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玩工業,是個‘進化的過程’,絕不能進入‘退化流程’ [打印本頁]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6-3-9 20:23
標題: 玩工業,是個‘進化的過程’,絕不能進入‘退化流程’
俺對人家說,玩工業,無論是在哪個國家,都必須是個‘進化的過程’,絕不能進入‘退化流程’,當你身處‘退化流程’里面,你就斷然不會有出路了,

工業跟人一樣,必須是進化的,俺就經歷這個進化過程,我父輩那幫家伙,都是21-22歲通過國家選拔進入‘156工作組’的,作為行業代表,那個時代,因為念書的家伙少,就不說它了,

到我28歲的時候,就肯定是‘時代輪替’了,我們這代28歲的時候,跟他們28歲就不是一個概念了,他們28歲在跟熊玩,俺們已經玩米國佬了,這不是一個事情,

他們28歲的時候,面臨設備設計的時候是選擇‘升一級,再靠一級’,俺沒有,那年俺計算熱帶飛剪的時候,已經完全進行動力學計算了,從零度角啟動,怎么起的,怎么切的?再怎么停的,已經寫出完整計算書了,可以交米國佬審核了,這就是所謂的‘代際交替’,

  那年,俺老板已經要求俺精確計算一根大軸的壽命,你算好了,要總公司專家集中會審,你要簽字的,這就跟‘玩熊’完全是兩碼事兒,

從那年起,總體設計那一欄里面,就不會再有‘前輩’簽字,準確說,他們有些水平的是‘一審’,已經再也沒有資格簽設計了,

  俺常對年輕家伙談‘進化’,給他們舉很多的實例,GE最初提供礦車傳動系統的時候,壽命也不高,大概5000-7500小時,以后逐步提高,到現在的12000-15000小時,還在緩慢提高,反正一直向上在走,

  80年代初引進這些設備的時候,國內也仿制,齒輪大概有3500小時,柴油機拆開大修以后,壽命有4000小時左右,以后是逐年下降的,就是所謂的‘退化過程’,

  當然了,退化也有個速度,到2500小時的時候,有個‘穩定平臺’,維持過一陣時間,再以后,就跟‘股市殺跌’一樣了,現在許多廠子的齒輪,800小時就所有齒都‘剃光’了,阿哈哈,

   俺不是說‘不能剃光了’,偶爾剃一次,情有可原,關鍵是齒剃光了以后,全廠沒有一個懂為什么的,這才是問題,這個廠子,你就不能再待了,因為不僅你不懂,他人也不懂,齒輪壽命會一直往下降,直到‘全部瓦塔了’,哈哈,

   類似的情況很多,一個軸,生產過10年,以前很少有斷了,但后來,每年的‘斷裂率’是增加的,越來越多,逐年遞增,但全廠沒有一個家伙是知道為什么這樣的,這廠子你也絕對不能再停留了,趕緊走,這就是俺說的,

    當你看到一個10000人廠子,其產品連鋼板都是進口的,所有配件都是米國的時候,你就知道,他再也不會有出路了,俺說的,假如他一直有出路,他拿的國家補貼到最后就會餓死大眾的,國家放棄它,也是合理的,完全應該讓其自生自滅,你陪它走下去,也不會有啥活路的,

    俺常講‘進化過程’,人不是進化到28對就滿足了,到你38歲的時候,已經玩完了各種控制,玩的很流暢了,你40歲,許多行業都玩的流暢了,這就是進化,不是俺要求你進化,是社會要求的,請你牢記,

    俺說過多次,俺第一次見克勞斯的時候,人家告訴俺,這是每天1200米的家伙,俺形容過,眼珠幾乎要掉地上,阿哈哈,但時代進化了,今天,這個數字在北京就是‘很小的毛毛雨’,你假如今天還是這個‘米數’,人家就拿你當個‘逑’,啊哈,這就是世界的進化,

