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7.6萬輛新能源車騙補近百億,騙補名單竟涵蓋眾多現代江淮等知名車企 [打印本頁]
作者: 張麻子 時間: 2016-9-9 16:31
標題: 7.6萬輛新能源車騙補近百億,騙補名單竟涵蓋眾多現代江淮等知名車企
本帖最后由 張麻子 于 2016-9-9 16:33 編輯
(, 下載次數: 5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財政部近期曝光了5家存在騙取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客車企業名單,但這只是冰山一角。
9月8日,財政部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助資金的調查清查做了初步通報,財政部曝光了5家存在騙取新能源汽車補貼的客車企業名單。它們分別為蘇州吉姆西、蘇州金龍、深圳五洲龍、奇瑞萬達貴州客車和河南少林客車。
工信部對上述5家企業停止執行中央財政補貼,并對吉姆西取消整車資質,要求其他4家把問題車輛從推廣目錄中剔除,追回補貼資金。
新能源汽車騙補事件爆發以來,國家分批進行了三次大規模調查。有關部門內部人士向《證券日報》表示,財政部等四部委于2016年年初組織力量對93家主要的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進行了專項檢查。其中,查處新能源汽車有牌無車3547輛,涉及騙補金額101021萬元;有車無電19158輛,金額187510萬元;關聯方閑置涉及33家車企,共30414輛;終端用戶閑置涉及54家車企,未提車6093輛,已提車15269輛。
上述涉嫌騙補和違規謀補的車輛總數達到76374輛,涉及補貼總金額92.707億元。而據中汽協公布數據,2015年新能源汽車銷量33萬輛,涉案車輛總數超過去年總銷量的四分之一。
《證券日報》稱,騙補名單還涉及到有車無電車企共12家,分別為現代、吉利(康迪)、福田、申沃、少林、力帆、天津比亞迪、安凱、唐山上汽、青年、華普、一汽客車;標識不符(電池)車企共8家,分別為江淮、日產、恒通、飛馳、宇通、中通、南京金龍、吉利。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汽車屬于國家戰略新興行業,企業發展主流還是好的。出于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對幾家企業進行曝光,對行業起到震懾觸動效應;其他未公布的問題企業,不能全部定性為騙補,但也有相應的懲治措施。
京威股份因涉新能源車“騙補”,今日停牌。而新能源汽車開盤走強,龍一江淮汽車漲4%,龍二中通客車漲3%,亞星客車漲2%。
5家車企騙補遭處罰
根據財政部披露的消息,5家被定性為“騙補”的客車企業均涉及車輛未完工便提前辦理機動車行駛證的情況。
蘇州吉姆西虛假申報2015年銷售新能源汽車1131輛,涉及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約2.6億元;蘇州金龍違規行為發生最多,涉及車輛1683臺,公司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約5.2億元;深圳五洲龍、奇瑞萬達貴州客車、河南少林客車分別被認定有154輛、327輛、252輛未完工提前上牌,多申報中央財政補助資金分別為5574萬元、9810萬元和7560萬元。
財政部對上述5家騙補企業的處罰措施為停止執行中央財政補貼。吉姆西取消整車資質,其他4家把問題車輛從推廣目錄中剔除,追回補貼資金。
除了這五家 其他問題企業不少
除上述財政部公布的上述5家騙補企業名單及處罰措施外,據《證券日報》報道,騙補名單還涉及到有車無電車企共12家,分別為現代、吉利(康迪)、福田、申沃、少林、力帆、天津比亞迪、安凱、唐山上汽、青年、華普、一汽客車;標識不符(電池)車企共8家,分別為江淮、日產、恒通、飛馳、宇通、中通、南京金龍、吉利。
不過,比亞迪發言人表示,未收到任何關于公司涉及新能源騙補的處理或處罰決定。
