3 x6 d3 V

& x2 p; M/ c" N% ?智能制造如蓋樓,0 ?3 g# T3 D) h4 J9 m
工業基礎非作秀。+ v! L0 T8 _. U2 g0 N$ g
踏踏實實搞技術,
3 I, G/ ]7 p$ s千萬不要玩噱頭。
6 E/ h6 c5 }# R) F: K) b9 Z/ o! X
作者: 挨拍的5    時間: 2016-11-22 12:44
富士康未來肯定不需要郭臺銘
作者: ntliubo    時間: 2016-11-22 16:53
說不定真的讓他們言中了呢
作者: 李振國    時間: 2016-11-22 17:17
都在胡扯,沒有一個踏踏實實做事的
作者: 蔡皓618    時間: 2016-11-23 22:04
標題黨。人家說的是可能不要機械師傅。
作者: 血刃x    時間: 2016-11-24 15:32
不需要工程師了,制造業已經不需要了,最廣大的人群的利益也沒沒有了,金字塔倒立了,然后轟然倒塌,生活又從新開始了,
' G, i$ R0 E- h, W) S. W
作者: nice2888    時間: 2016-11-25 20:49
需要大大的時間;
作者: bingjianzuozhan    時間: 2016-11-25 22:37
現在一些所謂的管理人員就是拿著一些所謂的概念在到處忽悠人
作者: huangjie2008    時間: 2016-11-25 22:44
要求有點高呵呵呵呵呵
作者: xmpho    時間: 2016-11-26 08:05
以偏概全了?。?!
作者: however1241    時間: 2016-11-27 07:53
  {( @4 C3 r+ {& x( B' g
人的功勞是不可辱沒的!
作者: 垨護伱の噯    時間: 2016-11-27 19:34
所羅門_x 發表于 2016-11-19 08:37
* C' f) e) A$ @8 ^# r0 C5 P; u偷梁換柱!偽科學!智能化再高,自動化再高也離不開工程師,如果生產線有個設備壞了,自己會修理?自己會設 ...
4 m1 T2 O" }# C) o
就是就是,,,不需要工程師的話也說,
作者: 2011ayoon    時間: 2018-11-5 08:18
設計大數據定公差純粹是笑話,就是告訴你生產達不到所需的精度,就放低要求,只要能生產出來是吧
作者: ygyi2009    時間: 2018-11-5 20:32
扯淡的玩意兒
作者: NL35°    時間: 2018-11-21 21:39
行業細分,失去一些崗位,同時會出現一些崗位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