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同軸度的基礎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顧宏達    時間: 2016-9-12 16:14
標題: 關于同軸度的基礎問題
今天在給PE出圖紙的時候,他跟我說同軸度里面的尺寸為什么要加直徑符Φ,我本想跟他解釋一下,可一想就算用中文我也不一定能解釋清楚,何況英語,算了吧,我先去補補課再去跟他解釋吧。
7 f7 @+ y1 E, \7 P' U) u& p6 H4 a; |- r找了一些形位公差的資料,從理論的到實際測量的,遇到個小疑問,遂到這里來找高手幫忙。
/ w/ u8 V. S7 E( F+ K8 Z5 H+ ?& j/ r
  C4 k: J1 a( \

1 n, V+ d3 C' L% `. V8 {見附圖,里面關于同軸度的描述是“公差帶是一個圓柱面內的區域”,那就是一個圓柱體,我的邏輯是:
- T2 |* ~" h5 B4 {公差帶是圓柱體➠軸線是一根直線➠與它同軸的基準軸線也是直線,可是基準軸線并不是理論存在的完美直線,而是實際測出來的近似于直線的不規則曲線,這與上訴基準軸線是直線就矛盾了,是不是這么回事?* v! t/ }  _6 G
+ n  J; J6 J$ m8 w! w$ `# V
6 o; e, p. q4 A5 a: X
請教!!!' A4 ?1 J7 q" f  d
此外,是不是所有的同軸度前都要加Φ,我現在的理解是是的,同樣求教!!!
  `& Q8 i# \" b% e* t" l/ @0 }& l5 a% r4 h4 M- x9 U1 |$ m

+ g8 w$ B4 S" t( n4 o2 D5 }9 L7 t* P
作者: 小小劉llt    時間: 2016-9-12 16:34
是的。
作者: 小小劉llt    時間: 2016-9-12 16:41
只要是涉及圓柱面、圓柱孔的公差項目,都要加直徑符號。
作者: 茉莉素馨    時間: 2016-9-12 16:57
先問問樓主,同軸度怎么檢?別說用三坐標
作者: amone    時間: 2016-9-12 18:01
1. 一個要素或者特征作為基準的時候,理論上他就具體完美的形狀。比如三坐標測量的時候,要以工件的某個面作為基準面,就需要把這個面放在一個絕對平的大理石面上來模擬這個面。
9 m  c/ q! j& `) p, l  `4 O/ y2. 是不是需要加直徑符號取決與設計者的對產品的功能要求。理論上一個圓柱面的軸線是一個空間曲線,對這個圓柱面與之配合的軸孔或軸沒有方向要求,自然是加一個直徑符號
作者: 軒轅天一    時間: 2016-9-12 18:48
樓主,基準軸線是假想的理論線,是理想的直線,你說的實際測出來的近似于直線的不規則曲線若是與基準軸線作比較的話應該是屬于直線度的問題了,我是這么理解的:測同軸度時測出來的實際軸線都假想為完美直線與基準軸線作比較看是否復合同軸度
作者: 軒轅天一    時間: 2016-9-12 18:49
軒轅天一 發表于 2016-9-12 18:481 H% j6 w" w( t  X. X! o# @
樓主,基準軸線是假想的理論線,是理想的直線,你說的實際測出來的近似于直線的不規則曲線若是與基準軸線作 ...

