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P5 l( e; p: |7 F
敘利亞的恐怖分子大量使用“陶”式反坦克導彈。 5 U$ w4 o6 d. k% i: d2 M, ^# H# d& H7 O7 k4 ~" S
: G3 A5 I" e4 v5 Y' P: ?更有甚者,如意大利“盾牌”這種采用雙層攔截體系的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將會成為己方伴隨步兵唯恐避之不及的夢魘。在第一次車臣戰爭中,俄軍很多主戰坦克裝備的爆炸反應裝甲模塊內都沒有安裝炸藥。根據相關人士的說法,之所以出現這一情況,就是俄軍考慮到爆炸反應裝甲模塊一旦被敵方彈藥引爆,將不可避免地傷及己方步兵。因此,無論是俄羅斯還是以色列,這兩個目前在主動防護系統研發領域占有領先地位的國家都對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的裝備使用持謹慎態度。以色列軍方是在2006年黎以戰爭中坦克裝甲車輛遭受重大損失后,才下決心為部分“梅卡瓦”4主戰坦克裝備“戰利品”的。俄羅斯則要等到以T-14“阿瑪塔”主戰坦克為代表的新一代戰車批量服役后,才會實現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的普及化。4 K B$ _% c3 V
4 B$ g% U, `4 l7 z
( i. a" p% {0 t, u; x5 E( b
: |3 X5 v5 q! X. v) D1 H, P! J
/ J9 k' ]( u. c1 m
7 {" t4 `9 J) r2 `5 V( L
3 k7 o1 T, J7 ]( O( g光電傳感器極易受損 ) d p7 m0 j/ w. V6 @' I6 k. Q! S9 i- D" U- W+ ]' |1 Y
) p9 ~% n7 C7 s4 l- L5 d/ }. V2 O
此外,無論是硬殺傷型還是軟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都存在光電傳感器易損的問題。在此次事件中,“窗簾”-1主動防護系統的TSHUL-7紅外干擾機之所以未啟動,很有可能已經被事先埋伏好的反政府武裝狙擊手擊毀了。! Y, ?' t2 _& G+ i/ I( M' g% D
8 a: g8 i. n2 v! K 7 |! S& H" k0 t$ s ~& b# Q從視頻中“陶”2反坦克導彈發射到擊中T-90的時間推算,反政府武裝與坦克之間的距離應該為1000~1200米,正好處在12.7毫米反器材步槍的射程內。而敘利亞反政府武裝就裝備有性能十分出色的中國產M99型12.7毫米反器材步槍(該槍是如何流入到敘境內的,不在本文討論范圍)。根據國內某軍刊的報道,“在風速為4米/秒時,用M99對1000米處目標射擊能命中半徑為0.5米的圓;對1500米處目標能命中半徑為2.5米的圓;射擊2500米處的目標,能命中半徑為5米的圓。”TSHUL-7紅外干擾機的正面尺寸為280毫米×380毫米,如果采用多支M99集火射擊的方式,還是有一定的概率能夠將其擊毀(事實上,在視頻中可以看到T-90坦克乘員竟然把NSVT型12.7毫米遙控高射機槍作為狙擊步槍與反政府武裝對射)。對于T-90這種1995年就已經批量裝備的“老式”坦克,在網絡信息極其發達的今天,敘利亞反政府武裝不可能不知道炮塔正面兩側怪異的方盒子是做什么用的。在這輛T-90坦克的近照上,也能夠發現炮塔右側相對完好的TSHUL-7紅外干擾機鏡片上有疑似彈孔的痕跡。1 b) R5 v8 E" L
3 A' q4 ?. x- F, _/ G4 s0 l/ x( U ) u: _. ~2 A8 I' A; K
9 Z" t7 x& g( G) o# N從未來發展來看,軟硬結合的綜合型主動防護系統要比單純的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作戰效能更高。7 e6 |8 \+ o. i, _& B
; a" ]$ T c0 {$ H3 `8 ]- l- o; R1 S( y M
8 j# _ H: h# f' A4 U首先,在某些不利于使用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的作戰環境下,可以開啟軟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 , g* C- L4 |( C& e# S ! r, \- G7 Z7 d% H/ L# K; ~, p7 _4 P
其次,可以在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中集成敵我識別裝置,在己方步兵身上配備應答機,這樣,當己方步兵處于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的殺傷范圍之內時,系統可以暫時關閉攔截功能,從而保證友軍安全。 ! p8 I5 k/ r4 m+ L3 C + L4 m8 p5 F' j8 C/ C4 Y6 D% [7 T" n: ?0 a- |6 {$ R* v. I
再者,目前大多數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都只是作為坦克裝甲車輛的附加防御部分,受到坦克裝甲車輛原始設計的影響,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有時并不能完全發揮其作戰潛力。因此,未來新一代硬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應當從坦克裝甲車輛的最初方案開始,就融入到整體設計中。6 _, }. p4 U' J$ V0 N" C {% g
. u) W7 _/ h* e& |/ p1 q) b5 U
9 ]8 j- q9 @4 C2 D+ O
最后,針對無法攔截高速彈藥、存在天頂盲區和攔截彈數量少等問題,可以通過引入“金屬風暴”技術來加以解決。1 I" z% I- f2 \5 j* F# z! P, L' {" R
8 S5 { s6 W& J% \6 V3 M - x" O: P6 F6 u0 F反觀自身,我國在主動防護系統的研發方面起步不算晚,至少ZTZ-99主戰坦克就是繼T-90之后第二種將主動防護系統作為標配的第三代主戰坦克。只不過ZTZ-99主戰坦克所配備的激光壓制系統屬于比較另類的軟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在全世界范圍來講也是十分獨特且神秘的。到ZTZ-99A主戰坦克公開亮相時,國產激光壓制系統發展到了第二代,其外形尺寸有所減小,性能很可能也有大幅提升。但是除了ZTZ-99系列,我國尚無第二種現役主戰坦克裝備主動防護系統。 0 b9 J9 A5 P. m( v ' t5 J+ ^3 |5 F' f $ }4 y9 b7 p `# [1 M* u, B反倒是用于外貿出口的VT-4主戰坦克趕上了時髦,不僅裝備有12.7毫米機槍遙控武器站,還配備有相對簡易的以煙霧彈為主要干擾手段的軟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從而以較高的性價比競爭國際軍火市場。 + ]+ u5 I. l+ Q( i( D2 B" z( p9 W9 F g Q6 l7 Q
5 N* W1 I% }& v4 `事實上,當初中國軍工研發單位在研制改進型96主戰坦克時,曾經一度將類似于“窗簾”-1的軟殺傷型主動防護系統作為備選設備之一。可惜的是,限于成本以及可靠性等方面的問題,最終批量裝備的96A主戰坦克并沒有裝備主動防護系統。! Q) G: g1 f1 y e8 i9 u e" t! _. T
( i, N/ N! S6 }( [2 B) R! g/ G* @1 h3 j( T4 [; }, p/ P) f1 l
未來中國的新型主戰坦克是否會像俄羅斯T-14“阿瑪塔”那樣裝備如此奢侈的綜合型主動防護系統,讓我們拭目以待。 5 I/ m7 x/ J7 C作者: wangqing1 時間: 2016-4-11 13:54
單是發動機問題嗎?作者: kingreader 時間: 2016-4-11 15:11
wangqing1 發表于 2016-4-11 13:54 B/ o2 L h# P$ _8 t
單是發動機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