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同軸度標注要考慮的幾個基本情況 [打印本頁]
作者: ValleyViews 時間: 2016-3-6 15:20
標題: 同軸度標注要考慮的幾個基本情況
本帖最后由 ValleyViews 于 2016-3-6 15:31 編輯 & j6 T$ d) l' P/ k* e% ^
# j1 N. o5 q/ J: R- w" _$ F$ }1. 單一基準要素同軸度公差要求5 ^5 O! {) A$ F1 p3 i% ~
單一基準要素同軸度公差要求是指基準要素為單一軸線要素,如圖110所示的中間齒輪座用于支承中間齒輪,為保證安裝在其上的中間齒輪與齒輪系相關齒輪間正確嚙合,必須使其安裝位置正確。該零件上φ30mm圓柱面作為安裝定位面,而φ25mm圓柱面是中間齒輪回轉中心面,因而必須保持兩軸線間同軸,才能保證其正確的嚙合位置,故給出同軸度公差。
- q. T, {; V4 _- W標注時,首先與基準要素尺寸線對齊注出基準符號,以確定基準軸線A,并在公差框格內注出相應的基準字母代號,同時在公差值前加注“φ”,然后將框格指引線箭頭與被測要素尺寸線φ25mm對齊,注明被測軸線,如圖11Oa所示。圖11Oa中要求表示:φ25mm圓柱面軸線對φ30mm圓柱面軸線同軸度公差為0.03mm,其公差帶為以φ30mm軸線為中心,公差值0.03 mm為直徑的圓柱面所限定的區域,如圖110b所示。
: }0 o; `0 O% v& F# I
[attach]380339[/attach]
& S4 Z; b" M. ?+ C4 n
2. 帶有輔助基準的同軸度公差要求
- f6 D4 d( B4 }2 V* J5 z是指當基準軸線長度很小,難以確定其軸向方位時,采用第二基準作為輔助基準,以確定基準軸線的方位。圖111所示中間齒輪軸度的功能要求與上述圖110所示完全相同,但其結構上不同。主要區別是φ30mm定位圓柱面長度很小,只能起到中心點位置定位作用,而軸向方向難以確定。實際應用時,通過中間法蘭固定,且以法蘭左側面定位。因而定位軸頸的方向即由該定位面確定。為此,在給出同軸度公差時,可選定該定位面作為第二基準,以確定基準軸線的方位。; H2 V P% \7 a- b( T8 w$ `8 Q( x
標注時,仍按圖110所示方法進行標注,只是增加第二基準要素B,如圖111a所示。圖111中要求表示:以φ30mm圓柱面軸線作為中心定位,與基準平面B垂直的線作為基準軸線,φ25mm軸線對該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3mm。其公差帶為以過φ30mm中心與曰面垂直的直線為軸線,直徑為公差值0.03mm的圓柱面所限定的區域,如圖111b所示。
[attach]380340[/attach]! U5 r Z- w3 o+ Z
H8 S9 o H8 R+ Z5 @" ?2 [+ |
3. 公共軸線為基準的同軸度公差要求
` L7 J0 l, C6 w% R3 b6 o6 G是指以兩個或兩個以上軸線要素的公共軸線作為基準要素。如圖112所示傳動軸工作時,兩端φ25mm軸頸支承在箱體軸承上,安裝在中間φ30mm上的傳動件繞其旋轉。該旋轉中心應為兩端軸線構成的公共軸線。為保證傳動件運轉正常,防止因偏心產生振動,故給出同軸度公差。標注時,首先應注出A、B兩基準要素,并在公差框格內注出公共基準字母代號“A-B”,同時應在公差值前加注“φ”,然后將框格指引線箭頭與被測要素尺寸線對齊,如圖112a所示。’圖中要求表示:φ30mm圓柱面軸線對A、B兩圓柱面公共基準軸線的同軸度公差為0.02mm。其公差帶是:直徑為公差值0.02mm,且軸線與“A-B”公共基準軸線同軸的圓柱面所限定的區域,如圖112b所示。
[attach]380341[/attach]3 G6 O F& W. \" ^/ `6 s; b
/ Z+ F8 ~' B) [# L5 k/ C# c8 n$ I4. 由多個軸線要素構成的公共軸線基準給出的同軸度公差要求。
! }7 i( g5 k4 o4 Z; @如圖113所示內燃機曲軸箱,該零件上有三個φ1OOmm座孔,用于支承曲軸。為保持各軸頸均勻的配合間隙,要求各孔軸線同軸。從其功能要求來看,三孔軸線同時組成曲軸回轉中心,而各孔對該中心保持同軸,故給出以三孔公共軸線為基準,各孔對其同軸度公差的要求。標注方式與上述兩要素公共基準基本相同,主要區別是將各基準要素均用基準符號注出,并在公差框格內注出公共基準字母“A-B-C”,由框格引出多條指引線分別指向被測要素,同時在公差框格上方注出數“3×C”,如圖113a所示。圖113a中要求表示;三處φ100mm孔的軸線對公共基準軸線“A-B-C”的同軸度公差為0.02mm,如圖113b所示。
[attach]380342[/attach]. T6 h2 V0 r6 J, l( M" [* L
0 g+ q% E) }" l! s* e
1 V) a) A) f/ D2 ~1 E) v& d
作者: 隨心而恒 時間: 2016-3-6 15:55
謝謝,很詳細的資料
作者: 鑫森淼炎垚 時間: 2016-3-6 16:33
很好。
作者: 米fans 時間: 2016-3-6 17:11
這資料杠杠的
作者: 火車司機1667 時間: 2016-3-6 17:13
學習了。謝謝分享
& P$ v' @! v3 h" C6 _
作者: seekfor 時間: 2016-3-6 17:14
第二張圖基準應該是B|A
作者: yushui2011 時間: 2016-3-6 17:17
不錯
作者: xudingjia820 時間: 2016-3-6 21:54
學習下!
作者: lbcgh123 時間: 2016-3-8 21:23
好東西
作者: q376428123 時間: 2016-4-7 13:36
學習下
作者: 老吳機械 時間: 2016-4-8 11:15
這資料真的很不錯1
作者: 孤鷹GE 時間: 2018-12-20 10:31
學習
作者: 嘻嘻哈哈的我 時間: 2019-4-24 11:02
學習下
作者: 孤鷹GE 時間: 2019-4-24 17:51
謝謝。
作者: Minato29 時間: 2019-7-23 14:49
好好學習!
作者: 機械設計菜鳥2 時間: 2019-9-22 14:46
好東西,學習了。,希望樓主發一些更多這樣類型的資料
4 Z0 w3 c: b; n# m, h' \* T8 h* u6 L
作者: lizhangrui1995 時間: 2019-9-27 16:25
謝謝分享 很詳細
作者: 星幽孤魂 時間: 2019-10-12 17:36
謝謝,很詳細的資料
作者: 唯有 時間: 2020-9-16 11:04
棒棒的大大大的好
作者: zhklcx 時間: 2021-1-20 10:38
學習了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