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3個人的公司上市年賺千萬,這才是商業模式的秘密-----轉個老帖子 [打印本頁]

作者: aiwolei    時間: 2016-10-8 11:08
標題: 3個人的公司上市年賺千萬,這才是商業模式的秘密-----轉個老帖子
一家公司,包括老板在內13人,訂貨基本通過傳真和電話,沒有質檢部門……但在創業37年中,經歷石油危機、匯率震蕩、泡沫破滅等逆境打擊,每年依然能保持超過35%的毛利率,并且上市,他的創始人還獲得國家企業家獎。這樣的企業你見過嗎?
------------------------------------------------------------------------------------------------------------------------------
     我說的是一家日本企業,名字叫“A-one精密”,創建于1970年,主要生產超硬彈簧夾頭,市場占有率高達60%,擁有1.3萬家國外用戶,2003年在大阪證券交易所上市。它的創始人梅原勝彥在2007年獲得日本企業家獎,之前獲獎的都是軟銀的孫正義,優衣庫的柳井正這樣的大人物。
    眾所周知,小企業要是能夠做到行業的領先者,必定是在一個細分領域有出色表現,成為所謂的“隱形冠軍”,這已經不必多言。但因為小到極致,A-one在管理上也充滿了反傳統的理念。

首先看看A-one驚人效率。

因為人少,所以A-one一年開會的時間加在一起不超過30分鐘,很多的交流都在現場站著就說了。A-one的產品質量好,但是它最強的優勢卻是在交貨的快速。大企業一周或兩周的生產時間,在A-one只需要1~3天。梅原說:“事實上,當天下午3點前所接收的訂貨,70%都可以在當天內完成并配送。實際上,要做到100%交貨也是沒問題的,但這么一來,第二天上午就沒事干了?!?/font>

     A-one從接受訂單,到工廠開始作業,中間間隔不到5分鐘,而且中間過程不是依賴于IT系統和網絡,僅僅依靠手寫的傳真。因為人員少,品類少,所以生產過程不必經過大企業必須的生產排期、物料管理、交貨期管理等諸多流程(這些都被梅原稱為“制造業多余的管理”,幾個人打個電話,或者拿著傳真跑一圈,幾分鐘內就開始生產。為了縮短交貨周期,A-one甚至省略了質檢的步驟。按照梅原的理論——只要認真經過每道工序,產出的就只會是高質量的產品。

    當然,光快是沒有用的。制造行業講究慢工出細活,產品質量不好,交貨期再短也不會有人來訂貨。A-one精密這方面做得更好,從未收到過投訴。曾經有個世界級大企業的副總,特意跑到A-one精密的工廠考察:“你們用了什么神秘的機器?”梅原說:“其實我們就是用其他公司兩倍以上的時間提高產品品質。”A-one精密甚至不檢查成品,按照梅原的理論,只要嚴格經過每道工序,產出的就是高質量的產品。
     更不可思議的是,作為一家微型制造商,A-one竟然在有限的資源制約下,同時擁有自己的銷售網絡。這一戰略不僅使得從訂單到制造到發貨這一系列流程都是自己在做,沒有中間環節,提高了發貨速度;更重要的是,擺脫了被銷售端控制價格的困境。梅原在說明公司高收益構成的時候,總會說明20%利潤來自制造,15%來自銷售部,所以才會有超過35%的毛利率。

    幸福感是另一個必須要提到的事情。在日本傳統的觀念里,公司是一個尋求幸福感的地方。但是隨著美國以追求規模和短期盈利為目標的商業文化的日漸流行,這種觀念已經慢慢式微。在A-one,員工不僅是終身雇傭、不需要打卡,可以分享公司盈利,梅原更是提出了一些離經叛道的說法。

    例如,在A-one他傾向于招收外行員工,因為“便于培養”,目前A-one每天操著英語對海外銷售的主管,最開始都是附近的家庭主婦。A-one沒有組織和頭銜,因為“大家都明白彼此的能力水平,所以沒有必要硬是賦予什么頭銜之類不自由的東西”,因為這個原因,當公司準備上市的時候,梅原和證券公司產生了很大的分歧。

