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到底是誰攔著你? [打印本頁]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6-6-16 05:09
標題: 到底是誰攔著你?
自己不能得到的,并不一定是社會強加給你的,自己的問題要從自己身上找,家庭的問題要從家庭找,如果所有的問題都歸結于社會不公,那么只有期望真正的共產主義早點到來了,絕對公平在哪里都是一個夢。
1 y9 j' R' j a' `: s- }
- d: H& W0 t# l+ m$ U自己覺悟得遲,再加上父母家庭不加以疏導,所以如何如何,這樣的原因我實在找不到理由算在社會不公平的頭上。自己沒法覺悟,應該問問自己為什么不覺悟。父母不重視教育疏導,應該問問父母為什么不嚴加管教。而不是說自家不重視,卻把責任推給別人。你想要吃饅頭,必須要有小麥,磨成面粉,還得搞來酵母,摻水揉吧揉吧,再多的可以加點糖,上屜蒸了,這才能吃到饅頭。你沒有酵母,那就只能吃餅,你再沒有小麥,就只能挨餓。來自農村的,又想要改變生活,又想要和其他人有同樣的平臺機遇,這是不是有點不勞而獲的想法了?在歐美發達民主國家這也是不可能的,哈哈,或許你可以說歐美國家是資本主義,本來就是剝削人,就應該不平等,共產主義就應該共產。流行一個說法,所有人往上翻三代,都是鄉下人。怎么就出來一個說法,說農村的沒法翻身了?城市里的人口都是逐步遷徙進去的,特別是經過土改斗地主之后,大家要窮都是一樣窮。
9 A% d6 y) N5 b+ ~0 S7 m. s: X
0 z! W$ ]9 v8 \; z家庭教育跟不上,回過頭指責外界不重視,邏輯是什么?我媽是從農村走出來的,地道農村妹。我外公外婆都是種地的,家里一共6個孩子,原先的老大生病沒錢治夭折了,我媽成了老大,5個孩子里有3個女兒2個兒子。除了我小姨自己不愿意讀書所以初中沒讀完就不讀了,其他都是高中畢業。這在村里可是難得一見的,高中畢業在那時是最高文憑,文化大革命大學全部停招。我媽小學還沒讀完的時候,村里人就跟我外公外婆說,女孩子讀什么書,最多小學畢業就行了,趁早回家干活掙工分,書讀得再多也是替別人家讀。我媽那會兒上學要過一座很窄的橋,下雨的時候要趴在橋面上爬過去,因為站著容易腳滑掉下河。家里的糧食拿出去換作業本用,我大舅把雞蛋拿出去賣的時候整筐摔了,嚇得兩天沒敢回家。我媽是村子里極少數的高中畢業,畢業之后去小學做代課老師,可以坐在屋子里,不用下地干活。后來學生少了,我媽又回家下地干活了。那時候鄰居都嘲笑我外公,讀到高中畢業還不是回家種地?還不如早點回家,說不定豬都能養幾頭了。隔壁家鄰居一個兒子跟我媽一樣大,還想娶我媽的,后來看我外公家勞力少,負擔重,就沒看上我媽,聽我外婆說那人現在騎三輪車送貨,哈哈,差點成了我爹。
3 T, x- S6 m* }3 w- d( Z+ F9 J& c) o
后來征兵的來了,那年征女兵,驗兵的可多了,挑到最后我媽是高中畢業,就選了我媽,我媽是從田里去當兵的,是衛生隊給人打針的護士。后來臨復員,部隊給兩個選擇,一個是回老家,可以安排去縣里的醫院,另一個是上工農兵大學。按理說縣里的醫院多實惠啊,離家近,還有工資,定量戶口,多少人眼睛都羨慕得掉出來。我媽卻去上了大學,生活費少得可憐。畢業之后又來了選擇,要么工作,改穿四個兜的干部服,領干部工資,要么繼續讀。她又繼續讀,這次在村子里炸了鍋,都說XXX家里出了個書呆子,人家都提干了,她還傻乎乎地念書呢。