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軸承安裝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19 14:44
標題: 軸承安裝問題
(, 下載次數: 111)
如上圖,這是我們公司的高工設計的模型,我有點不明白為什么會是這樣的結構,總共三個軸承,下方一個推力球軸承,上面兩個深溝球軸承。中間整個軸套的重力都作用在了最上方的深溝球軸承上,感覺最上面的深溝球內環受到了很大力,是否這類型的機構都是這樣設計,還是說,有更好的設計方式,望解答……

作者: 劉嵩    時間: 2016-3-19 15:01
我認為你把圖放倒了
作者: 狀態失控    時間: 2016-3-19 15:07
如果圖紙沒放倒的話,這個推力球軸承起啥作用啊???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19 15:11
劉嵩 發表于 2016-3-19 15:01
我認為你把圖放倒了

圖沒有倒……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19 15:14
狀態失控 發表于 2016-3-19 15:07
如果圖紙沒放倒的話,這個推力球軸承起啥作用啊???

我一開始,也是覺得為什么要用這個推力球軸承的,然后打字打著打著,突然就發現,這個套筒的設計,就必須采用這個軸承,不然就沒法安裝,當然改下結構,完全可以只用兩個深溝球的……

作者: zhaotingzhou    時間: 2016-3-19 15:31
這樣的結構和配置如果是輕載的話沒有一點問題,平面推力球軸承的套用是防止軸的軸向竄動,應該是輕載高速的使用環境。要是重載就必須用圓錐滾子軸承,但中間的深溝球軸承這樣套和板各一半不方便裝卸,解決辦法是中間軸承全部入套,而套與板止口配合。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19 15:39
zhaotingzhou 發表于 2016-3-19 15:31
這樣的結構和配置如果是輕載的話沒有一點問題,平面推力球軸承的套用是防止軸的軸向竄動,應該是輕載高速的 ...

多謝指點……

作者: 樂樂5201314    時間: 2016-3-19 16:40
66666666
作者: z360578397    時間: 2016-3-19 16:45
感覺下面的推力軸承,內圈不緊的話,會跑偏的
作者: gztan    時間: 2016-3-19 18:45
同意4樓說法。
作者: rencaiwang    時間: 2016-3-19 21:09
看上去上面兩個軸承的內外圈被軸套頂住了。。。。。。。。。。。。。
作者: 爛桃子    時間: 2016-3-19 21:52
推力球軸承為什么放在最后,不在中間位?
作者: 爛桃子    時間: 2016-3-19 21:53
這個結構弄的有點復雜了
作者: zhaotingzhou    時間: 2016-3-19 22:30
z360578397 發表于 2016-3-19 16:45
感覺下面的推力軸承,內圈不緊的話,會跑偏的

平面推力球軸承的兩軸承片分別是相當于基軸制和基孔制的,安裝有方向,不能裝反。上面的調節雙螺母就是起拉緊作用的,不是調節螺母松是不會跑偏的。

作者: fwsc    時間: 2016-3-19 23:12
沒有問題,有這樣的用法。

軸承可以當定位臺使用,它可以簡化結構。

(, 下載次數: 28)

作者: 軟糖有力量    時間: 2016-3-19 23:14
學習一下
作者: akeey    時間: 2016-3-20 00:19
這種裝配結構,在一些破碎機的主軸上有應用,最下面的端面軸承有兩個作用:1、支撐上面;2,可以允許微量的擺動,抵消最上方轉動部件在高速旋轉產生的震動。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6-3-20 06:25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6-3-20 06:27 編輯