. i: @4 J) ~# G2 t6 I: ?' |1 B建議樓主直接標注圓柱度可能會比較好7 O; b" C4 Z& |" L( w

作者: albert.tang    時間: 2016-9-12 18:56
定義就是這樣規定的。
作者: 成歌2047    時間: 2016-9-12 21:28
我個人理解,同軸度一定會加符號“φ”的,軸線肯定是一條直線,但它有同軸度公差,即在這直線中每一個點都在這個“φ”的公差值圓柱體內,宏觀上,它一定是直線的!% r/ h! M$ N- n
同軸度就是定位公差,理論正確位置即為基準軸線。由于被測軸線對基準軸線的不同點可能在空間各個方向上出現,故其公差帶為一以基準軸線為軸線的圓柱體,公差值為該圓柱體的直徑,在公差值前總加注符號“φ”。
作者: 我四歲    時間: 2016-9-12 21:36
學習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6-9-12 21:43
1,樓主的邏輯有問題
5 _6 \+ [4 T9 i+ S2,既然是同軸度肯定要加Φ
作者: 454141017    時間: 2016-9-12 21:56
一根軸,標直線度。很重要!
作者: 燕南飛0871    時間: 2016-9-13 08:18
公差帶是指允許變動的范圍,也就是說實際軸線應在公差帶所規定的圓柱范圍內。
作者: 燕南飛0871    時間: 2016-9-13 08:20
公差帶是指允許變動的范圍。也就是說實際軸線應位于公差帶規定的圓柱范圍內。
作者: fiyu1314    時間: 2016-9-13 11:08
   允許變動的范圍是圓柱行的 所以用φ
作者: forbetter    時間: 2016-9-13 15:21
既然是同軸度,那必然是兩根軸!! 有一個軸是來作為基準的,它是實際生產形成的,沒有公差。 如果是φX 是表示另一個根軸必須在以基準軸為中心 X為直徑的圓柱體內; 如是不加φ 則表示  X為半徑的圓柱體內。公差差了一倍!
作者: 月冷西樓    時間: 2016-9-13 19:40
我是來學習的
作者: oldpipe    時間: 2016-9-14 07:47
你把同軸度和直線度攪合在一起考慮了,這么做無解。公差原則之一——獨立原則,“攻其一點,不及其余?,不同公差內容分別考慮,不混淆。 # c: Q- N8 f& M/ z

作者: 北曉北    時間: 2016-9-14 08:48
同軸度是位置公差,是要有一個基準的,以某一個工件為基準,測量另一個工件,他倆之間的同軸度。  Q$ K" @) b$ j4 c. [
圓柱度是形狀公差,以自身的某一條線為基準測量應該和圓跳動是一個意思。
作者: 北曉北    時間: 2016-9-14 08:48
北曉北 發表于 2016-9-14 08:48. U( g/ U$ b4 ^3 Z$ Q5 A
同軸度是位置公差,是要有一個基準的,以某一個工件為基準,測量另一個工件,他倆之間的同軸度。3 s3 ~& ?- c! w4 q7 e
圓柱度是 ...

+ ]! D  [( d  B' d& c% `* \我是這樣理解的,有什么錯誤還望大家指出
! V/ v9 V  m" d1 m# F! B9 Z! J
作者: fangyunsheng    時間: 2016-9-15 13:02
本帖最后由 fangyunsheng 于 2016-9-15 13:25 編輯 * J- T$ O) K, w; T$ X( `% J! |; v1 S
forbetter 發表于 2016-9-13 15:21
# d. N" a6 Z2 P! C" b9 ?既然是同軸度,那必然是兩根軸!! 有一個軸是來作為基準的,它是實際生產形成的,沒有公差。 如果是φX  ...

$ y. C* Q6 t. C% D5 b) ~* h6 o這個說法好奇葩!查了一下,網上倒是有不少這種說法的,但是,肯定不對,有能說的清楚的大俠來說明下啊。( o1 t# v  h8 T, Y- c

作者: forbetter    時間: 2016-10-9 09:09
fangyunsheng 發表于 2016-9-15 13:02$ v7 l7 y- N+ Z) |% D- o+ Q
這個說法好奇葩!查了一下,網上倒是有不少這種說法的,但是,肯定不對,有能說的清楚的大俠來說明下啊。 ...
; e; r3 f5 d# \) {
有很多這樣說法,說明流行很廣。 層主說 肯定不對,請拿出證據來,以解我等疑惑!
作者: fangyunsheng    時間: 2016-10-9 10:26
本帖最后由 fangyunsheng 于 2016-10-9 10:49 編輯
* G% {$ q1 l/ d" M- ?8 `
forbetter 發表于 2016-10-9 09:09. |' O# c; d% j. C
有很多這樣說法,說明流行很廣。 層主說 肯定不對,請拿出證據來,以解我等疑惑!

