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非凡的鏡頭 --- 續 (日本版) [打印本頁]
作者: 動靜之機 時間: 2016-4-26 11:39
標題: 非凡的鏡頭 --- 續 (日本版)
前幾天網上亂逛, 看到這個比較新的gif圖:
(, 下載次數: 17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似乎是個微距超景深攝影,回想起本站此帖,有必要續一下:
% X+ H$ a7 H6 n9 W
(, 下載次數: 17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 l8 @; u" d/ s' U# B+ A7 K* t
(, 下載次數: 181)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 t6 N9 [* v! ^0 L" X: b
所用設備:
(, 下載次數: 16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8 D" J# K2 l; K. O0 H) k
制造者兼攝影師 栗林 慧 Satoshi Kuribayashi
(, 下載次數: 175)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簡介:
Born in 1939 in China.
A Self- Defense Force personnel, he studied photography at a trade school while working as an insurance company employee. From 1969 he became a freelance photographer. He moved to Nagasaki Prefecture in 1977 and focused his energies on photography centered around insects. With his original device, the insect snap camera, he focused on close-up photography of ants and other small insects. Afterwards he developed–one-by-one–a photography system using sensors, a high-speed strobe at 1/50,000th of a second, and a camera for extreme depth of field in macro photography. He continued to be the only ecological photographer for over 40 years.
In 1978 he won the Photographic Society of Japan’s Rookie of the Year Award and the Ina Nobuo Award in 1979. In 2006 he was awarded the Lennart Nilsson Award, known as the Nobel prize for scientific photography, and also the Medal with Purple Ribbon in 2008.
& E: @& U6 c% z) K4 }# _
(, 下載次數: 17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 T2 n' M' A8 u0 e. |
-----
+ g* b; |# ^ K( f9 Z/ w7 q8 o: e* y# z
大約是2000年左右,讀昆蟲系的我在CAPA雜誌上看到上面第一張蝗蟲的照片
, P! ?0 P! w% \" v! h; ]非常嚮往這樣可以同時拍出環境和昆蟲、並且充滿震撼力的照片
( t. s" g1 L; _/ a" T可惜看不懂日文、加上雜誌後來借人就再也沒有回來了,連栗林慧的名字都沒記起來3 ]$ Z9 d2 X* o) s9 ?6 Q! n h
一直到這幾年才又漸漸從網路找回許多資料(感謝估狗大神)
: \3 _4 c: ^( B( h2 l- w因此我非常能了解找不到關鍵字、不知道從何找起的痛苦...XD
9 |! J5 |3 z3 |' Q1 q* y3 L- o/ C3 Q
-----' d' T+ H0 T! g! e8 Z* u/ u
" j. |" H7 J- b7 S栗林慧本人製作的超景深微距鏡- q. P S5 n& B# o, Y
從一些圖片上可以看到非常的長、而且前端的鏡頭很小
a- H# W& f- b, h6 l( S據說用了各種電影鏡頭以及內視鏡的零件