非常非常糟糕的設計,這位高工太水。
吐槽點太多,說起來麻煩。
網上轉貼于教材和樣本的主軸設計詳盡圖紙很多,本論壇也可以找到不少。
樓主找幾個讀一讀,帶個問題,看看是不是主軸一般都是梯階形狀,前后軸承裝配在不同直徑的軸徑上。
用點心,就可以明白。
作者: l6067066    時間: 2016-3-20 07:49
最上端那深溝球軸承內圈用螺母頂緊,那內圈不是受徑向力了嗎?
作者: l6067066    時間: 2016-3-20 07:50
最上端那深溝球軸承內圈用螺母頂緊,那內圈不是受徑向力了嗎?
作者: l6067066    時間: 2016-3-20 07:50
最上端那深溝球軸承內圈用螺母頂緊,那內圈不是受徑向力了嗎?
作者: l6067066    時間: 2016-3-20 07:56
個人覺得用角接觸軸承似乎結構可以更簡單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6-3-20 08:01
軸向和徑向負載分別由平面和深溝承受,這個非常好,深溝球的內圈無軸向定位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6-3-20 10:21
@害怕伏櫪
膜拜啊
你可以講一下這位高工的職業經歷嗎?
他非常不簡單
好好學吧
1.平面軸承承受軸向力,深溝球軸承承受徑向力
2.平面軸承定向,深溝球軸承定心
3.你在看平面軸承那個預緊方式
4.該設計方案,在滿足工況的情況下,充分發揮了軸承的性能,并且造價低廉
5.下面那個深溝球軸承,他為什么用著底座與套筒的結合面上,高,實在是高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6-3-21 06:23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6-3-21 06:32 編輯
迷茫的維修 發表于 2016-3-20 10:21
@害怕伏櫪
膜拜啊
你可以講一下這位高工的職業經歷嗎?

看來小杭不同意我的批評,并且似乎與這個很水的高工熟悉,對其佩服崇拜。
不然,不會要我“你可以講一下這位高工的職業經歷嗎?”,說“他非常不簡單”,還要“好好學吧”。
我覺得很悲哀。前面的回復已經顯示了大陸的年輕工程師普遍的基本常識缺乏,你是年輕工程師中間的翹楚,竟然也這么無知。
已經說過,首樓的模型是非常非常糟糕的設計,一無是處,吐槽點太多。
要一一點出實在太麻煩。
你是做機修的,我就先說幾點:
這是個裝在可以上下移動的板式工作臺上的主軸頭,圖上已經顯示了左右離主軸頭很近的兩根導柱。不知道這個剖視是否以梯階作出,但這里的操作空間一定有限。
1、你覺得操作工人先在外面把主軸頭裝配調整好之后再組裝到這里好,還是把零件一個拿過來在這里裝配再調試的好?
2、首樓圖上沒有畫出導柱連接的頂板和底板,這得看工作臺升降的要求而定,不過空間不可能非常大。按照現在這個設計,你可以把下面的平面軸承先裝在主軸上,從工作臺底部穿過并用端蓋緊固后才能裝上面的軸承。而這上面軸承的下面一個,和主軸你準備用怎樣的配合?要不要用套筒壓?設備的結構的上下是否有足夠空間供現場裝配?
3、設計時就必須考慮到檢修,以后萬一要換軸承,你覺得方便不?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6-3-21 10:35
@害怕伏櫪
還是老師考慮的周全
我是單單從這根主軸的設計考慮問題的
這根軸不是套筒的,所以要拆散了,才能裝上去的
不過,他借助了安裝底板,省了很多空間和費用
單單從軸承的設計選用來說,非常好
這位高工,很可能是從一線起來的
現場經驗應該很豐富
而且對成本的把控很到位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6-3-21 10:50
本帖最后由 害怕伏櫪 于 2016-3-21 11:42 編輯

你完全說錯了。
1、省空間?按這個設計,在裝配時只會嫌空間不夠,哪里可以省下空間?
2、省費用?這個設計的結構繁復,工藝性極差,只有增加不需要的費用,性價比太差了。
3、軸承的選用更是錯到離譜,完全沒有使用軸承的最最基本的常識,哪里來“非常好”?
如果說這位高工沒有任何實際操作的經驗,是個地地道道的中國書齋工程師倒是差不多。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6-3-21 11:48
迷茫的維修 發表于 2016-3-21 10:35
@害怕伏櫪
還是老師考慮的周全
我是單單從這根主軸的設計考慮問題的

俺這個不在行的看了都搖頭的設計方案,你居然給出那么高的評價,有些意外啊。

樓主說了“總共三個軸承,下方一個推力球軸承,上面兩個深溝球軸承。”說這是主軸俺就懷疑先,只算是一般傳動軸的作用吧。

4# “圖沒有倒……” 既然是立式裝置,那么深溝球軸承外套應該要有足夠的剛性來保護與抵抗側傾力,而圖示上的結構卻是很單薄。

倆緊定螺母是頂內圈,而軸是無軸肩定位,這樣的緊定方式其用意在哪兒?靠外圈來頂軸承,那么游隙的調整就得小心行事,已經將深溝球軸承當角接觸軸承來用。

圖示明顯是軸在轉動,深溝球軸承與軸是緊配的,而兩軸承間的隔套卻是擋外圈(假設俺沒看錯),如此軸向的重量力無時無刻都要深溝球軸承來承受,這不符合深溝球軸承的主要用途。