. z  y& F( I4 H; |( U# v9 B后來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機械設計手冊 第五卷》3-303頁,找到關于這個符號的解釋,應該比較權威了。另外,圓柱度不一定帶該符號,上述手冊中的標注樣例有很多不帶該符號的圓柱度標注,這有點兒不好理解。
8 S  Q  C" g# i+ m/ O( s) S+ Y* K* Q& i9 N$ I% A0 o, z2 m
[attach]402566[/attach]  N0 g3 z% `7 x  Q
另外,下面的回答,也比較靠譜了。請參考:! p0 F& P& X6 O$ C
問題:機械機械制圖中位置度帶直徑符號得和不帶直徑符號得有什么出別?9 e& [9 W& {5 [. ~
回答:你具體指的是什么位置度,公差可以理解為形位公差,即分別描述幾何體的形狀與位置的極大與極小值變化范圍。例如垂直度,線與線的垂直約束只有兩個方向,即不能標Φ。但是線與面的垂直所構成的區域將是一個倒椎體(例如一根筷子的一端與桌面球形鉸接,整根筷子所能運行的軌跡將組成一個已鉸接點為半徑筷子長為直徑的半球,當然,要求垂直的話就必須把這個范圍縮小。縮小的范圍就是一個圓或圓柱)此時必須使用Φ。 1.位置度帶Φ符的,是不是指直徑?比如Φ1.5,它的單邊公差是不是0.75?可以這么理解,但沒人這樣說。因為理論上給的是范圍,并沒有給你哪個邊不邊的東西。 2.位置度不帶Φ符的,是不是指半徑?比如1.5,她的單邊公差是不是1.5,雙邊公差是不是為3.0? 當然不是指半徑,你把上面的內容理解了就好了。還有你搜一下就提形位公差的定義,比如說垂直度。官方會給你定義的。 3.還是不管帶Φ符的還是不帶Φ符的,都是只直徑的一半?你可以這么理解,但是不帶Φ的不能叫直徑!根本約束區域就不是一回事! 4.鍵槽狀的孔是什么樣子的?橢圓的孔?扁的孔? 在機械制圖中,具體的解釋那個多了,包括花間孔,半圓鍵空,楔形鍵空。但是抽象的解釋是,任何形狀的洞都稱之為...[url=]展開[/url]
追問
# T/ s2 h5 g+ V! d
但是我剛從網上查的信息是:主要區別在于帶Ø的標注方式其位置度公差帶是以直徑計算,而不帶Ø的標注方式其位置度公差帶是以半徑計算。  是否正確?6 ]$ x, Y) c; g& [4 W
追答
* d8 i! k% i# I& D
網上說的不一定是正確的,不過有很多老技工確實是這么理解的,測量的時候也是這么弄的,不過你別忘了。你那個東西是相對于基準的。; h1 R4 d& d3 H& j% F3 X( ?
追問

