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關于我的專利——繼續談曲線組合活塞技術的緣起與應用 [打印本頁]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29 20:25
標題: 關于我的專利——繼續談曲線組合活塞技術的緣起與應用
首先謝謝大家在前貼的關注和賀電。
專利號:201110386575.8,法律文書,不嫌枯燥的可以查閱
這兩天一直在想怎么向大家全面介紹我的專利,一方面是哪些能寫哪些不能寫,另一方面是從哪寫起。想介紹的全面一些,但是最新的全面改進方案正在申請非公開專利,不能公開。所以請各位大俠見諒,我還是從已經公開的和可以公開的方面入手談一談,以便我們能夠深入探討切磋。
一年前就寫了拋磚引玉一貼,通過一年來和大家的交流,使我對機械制造有了新的認識,借前日之貼,今天再全面展開詳細介紹一下,從觸發點到構思成型,從原理到應用,從優缺點到遠景展望,可能有些冗長,主要是為了大家能夠從不同角度和深度理解這個嶄新的機械原理,并集思廣益使之進一步完善并轉化為真實的產品。
大家不妨先順著我的思路捋一遍:十多年前注意到一件新聞——我國使用噴水推進器(就是用大型軸流泵代替螺旋槳,簡稱泵推)的艦艇巡航南海,它具有速度快,操縱靈活的優點。繼續網上檢索后了解到國外在這方面的應用更牛,歐美的這類快艇已經達到了80海里航速。但是,進一步深入了解,這種技術再牛也有其缺陷或者說極限。泵推多用于幾百噸近千噸的中小型艦艇,隨著艦艇排水量的增長驅動速度越來越慢,這幾年大名鼎鼎的濱海戰斗艦(朱姆沃爾特DDG2000)排水量3000噸,采用4臺羅羅公司制造的大型噴水推進器,航速40節,這是目前所知最最牛的噴水推進技術,更大型的艦艇還沒有使用泵推技術。
(, 下載次數: 14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我產生了幾個問題:為啥要用軸流泵這種古怪的東西做泵推?竟然是船底吸水,如果象噴氣式發動機甚至沖壓發動機那樣前吸后噴豈不是推力更大?為啥不能做更大的泵推用于萬噸大船使之高速航行?作為機械愛好者(強迫癥患者,哈哈,本人從小見到啥機械都要拆開看看),決定認真研究這個問題。
螺旋槳大家都熟悉,依靠離心力原理推進船舶前進,船越大螺旋槳就需要越大,大型螺旋槳存在兩大致命缺陷——汽蝕效應和空泡效應,所以大型船舶都跑不快。軸流泵是幾十年前開始應用于船舶推進的,雖然比螺旋槳更加高效(主要是輸出壓力更高),但是仍然不能完全克服汽蝕和空泡效應,而且也做過前吸后噴的研究,因為種種原因而放棄。總之,羅羅公司的研究已經是泵推(軸流泵噴水推進器)技術的極限,已經是死路一條。所以我決定轉換思路,從頭開始研究。
船舶推進的速度與推進器出水口的水量和壓力成正比。軸流泵排水量很大(每小時上萬噸),當排水量達到極限的時候提高壓力是唯一辦法,而軸流泵小泵5MPa,大泵1MPa的輸出壓是死穴。所以,必須找到一種能夠大排量而且超高壓輸出的水泵是關鍵所在。如果排水量基本相當,而壓力是10MPa,那么,推力就提高了10倍。
仿生是解決機械設計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忘了這是誰說的,就算我說的吧),如果飛機是從鳥身上獲得靈感,那么解決船的問題的最簡單方法一定在魚身上。我檢索了一下游速最快的魚:瞬間速度最快的是烏賊(150公里),烏賊依靠瞬間收縮肌肉噴射出高壓水流而獲得推力,但是烏賊的原理和我們的活塞泵是一樣的,雖然輸出壓很高,卻需要在排除水后再次吸入水后才能再次噴射,所以它的這種行為是間歇性的。要想連續排水就必須保持進水排水同時進行,就像軸流泵那樣,但是活塞泵自從發明以來就是兩個閥門,一個打開則另一個關上,而且這種結構的排量極低和復雜笨重也是顯而易見的,所以泵推從來沒有考慮使用活塞泵,所以只能先放下。