那時候軍官可了不得,排級干部回村,村長都要擺席笑臉相迎的。再后來上頭遴選出國留學,我媽又報名了。這次不光是老家村里的,幾乎所有人都覺得我媽犯病,婚早就結了,孩子也生2個了,工作單位又好,還上什么學啊?我媽就這么又出國吃了幾年苦,那時候留學可不像現在這么舒服,固定好的生活費,勉強吃飽,水電暖氣都不敢用,還時不時地有政治審查,定期匯報動態,日子比在國內過得艱苦。現在再也沒人說我媽傻了,過年回老家,我聽得最多的就是我媽小時候的小伙伴給我講跟我媽怎么怎么要好,怎么怎么護著我媽,哈哈。當年那些早早輟學回家掙工分的,那些過年能穿排扣大衣的,現在要么還是種地,要么后來進廠之后下崗。現在我外婆哪里不舒服了,給我媽打個電話,我媽先請老家醫院的醫生去看下,嚴重點了就接過來,自己科里排一個病床,在我媽眼皮子底下觀察幾天,醫生護士恨不得24小時寸步不離地守著,之后接回家好吃好喝待幾天,開好藥再送回老家。村里人都跟我外婆說,你有福氣啊,女兒真有出息。哈哈,我心說,你們早干嘛去了?要是我外婆聽你們的不讓我媽念書,我媽能當兵?我現在指不定在哪個工地上搬磚呢。我媽如果想早點貼補家用,現在指不定在哪個小醫院數日子等退休呢。當然了,你讓那些早早回家掙工分的人想,他們還是認為回家種地是最實際的,其他的都是別人的生活,不真實而且不可復制。7 N5 H r4 m4 H1 e \% s
; H- G6 L* u3 e9 [+ B2 Q; W
你想努力,到底有沒有人攔著你不讓你努力?你上學,老師有沒有跟你說,有錢人的作業批改,沒錢人的作業不批改?你中考高考,有沒有人跟你說,有錢人的分數有效,沒錢人的分數無效?這都沒有,實際上要么是自己不知道要努力,要么是家長不知道督促不知道引導,或者壓根就是腦瓜子不好使,非要說是社會給你帶來的不公平,有這個道理嗎?: }% k! }# j! v, o4 G0 E) Y
P* S- k4 |$ x* D
要說農村孩子成績不好,我根本就不同意。我高中是我們本地前三的,班級是最好的班。能進我們班的都是分班考試全校前60名,無一例外。我們班一半都是農村或者城鎮的,加上城市家庭但是父母失業的下崗的,那就更多了,真正家境好的反而沒幾個。反倒是那些普通班,家里條件好的城里人比例多些。我們班高考一本率百分百,除了極個別例外,其他都讀了碩士博士,日子有滋有味。我又要舉例子了,有人又要說我說特例了,哈哈。我老婆本科宿舍室友,有兩個是農村的,媽媽去學校看女兒,跟女兒擠在一張單人床過夜。一個室友的媽媽帶了幾條小草魚,養在宿舍的水池里,在宿舍用電熱杯燒魚湯給女兒喝。這兩個女生考研一個在上交一個在復旦,上交的現在去了加拿大,復旦的現在去了美國。我老婆現在醫院里的中國留學生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人家的孩子,有一對夫妻是國內派來進修的,三十多歲了,倆人和其他兩個中國學生合租在一個套間里面,就是為了省房租。
* Q; m/ T3 S) f" B% L [/ x. J8 q" q) l4 S: s4 u- o
說到教育地域不公,的確有不合理,但是我想問你能干些什么?客觀事實來講,全國各地試教方式本身就有差別,上海更注重全面發展,注定要犧牲一些文化課的時間,和一些省市相比,考試能力自然就弱一些,如果打開閘門全放進來統考,上海的考生就活不了了。再有,地區保護不可避免。還有,不能只看到上海高考的錄取率高,也不要忽視上海中考的高淘汰率。至于城市孩子淘汰之后還能另謀出路,農村孩子淘汰之后就難以翻身了,這跟社會關系不大,應該問問自己的父母。這個問題以后我們自己的孩子或許也會問我們,為什么別人可以學鋼琴學唱歌跳舞,我不可以?為什么上海的一本線那么低,我們這里這么高?為什么我不能去上海高考?為什么別人考不上大學家里能花錢送他出國,為什么我考不上大學只能送我去藍翔?那時候我們會怎么回答?難不成要說這個社會就是不公平,你爸當年跟你一樣,受盡了這些不公平,拿不到上海戶口,買不起房子,所以離開了,別人路子野會拼會騙,所以掙錢了能送兒子去這去那,你老子我不屑這些,所以沒錢,你這個小兔崽子就老實點吧。