  也許明年,也許后年,只是北京,上海的房價就可以買下全米國,你懂嗎,這就是你身處的‘進化歷程’,你必須跟上這個過程,

作者: LIAOYAO    時間: 2016-3-9 20:39
看老師的帖子又能聽故事還可以長知識。
作者: 373527271    時間: 2016-3-9 20:40
差不多的性格把大家都害死人啊不比上只比下,在機場候機廳找充電插座10個有五六個插上去都充不了電真是氣國產東西差,不知道紅毛的東西能插多少次才會這樣,為了更好生活只能慢慢學點東西混入外資里面喝點湯,看了山本札幌的那本書,算是對螺紋聯接的螺距、直徑、最小扣數的選擇有點概念了。
作者: Opposite    時間: 2016-3-9 20:52
http://www.ytsybjq.com/forum.php?mod=viewthread&tid=443529
8爺,有空幫忙看下這個小問題,多謝!
作者: davyhero4    時間: 2016-3-9 20:55
8爺的思想都是精髓,應該流傳下來,紅毛就是這么一步步走來的,
作者: ylan    時間: 2016-3-9 21:00
現在技術人員基礎不行,很多應該會的沒有概念,看我們廠80年代圖紙,比現在得要強,那時人基礎不錯。另外,客觀的說,真的沒有什么好師傅,8爺以前文章也講過了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6-3-9 21:06
大俠又提剪切機,我又翻閱一下軋鋼機械,注意到一段話
‘不少研究者用滑移線場理論求解剪切力和剪切區域應力分布。滑移線場理論是在理想剛塑性體平面應變的前提條件線建立的,所以,用它來分析剪切過程有一定局限性。’當初上課沒注意這段話,現在看一點書想起來了,是金屬塑性加工那邊的知識了


作者: yusixway    時間: 2016-3-9 21:11
山本札幌,不知道樓主說的是什么書啊?能介紹給大家看看啊!
作者: ERPIONEER    時間: 2016-3-9 21:13
很多企業就是這樣死掉了,還有一些正在走向死亡,正在走向死亡的企業一個特征就是從上到下不重視技術
作者: xudingjia820    時間: 2016-3-9 21:15
學習,激勵前行!
作者: 可樂ark    時間: 2016-3-9 21:29
是啊,國家也罷企業也罷最重要的都是人啊。
每次看完八爺的東西都很羞愧,要多努力努力往前擠。
作者: 翱翔天際    時間: 2016-3-9 21:31
每一天都要進化,不然以后老了怎么辦?靠什么吃飯呢
作者: 大色貓    時間: 2016-3-9 21:4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liucaiyong    時間: 2016-3-9 21:49
每天都在進化,每天都保持一個精神的狀態。不斷的充電。對數學,力學不可或缺的在學。
作者: yusixway    時間: 2016-3-9 21:49
yusixway 發表于 2016-3-9 21:11
山本札幌,不知道樓主說的是什么書啊?能介紹給大家看看啊!

謝謝啊!要好好看看!

作者: 天氣    時間: 2016-3-9 22:11
文章中很多都切實的扎到痛處了,科學在進步,技術基本功在退步
作者: yusixway    時間: 2016-3-9 22:29
不知道克勞斯是誰啊?是什么厲害的人物啊?還有以后的生活會怎么樣啊?

作者: 老叁gg    時間: 2016-3-9 23:28
學習
作者: xlf63    時間: 2016-3-10 07:49
正規廠子對一些項目還有評審,校核。
一般的山塞企業現在多不存在這種情況,有時搞到一些所謂的非標,或者一些比較大的東西,只能是設計者負責了。因為你在企業問誰,誰多不明白。說不定以為,這個簡單 的東西,那用得著這么復雜。。。
幸虧現在還有網絡,可能請教一些大神。有時只要一句回答。就能少走很多彎路。
作者: 俺老孫來也    時間: 2016-3-10 08:42
373527271 發表于 2016-3-9 20:40
差不多的性格把大家都害死人啊不比上只比下,在機場候機廳找充電插座10個有五六個插上去都充不了電真是氣國 ...

什么書呀?能不能告訴我名字?

作者: 373527271    時間: 2016-3-10 08:53
俺老孫來也 發表于 2016-3-10 08:42
什么書呀?能不能告訴我名字?

