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電工基礎應用口訣 [打印本頁]

作者: however1241    時間: 2016-11-15 08:33
標題: 電工基礎應用口訣
1、單相電源插座接線的規定
單相插座有多種,常分兩孔和三孔。
兩孔并排分左右,三孔組成品字形。
接線孔旁標字母,L為火N為零。
三孔之中還有E,表示接地在正中。
面對插座定方向,各孔接線有規定。
左接零線右接火,保護地線接正中。

3 \1 G" C. M" a0 D& P  J1 g* g+ V1 G
2、漏電保護器的選擇
選擇漏電保護器,供電方式為第一。
單相電源二百二,二線二級或單級。
三相三線三百八,選用三級保護器。
三相四線三百八,四線三級或四級。
“級”表示開關觸點 “線”表示進、出線

3 M1 K! S2 [* \+ F: f
3、燈泡不亮的原因查找辦法
燈泡不亮叫人煩,常見原因燈絲斷。
透明燈泡看得著,否則可用電筆驗。
合上開關點兩端,都不發亮火線斷。
一亮一滅燈絲斷,兩端都亮斷零線。
) _3 Z( K3 R! q+ H2 Z8 h- ~
4、埋地導線埋設前的斷芯檢查和斷點確定方法
地埋導線埋設前,有無斷芯盤盤檢。
檢查使用兆歐表,L一端接導線,
導線另端放水中,儀表E端照此辦,
慢慢搖動兆歐表,針不到零是斷線。
查找斷點在何處,使用儀器DG3,
單相交流接一頭,儀器貼附地埋線,
從頭到尾慢移動,儀燈發光線未斷,
若是儀器燈熄滅,此處就是斷線點。
& O# F7 J9 f4 P6 h7 R% e, m/ _
5、低壓驗電筆判斷交流單相電路故障的方法
交流驗電用電筆,亮為火線不亮地。
電路故障可檢查,通電測量火和地。
亮滅正常查設備,電路斷開不可疑。
若是兩端都不亮,電源火線已脫離。
若是兩端都發亮,零線斷裂或脫離。
6 p3 C) i/ \5 a; V" V6 }- ?
6、用指針式萬用表測量直流電壓的方法
測量之前先調零,量程選擇要適中。
確定電路正負極,并聯接線要搞清。
黑色表筆接負極,紅色表筆要接正。
若是表針反向轉,接線正負反極性。
3 ?3 L5 ^: N/ L* w6 o
7、用指針式萬用表測量直流電流的方法
測量之前先調零,量程選擇要適中。
確定電路正負極,串聯接線要搞清。
黑色表筆接負極,紅色表筆要接正。
若是表針反向轉,接線正負反極性。
, A; z; `$ n3 ?
8、用指針式萬用表測量導體直流電阻的方法
測量電阻選量程,選完量程再調零。
兩筆短路看表針,不在零位要調整。
旋動歐姆調零鈕,表針到零才算成。
旋鈕到底仍有數,更換電池再調整。
接觸一定要良好,阻大兩手要懸空。
測量數值保準確,表針最好在格中。
測量完畢關電源,旋鈕旋到電壓中。

7 y6 K' r1 u/ ~
9、用指針式萬用表判斷電容器的好壞
電容好壞粗判斷,萬用電表可承擔。
使用電阻乘K檔,表筆各接一極端。
表針擺到接近零,然后慢慢往回返。
到達某處停下來,返回越多越健康。
到零不動有短路,返回較少有漏電。
開始測量表不走,電容內部線路斷。

1 r$ V- t4 A2 p# `
10、用充、放電法判斷電容器的好壞
電容好壞粗判斷,充放電法可承擔。
電容兩端接直流,少許時間就掐斷。
導體點接兩個極,有無火花注意看,
有火為好無火壞,同種火大更飽滿。
5 d+ I) ~' U$ O! J; u" t+ V
11、“已知三相異步電動機的額定容量和電壓,求取額定電流的近似值
中小容量高低壓,電流估算看千瓦。
給出關系為中值,容大減小容小加。
一個千瓦兩安培,常用低壓三百八。
高壓電機三千伏,四個千瓦一安流。
電壓更高六千伏,八個千瓦一安流。
額定電壓到一萬,十三千瓦為一安。

* }: @$ C) }; H. O( e! Y) E2 T
12、“三相380V電動機改用單相220V電源供電時的接線方法和接入電容器的電容量計算
電機三相改單相,繞組接法按原狀。
三端出線都有用,倆接電源一接容。
接容以后接電源,接零接火轉向反。
電機三相改單相,并接電容的容量。
工作電容看接法,星接小來角接大。
百瓦電機微法數,角接為十星接六。
起動電容可同大,十瓦二至三微法。
電容耐壓看電源,二百二電源三百三。

7 Z9 o( y2 Z, ]" r. E5 M
13、感性負載電路中電流和電壓的相位關系
電感妙在一“感”字,感情來去皆需時。
剛一見面很陌生,心里的話兒難啟齒。
一旦需要分手時,“藕斷絲連”還相思。
電源一通電壓加,電流一時難通達。
切斷電源電壓斷,電流一時難切斷。
上述比喻教通俗,電壓在前流在后。
兩者相差電角度,最大數值九十度。
) e4 \% c) h- M6 u3 E2 O
14、每千米導線的重量估算
千米導線有多重,要看截面和品種,
截面單位毫米方,乘以系數值不同。
硬鋁最輕二點八,純鋁次之把三乘。
鋼芯鋁絞乘以四,七點八鐵比較重。
再重純銅八點八,鋼絞最重九點零。
考慮弧垂和綁扎,再把一點零三乘。
相關公式:質量=密度X體積
體積=底面積X高度
0 i. I( x4 O6 \" j. u$ @4 R
15、發電機原理和右手定則
導線切割磁力線,感應電磁生里面。
導線外接閉合路,就有電流流其間。
判斷流向用右手,伸開右手成平面。
導線運動拇指向,手心面對N極端。
四指方向即電流,該端也是正極端。
0 W& _% Q' {* k* G0 b2 W: O
16、基爾霍夫第一定律、第二定律
基爾霍夫是名人,電路定律他發明。
節點電流為第一,流出、流入兩相平。
回路電壓為第二,壓降、電勢兩相等。