5 M4 i% q- k6 L1 u" K6 k
/ o5 K+ f0 s# a' S$ M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留意過,上海企業中高層大多都是外地人,技術崗位大多也都是外地人,前臺保潔這種倒是本地人多,人事財務這些本地人也多點。比如我媽科里沒有一個醫生是上海本地人,護士里面倒是有幾個,藥房也有,其他科里的醫生也基本很少有上海人。地段醫院里上海本地人的比例更大,有時候你去地段醫院看個感冒,醫生一張口就是上海話,聽得你一頭霧水。所以,跟你競爭的終究還是和你一樣的外地人。上海戶籍有上海人跟你搶嗎?人家祖孫三代都有戶籍,跟你搶得著嗎?你搶不到只是因為你沒有其他外地人優秀,所以被擠出去了。大家也可以去留意一下上海高校的碩士博士群體,特別是博士群體,上海人有幾個,真正的二代又有幾個?大家都是出身普通的人,農村城鎮的,這個比例極高。真正的二代根本不會跟你搶這些,跟你搶的還是和你一樣的普通人。
. w4 X' u$ ~. [% t
- b1 j& d1 D: X- f0 z說到底就是自己的問題,有人糾結于公派八千人的數字。我可以解釋一下公派博士的條件。每年本科畢業生鐵了心考碩士的有多少人?碩士畢業還想繼續深造的又有多少人?這些想讀博士的人里面想出國讀的又剩下多少人?這里面有SCI,EI,托福雅思過線的又剩下多少人?到最后只有一萬人左右申請,只需淘汰20%即可。并不是這個數字少,而是努力到這個份上的人太少。而且公派博士考慮到了各地區各學校之間的差異,對各類別都有名額分配,也就是說,如果你是邊遠地區末流二本,你的錄取機會一點都不比北大清華的小。只要你實力夠,再大膽的人都不敢輕易對你說No,你看公務員考試,招2個有8個進面試,但是筆試第一名的有誰敢輕易淘汰嗎?頂多把第二名淘汰掉,安排一個第三名的關系戶,前提也得是關系戶要考到第三名。
- F* }. k8 J; e. N P# U
% j9 A; `7 q+ z' W/ w最后說說上大學負擔不起的問題。我也是上過大學的,哈哈,有發言權。我做過班長,這些我都懂,我們班有家庭經濟不好的,來之前就在老家辦了助學貸款手續,有些在老家沒辦的,開學之后學校還會給補辦手續。除了助學貸款,貧困生每學期有人均2500的助學金補貼,每人上限3000。我們班當時貧困生人數不夠學校的上限,所以錢領不完,我就自己做個假手續,把學校的錢領回來,再平分給貧困生。要說吃飯生活,基本用不著再多操心了。另外還有校級獎學金,國家獎學金8000,國家勵志獎學金5000。國家勵志獎學金只能貧困生領取。你如果學習好,就能拿5000,你拿不到這個5000,還有別的貧困生來拿。這時候你連你家里窮父母思想落后所以導致你學習不好的理由都沒法用,因為跟你搶這5000的也是窮人。如果想讀研,還是可以申請助學貸款,還是有助學金補貼有獎學金,額外學校和導師基本都或多或少發點補貼。另外晚上周末假期還能去打工,只要自己努力,一直到博士畢業都用不著家里給錢。3 I- ^3 T. r( r; E