騙取或謀取財政補貼的典型行為還有“有車缺電”(如本應裝四塊電池,實際只裝了兩塊電池等)、“標實不符”、閑置車輛(包括賣給關聯企業而非終端用戶、提前謀取補貼,也包括賣給終端閑置的)等,部分將按問題金額的30%處以罰款,閑置車輛在2015年清算匯總暫扣中央補助全部或50%的中央補助。
財政部等部門對于上述20家企業的處理方式是取消2016年補貼預撥資格;問題車輛2015年不予清算補貼,且2013年-2014年的補貼也同時追回,但合規車輛可以繼續銷售。除明確騙補車企名單外,財政部還公布了車輛閑置名單。關聯方閑置涉及33家車企,共30414輛,涉及補貼金額為16.96億元;終端用戶閑置,涉及54家車企,未提車6093輛,已提車15269輛,涉及補貼金額為42.826億元。
財政部等有關部門對閑置車輛的處置意見是,根據情況嚴重程度區別對待,采取暫緩清算、暫清算50%,待一年后看車輛閑置情況,再做處置,如達到要求,則按達到要求年份補貼標準補齊補貼額度,如仍達不到要求,則取消補貼。
財政部相關負責人表示,新能源汽車屬于國家戰略新興行業,企業發展主流還是好的。出于整個行業健康發展,對幾家企業進行曝光,對行業起到震懾觸動效應;其他未公布的問題企業,不能全部定性為騙補,但也有相應的懲治措施。
適時采取補貼退坡辦法
財政部數據顯示,自2009年起,中央財政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予以補助,截至2015年底中央財政累計安排補助資金334億元。據督查報告數據,地方財政2013-2015年撥付補助資金合計200多億元。
在7月份西安舉行的產業座談會上,一位地方政府官員建議,為進一步破除地方保護,由中央財政統一對新能源汽車推廣進行補貼,不再實施地方政府補貼;建議明確相關規定,要求各地執行國家統一標準,不得設置地方目錄。
財政部表示,財政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加快修訂完善產業扶持政策,及時提高準入門檻,引領技術進步,適時采取補貼退坡辦法,促使新能源汽車產業盡快步入自我發展的健康軌道。
財政部經建司副司長宋秋玲8月份曾表示,普惠財政補貼容易使企業患上依賴癥,已經不再適應企業由大變強的需要,要不斷提高進入推薦車型目錄的企業和產品的門檻。補貼標準在彌補成本差價和促進技術創新上實現基本平衡。目前,新能源汽車成本隨著規模效應已逐漸下降,部分車型的成本下降較快,有必要根據產業發展、推廣規模、成本變化等因素進一步完善補貼的標準。
(轉自華爾街見聞)
作者: 初涉池中 時間: 2016-9-9 16:38
前面人吃肉,后面人喝湯時只喝到帶渣的湯,結果把喉嚨給刺破了
作者: 十年磨劍 時間: 2016-9-9 16:50
我是做EPS的,現在這新能源汽車,大多是騙補貼的
作者: wolf-huang 時間: 2016-9-9 17:58
所謂的補貼,根本就是一奇葩!
作者: 祥云飛魚 時間: 2016-9-9 18:13
說白了 能抓幾個典型騙子 企業讓他們倒閉嘛?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6-9-9 20:24
哈哈 新能源本身就是騙局,我想電池板塊要下跌了!
作者: 未來第一站 時間: 2016-9-9 21:51
補貼就劫貧濟富
作者: 我走更遠 時間: 2016-9-9 21:59
構思是好的,可是執行起來嚴重偏差,簡直開玩笑了。
作者: albert.tang 時間: 2016-9-9 22:29
市場經濟,好的東西不用政府補貼,企業也會主動出資去開發的。企業一切以盈利為目的。
馬克思說,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
作者: 小河HH 時間: 2016-9-9 23:19
無語了,真的啥都不想說了。
作者: muyangtu001 時間: 2016-9-12 08:59
這種傻大黑粗的政策何止在新能源領域。從上到下的一條龍騙補,沒有相關部門“開綠燈”,車企哪來的那么大能力。現在可好,揪出幾個典型大家批判一下,相關部門呢?一點事情都沒有。沒有監管,市場就不可能良性發展。
作者: 1510444617 時間: 2016-9-12 09:59
執政者健康了什么都好,執政者病了什么都干不好。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