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什么是重載 [打印本頁]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6-3-25 13:26
標題: 什么是重載
本帖最后由 universal 于 2016-3-25 13:26 編輯
$ p0 L9 h  t6 r: {. |
8 W& W7 E7 Q" s' n6 m; V' d+ d) ?數日與Pascal 大俠討論重載和輕載的區別,有感,今發貼介紹自己的理解。
7 P8 \: {. t; V. B. c7 V
4 Q& f  d+ O/ h1 S% e# R2 s& y/ F7 q重載,直觀感覺就是負荷大就是重載,俺并不這么認為,。俺在此引入功率密度一詞,一定材料所能傳遞的功率密度是一定值。怎么來的呢,聽俺一步步說。. {2 N0 r6 R% M
      俺最早做課設的時候,做減速箱,隨便給了個傳動比,就開始算,套公式,當時還研究了斜齒,哈哈,那時候完不懂啥是變位,就會選個模數再去湊數。工作混了幾年后,某晚夜觀星象,突然大徹大悟,現在的諸位估計沒戲了,抬頭看不到幾顆星,哈哈。其實呢就是沒事翻機械手冊,總結了一些規律,某一天突然發現自己會設計了。
5 U& d+ o  Z- r& B      設計機械,當你要實現的功能指標都已經確定了,第一步是要把所有可能的薄弱環節找出來,機械設備中高副往往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必須最先拎出來,有低副也別放過,還有振動也不能落下,基本上決定一臺機器壽命的都是相關的元件,據我所知,除濾芯外。; |# G+ N7 a' w7 t  l5 v
      最開始俺認為剛性零件變形不能忽略的就是重載,可按剛體分析的就是輕載,事實上到現在在做初步分析時也是這樣做的,簡單。但再往深里想想,明白了,咋弄的呢,看失效分析,看論文,看手冊,老外的也看。所以就明白了,原來每種機構能傳遞的力或功率有天生的上限,在當前的生產技術條件下。再之后呢,看晶體,看材料,印證了自己的想法,能量在材料內部如果累積大于耗散,那么在有缺陷的位置富集,然后就散了。這就是俺提出功率密度的原因,可以解釋重載、疲勞等很多現象,但是解釋不了失穩。
9 J, W' A9 h  N7 O) i
2 _9 g$ m/ e8 {6 K      自己的觀點,瞎侃侃,不許拍磚,因為我已經扔出去了,你們得扔玉讓我撿,哈哈。* _$ q# B5 ?& o/ A* w/ Y
@Pascal $ v, ^6 U* e& v0 L' @2 k

  M5 N9 W$ I) H/ {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6-3-25 13:54
有點深了,想想。。。
作者: 獨自莫憑欄    時間: 2016-3-25 14:01
樓主說的功率密度可以理解為應變能么?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6-3-25 14:14
能量在材料內部如果累積大于耗散,那么在有缺陷的位置富集,然后就散了
$ K% U" }* W- S! C5 n
" n5 |7 Z0 f0 k$ y7 ?繼續想!
作者: Pascal    時間: 2016-3-28 09:44
看了兩天,沒看懂" b/ F7 }. h8 [8 p  p: x; G
1. 用功率密度定義重載輕載,那不運動的構件怎么定義?壓力容器,功率密度為0,是否為輕載?建筑上絕大部分的構件功率密度也為0,是不是就沒有輕重載了?2 a( e- G$ x( k/ `& _  \5 L5 G  y
2. 就算是運動的構件,舉個例子,載荷很大,速度很低的工況(一分鐘一轉或不到一轉);請問,這時候是重載么,按你的“功率密度”定義?7 e  T$ b# B0 A3 G

作者: 前景錢    時間: 2016-3-28 12:32
怎么感覺跟名字不同啊?
作者: 彭旭東    時間: 2016-3-29 14:34
學習
作者: 莎士比亞之愛    時間: 2016-3-29 16:58
跟著學習一下
作者: 龍九禪師    時間: 2016-3-29 17:43
[attach]382451[/attach][attach]382452[/attach][attach]382453[/attach]  I# T. \- e- ^1 S

作者: b603530    時間: 2016-3-30 19:02
表示不明白,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6-4-5 11:52
Pascal 發表于 2016-3-28 09:44 $ O% A/ ]5 p- S- ~
看了兩天,沒看懂
4 P5 e3 E; W* z8 ^3 Q1. 用功率密度定義重載輕載,那不運動的構件怎么定義?壓力容器,功率密度為0,是否為輕 ...

/ b% \1 d) n5 c" D大俠,上周一直在忙展會,沒回復你。0 g5 y# o: }7 @2 g) B& _$ h1 f
我也想了,說的不是很詳細,應該這么來理解,我提的東西是來分析有運動的部件,結構件有時可以不考慮,但是像承受很大振動的結構件也得按運動件分析。你提建筑上的例子,作靜載荷是這樣,但是你別忘了建筑還有個抗震設計,超高層建筑還有自轉和風的影響,所以也得考慮到。上面有位壇友提到應變能,確實有聯系,舉個不太恰當的例子來說明一下吧,一萬個原子手拉手,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原子間距變大,可能有一部分原子就脫手了,如果有兩萬個原子呢,可能在同樣的外力下一個原子也不脫手,這個過程其實就是強度校核。你提到了壓力容器,我見過老外設計的薄壁液壓缸,一般加載應用,無頻繁換向,50的缸,14MPa,2mm壁厚用的妥妥的。對此我也挺糾結,強度用到極限,應算重載,但是應用上來講就是個承壓容器,個人又傾向于按輕載計算。或者這樣區分可好,根據功能可用到極限強度的是輕載,保守的是重載,這樣一來和傳統的安全系數又差不多了,取個值作為界限。9 B% `1 i: v2 g( W( b

, k! W& n; I) \5 y- W* s問題2,不應光看速度,加減速過程更重要,8爺不是也說過嗎,一根大軸,轉的時候沒事,一剎車沒準扭斷了。0 @# g) Q8 f3 x" r, ?