再次檢索平均速度最快的魚,答案是旗魚(80公里)。進一步研究,旗魚是依靠高頻率的S型擺動大半個身體而獲得推力,相較其他魚類依靠擺動尾鰭獲得推力,旗魚的效率要高出很多。看到旗魚的運行軌跡我就想到了以前看過的一個科普文章,介紹中國古代的船用櫓劃行,而國外的船用槳劃行,櫓的效率遠高于船槳,就是因為櫓在水里的劃動曲線是S型擺動,這是題外話。
關于旗魚的運動方式我做了這樣一個設想:假如把一條旗魚放進一個水槽里那么旗魚游動使水產生相對運動,這就是一種新型的水泵,如下圖。
(, 下載次數: 14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但是,問題隨之而來,這種連續S型曲線如何在機械結構里實現,力如何傳遞?很長時間也沒有答案。直到有一天我在網上發帖求助,有個網友的答復:設計成坦克履帶一樣的機構,用剛性材料和機械機構來模擬波浪線型運動。
(, 下載次數: 147)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雖然他說的方法難以實現,但是用剛性材料和機械機構來模擬一條波浪線的建議還是啟發了我,把連續的波浪線分割成方塊,只要保持相鄰的兩個方塊不完全分離,就能實現我想要的功能。剩下的就是找到最佳傳動機構,如大家所知,最終選擇了曲軸。
(, 下載次數: 154)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總結一下:這是一種活塞泵(具有曲軸和活塞),用曲軸實現了曲線形的活塞組控制,能夠持續不斷地排水,在排水的同時另一端在不間斷地進水。由于具有和軸流泵一樣的兩端開口的管道(而且是不拐彎的管道),所以排水量應該相當,同時,由于采用了曲軸活塞機構,能夠實現高壓輸出,所以機械仿生完成。
至此,歷時3年全面實現了當初的構想——一種具有沖壓結構的泵推。當然這還僅僅是初步的原理,后來請教了很多懂機械的朋友,又指出這一原理不單是泵,也是發動機,就像曲軸活塞機械原理即用于內燃機也用于活塞泵;渦輪原理即用于渦輪泵也用于渦輪發動機一樣。
2010年找專利代理提交文件,反復修改,檢索,又歷時兩年進行實質審查,最終在2013年獲得發明專利證書。之后是PCT,譯成英文,進行全球專利文獻庫檢索,未發現近似技術。
不開新帖了,直接蓋樓,暫定二樓說說原理及優缺點,三樓談應用方向。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29 20:26
本帖最后由 去缸活塞泵 于 2016-3-29 22:51 編輯
技術原理與優缺點
在一樓談到當初的研究思路是仿生,最終的工作原理定型之后總結了一下,這是一種結合了活塞機械的活塞與曲軸、渦輪機械的兩端開放的管道、蝸桿機械的曲線式傳動這三種機械原理的機械
(, 下載次數: 119)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 下載次數: 12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結構上結合了三種機械,同時也繼承了他們的一些優點和缺點。優點是分別繼承了活塞泵的高效、軸流泵的大排量、蝸桿泵的高壓。缺點是結構復雜,雖然比一般活塞機械結構簡化很多,但仍然較復雜。當然任何機械的優劣都是相對而言,每一種不同的機械都解決其他機械解決不了的問題,所以關鍵看比較優勢,那么這種機械總體來說優勢相對較多。尤其到了重型動力機械階段,各種條件是要綜合考慮的,比如大型渦輪機械還能說它簡單嗎?