# }# z. |6 f; p7 g; |/ I/ ?
所以不要幻想絕對公平,飯要一口一口吃,事要一步一步做。別人早飯午飯已經吃了兩頓了,晚上少吃點也餓不著,你早上餓了一上午,中午喝了一捧水,晚上沒有兩碗飯你能飽嗎?你如果非要糾結憑什么別人晚上一碗粥一碟咸菜就行了,但是你就一定要吃大碗干飯才行,這就是抬杠了,是不是?你晚上如果也喝粥就咸菜,沒人攔你,因為半夜餓得哇哇叫也只能自己忍著0 f5 W' D. C5 _) i+ ]7 C" y
5 \9 c2 N& E. O' t
作者: ljy186 時間: 2016-6-16 07:22
搶個沙發1 G5 [& V" ?4 S# }2 X9 t E* K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6-6-16 07:39
哈哈,
8 A' h' `. b/ J我當年連高中都沒考上& _/ L0 G* i5 L3 H- ^, i5 U2 w
祖祖輩輩都是修地球的0 H- v4 d4 j$ ~/ r4 z" k P
不是照樣讀了二本,
# T% T& Q2 [* ?+ y* R. A畢業五年,大概20W吧
2 s/ s9 \" w4 { U. G7 @讀初中,高中的時候,
2 Y, |& S3 y) v+ U8 A& z農村學生輟學的很多( H7 Y$ Z+ N, T5 k. \* t- Z
他們輟學不是因為沒錢,) B0 c% s* D: O1 p
是因為覺得讀書苦,讀書累,讀書沒意思
# H* S/ F) a4 l/ ?早早的去社會上闖蕩,
! T" T( x0 o/ d8 R# }尼瑪,他們中間有很多聰明的,
# M4 m9 ?1 ~! x4 Y和他們比起來,我都感覺忒弱智了
# Z4 w' z6 N: D; c/ C, c3 z, w不過,他們天天看武俠,泡網吧,泡妞,喝酒,打架,沒讀大學
$ V; v u, ` o' _9 |) P有一個高一連續兩次化學都考100分的牛人,天天泡網吧玩游戲,大一都沒讀完
0 J7 a9 z, F3 a. k$ j( k& F/ G( S沒上補習班,沒生在北京上海就是理由?' f' \! ^5 A( @2 A4 M8 @8 r+ G
李嘉誠可能比你富1000W倍,他的智商比你高1000W倍嗎?$ L4 ^2 N- [' L. G/ @
那些北京,上海,或者所謂的城里人,往上數3代,不還是農村的,# \ U4 q9 w: J- y) d" j
他們的父輩,爺爺輩,敢拼,敢干,敢闖,5 M: B& a' j* X0 X* N
留在了城市,我們的父輩天天在家種幾畝薄田過安穩小日子+ i# n' M& \# x5 O4 y
他們前輩吃的苦恩澤到下一代了% N* Q+ Y6 [& O1 c! w4 w
你也可以的,
$ g, U; u @( v: s2 H% b
作者: xlf63 時間: 2016-6-16 07:53
努力了才有機會。5 q9 m4 A/ C& @2 ~9 t6 [, M
不努力肯定沒機會。- s3 V( a' L7 T0 d Z
作者: 半先生 時間: 2016-6-16 08:55
這些男人還不如我媳婦,我媳婦大學一三流學校,知道沒出路,就直接考北京985的研,第一學期的學費是借的,其他的都是自己搞定的,俺不信一男人不如一80斤的小女孩。后來俺讓她讀個博,就不去了,因為有男人養著了,就懶散了。哈,我不信這兒的男人有女人養,哈。
. s# K; M. a, w
5 D) a% Z W5 v% I/ {# Q: Z樓主你就別勸了,哈哈,夏天了,還不如給我們推薦一些德國、比利時的啤酒。