& i) ^. |: H( Q1.那到底誰是正確的?8 Q0 j. {$ W, D, c  I7 ^; ?
2.即使是相對于基準,那到底是按照半徑 還是直徑?# r+ \9 V2 R6 N4 p: y: |2 C
追答
; N4 F' Y( t. B' g0 F4 j
好吧 我服了你  “標注按直徑,應用按半徑”,理解了吧。有些東西是可以這么理解的,但是不可以這么說,因為這樣就會跟理論沖突。被人鉆空子!就像理論上說一個物體做勻速直線運動,但目前來說地球上還沒有可以做這種運動的條件。但有些實驗要求必須滿足這個條件,所以實際做的是跟理論不一樣的!
' J+ y- B! C- _
追問
7 Q0 Y( M0 Y9 R/ i$ H& x% B
我再問你最后一個問題哈。 最本質的區別是什么?7 l: ~% D+ ]5 p+ k' c3 K
1.位置度帶Φ符的,是不是指直徑?比如Φ1.5,它的單邊公差是不是0.75?
: g/ d6 {  O! T. Z3 Y2 f2.位置度不帶Φ符的,是不是指半徑?比如1.5,她的單邊公差是不是1.5,雙邊公差是不是為3.0?
$ r4 x# X0 Y% e! E* q: i
追答
; D" D* l1 i6 O3 x8 I9 C8 F) h
錯,完全錯誤,這是誰告訴你的,什么單不單邊的,公差測量你首先要理解它的測量過程,以及原理!
1 V' M4 M" R6 w: T& @+ [- J2 W還是以垂直度為例。首先看測量方法!# P/ i$ d4 K2 o0 R+ S
1、面與面的垂直度。" }; ~" N" h8 j; f$ a
(1)將基準面用磁鐵與平臺平行地支撐。
3 a# ~% O# ]: q" z(2)將百分表從彎曲根部起移動至前端止,將讀數的最大差作垂直度。3 y% j4 I, R$ R& [1 G
這個是不帶Φ的,也就是說只要你做的東西滿足讀數的最大差不大于1.5就是合格的,要是達到3了,那個就是殘次品!: X! w: [! V3 N+ y! l% D7 r: d
2、面與線的垂直度。$ L9 j4 j3 y7 r, X
(1)在平臺上,用磁鐵如圖支撐測量物;) h5 f0 g/ p+ _) q1 z8 j
(2)將百分表接觸于測量物上,在B點調零,確認到C點。4 Y3 d- e0 |+ P3 _0 M. _* a
(3)將百分表接觸于測量物上,將其在指示范圍內所有地方上下移動。( s$ z2 f, c- T# A; Z, [3 B
(4)測定在0°與90°兩處進行。
3 ^+ E: P" a% U( I, ~8 h. Q(5)將各讀數的最大差用以下公式計算,所得值即垂直度(在0°的讀數最大差→X;在90°的讀數最大差→Y):
. b) e* F* U) d0 \5 ?7 `0 a4 y     垂直度=  X與Y的平方和在開平方。
/ S# [  R) c& M2 m+ D) j4 D) j0 j- V這是帶Φ的,只要滿足X與Y的平方和在開平方的值不大于1.5就好了。+ Z. G' y1 \$ J
關鍵是要看測量方法。一切東西不能想當然。否則就會錯。
- P8 H' ~- D& ^/ n; X
  |, k5 d- j. b, n: S4 U
3 l' H  Y; n+ R1 }' q8 J+ w
2 @0 t! m! v8 J7 A

, `  _3 n# _! y- L7 |
  g+ z( k% g! W, N& e2 x- ]. ^$ a3 G" I* d% ^* ~

# e3 l" V/ H% Y4 K3 ^
& S; Z& I: x4 _. P
作者: fangyunsheng    時間: 2016-10-9 10:58
forbetter 發表于 2016-10-9 09:09; ]$ G$ Z$ u  N+ P9 j1 H2 V
有很多這樣說法,說明流行很廣。 層主說 肯定不對,請拿出證據來,以解我等疑惑!
- p/ o* `6 g9 i$ r6 v2 R, q- @9 @
他說得公差值什么一半的理解,是把公差兩個相對方向上的極限值直接對比了,實際值是這樣,但是理解錯了,因為公差是測量要素相對于基準要素的,測量要素兩個極限值的對比結果應該沒有意義。
, U- D3 m' u( e- L% a
作者: forbetter    時間: 2016-10-9 13:16
fangyunsheng 發表于 2016-10-9 10:26
( K- o# C! q1 o6 ~% _后來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機械設計手冊 第五卷》3-303頁,找到關于這個符號的解釋,應該比較權威了。 ...