作者: laotounihao    時間: 2016-4-5 20:33
沒看懂哦
作者: Pascal    時間: 2016-4-7 17:45
universal 發表于 2016-4-5 11:52 ' R+ q" ~: C7 h; c, N" H& S
大俠,上周一直在忙展會,沒回復你。1 b% a/ R9 _! p
我也想了,說的不是很詳細,應該這么來理解,我提的東西是來分析有 ...
4 Y( ?8 j8 D& p+ w
大俠客氣了,咱們技術討論都是業余愛好,工作還是要放第一位的。
: B+ g& t! h% Y1. “我提的東西是來分析有運動的部件,結構件有時可以不考慮......”,好吧,先不考慮結構件。  x8 Y6 ?/ U& D- o, n+ |
2. “或者這樣區分可好,根據功能可用到極限強度的是輕載.....”,不解啊,都用到極限強度了,還輕載?那重載不得立馬掛了?
4 K" E* F3 }+ w) s6 _3.“問題2,不應光看速度,加減速過程更重要,8爺不是也說過嗎,一根大軸,轉的時候沒事,一剎車沒準扭斷了。”; Q; b, u% q4 J; N# ]$ O
   我質疑的是你用“功率密度”這個標準來區分輕重載,而998大俠的這個說法恰恰不支持你的說法。
: ^% v; o0 N% K+ |  ]$ I   A: “不應光看速度,加減速過程更重要”,你的“功率密度”定義里有反映加減速的因素么?+ S5 c( X3 F* M& G8 \% H
   B: 為什么加減速的時候容易出問題,因為這個時候力或力矩大了,還是載荷的原因;只不過是把沖擊載荷考慮進去了。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6-4-15 12:17
Pascal 發表于 2016-4-7 17:45 & e% W3 t% Z. q- P/ n
大俠客氣了,咱們技術討論都是業余愛好,工作還是要放第一位的。
: ~, U% G$ b- n7 I/ r1. “我提的東西是來分析有運動的部件, ...

: t$ L( M. x; N/ }! _! s- H! U5 Y3 K近期較忙,一直未回復。十分感謝大俠,這樣的討論我覺得十分有益,以前雖然有一些想法,但是不完整,大俠的一再追問促使我把不足之處反復思考,看來還得再潛心鉆研一段時間加以完善。現在正在讀晶體理論,我還是堅持能量的積累是晶體破壞的主要原因,我的重心不是那些一次施加很大外力導致的失效,我更關心長期工作過程中零件的失效,所以有些方面解釋起來可能略顯牽強。因為針對大俠的提問不斷思考,令我想到了一種主動去除疲勞的方式,很可能對熱震也有效,如能成功,將是對我這套理論的一大驗證,再一次衷心感謝大俠。# a# t( J0 X0 `

作者: Pascal    時間: 2016-4-15 13:17
universal 發表于 2016-4-15 12:17   b2 k: V1 M* E3 v. `2 _! O/ A
近期較忙,一直未回復。十分感謝大俠,這樣的討論我覺得十分有益,以前雖然有一些想法,但是不完整,大俠 ...

! K) x$ N1 F& X3 R  t大俠客氣了。
# c- b% s% D- o5 P8 p咱們相互討論,相互提高;期待你的新理論。
9 W3 b7 P' d+ n1 M
作者: 周經淵    時間: 2016-6-29 00:43
樓主的理論是:把幾個簡單的問題攪在一起,最后是什么,誰都搞不清,最后再提出一個“高深莫測”、解決不了問題理論。例如:疲勞,是損傷累積,不是什么“功率密度”、“能量累積”。如果用“功率密度”、“能量累積”來處理疲勞破壞的問題,那是膝蓋上釘掌——離(蹄)題太遠。
作者: 流氓兔1717    時間: 2016-6-29 23:19
圍觀
作者: eddyzhang    時間: 2016-6-30 10:00
重載,簡單來講就是從力的角度去看,也就是負載方面看。當然東西出現問題,除了看負載外,還要看使用頻率。把問題簡化來看。一般提重載了,那就是負載的大小,方向會變化的。是準動力學和動力學的問題。這樣多少就會涉及到熱,潤滑,疲勞,材料本身問題。頂多到了失效分析。一般也就到這了。
  `& o* ~: B. Q. z1 E7 j如果再深入到蠕變,材料晶格。那就不是我們這一層級的人考慮了。
作者: 彼此的過客    時間: 2016-7-30 10:07
語言倒是有些幽默
作者: 龍游河畔    時間: 2016-8-13 21:18
很好的心得。
作者: itwotwo    時間: 2016-8-14 02:18
可能按材料到達屈服(或者崩潰極限)為100%,取薄弱關節到達應力的百分數來區分輕,中,重載,是否合理一點?
作者: universal    時間: 2016-8-15 09:50
itwotwo 發表于 2016-8-14 02:180 Q2 n- ]+ I$ T- I
可能按材料到達屈服(或者崩潰極限)為100%,取薄弱關節到達應力的百分數來區分輕,中,重載,是否合理一點 ...
. v' H* y  m; i# I8 b$ I" w1 R5 L0 S
這樣確實簡單,在初步分析上也實用,我想說的是通過進一步計算如何來確認什么是重載,有些情形常被人忽視,比如高速,比如散熱不佳的場合。5 q8 ]* V( c6 M& C% U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