& f! S& A; [( `; h! w* j7 \9 j17、“整流電源輸出直流電壓與輸入交流電壓的關系以及整流二極管的反壓
交流電壓變直流,輸出電壓怎樣求?
輸入電壓為一百,單相半波為四五。
三相半波一一七,半波兩倍全波數。
如若采用晶閘管,從零開始到上數。
管子反壓要記住,單相三相不同數。
單相橋式一四一,三相橋式二三九。
注:輸入電壓應為相電壓。
! m# p- p0 }* G( a& f6 z
18、電阻串聯和并聯后總阻值的計算
電阻串聯值增加,越串越長阻越大。
電阻并聯值減小,相當截面在增大。
并聯總阻較難求,各值先要求倒數。
倒數之和的倒數,就是并聯后電阻。
并聯只有倆電阻,總阻可用簡式求。
兩阻之積作分子,兩阻之和作分母。
& ], c+ r- A! g
19、“三相交流電源的兩種接法和兩種出線方式
三相接法有兩種,一個三角一個星。
角接三相圍一圈,三個頂點三相線。
星接三尾聯一點,聯點叫做中性點。
三首引出三相線,中點出線中性線。
相線俗稱叫火線,中線俗稱叫零線。
星接可出兩種線,三相三線和四線。
三相三線無零線,三相四線有零線。

# U) |0 a) W/ F( ]. v4 u20、整流二極管正負極的判定方法
二極管有兩個極,一個陽極一陰極。
分辨極性較簡單,首先可看圖表記。
三角一端極為陰,短杠一端為陽極。
沒有圖表看外形,較圓一端為陽極。
較大規格帶螺絲,螺絲一端為陽極。
若不放心用表量,萬用電表準備齊。
乘以一百電阻檔,兩筆分別接電極。
正反兩次比阻值,一大一小記仔細。
阻值小時看表筆,紅陽黑陰定電極。

; G# `$ I; Q5 g0 w! ]- ?9 g3 r; Q21、“橋式整流電路的連接方法以及阻容保護、整流二極管問題
單相橋式四個管,兩兩串聯再并聯。
并聯兩端出直流,兩管連點進電源。
三相橋式六個管,兩兩串聯再并聯。
并聯兩端出直流,兩管連點進電源。
阻容保護二極管,三種接法任你選。
一種并在交流側,一種并在直流端。
還有一種較復雜,并在每支管兩端。
感性負載反電勢,并聯持續二極管。
& t* `5 G' n1 ]9 Z8 ~5 x3 W
22、磁鐵及磁鐵的性質、磁場和磁力線
不管大小與粗細,磁鐵均有兩個極。
南極S北極N,兩端最大磁場力。
同極相斥異極吸,萬物都是同一理。
描述磁場磁力線,每條都是閉合線。
體外從N到S極,S到N體內穿。
線線相互不交叉,相對密集在兩端。

. E. r8 b8 l; [' z* L23、為減小輸出電流紋波而設置的濾波電路
要想得到穩定流,濾波電路接輸出。
一個電容一個抗,接成一種T形路。
兩個電容一電抗,名稱叫做派電路。
還有一種較簡單,兩個電容一電阻。

8 G) f& t' |$ [# I; B' _1 S24、刷偏離中性線的影響和調整方法
勵磁接通再開斷,同時要把儀表看。
儀表指針來回擺,擺幅較大電刷偏。
輕輕旋動電刷架,擺幅最小調整完。
電機通電正反轉,兩次轉速來相減。
所得之差若較大,說明電刷比較偏。

輕輕旋動電刷架,相差最小調整完

3 r0 E5 p) x( ?% z4 O
24、刷偏離中性線的影響和調整方法
勵磁接通再開斷,同時要把儀表看。
儀表指針來回擺,擺幅較大電刷偏。
輕輕旋動電刷架,擺幅最小調整完。
電機通電正反轉,兩次轉速來相減。
所得之差若較大,說明電刷比較偏。
輕輕旋動電刷架,相差最小調整完
9 Q, z1 V8 L5 k$ X# J

作者: 秦心    時間: 2016-11-15 09:04
學不錯不錯
作者: 魚滿多    時間: 2016-11-15 10:24
很實用的“電工基礎應用口訣” 謝謝樓主!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6-11-15 10:41
有的說的也不對,零線用驗電筆測就不亮嗎?驗電筆是檢測帶電的,不是檢驗火線的,國內的電工得99%不懂用驗電筆,甭管多大。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6-11-15 10:42
“不管大小與粗細,磁鐵均有兩個極。”你讓磁環情何以堪。
作者: 面壁深功    時間: 2016-11-15 12:06
公司電工基礎科普教育
作者: sunza501    時間: 2016-11-15 13:14
好資料,看看..
作者: albert.tang    時間: 2016-11-15 13:15
很好的順口溜,收藏了,謝謝分享!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