作者: tospoxjm 時間: 2016-6-16 08:56
講的太有道理了,個人覺得人生得分兩部分,一部分是“懂事”之前,一部分是“懂事”之后,得承認,人在“懂事”之后,在社會上混成什么樣,將來怎么樣,這是全憑自己努力的;就算你小學中學畢業,如果在出來工作時自己有那么點覺悟,再加上有那么個好的氛圍,越是感覺到自己這里不足,那里不足,秉著自己好學的心態,水平高低是遲早的事;例子見太多了,就拿應屆畢業生來說,選擇什么樣的工作氛圍是很關鍵的,見過太多,剛出社會時意氣奮發,兩年之后被周圍環境同化,除了抱怨就選擇安逸。有想法的,待個幾個月就走了,耗的起嗎?留下來的有個4,5年下來,思維習慣都定性了,還談個屁的理想,人生,社會貢獻啊。7 V; o( S9 R0 R' L o5 f
再講講“懂事”之前,在一個好的家庭教育下,孩子對自己的人生價值,理想觀念要比一般的孩子強的多,也就促成了以后進入社會對自己的定位及目標達成的堅定,成功人士大部分并不是從上學開始他就一直在名列前茅,而且他對自己的要求和人生考慮要比一般的孩子高,在困惑的時候知道怎么去找答案。就拿大部分留守兒童來說,我小時候也是留守兒童,唯一的理想是,爸爸媽媽能留在我身邊多陪陪我,初中跟著小學的大部隊進了一個私立中學,初二近視了也不知道怎么辦,爺爺奶奶能說什么,呵呵,買個15塊的近視眼鏡帶著唄,至少能解決眼前問題。還是初中畢業之后就懂事了。慢慢的走到了今天,能在這發個評論什么的。
9 R3 N. e5 O6 ~' u/ ~9 W我想說的是,良好的基礎教育(家庭教育及人生價值觀,社會責任感的建立)和社會的大氛圍決定了現在大多數人的命運,打個比方說,以前很多地方都是讀個初中,高中就畢業,現在的學生至少大學了吧?結果不還是一個樣,你跟他談理想,他跟你談現實,你跟他談現實,他跟你談困難,你再跟他談困難,他又跟你談理想化。。哈哈,想想都好笑。7 g# q" B# \3 r8 r* W( m
剛才看了天花板大俠的“中華民族到了最危險的時候”,不是大俠危言聳聽,根據現在的社會發展形態,出大問題是遲早的事。
作者: 五龍鼠 時間: 2016-6-16 09:24
樓主用心的文字,寫到心里去了!
作者: icegoods 時間: 2016-6-16 09:37
人成長的開始幾年,大家都在念書,成為學霸自然有多一些機會。爹媽沒得選,還是靠自己。當然爹媽潛行默化的影響基本上決定了眼界視角世界觀格局以及起點,后面說白了還是自己的問題了。這么長的文居然每個字都看完,感謝樓主分享的故事
作者: 五龍鼠 時間: 2016-6-16 09:44
但不得不說家庭環境很重要,我記得小時候很喜歡看書。字還認不全的時候我就看,向往里面的故事。忘記那時候幾歲了,我拿著姐姐(那時候我姐在其他村里上學,小學高年級本村沒有)的語文課本看武松打虎那篇課文,字認不全但真的喜歡,有時間就拿著看;到一天傍晚我一個哥哥來我家玩,我讓他讀給我聽,他沒有給我讀,笑著開玩笑的說不會。! N! h8 r: z1 Z/ @( Q0 Z4 g
再后來,我能找到的書看了好幾遍;一天我爸不知道在哪里聽說看書是好事,在家里許給我買些書給我,還說看見集上有賣書的了;我當然是很高興,可是過了好幾個集了(一個集五天),都沒有買來。我應該是問過兩次后就沒有再問,畢竟我家雖說不那么貧窮但我也是穿過我姐姐的舊衣服的(本人男)。1 T" E* K& z5 }4 g# z
現在是懂事了,大學畢業兩年,讀博是暫時不想了,好好努力學習,多掙點錢,上孝順父母,下娶個媳婦!