再回答壇友的幾個疑問:
首先關于原理成不成立,我的理論水平有限不知道怎么解釋,認為原理不成立的自己慢慢想,總有想明白的一天。所有的泵的工作原理都是利用負壓(容積擴大導致真空)進水,利用正壓(離心力也是一種正壓)排水。認真看一樓的動畫,看看正壓和負壓是怎么產生的就理解了。發動機正相反。
第二是關于密封和潤滑問題,分兩個方面的,一是往復運動的連桿和管道之間的密封,參見活塞泵的密封(多數采用填料密封),另一是活塞和管道壁之間的密封,參見蝸桿泵。潤滑,參見蝸桿泵。
第三是活塞組側向受力導致連桿彎曲的問題,一個力可以用另一個力抵消,這是中學物理問題。我曾經想在專利文書里增加一項,但是代理說畫蛇添足,是個機械工程師都能找到解決辦法。果然我所說的這家科研機構就有辦法——對抗他干啥,我還想用側向壓力增加密封性能呢,哈哈,大師思路不一樣啊。
說了半天和沒說一樣啊,都有現成解決辦法。其實就是這么回事,都是現成的解決辦法,就看怎么結合到一起。
我第一次推廣這個專利找到的是石油機械廠,希望應用于石油管道泵送,和設計師交流了幾次就去廠子里面談,他們在搞頁巖油開采方面的攻關,難點是如何把深達千米的石油泵送到地面。他們采用的是單蝸桿泵,缺點是采油量很低,希望找一種排量更大的泵,看了我的專利覺得和蝸桿泵異曲同工,但是研究了幾個月,沒辦法縮小到可以放進直徑60厘米的管道里。我又問能不能用于石油管道輸送,可以實現高壓輸送,能夠減少管道建設,結果那是石油管道公司的范圍,得到的答復是需要提高管道的耐壓強度,事情很復雜。后來一想人家是建設管道的,你說你的技術可以減少管道的數量,這不是砸人家飯碗嗎?哈哈哈哈!
雖然這次推廣不成功,但是確認了幾件事:1經機械領域的專家確認原理是成立的,有應用價值。2采用超高分子材料能夠解決密封和潤滑問題。3這種技術適合于大型應用。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29 20:26
本帖最后由 去缸活塞泵 于 2016-3-31 13:39 編輯
技術應用前景展望,待更新
1船舶泵推,埃隆•馬斯克算個屁?
2蒸汽發動機
3大型內燃機
4。。。
前面談到研究這個專利的出發點是想設計一種能使萬噸以上戰艦像劍魚(時速40海里)甚至烏賊(時速80海里)那樣高速航行的推進器,我覺得這已經是天方夜譚了,沒想到,研究所的設計師說:“你對自己的專利這么沒信心?為啥就不想著時速500海里呢?我是把你的技術當做水里的沖壓發動機看待的。”我說:“水的阻力和粘滯性比空氣大的多,不可能實現吧。”“你知道暴風魚雷嗎?知道它是怎么實現200海里時速的?知道空泡嗎?知道水潤滑材料嗎?根本不親水!只要把你的專利弄成熟了,實現了沖壓噴水推進,前方的阻力也可以減少大半。。。。”總之給我上了一課,我是沒太聽懂,反正就是說200海里時速不是夢。最最讓我這兩天激動的是講到技術轉移,提到了埃隆·馬斯克的膠囊火車,“那算個屁,等咱們的技術成熟了轉移到民用,造一種超級游輪,載客量2000人,上海到舊金山十幾小時最多二十幾小時。如果能和洋流發電結合起來,連油都不用,運輸成本為零。票價1000元,以后去美國誰還做飛機。”
我以前還談到過這個專利技術能夠用于設計新型發動機,經過初步論證也是可行的,而且做了大幅的結構優化,甚至能夠作為內燃機原理,替代渦輪技術,這個涉及技術秘密不深談。
應用是最重要的內容,想寫的內容也很多,但是,最近比較忙,還是過幾天抽空另開一帖再說吧。
作者: 泛中流 時間: 2016-3-29 20:35
新穎。。。
作者: 逍遙處士 時間: 2016-3-29 20:41
后半輩子不用愁了
,羨慕啊!
