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觸媒是在硅基上鋪上一層納米級的銅和碳結構,再往碳結構中滲入少許的氮原子,讓原本平整的表面變得凹凸起來。再將這個表面放入溶有二氧化碳的水中,施加一些電壓,就可以將二氧化碳+水轉化成乙醇+氧氣,關于這個反應是不是有點眼熟?
該反應基本上就是將燃燒的過程倒過來,再用電力補足中間的化學反應能量差。通過控制表面的凹凸程度,科學家已經可以產出高純度的乙醇,在初步發現時,就已經實現了60%的轉化率,可謂相當高效。
該反應過程可以在常溫條件下進行,并且可以非常自由地擴大生產規模。雖然乙醇的能量密度并不是很高,但安全易存放,除了可以直接當做燃料使用之外,還可以當做電池,小伙伴們是不是有點懵了呢?乙醇怎么做成電池呢?
當然我們說的不是直接將乙醇做成電池,而是可以將發電過剩時的電能,通過該反應轉化成乙醇,等到需要用電時再通過燃燒乙醇發電;也可以將乙醇用傳統的方式運往其他地區,用做發電或工作用途。
在將二氧化碳轉化成乙醇再燃燒的過程中,并不會產生額外的二氧化碳,可謂相當環保,甚至通過這樣的方式生產足夠多的乙醇的話,存儲起來的乙醇還能減少空氣中的二氧化碳總量。+ E2 h7 n& d8 A
在新能源探索中,科學家們比較傾向于電能、太陽能、氫能這些無污染能源,但現在二氧化碳可以直接轉化乙醇的意外發現,或許會為當前社會提供一種新型能源,乙醇能源社會也許會成為現實。
---------------------------------我是美麗的分割線,來源于科技訊-------------------------------------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