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工業類的書籍,我發現一件有趣事情 [打印本頁]

作者: 南山追風    時間: 2016-4-13 00:35
標題: 關于工業類的書籍,我發現一件有趣事情
我記得在我讀本科的時候,有時想買課本,去網上一搜,一門基礎課簡直琳瑯滿目天花亂墜,比如說我想找一本機械原理,機械工程材料什么的基礎課程,我至少可以找到三十個版本以上的。其中質量良莠不齊,可以這樣說,這里的基礎課程基本上每個學校都會出一本自己的教材。出書,發論文,評職稱必備嘛,哈哈。
讀研的時候這種感覺愈加深刻。某老師拿幾本書過來,其中撕下幾部分,然后讓手下的學生去掃描,編輯成為電子版,然后復制粘貼修改一下,一本華麗麗的全新教材就問世了。親身經歷,不會亂說的。
但是,如果需要在某個領域深入研讀的話,需要看的書基本都是七八十年代甚至更早的老書了。有的是國外譯著,有的是國內大牛的作品,這些書在圖書館里都老舊不堪,紙張發黃嚴重,很有年代氣息。最重要的是,這些書基本上在網上很難買到原版了,有時候找了半天撞大運找著了,居然還是復印件。有的公式和圖紙都模糊不堪,影響閱讀了,但是也只能將就。
現在這個領域的書籍就是這個行情,基礎膚淺的入門書籍大行其道,百家爭鳴,出版狀況混亂不堪。而高深精辟的專著卻停滯不前,逐漸凋零。私以為,國內機械學界的這種現象,恰恰也是機械產業界逐漸蕭條的印證啊。
為什么出版方不把這些老書收集整理再版呢,這樣也會給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點幫助吧。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6-4-13 00:55
整帖就最后這句有異議,
“為什么出版方不把這些老書收集整理再版呢,這樣也會給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點幫助吧?!?br /> 現在天朝人動不動就問有無電子版,免費的,只要有人掃一掃,出版社的血本就無望了。

俺們要吃飯,出版商也是要讓一伙人吃上飯吶,所以是各有立場與難處。
作者: 南山追風    時間: 2016-4-13 01:03
LIAOYAO 發表于 2016-4-13 00:55
整帖就最后這句有異議,
“為什么出版方不把這些老書收集整理再版呢,這樣也會給有需要的人提供一點幫助吧 ...

哈哈,半夜差點笑出了聲。也挺無奈的,出版方要吃飯,讀者也要吃飯。最后咋辦,養肥了一大堆復印店打印店。哈哈

作者: 老德Alex    時間: 2016-4-13 03:58
我可以大致介紹一下德國的工業書籍行情。

德國的專業書籍非常昂貴,動輒一百歐元甚至好幾百歐元。但是跟國內相比較,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同類書籍的樣式很少。比如講發動機的,找來找去就是那幾本,就是那幾個教授編的,不像國內那么五花八門,什么十五計劃教材,十一五計劃教材,各個學校自己還出書。

書籍變化的是版本更新,每隔幾年會更新一個版本,對書中內容進行補充修繕,還是由原作者原班人馬更新。比如論壇里流行的德國機械手冊,Ulrich編的,已經更新到46版了,堪稱德國工程師的神書。汽車方面很多書從一戰二戰開始就出第一版了,更新到現在到第十版第二十版。原作者去世了,有原作者的嫡派徒子徒孫,都是搞一個方向的,傳承衣缽繼續更新下去。

大學里上課大部分用的不是專業書籍而是講義,是教授根據自己授課計劃自己編寫的,并不具備出版要求,教授自己也不想出版,可以把這種講義當成是教授自己的筆記。

德國大學對在校學生有相關福利,只要是正式注冊的學生,可以用學校的數據庫免費下載專業書籍的電子版,這種電子版不是掃描版,而是出版社的正式電子版本,這種電子版書籍在正規網站是實價出售的。下載不受數量限制,理論上來說,只要硬盤夠大,可以把學校數據庫里的書都下載下來。但是不允許傳播,這一點德國人做得非常好。德國人的版權意識很強,網上沒有任何被上傳的書籍,這一點放在中國不可想象。

作者: ylan    時間: 2016-4-13 06:52
學習類的書,我一般都是看紙質的,能買就買,但國外的太貴了,動輒人民幣上千,有時就買復印的
作者: 樂翼1314    時間: 2016-4-13 07:37
可能還是因為我們以模仿為主吧 自主創新能力太弱 所以知識產權做的也不好

作者: xlf63    時間: 2016-4-13 07:41
國內,還的確是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技術書說得透。
現在有些書上一些公式來源,多不知是從那來的,看得稀里糊涂的,結果找著原先的一些書,立馬清楚。
作者: bamboo    時間: 2016-4-13 07:59
網絡小說鬧得,寫書的比看書的多
作者: however1241    時間: 2016-4-13 08:25
寫書的比看書的多  挺經典
作者: 475893857    時間: 2016-4-13 08:54
本帖最后由 475893857 于 2016-4-13 08:55 編輯

看孔夫子上的一些絕版書,寫得還可以的,大概90年左右出版的,200頁左右,原價9.5,現在買100多了,太貴了,只好到超星里面下載電子版的,清晰度大打折扣,只好忍了
作者: ekf_pauleta    時間: 2016-4-13 09:01
文庫+冰點
作者: 專業醬油男    時間: 2016-4-13 09:29
現在看的基本都是國外的機械手冊,或者國內比較老版的專業書籍。感覺比大學里的教材準確詳細的多
作者: 水屬性    時間: 2016-4-13 09:35
樓主所言甚是,我覺得應該尊重別人勞動成果,看完一本電子版的書,然后買一本紙質正版
作者: 諸行無常    時間: 2016-4-13 09:48
發人深省,中國工業薄弱,和這不無關系
作者: 倚劍踏破亂紅塵    時間: 2016-4-13 10:00
關于國內寫教科書我也是深有體會,因為我曾經幫過老師寫過,正如樓主所說,抄的,評職稱而已,附帶一群人的名字在上面,根本不是自己寫。
作者: 海峰之    時間: 2016-4-13 10:06
本帖最后由 海峰之 于 2016-4-13 10:33 編輯

  我用的手冊書籍有50年代的,60年代的初期,70年代末期語錄版(文革期間的沒有),80年代的,90年代的,最新的手冊也有,國內的,國外的,雖然不懂俄語,但還是弄到到一本俄語原版的,和中文譯本對照著看。有些書是以前一線的工程師編的,那時候沒有什么保密的意思,實用性很強。有些資料國外的2,30年代的都有,基本上可以將我個人從事的行業的發展歷史有個粗略的了解。有些東西很實用,原理性的東西,基本沒變。進步的最明顯的是設備和工藝。當然新材料的合成和利用,也是不斷發展的。
     
    中國工業的發展歷史(解放后)也可以從書籍的出版看出來:剛解放是蘇聯的書籍翻譯過來,也有部分東歐,東德的書籍,中蘇關系破裂后,還是沿用,各個工廠根據經驗編寫了一部分,文化大革命中基本沒有啥資料,斷了。文革后,然后開始和美國聯系起來,要去美國買東西,美國的一些手冊,標準也就進來了,蜜月期?,F在出版的呢,個人認為是打這自主的旗號,山寨版。當然也有自己辛辛苦苦研究的少部分文獻。
作者: liangquan6    時間: 2016-4-13 10:12
去超星上可以找到舊版的書籍!

新書確實需要作者水平提高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