作者: 木子12 時間: 2016-3-29 21:02
希望盡快做出樣機,驗證一下性能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6-3-29 21:11
仿生是解決機械設計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忘了這是誰說的,就算我說的吧),
的確,在未知領域的研究的時候,仿生是一個不錯的思路。
我在做全新設備(對我而言是新)的時候,也是從防現場人員操作開始的,然后再精簡和優化。
關于你的專利,那個通道能否做成前寬后窄,前高后低。這樣有利于增強壓力,光靠密封空間的逐漸變小來增壓,有其極限。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6-3-29 21:12
看大俠的動態頭像,其實一早已經表明結構原理,只是我等一直不明白罷了。哈哈。
作者: zsddb 時間: 2016-3-29 21:17
你有沒有實驗過?我不是打擊你啊,你這個的效率不看好。
作者: 老叁gg 時間: 2016-3-29 21:22
持續關注
作者: david1973 時間: 2016-3-29 21:34
理論上行得通。效率不會高。
作者: 浮云DIY 時間: 2016-3-29 21:36
結構倒是很新穎,不過效果還得靠實驗說話。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29 21:56
781995655 發表于 2016-3-29 21:11 
仿生是解決機械設計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忘了這是誰說的,就算我說的吧),
一頭大一頭小可以用來做蒸汽發動機,下一步就研究這方面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29 21:59
david1973 發表于 2016-3-29 21:34 
理論上行得通。效率不會高。
效率這種東西需要根據用途相比較而言,活塞機的效率很高(90%),軸流機械30%-50%,我的70%。關鍵是用途,不同機械解決不同問題。二樓三樓會談到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29 22:01
781995655 發表于 2016-3-29 21:12 
看大俠的動態頭像,其實一早已經表明結構原理,只是我等一直不明白罷了。哈哈。
哈哈,新的原理嘛,都需要想一下,我是憋了三年才想出來的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29 22:17
逍遙處士 發表于 2016-3-29 20:41 
后半輩子不用愁了,羨慕啊!
離錢不遠了,還有二萬四千九百九十九里,哈哈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6-3-29 22:19
本帖最后由 781995655 于 2016-3-29 22:32 編輯
效率這個事,應該還不錯。只是考慮到功率的時候,可能要這個機構高速運轉;還有就是多裝幾個來提高功率并提高其穩定性(汽車也是通過多缸來實現其功率提高和穩定性的)。多裝幾個這樣的機構在同一平面的時候,其他的射出的高壓水會使其后面的水成“負壓”狀態。那樣比起只裝一個,會影響效率,多裝幾個這樣機構的船,會像在逆水中行駛。不過這個問題,活塞泵和軸流泵應該都有。
作者: duanyz 時間: 2016-3-29 22:23
滿帖皆是樓主智慧的火花,贊!
作者: 781995655 時間: 2016-3-29 22:31
去缸活塞泵 發表于 2016-3-29 22:17 
離錢不遠了,還有二萬四千九百九十九里,哈哈
樓主畫動畫的時候,前面的鏈板繪制的薄一點,后面的厚一點;前面的鏈板遠動距離大一點,后面的鏈板遠動小一點。這樣有利于看出增壓效果來。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29 22:36
781995655 發表于 2016-3-29 22:19 
效率這個事,應該還不錯。只是考慮到功率的時候,可能要這個機構高速運轉;還有就是多裝幾個來提高功率并提 ...
今天寫的有些累了,其是在專利文件里有這方面的思考,一是串聯,可以增加壓力,每增加180扭曲就會提高一個等級的排水壓力,就像蝸桿泵一樣。二是活塞組堆疊,可以整倍地提高排量,這方面有非常大的應用價值,尤其是作為發動機的時候,以后有空再細說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29 22:38
781995655 發表于 2016-3-29 22:31 
樓主畫動畫的時候,前面的鏈板繪制的薄一點,后面的厚一點;前面的鏈板遠動距離大一點,后面的鏈板遠動小 ...