    證券公司看來,沒有組織就不能明確責任,而梅原來看,所謂明確責任本身才是奇怪的,責任沒有必要要讓人來負,工作上的責任由公司來負就行了,否則以后就沒有人去挑戰困難的事情,公司就會失去活力。他把員工的工作和私人生活分的非常清楚,甚至用嚴正的口吻告訴員工“如果在公司以外的地方看到我,可以不打招呼”,同時嚴禁員工給他家里打電話。

    在當今規模至上的商業環境中,這些理念和嘗試很值得我們去認真思考——到底什么是公司的本質?到底什么是有效的管理?規模真的是我們唯一的發展目標嗎?


作者: hughwdtt001    時間: 2016-10-8 11:31
我覺得這只是表面的東西,內在的很多小細節,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生存于山水    時間: 2016-10-8 11:43
企業文化+品質,看似沒有管理,其實每個員工都是管理人員也是生產線上的員工。佩服
作者: 淡然    時間: 2016-10-8 11:50
讓人耳目一新。小企業成本非常低,做適合自己的產品,生命力也非常強大。
作者: 丁卯谷雨    時間: 2016-10-8 11:52
hughwdtt001 發表于 2016-10-8 11:31
我覺得這只是表面的東西,內在的很多小細節,才是最重要的

對,這只是表面的東西

作者: oldpipe    時間: 2016-10-8 12:20
13個人是開辦時的規模。

作者: 寂靜天花板    時間: 2016-10-8 12:40
中國企業別想照搬
作者: qiuqiu1234    時間: 2016-10-8 13:29
產品比較單一,只是一兩個零件組成的才能這樣
作者: amone    時間: 2016-10-8 13:46
術業有專攻,這樣的小企業很不錯
作者: 所羅門_x    時間: 2016-10-8 14:58
這老頭領會的馬克思的精神!員工培養出了共產主義精神!可惜他們是在資本主義國家,所有這不能告訴別人
作者: 成歌2047    時間: 2016-10-8 15:14
居然有這樣的小公司的成功例子,這日本小廠只生產一個小零件,批量小,基本是訂造的,能馬上交貨,質量好,厲害!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6-10-8 22:16
微型公司是趨勢。
作者: 燕南飛0871    時間: 2016-10-9 10:04
專注 所以專業。管理的最高境界就是文化
作者: 請叫我財神    時間: 2016-10-9 11:19
公司好像是自然界的物種,最好的生物必須是某一種,是不合理的。生物多樣性是自身競爭能力的體現
作者: 機械小二    時間: 2016-10-9 13:02
如果大型企業里每個員工都能像這樣,那不得了了
作者: 天天_works    時間: 2016-10-9 19:59
公司是一個尋求幸福感的地方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6-10-10 10:23
我覺得……小鬼子有這種企業,是可以理解的,國內……怕是難出……
作者: 囧字輩    時間: 2016-10-10 11:11
威望不夠,回復來湊

作者: albert.tang    時間: 2016-10-10 21:17
能將單一產品做到這個份上,算是做到極致了,SQDC各個方面控制的都很好。
作者: 機械小白258    時間: 2016-10-11 20:33
壬ò
作者: 浪人tjl    時間: 2016-10-12 15:20
學習一下,謝了。
作者: bingjianzuozhan    時間: 2016-10-14 07:49
在中國  這樣的企業估計活不過兩年就夭折
作者: bmlsw    時間: 2016-10-15 15:53
寂靜天花板 發表于 2016-10-8 12:40
中國企業別想照搬

有機會我也想試一試這樣的模式,用兩倍是生產時間生產從而不用質檢

作者: 心結    時間: 2016-10-17 12:41
一下子幾萬件的單子怎么辦?
產品不一樣
作者: 隨風用途    時間: 2016-10-17 13:37
這樣的企業有幾個

作者: 機械前途    時間: 2016-10-17 14:12
員工得有多高的自身修養啊!
作者: sunza501    時間: 2016-10-18 18:59
這是做到了極致,否則我覺得不行?,F在是資本盛行的年代,人家用資本有時候都可以輕易把你搞跨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