論壇有人發過這本書的PDF ,你仔細找一下,書名叫”螺紋聯接的理論與計算“  作者山本晃 ,淘寶上也有。
作者: 俺老孫來也    時間: 2016-3-10 08:56
373527271 發表于 2016-3-10 08:53
論壇有人發過這本書的PDF ,你仔細找一下,書名叫”螺紋聯接的理論與計算“  作者山本晃 ,淘寶上也有。

嗯嗯~我已經在后面幾層樓看到了~而且下載下來了~感覺自己又有好多東西要學了~

作者: 十字背包客    時間: 2016-3-10 09:52
ylan 發表于 2016-3-9 21:00
現在技術人員基礎不行,很多應該會的沒有概念,看我們廠80年代圖紙,比現在得要強,那時人基礎不錯。另外, ...

  我9幾年在技術開發處搞設計時候,那時樓下描圖的都是女的,也確實有幾個美女,可惜來晚了多結婚了。98年后我們有電腦畫圖了她們也逐漸失業了,后來離開國有單位到私企里再也沒有這些描圖的了,基本就是些和尚企業了,哎。。。活該我40才結婚呢
作者: 天天_works    時間: 2016-3-10 10:10
也許明年,也許后年,只是北京,上海的房價就可以買下全米國,你懂嗎,這就是你身處的‘進化歷程’,你必須跟上這個過程,
    這樣的進化過程,是不需要技術的,房地產的擠出效應讓國人充滿了投機思想。
作者: growupart    時間: 2016-3-10 12:50
skyloss 發表于 2016-3-9 22:27
八爺 不知道大軸的疲勞壽命是怎么計算的,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和數據?
俺搜了一下資料,初步認識了一下,疲 ...

八爺,請問整個計算是一個人從頭跟到尾嗎,還是我設計根據使用情況提出載荷譜及材料強度數據交由強度部門獲得壽命,其中載荷、壽命由設計提,材料性能由材料冶金提,最終強度部門計算出壽命,這樣循環獲得滿意結果

作者: b_jianwen    時間: 2016-3-10 14:58
樓主對材料、焊接方面的知識了解很多,還要多多學習啊
作者: 千月    時間: 2016-3-10 15:21
把這些流程做一遍真的需要到大廠啊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6-3-10 16:30
提金相,提‘夾雜形態’
前幾天看百科全書談及到硫化物在鋼中的形態,您提及的’夾雜形態‘讓我直接想起來了
(, 下載次數: 114)
作者: zhangmaomao123    時間: 2016-3-10 16:36
學習學習                  
作者: zhaoyago    時間: 2016-3-10 17:27

做個標記,學習,激勵前行!
作者: 打狗棒HOO    時間: 2016-3-10 22:43
旁聽
作者: we2016hang    時間: 2016-3-11 10:12
看書
作者: kingyu880901    時間: 2016-3-11 10:17
學習了~

作者: 笨蛋熊熊    時間: 2016-3-11 10:25
哎  沉默好多年啊
作者: 蒼狼大地    時間: 2016-3-12 13:01
本帖最后由 蒼狼大地 于 2016-3-12 13:03 編輯
skyloss 發表于 2016-3-9 22:27
八爺 不知道大軸的疲勞壽命是怎么計算的,需要哪些方面的知識和數據?
俺搜了一下資料,初步認識了一下,疲 ...