遠不止這樣,為了實現蒸汽的高壓釋放,需要提高十幾倍的體積變化,在這方面我模擬了渦輪,以后再細說
作者: zsddb 時間: 2016-3-29 23:31
如果你能聯系到買家,買家愿意支付我一定的報酬的話,就這個原理泵,我可以告訴他一個二代版的,還不是你說的那個大小口
作者: 山芋頭 時間: 2016-3-30 02:55
我一朋友的上海老丈人和你同行,也是玩水力推進的,也有專利的,不過是大流量高壓水泵,已經有樣機了。由于一段時間沒有和朋友聯系,不知道現在情況如何。哈哈。祝成功。
作者: however1241 時間: 2016-3-30 08:18
希望盡快做出樣機,驗證一下性能
作者: liangquan6 時間: 2016-3-30 09:20
真是高人,科技工作者應該向您學習!鄙視那些只發文章的人
作者: 圍困 時間: 2016-3-30 09:32
關注一下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30 10:42
山芋頭 發表于 2016-3-30 02:55 
我一朋友的上海老丈人和你同行,也是玩水力推進的,也有專利的,不過是大流量高壓水泵,已經有樣機了。由于 ...
有機會引薦下,交流交流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30 10:43
however1241 發表于 2016-3-30 08:18 
希望盡快做出樣機,驗證一下性能
我不是機械行業的,不會制造啊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30 10:49
zsddb 發表于 2016-3-29 23:31 
如果你能聯系到買家,買家愿意支付我一定的報酬的話,就這個原理泵,我可以告訴他一個二代版的,還不是你說 ...
買家我也在找啊兄弟,目前也就是理論研究階段,離真正的實用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所以有了好想法先申請個專利吧
作者: 厚攀fhp 時間: 2016-3-30 11:38
希望持續更新,關注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30 11:43
去缸活塞泵 發表于 2016-3-30 10:49 
買家我也在找啊兄弟,目前也就是理論研究階段,離真正的實用還有很長一段距離,所以有了好想法先申請個專 ...
現在的廠家多數都等著吃現成的,別人設計研發成熟了,產品有市場了,買一個回來拆解一下,山寨唄,很少有真正投入科研的。我這幾年找了不少廠家,都是說思路不錯,啥時候出樣機呀,拿來看看,哈哈。真正感興趣的是科研機構,但是他們不會不會買專利的,都是技術共享,你的這個技術不錯啊,我們進一步研究看看能不能實用化,形成新專利了共同署名,有了利益咱們共同分享,哈哈,都是這個套路
作者: shong66 時間: 2016-3-30 12:24
嚴重支持!!不過歷史上看,大凡新生事物,都要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不斷改進,使其實際價值體現出來。哪怕你弄個小號樣品實驗,自己抽空琢磨。
作者: zhounan801 時間: 2016-3-30 12:33
關注
作者: 蛋炒飯丶糊了 時間: 2016-3-30 17:54
加油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30 20:38
shong66 發表于 2016-3-30 12:24 
嚴重支持!!不過歷史上看,大凡新生事物,都要數十年甚至更長時間的不斷改進,使其實際價值體現出來。哪怕 ...
一直想做個樣機,可惜我一點機械制造也不懂,連機械圖也不會畫。不過我最近倒是有想法,希望找到專業搞機械的合伙人一起弄
作者: 蕭道士12 時間: 2016-3-30 20:55
樓主的設計是很新穎,其實你所研制的是一種噴泵(不是泵推)原理樣機,國外已經有成熟產品,某高校10年前就進口了一臺進行技術的消化吸收。LZ有興趣的話,可進一步驗算推進效率問題,考慮振動和噪音消除設計,如能成功,可以取代國外進口,在船舶行業有廣泛的市場前景。
作者: 金龍精工 時間: 2016-3-30 21:34
去缸活塞泵 發表于 2016-3-30 20:38 
一直想做個樣機,可惜我一點機械制造也不懂,連機械圖也不會畫。不過我最近倒是有想法,希望找到專業搞機 ...