, S* J) m0 J* j9 H+ y嘿嘿--
- G3 _: o# I9 ~& N0 C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6-6-16 09:46
為什么不逃避呢?逃避各種令人糟糕的問題,如何逃避,我選擇讀書,讀各種學術的書。我喜歡人文與理工科的融合。我享受其中的樂趣,讓我忘記令人糟糕的問題。也許時間會解決問題。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6-6-16 09:52
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沒有別人。公務員也是他們自己努力的考試考出來的,那些站在那個位置上的人總會有一些別人不知道的努力。我家里三個大學生,除了我都是C9里面的,有幾個人靠別人了,要知道07年我們這里的高考人數快100萬了,能從100萬考生中考上c9最好的專業難道不是自己的努力?我高中同學那些智商高的學霸,現在還有幾個在正經的道上?而我那個踏實的一般的同學去當教授。報紙上報道的,別的同學在宿舍游戲或者玩手機的時候他在實驗室測數據,堅持8年,每天11點后到宿舍。所以他成功了!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6-6-16 09:55
我2010-2012年三年看過的外文資料放了半個屋子,后來堅持每天看2篇文獻。不然的話我憑什么參與到一個1.1的項目里給別人指導。
) \# L b. j2 g) c2 t農村出來的很多人害怕的是小農思想,小富即安,我當然后,但是后來去北京才知道了世界多大,這就是998所說的,你要知道你是誰。" k o4 `9 y. u& L1 d! U
我認識的小學畢業就身價過億的,晚上喝多了酒,他告訴我世界非常公平,她老婆也這樣,因為他一無所有,沒有騙,沒有坑,而是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他今年3歲整。人家12歲就出來全國各地收藥材,12歲他媽的我們還在玩玻璃球。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16-6-16 10:00
樓主的說法和晉惠帝說法一樣:何不食肉糜?
作者: 淬火之鐵 時間: 2016-6-16 10:03
要讀兩遍。。。
作者: pfizer2001 時間: 2016-6-16 10:05
去了大地方才知道世界是怎么樣的,998說的很對。我之前自己小富即安,小農思想及其嚴重。這或許是農村出來的大部分人的思想。祖上就是地主么。我認識的那幾個在北京的牛人我知道了他們成功,自己就沒辦法不努力。一個組里主任委員,當年82年湖南邵陽高考狀元,然后來北京上大學。一個老師,美國回來的,按說資歷夠了,而且是一個領導,但是每天晚上9點之前辦公室的燈都亮著,一個比我小幾歲的北大畢業的,是北京四中出來的,愛聽音樂會,看芭蕾,北京的孩子。我只是知道他周末幾乎沒怎么過的。指導比他大3歲的研究生頭頭是道。你在小山村覺得全世界只剩下你一個人與與一個俄羅斯美女,這樣最好。你不知道這個世界有更多的人更優秀的人在拼一樣的努力。
作者: 人大太犬 時間: 2016-6-16 10:37
知道自己胖,就該管住嘴,邁開腿,去減肥。知道自己不會外語,就該去背單詞。就該去去練聽力。知道自己不懂技術就該去念書,師傅教了你一,教了你二,總有他教不到的地方。哪有那么多事情是你站在那里就有餡餅掉下來的?都知道公派留學好,名額給你真的敢去?每天念書,看材料,發sci,做實驗,向導師匯報。真能頂住?不信就去找點論文,那怕本科的畢業論文。有幾個真的能說出一二三四的?用998大俠的話說,送到諾格的格子里畫圖,啥都給你配好,有幾個敢去的。
作者: 結構工藝 時間: 2016-6-16 11:01
我記得有些政府官員,整天鼓吹熱愛祖國,為祖國做貢獻,可是卻把自己的子女送往國外,入外籍,呵呵 真是諷刺。
作者: 劉嵩 時間: 2016-6-16 11:30
我知道有個地方叫“會寧”全國重點貧困縣,有的人家里是真的只有一口鍋,(聽人說家里考上2個985要抓鬮,一個不愿打工自殺了),全國名副其實的狀元縣,一,二本全國縣級市排名第一。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6-6-16 16:52
% }; I* Q8 a1 U/ {. Q