推力球軸承放到最底下,只能防止軸向上竄動,不能抵抗向下的各項力。

圖示明顯是要現地組裝,所有條件都必需基于主板展開,先套裝推力球軸承到主板上,再裝中間軸承,此時軸向位置不能確定。后安裝上部軸承再緊定, 這樣的組裝全靠鉗工的經驗。

所有維修動作還要受到空間限制,除非將整個裝置與導柱脫離。

使用一段時間后,底下肯定有油漬,而且會甩到四周造成污染擴大。
作者: 劉嵩    時間: 2016-3-21 12:36
(, 下載次數: 49)
作者: 吾曰叁省    時間: 2016-3-21 12:4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吾曰叁省    時間: 2016-3-21 13:2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害怕伏櫪    時間: 2016-3-21 14:57
吾曰叁省 發表于 2016-3-21 13:20
前輩看了您的回復,趕緊百度了一下,原來對于機床的主軸箱不是很熟,我參考過立式銑床,但是他的結構太大 ...

可以選擇的結構不少,你得先把這個主軸的工況說一說。

作者: daretobe    時間: 2016-3-21 15:24
推力軸承承受軸向力,深溝球軸承承受徑向力
作者: 吾曰叁省    時間: 2016-3-21 15:5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21 21:22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6-3-20 06:25
非常非常糟糕的設計,這位高工太水。
吐槽點太多,說起來麻煩。
網上轉貼于教材和樣本的主軸設計詳盡圖紙 ...

好的,謝謝老師的提點……

作者: liqiang260    時間: 2016-3-21 21:48
學習
作者: G766115    時間: 2016-3-21 22:34
怪異的結構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22 00:04
迷茫的維修 發表于 2016-3-20 10:21
@害怕伏櫪
膜拜啊
你可以講一下這位高工的職業經歷嗎?

這臺機,是一臺20噸壓力的伺服壓機,主要用來壓軸承、壓軸之類的。
加工和裝配方面的話,怎么說呢,現在這臺機應該開始調試,調試效果目前是非常好的,可見加工與裝配方面是沒多大問題。
而這位高工,是有十年工作經驗的高手,對于現場問題的解決,都很有獨到的見解,也都很輕松的就能解決。這位高工,以前是在美的集團當工程師的,先如今是在一家私企,做非標設計。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22 00:11
害怕伏櫪 發表于 2016-3-20 06:25
非常非常糟糕的設計,這位高工太水。
吐槽點太多,說起來麻煩。
網上轉貼于教材和樣本的主軸設計詳盡圖紙 ...

對于高工的評價,我保持沉默。
對于老師你說的吐槽點多,說起來麻煩的話,可以簡單說一兩個,這樣才有利于我們這些參與討論的人的提升進步。
然后還得多謝老師的點評,我一定去好好研究研究教材和樣本的主軸設計詳盡圖紙。
作者: 陳小困    時間: 2016-3-22 11:22
赤城 發表于 2016-3-22 00:04
這臺機,是一臺20噸壓力的伺服壓機,主要用來壓軸承、壓軸之類的。
加工和裝配方面的話,怎么說呢,現在 ...

你下次提問題,最好說明工況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執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23 15:14
赤城 發表于 2016-3-22 00:04
這臺機,是一臺20噸壓力的伺服壓機,主要用來壓軸承、壓軸之類的。
加工和裝配方面的話,怎么說呢,現在 ...