你這個要使用介質不同,使用材料也不同。我看做三面可以微調,有磨損間隙可以調。這個加工我可以幫你做樣機,加工費材料加工資。我不需要利潤,成功了能帶兄弟喝點湯就行。呵呵。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30 21:43
蕭道士12 發表于 2016-3-30 20:55 
樓主的設計是很新穎,其實你所研制的是一種噴泵(不是泵推)原理樣機,國外已經有成熟產品,某高校10年前就 ...
是的,噴推搞了幾十年了,我是想找到一種更牛掰的技術方案,所以搞了這個
作者: 海峰之 時間: 2016-3-30 21:48
我國有沒有像摩根,孫正義那樣的風投,關注你的項目
作者: 蕭道士12 時間: 2016-3-30 21:48
去缸活塞泵 發表于 2016-3-30 21:43 
是的,噴推搞了幾十年了,我是想找到一種更牛掰的技術方案,所以搞了這個
噴泵是目前最前沿的技術了,如果結合矢量控制機構,那就是海洋裝備無解的技術,中國海軍崛起指日可待
作者: 蕭道士12 時間: 2016-3-30 22:02
蕭道士12 發表于 2016-3-30 21:48 
噴泵是目前最前沿的技術了,如果結合矢量控制機構,那就是海洋裝備無解的技術,中國海軍崛起指日可待
呵呵,也不要灰心,其實研究所的大神們現在還在幫紅毛子拎包---人云亦云,新思維、新創意往往來自民間愛好人士,***不是說“全民創新”嗎?
作者: however1241 時間: 2016-3-31 08:03
去缸活塞泵 發表于 2016-3-30 10:43 
我不是機械行業的,不會制造啊
作者: stellar 時間: 2016-3-31 12:57
去缸活塞泵 發表于 2016-3-29 20:26 
技術應用前景展望,待更新
1船舶泵推,埃隆•馬斯克算個屁?
2蒸汽發動機
我們組一年前開始研究魚類波動推進和獲能,只是在理論階段:頻率,振幅,波速,效率,,,可是機械結構沒有想到合適的,直到看你的專利,老板才說是一個極好的構想,呵呵,看哪邊速度快吧!
作者: stellar 時間: 2016-3-31 13:40
stellar 發表于 2016-3-31 12:57 
我們組一年前開始研究魚類波動推進和獲能,只是在理論階段:頻率,振幅,波速,效率,,,可是機械結構沒 ...
我們也是科研機構。。。。。。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31 14:00
stellar 發表于 2016-3-31 13:40 
我們也是科研機構。。。。。。
那更好了,我的正打算對科研究機構開放技術呢,不收費,只要合作共享就行,前面說的機構和我也基本是這種方式。
我只是一個機械愛好者,理想主義是主要目標。能力有限,又特別希望能給工業領域帶來變革,而這幾年科研機構科研人員的合作非常愉快,所以,不論你是科研院所還是院校課題,我都可以免費提供技術,不收費。有實力的企業愿意在這方面進行研究探索,我也愿意合作,只要別讓技術睡在專利文庫里。和老板說說我的提議,合作開發技術共享。
作者: stellar 時間: 2016-3-31 14:08
去缸活塞泵 發表于 2016-3-31 14:00 
那更好了,我的正打算對科研究機構開放技術呢,不收費,只要合作共享就行,前面說的機構和我也基本是這種 ...