補充一個八爺曾經談過的如何計算軸的過程,版權八爺所有:
~~~~~~~~~~~~~~~~~~~~~~~~~~~~~~~~分割線~~~~~~~~~~~~~~~~~~~~~~~~~~~~~~~~~
Q: 一根重要的大軸,對應一個扭矩、轉速,一種原動機驅動形式,如何設計和控制軸的壽命?
          —極端力矩的計算:包括啟動力矩,剎車力矩的計算,算出最大力矩。有時剎車力矩比啟動力矩還大。
          — 短期疲勞壽命計算,長期疲勞壽命計算,扭轉振動計算。長軸,常因扭轉振動而損壞。
          — 計算好以后,反推回去,軸必須達到的金相組織,表面應力狀態,質量管控手段如探傷水平。
          — 組織鋼坯,初期熱處理,加熱,鍛造,鍛后熱處理,粗加工,半精加工,最終熱處理。
          — 精加工以后還要進行探傷。高速大軸,精加工以后,立即用合成材料表面包覆,樹脂處理等。
          —對損壞的大軸,立即可以根據其表象初步判斷問題的所在,再安排進一步分析,找到真實的失效原因。

Q:大軸壽命的理論計算思路:
          — 根據載荷類型,分解階數,看哪些是影響強度的,哪些影響壽命。
          — 計算要求的壽命指標,按壽命指標定出要求的金相類型,氧化物PPM水平和形態的分布控制,硬度和表面應力狀態,按這個要求組織材料要求。
          — 許多大軸必須是空心的,否則疲勞計算根本過不去。鍛件心部強度最弱。
                     ※為什么? 是否因為大軸中心容易出現缺陷,如孔洞、疏松、夾雜等,在服役過程中此處由于應力集中成為斷裂源,疲勞壽命較低,必須切除。但是軸在承受彎矩或扭轉載荷情況下,心部應力小,心部不是大承載區,為何還需要切除?
          — 壽命指標與材料組織之間有對應關系,如PPM數據,形態數據,存在的數據位置,都與疲勞壽命有對應的統計學關系,概率關系。
          — 先要有一個概念,自己知道做事的步驟,步驟是否正確,再就是找資料。比如計算疲勞,主要看國外的資料,對應人家講的冶煉過程,非金屬夾雜物等,看人家的數據,再結合自己的情況,分析計算。
          — 長軸體積到一個程度以后,不再是剛體,而看作彈性體。
          — 長軸到一個長度以后,扭轉角不能忽略,如上面轉幾圈,執行部位還不動,就必須達到這個要求,Reverse torque。
          — 金相能看到材料組織和夾雜物形態。片狀組織導致初期疲勞,有統計學數據,對應應力值和循環次數,可以得到壽命。而長期疲勞,與PPM和顆粒形態有關,對應材料成分,有一個循環次數,對應長期疲勞極限。
          — 重要的軸,要求一個穩定的壽命,在這個要求下,按載荷、速度等條件,控制材料的水平,并合理計算結構滿足使用壽命。



作者: sxlei513    時間: 2016-3-12 20:59
學習一下
作者: 蒼狼大地    時間: 2016-3-12 21:42
skyloss 發表于 2016-3-12 20:30
大俠真是有心人  
總結確實很有必要,不然想要的時候可能找不到,學了白學

是的啊,八爺的主題貼還有很多回復、點評是一個知識的寶庫,涉及的知識面廣,信息量大,而且切中要害,打開了自己搞技術看世界的一扇窗。我現在學習一個門類的知識前習慣先整理八爺有關這個門類的說法,然后針對性地讀書做筆記整理筆記,這樣讀書學習的效率和效果比以前漫無目的學習好很多。所以感謝互聯網,感謝八爺,年輕一輩工程師大家共同進步吧。。。

作者: 心情yyy    時間: 2016-3-13 13:15
暫時接觸不到的層面
作者: 機制的小東哥    時間: 2016-3-15 11:28
學習中奮進!技術不易
作者: 舟航    時間: 2016-3-16 22:10
一天1200米還是毛毛雨,這個比較猛,差距太大了。
作者: 海wt    時間: 2016-3-17 00:17
漲姿勢,當個聽眾很幸福
作者: 丁軍磊    時間: 2016-3-24 11:50
受教!之前在沿海城市工作,感受還沒有那么深!現在回到內地工作,感受最深!
剛開始還沾沾自喜!自己水平挺高的!
慢慢的發現周圍同事水平低是一回事,但是一些土辦法還是能解決問題的,雖然是暫時的,
等到1年后,需要學習和提高的意識越來越強烈!因為落后就要被淘汰!
作者: 湯圓小丸子    時間: 2021-3-15 14:21
學習奮進!技術不易
作者: 蘇州萬坤信息    時間: 2021-6-11 17:34
漲知識。。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