1 G% w. R+ s2 z; P* P8 f6 d( u9 p: V而近幾年日本網路上討論研究出來的系統/ U$ N! W/ l" K3 G s; @- D
心臟的零件則是"監視器鏡頭"+ @) H5 u! [* \" k$ w9 y
& B6 j0 J2 h! v2 X. {: w+ m
監視攝影機的CCD很小
( E, P4 `) ~0 i( J" |! A0 l通常是1/3"甚至1/4" (你看Olympus 4/3"都被嫌CCD小了...XD)
4 D1 u( n6 l% X& E. D* S/ C監視攝影機專用的鏡頭成像圈很小、而實體焦長非常的短
8 X8 [& c5 o1 U# I$ U# i比如1/3" CCD用的廣角鏡的實體焦長可能只有 4mm0 P a7 H- `% l b) j* S. i
1/4" CCD的廣角鏡甚至有不到2mm的焦長
6 X/ Q$ Z8 w0 h+ S+ }0 a5 O$ _5 j7 n& [% C" p* q- q2 z7 T! Z$ } ` y
根據影響景深的三個要素,相同條件下實體焦長短、景深就會深7 n% H0 I! E3 u0 g0 o c# z
加上構圖上的需求(如果用廣角鏡貼近拍、背景會比比較遠的地方用望遠鏡頭拍來得多)- C: |' k+ ~& [0 w* W
因此監視攝影機用的廣角鏡就很適合拍出這樣的畫面9 J6 @* ^* ^' Y6 M/ O
監視器鏡頭還有另一個好處是通常鏡身都很小 u' y7 f7 }: q! Y1 R( M- I
普通單眼相機用的廣角鏡放大率都不大、即使想加接寫環來增加放大率
3 b& m- p( U% g; p! b) h* x+ \7 l通常都會遇到焦點跑到鏡身裡面去的窘境5 O' s8 i' N, M+ D% @
+ |0 B9 j# T0 y( Y-----
$ X# |0 P! r6 _- d: Q$ H3 y3 w, h" A! U) \: B# S0 I# ~8 J4 _
即使有了實體焦長極短監視器鏡頭
* J* e/ [9 l: {: |) ?* j它的成像圈直徑卻只比1/3"或1/4" CCD的對角線大一點點,大約是直徑2~4mm左右0 A$ Y; P5 ^# B( B+ b
但一般1/3"和1/4"的CCD畫質卻不能滿足平面作品的需求
: P& k: s, ?7 F2 v9 d這時關鍵的想法就來了:何不用另一顆鏡頭來翻拍這顆鏡頭的成像呢?
; Y) l/ r: t( m2 K$ E( |/ z1 n這就是超景深鏡頭的原理- ]% g+ S. V) w' g& [3 ]/ a
用一顆超微距鏡(放大率7:1~10:1)去翻拍成像圈很小、實體焦長很短的監視器鏡頭的成像
- z c9 \- e* h' [, U9 o
, C u0 Z, m5 W: C2 x-----7 u/ F4 z1 h# M& P, z
! ~7 _7 h/ ~% g/ P" t* U' C, M
用來翻拍監視器鏡頭成像的超微距鏡的部分
7 p' j1 l6 U; p9 w
比較常見的做法有兩種:7 Q9 n: F1 n* \( V/ S
* V) \7 s) j, |* F% F4 E V6 R
一是對接鏡頭,用長鏡頭前面反接一顆標準或廣角鏡
0 w# F# u; v9 |: l這兩顆鏡頭的焦長最好是差2倍以上$ _ o* ]& H; i; J* o
前面反接的那顆短鏡頭光圈越大、鏡筒越短越不容易出現遮角1 r+ [# K( N8 s& M
; F, E# I. R: K x+ |另一個方法是倒接鏡頭,直接用一顆廣角鏡頭倒接
) [2 O q. x4 s6 V" ^/ d6 i6 |2 i% I& V
因為目標的放大率(7:1以上、超過目前有在生產的的任何消費級鏡頭)實在太嚴苛了; g( U6 w2 F8 b
所以這兩種方法都還必須搭配蛇腹或很長的接寫環才足以達到需要的放大率
! V' m, o8 j* m5 a9 n+ _* L( u7 B" o J+ A
而兩個方法各有優缺點" W' U; n* I+ Q
對接鏡頭沒有光圈連動的問題(只要用的是有接點的接寫環,長鏡頭是可以正常運作的)* k, s2 S2 q- ]( I& i0 |7 A8 K
但接起來鏡頭長度動輒超過30公分以上、很多環節容易出問題5 m4 m7 H* X: J9 G
倒接鏡頭只要鏡頭夠廣、整個系統的長度會是對接的一半以下,重量也輕便很多
8 F \: o/ l0 {2 n但有光圈連動的問題(尤其EF鏡根本無法縮光圈,除非花18000買Novoflex連動倒接環XD)
( Q% S4 Y" V k) r) m {
2 v3 f) H8 Z' [3 l1 X6 c-----
# i/ W! \$ l1 l. O8 U% U1 F
. d: G r, G! P; p P. W+ O簡單來說這兩個方法分別是$ c7 O0 }# S) e) D* `, k
& t5 V. {! Z6 o; x對接:
3 b1 m3 t8 n6 a' L3 w機身→蛇腹或接寫環→長鏡頭→倒接廣角鏡→調整距離用的接環→監視器鏡頭