4 {  m, @7 x! J$ T9 y& a這個說法, 只是解釋了 測量的值與標注的值是否相符。或者說哪種標注方法更合理。8 o) e! F5 G- s5 d8 q
6 a/ k5 E0 i, l& U4 F0 F- B8 L
當然  測量  面內的點的情況,加飛更合理!
2 I3 j) }* W1 g7 N; q; V) \- r  m- J# I; \; f0 Z0 V. K
4 [% k- O  r8 X5 a5 b" N0 p0 S' g
并沒有說明,不加飛是錯的!
6 O) x( \: w2 U# {1 y5 b
作者: fangyunsheng    時間: 2016-10-9 15:45
forbetter 發表于 2016-10-9 13:16
: ~5 n0 a0 l- E5 b, L( [這個說法, 只是解釋了 測量的值與標注的值是否相符。或者說哪種標注方法更合理。/ I  C+ L# ~7 N' O- g

- y/ _$ k0 T; p) Y& T當然  測量  面內的 ...
6 P( G6 a) K3 _. R  o: o& L
你的原文如下:
' [( L4 B! G- t' _1 G5 R
既然是同軸度,那必然是兩根軸!! 有一個軸是來作為基準的,它是實際生產形成的,沒有公差。 如果是φX 是表示另一個根軸必須在以基準軸為中心 X為直徑的圓柱體內; 如是不加φ 則表示  X為半徑的圓柱體內。公差差了一倍!
& C( Y1 \( b# B  Z
. ~6 H$ K" b8 W/ `! P+ Y  Q1 Z
你的意思是加不加φ,公差值會有一倍差值的區別。然而這個φ跟直徑和半徑沒有任何關系,加不加它也不是合理與不合理的區別。4 z6 q. r: c# [$ S# d4 Z; }

作者: fangyunsheng    時間: 2016-10-9 16:24
fangyunsheng 發表于 2016-10-9 15:451 n% g% o/ o- R7 l7 p% R
你的原文如下:

- F; M! u: a% M0 u如果堅持跟半徑與直徑產生關系,那我就甘愿是這個工程師不明所以然者了!
! E% l/ G, Q* R" N' s9 @% N6 P8 G6 {7 T) s8 f

作者: forbetter    時間: 2016-10-9 17:22
fangyunsheng 發表于 2016-10-9 16:24% I3 _; ?$ A1 e- N2 ]
如果堅持跟半徑與直徑產生關系,那我就甘愿是這個工程師不明所以然者了!

$ W3 v) P  K# J( a- g  |+ R* t. H兄弟,這么說,我聽起來倒像說的是氣話.  , e% I" B' _' O- B! G

; }4 O+ E/ M! e6 R; Q% M   如果真較真起來,偏要碰到個懂的,你可以說是不合理的,但要說人家是錯的,怕是要自己吃虧了.
( q2 m' ]* B* a2 ?. _( G6 a% I8 b4 \
  我之所以這樣堅持是因為我吃過這樣的虧, 希望你能打敗我,好借你的劍,來打敗當年的那個人.
; P. }3 {) {8 T9 `; O
作者: fangyunsheng    時間: 2016-10-10 08:22
forbetter 發表于 2016-10-9 17:22
% R3 M; e. n! L/ u4 Y. U) D兄弟,這么說,我聽起來倒像說的是氣話.  
" u5 {  [- r1 p, E
/ q0 I0 H& D( _' c, B, h" B/ O- _   如果真較真起來,偏要碰到個懂的,你可以說是不合理的, ...

7 I7 j) o4 b0 x" n9 q謝謝!目前尚未找到更合理、詳盡與權威的解釋。
8 J" \, N2 w1 a2 O( [3 g, b
作者: 王宏安75    時間: 2016-12-24 23:28
我也過來學習啦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