(, 下載次數: 42)
整臺壓機的模型如上所示,在首樓發的那部分,就是最上方的三條桿子那位置,這臺壓機的高度有二米多高。
工作情況是這樣的:伺服電機帶同步帶,同步帶帶動絲桿運動,從而壓頭整部分一同向下,做下壓運動……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23 15:16
陳小困 發表于 2016-3-22 11:22
你下次提問題,最好說明工況  。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爭執

我一開始想要探討的問題,僅僅是整個軸的壓力作用在軸承內環是否有問題,是慢慢問題才被展開,討論到需要講明工況,這不能怪我……

作者: 二十四橋    時間: 2016-3-23 15:28
很好的結構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23 15:31
二十四橋 發表于 2016-3-23 15:28
很好的結構

結構好在哪呢,好多人都在批判呢……

作者: Mechanical.Mr.    時間: 2016-3-23 15:44
平面軸承和深溝球軸承承受了同等的軸向力,總感覺別扭
作者: a32915    時間: 2016-3-23 16:55
高速輕載,推力軸承速度不能高的,到底是多少R
作者: 赤城    時間: 2016-3-23 18:22
a32915 發表于 2016-3-23 16:55
高速輕載,推力軸承速度不能高的,到底是多少R

低速轉的,軸里面安裝絲桿螺母,帶動絲桿上升和下壓,那個轉速是很低的,估計還不超過500轉每分鐘吧……

作者: 吾曰叁省    時間: 2016-3-24 08:3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楊彥微    時間: 2016-3-25 15:34
     不太懂,但是我倒是見過類似于這樣的結構;有兩點看法:
     1.自己公司的高工設計的,樓主為啥不問問他本人?是不是更有效??
     2.任何一個設計機構都有他存在的合理性,咱們在這里(在不懂的情況下)對設計師的成果說三到四對嗎??
     3.以上純屬個人觀點!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6-3-30 12:27
贊揚也好,吐槽也好,自己畫一個,不就解決了好壞了嗎?
我表明態度:好!
我也表明態度,也許有更好的。
作者: 151430L    時間: 2016-3-30 13:58
過來學習一下,

作者: shelby119    時間: 2016-3-30 15:52
脫離工況說問題都是扯淡!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6-3-31 14:58
還是想知道這根主軸的缺點和優點,大俠們知道的,請教了!
作者: fiyu1314    時間: 2016-3-31 15:56
     不懂,哎要學的太多了。
作者: Yamatehcry    時間: 2016-3-31 22:34
還是沒看懂,但不論咋說這個結構應該還是可以優化的,比如兩個深溝的裝配面是個大面,這個很不合適,難加工,難裝配。作為壓機,從第一張圖上看不出如何上下移動的,還是希望樓主稍微多給點整機的剖視圖,讓我們也長長見識。
作者: l55949416    時間: 2016-4-2 08:37
劉嵩 發表于 2016-3-21 12:36

大俠你好!能否把這本書名發給我!QQ946336365

作者: georgemcu    時間: 2016-4-3 07:34
本帖最后由 georgemcu 于 2016-4-3 08:04 編輯

看到樓主的整機圖,我個人認為,端面軸承,設計者的初衷是把軸向力檔在深溝球的前面,端面軸承吃軸向力,就是壓頭做工時候的反作用力。而兩個深溝球只負責徑向。我想這是設計者的初衷。當然解決問題的方案還是很多的。
當然沒有仔細研究,初略看應該大致是這個意思。
不過就是感覺局部單薄了。特別是壓頭如果壓的是一個斜面體的話,壓頭就會偏擺,而這個時候只有中間的那個深溝球的外圈在吃力,雖然還要鎖緊螺絲,而套子壁厚從圖上感覺好薄。
不一定對,亂說說。。。
你在現場對工況最了解,記得關注壽命喲。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6-4-4 14:28
georgemcu 發表于 2016-4-3 07:34
看到樓主的整機圖,我個人認為,端面軸承,設計者的初衷是把軸向力檔在深溝球的前面,端面軸承吃軸向力,就 ...

兄弟,看看人家的設計,不管是什么,當頭一個推力軸承,就是以軸向力為主的。然后這力承載在哪里?
最“結實”的地方,對吧。其余的優點也很多。
作者: georgemcu    時間: 2016-4-4 17:35
逛逛論壇 發表于 2016-4-4 14:28
兄弟,看看人家的設計,不管是什么,當頭一個推力軸承,就是以軸向力為主的。然后這力承載在哪里?
最“ ...

是的,優點還是不可否認的,當我們知道工況后。設計者應該是最了解工況的一個。

作者: 拖拉機ww    時間: 2016-4-4 18:41
設計圖不能只看局部!!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