, k1 Y7 L) u3 f* Q0 S
( _9 u0 O! \2 z8 t( ^倒接:3 ?+ M, |) |% B/ J! [
機身→蛇腹或接寫環→倒接廣角鏡→調整距離用的接環→監視器鏡頭# ^9 g. f( d. I/ x- w
0 J( C0 S) b/ K6 R3 R
※ g) D/ {. B: ?* A: c; c! \" ~
關於對接,日本那邊有更進一步的解釋是* a8 P% {( e4 i' ?! z$ K* G9 o
倒接的那顆廣角鏡是擴大鏡頭
, X% D- S& f7 V4 l, C0 D* S$ i; m& l正接的那顆是結像鏡頭(成像用的鏡頭)7 m) \0 j* G7 ^. F' N$ m8 k5 t
(, 下載次數: 176)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因此可以拆開來,不接結像鏡頭的話
6 Q% q" E: x! F: ~2 D w就可以接到本身就有鏡頭的DV或DC上了
. d4 U* P2 x/ {7 L; J$ U/ L+ r& M. @5 a s3 z' `/ l& Q
----- o) u3 @& o' b; a5 p
. e) i( h9 q U, E至於超景深微距有沒有比較方便的直接買來就可以用的東西
8 m9 T' G! d, k/ F. W1 R( {& Q答案是有的,而且不只一種+ A) t% Z5 Y' ?# d' w2 ?) c
/ o8 B3 N0 F/ A/ N這邊是日本一間光學公司的產品:; s6 z b" `' R& S! l' a
http://www.koheisha.jp/microwidelenz/lenzkakakukousei01.html6 Z4 T4 T8 U( [
有搭配DV以及數位單眼用的不同型號
! H* G4 _* h% p+ v特別的地方是他的超微距部分用的是顯微鏡物鏡
7 q; U, z& v3 m0 G以及他的監視器鏡頭部分設計成可以移軸,因此可以進一步控制景深: Z- \* _( v5 D, x+ B1 J
畫質很好、但價格並不便宜4 W# O9 g; v1 C p" f8 a, _
& M5 j6 L/ \9 @$ S另一個更便宜且更方便的產品是"魚露目8號"$ ?3 A1 H; I& P2 i
http://shop.gyoromap.jp/shopdetail/004000000001/order/
# n4 u5 c' M; J: \: C原本是設計給小型DC用的高性能魚眼鏡 I6 i. x B0 y+ T/ V! E
但有人發現接在APSc單眼的80mm以上鏡頭不會有遮角(當然太望遠畫面就會裁切太多)# ]2 n& l% _, v+ J# f. C
而且可能是因為鏡頭設計的關係,也能拍出超景深微距的畫面8 _- _1 W+ F: E. y5 J0 C' {2 u7 E
因此很多人買來搭配35-80或28-80這種便宜的底片機KIT鏡
8 [0 u3 @2 _* ~$ R1 c) c- E優點是拍出來畫質很棒、整個鏡頭非常輕便好用
6 x* b4 Q% |( H1 q但邊緣畫質較差、而且像場似乎不平9 _8 e' J; v6 {+ N2 P
臺灣有人用魚露目8號拍出非常棒的昆蟲作品:
- e! m. [9 @$ I1 Ghttp://www.flickr.com/photos/bikupeter/3847566777/6 O8 V, P; V/ |3 q
http://www.flickr.com/photos/bikupeter/3848359060/
. z! ]: b+ c+ Z0 a1 c
9 A, u" y7 t$ B, C5 B* Y魚露目搭配不同鏡頭效果也有微妙差異
& p3 j# E( I, A0 r9 H# y0 E日本有人走火入魔買了一堆底片KIT鏡來玩魚露目...XD z3 w' ?, _9 B# O
http://dada042.dtiblog.com/blog-entry-141.html
% R/ a# N6 S. N" s2 p7 ` E
* _! p6 q3 t S還有幾張臺灣色友的片片:
(, 下載次數: 17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U- n2 [ C1 I# M: K) j7 c1 R7 |
(, 下載次數: 17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 n e" `2 K7 r% Y( ]4 g
(, 下載次數: 173)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10 點
如果目標就在濕地上,而必須水平拍攝的時候,攝影師或者器材得匍匐在地上。& z3 E9 @, _( D- ?( }
不爽吧?所以, 美國專利里面就已經提到使用扭像棱鏡了。 誰更早玩這個東東? 誰更專業?