' D& y e! ^: T3 ~, ~" P t/ e我的大學校長,他爹死的時候是村里人出錢埋的。認識一個院士,年輕的時候專心學術,經常熬到深夜,夜里餓了就把饅頭放在鐵盤子里架在煤油燈上烤,胃出血了自己騎車去醫院,倒在半路上。按照一些人理論,這些人就應該在家種地
- Y& R: b- t3 R) y; s4 V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6-6-16 21:57
本帖最后由 熊anh 于 2016-6-17 00:02 編輯 - u& s5 R, n/ U" S9 K$ R1 o; U5 O: K
: F1 w2 }: E8 }" k, W
還是忍不住想說兩句# v$ Z5 |% Y9 s
個人努力與否,努力的結果如何,與社會公平問題之間,并不對立,也無必然的關聯。肯定個人努力,并不代表原本存在的社會不公平可以忽略;個體不努力,也不能導致原本不存在的社會公平問題憑空出現。
就農村和城市這兩大以億為計量單位的主體之間公平與否的問題,不具備足夠普遍性的案例,都只能作為個案,因而沒有足夠的解釋力。要判斷公平與否,只有一個標準,面對同等的獲取,兩大主體中的個體所需的平均付出是否對等或是接近。顯然,在今天之前的幾十年里,這種付出是明顯不對稱的,而且將來的很長時間里,這種不對稱仍將存在。
家庭的原因從家庭找,說是這樣說的,但是試想:建國時,中國的工業幾乎是零,在這樣的基礎上,工業、城市是如何得以發展的?中國的工業、城市能有今天,不過分的說,是農村幾十年來一口一口喂出來的。農民辛辛苦苦種地,交那么重的稅,真的天經地義嗎?幾億農民,上交上千億斤糧食,卻被剝奪定價權,這合理嗎?幾十年的時間里,農民上交的每一粒糧食,都在補貼工業、補貼城市,真的公平嗎?
為了國家戰略,這些都可以沒關系。
農村人,眼界受限,但是如果從一開始,農民不必交那么重的稅,那么從祖輩開始,幾十年的積累下來,這些積累也必將在很大程度上轉化為農村人的文化和眼界,那么今天,農村與城市的差距絕不會如此之大,而且中國也絕不可能有今天的北京和上海,可是農村根本沒有這樣的機會。
建國前五十年的時間里,農村一直在哺育城市,資源都向城市傾斜,這幾十年里,犧牲者一直在犧牲,受益者一直在受益,這難道公平嗎?
今天北京上海的大學,招收更多的本地學生,說起來是地方財政支持更多,但是如果沒有農村的犧牲,會有今天的地方財政?說城市教育更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但是可曾有人想過,農村的學生在更差的軟硬件下,要考出同樣的分數,要付出加倍的努力,他們中很多人的努力卻沒有獲得應有的尊重。當教育資源也嚴重向城市傾斜的時候,就意味著,農村還要再犧牲至少一代人。
幾十年里,很多農村人成為了新城市人,除了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之外,農村想擠進城市,恰恰說明了農村與城市之間的不對等。
如果非要拿小部分成功逃離農村的人來舉例的話,我們也不妨舉個例:某人深夜在郊區獨行,遇搶劫,事后,他人怒罵“如果你從小習武,有李小龍的功夫,誰還能搶得了你?”
面對不公平,該努力當然要努力,但是不應因此而忽略了事實存在的不公平,今天的聲討不是因為抱怨,也不是追求絕對公平,更不是找借口,而是給那些做出犧牲的人們,應有的,也是最為基本的尊重。
0 T* C% @* i5 T
作者: Cavalier_Ricky 時間: 2016-6-17 03:51
我還是那句話,過去已經是大米煮成熟飯了,難道將來也已經是生米煮成熟飯了?
4 U/ E' u* f1 W2 B3 ~3 H0 o5 O% W: G% T( c( G4 p
只剩下一屁股坐在地上撇著倆腿罵大街啦?就沒別的事兒可干了?6 f/ G4 e3 |3 d" h4 D) m
4 f8 `# I. \6 |$ {6 V4 U+ s0 x8 O4 O7 ?+ G% }5 r
好比一個不會游泳的你,掉進水里了。你不撲騰?你只在那里罵水太深了?
作者: 川中小卒 時間: 2016-6-20 13:26
寫的真好,收藏了,想偷懶的時候用來警戒自己
作者: 一米陽光兔兔 時間: 2016-7-2 14:09
受教了,早先上學的時候,不愛學化學,就是因為化學要背,說白了就是不愿努力,現在知道后悔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