好的 ,我先提議一下。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31 14:18
stellar 發表于 2016-3-31 14:08 
好的 ,我先提議一下。
好多,期待。我的電話:13337189779,郵箱:13337189779@163.com
作者: stellar 時間: 2016-3-31 14:42
去缸活塞泵 發表于 2016-3-31 14:18 
好多,期待。我的電話:13337189779,郵箱:
好的 不過私人信息還是不要網上公開了。
作者: yantouchang 時間: 2016-3-31 20:02
大俠牛人,若能實現高壓高流量輸出將非常了不起。畢業實習時修過航天局設計的12Mpa的離心式高壓泵,流量不到外國的四分之一,我師父的話讓我深感高壓高流量的難,看了您的貼,看到了點希望。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3-31 20:47
yantouchang 發表于 2016-3-31 20:02 
大俠牛人,若能實現高壓高流量輸出將非常了不起。畢業實習時修過航天局設計的12Mpa的離心式高壓泵,流量不到 ...
是的,高壓大流量是個難點。活塞泵能達到100MPa,但是流量極小。軸流泵達到12MPa需要多級加壓,技術難度不小。我的這個技術理論上能實現排量比軸流泵還要大,也能多級加壓,高壓輸出也更容易實現,只是很難達到單活塞泵的水平,10-20MPa還是不難的
作者: 東焱168 時間: 2016-3-31 20:50
學習學習
作者: vicly2016 時間: 2016-4-3 18:12
學習學習
作者: vicly2016 時間: 2016-4-3 18:13
學習學習
作者: 海wt 時間: 2016-4-6 00:20

作者: 海wt 時間: 2016-4-6 00:21
學習
作者: stellar 時間: 2016-4-10 15:37
去缸活塞泵 發表于 2016-3-31 14:00 
那更好了,我的正打算對科研究機構開放技術呢,不收費,只要合作共享就行,前面說的機構和我也基本是這種 ...
給老板提了 一直沒反應 估計是不會有啥了,,,,,,
其實我并不搞這個 不過挺有趣 有師弟們在弄,也提醒他們來看帖子了。
謝謝你!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4-11 18:13
stellar 發表于 2016-4-10 15:37 
給老板提了 一直沒反應 估計是不會有啥了,,,,,,
其實我并不搞這個 不過挺有趣 有師弟們 ...
有興趣可以一起探討,我是純業余愛好
作者: stellar 時間: 2016-4-11 18:54
去缸活塞泵 發表于 2016-4-11 18:13 
有興趣可以一起探討,我是純業余愛好
你們那邊應該做過仿真,大致效率有多少?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4-11 19:07
stellar 發表于 2016-4-11 18:54 
你們那邊應該做過仿真,大致效率有多少?
加我qq吧1606057070,這里不方便說話
作者: liheng538 時間: 2016-4-15 22:36
標記,持續關注
作者: ╭ァ氵sA_n 時間: 2016-4-15 23:13
樓主這這要想在船上用我估計還早著呢,船的速度要考慮很多方面,推進器是一部分,跟船型也有關系,總之要想船跑一個高速,需要船、機、漿合理的匹配才行。目前我知道我國噴水推進的100T位的滑行艇能達到60Kn,這應該是目前最高的航速了。也是用的康明挖泵,主機MTU 1700HP的。
作者: xiaoteng2222 時間: 2016-12-12 12:51
樓主腦洞開的不小,三年沒白憋,直接比肩世界領先水平,估計把發達國家的技術人員嚇一跳。
本人也有個專利,已經授權,現在尋求轉讓,想討教下樓主的經驗,都是通過什么方式與廠家接觸的,大概多長時間有回音。
如果樓主不嫌棄,貼上我的專利號,請多指教
2015101240863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12-12 16:26
201510124086.3,一種自鎖緊裝置。醫療器具。
雖然不懂這方面的知識,但是只要有想法就應該支持。
贊一個!
如果技術不是非常復雜,建議大俠做一個樣品出來,然后找生產醫療器械的廠家聯系一下,畢竟專業器械需要懂這方面專業知識的廠家。如果具有通用性,也可以用于其它行業,可以在這里宣傳一下。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