3 z* ?! z7 U7 o* t8 w
# {/ U8 c y/ M9 {& X, P. l終于有了如同繪畫一般,遠近皆清晰的照片了。。。
作者: however1241 時間: 2016-4-26 13:04
真的很好看。
作者: 把刀用好 時間: 2016-4-26 14:00
實踐總結出理論,實踐也可以總結出實物。總結出理論的往往是科學家,總結出實物的未必不能是發明家。
作者: 永亮 時間: 2016-4-26 14:39
不錯不錯,發現美需要一雙好的眼睛,更需要設備的支持
, ?* L! n8 b, y+ d0 I3 i
作者: 左手的幸福 時間: 2016-4-27 11:47
角度產生美
作者: 戰云1988 時間: 2016-4-27 12:45
好東西
0 m! S9 C/ @; ?
作者: 番茄西瓜 時間: 2016-4-27 21:05
照片好清晰,這個看起來真爽眼
作者: 酷酷數碼 時間: 2016-4-27 22:39
我好想看過這個老爺子的介紹,當時還是黑白電視呢!!!!
2 Y1 i4 }' F) }" U
作者: 413877410 時間: 2016-4-28 07:22
真的好漂亮,感覺可以拍電影了,哈哈
作者: mrplplplpl 時間: 2016-4-28 08:07
很有創意的設計, 頂一下
作者: 冶金老鬼 時間: 2016-4-28 09:15
醫用內窺鏡,真會玩啊,思路奔放!
作者: wutaiqing89 時間: 2016-4-28 09:24
各類包裝機械視頻區:http://v.qq.com/u/videos/
作者: 侯爵莊園 時間: 2016-4-28 10:48
長見識了
作者: 木槿昔年 時間: 2016-4-28 12:41
真的是不怕做不到,只怕想不到啊
作者: chuyxg 時間: 2016-5-1 09:11
6 { w- }. [( X( Z/ W7 V) h, t7 D, l
不錯不錯
作者: chuyxg 時間: 2016-5-2 08:24
學習一下
作者: 登風 時間: 2016-5-2 09:34
6663 K" f# L' b7 @+ w1 {: t7 a6 j
作者: 風浪韻 時間: 2016-5-2 22:57
真的佩服動俠的專注!每個貼子都給人動靜不安,意外之喜!
! f1 T' j- q/ L2 ~- Z
作者: lovesunyan 時間: 2016-5-3 08:44
看起來真的爽
作者: 入神 時間: 2016-5-3 13:31
專利到底是不是人類進步的腳石呢?
作者: 天天天藍_ 時間: 2016-5-3 18:55
拍的這么清晰,難以置信
作者: 莎士比亞之愛 時間: 2016-5-4 08:21
看起來的確很美
作者: chenym 時間: 2016-5-4 11:45
小日本真的值得我們去學習,
作者: 破刀屠神 時間: 2016-5-4 21:36
nice
作者: 大陸架 時間: 2016-5-5 15:08
全球影像器材,日本的技術首屈一指!!
作者: zqphho999 時間: 2016-5-5 16:37

作者: sz-automate 時間: 2016-5-5 17:33
可以把動物拍得和人一樣大小了
6 V4 [1 T- X$ K: A4 ?9 E2 W
作者: 白白楊bby 時間: 2016-5-5 23:01
很有想法
作者: hualingcbn 時間: 2016-5-6 11:21
漂亮哦!
作者: 仗劍走天涯 時間: 2016-5-7 10:18
拍出來的照片好震撼!
作者: 屠夫沒帶刀 時間: 2016-5-7 22:27
這個牛炸天了
作者: 蟲子第一家 時間: 2016-5-9 09:17
厲害,拍出來效果真好!
作者: 東邪島主 時間: 2016-5-11 21:19
鬼子的鏡頭就是厲害
作者: 趾行ai 時間: 2016-5-13 22:58
開拓了很有趣的視角
作者: yuyanlzh 時間: 2016-5-17 22:39
還是沒搞清楚原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