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當有人替我承擔責任時候,我退縮了~~ [打印本頁]

作者: sjkabc    時間: 2016-2-22 22:30
標題: 當有人替我承擔責任時候,我退縮了~~
我承認這次自私了。我只敢在這里吐露出真相,不敢當著同事和領導的面去承認我的錯誤了。我知道這次出的錯誤太大了,如果承認下來,總經理那里可能立馬讓我滾蛋。想到16年才混到這個位置,如果走了,現在的一切福利待遇都會失去。想到后果,我把話咽下去了。0 t, f! f* H+ s! R' A9 B+ R( q. J
日本客戶反饋去年九月開始做的產品內孔不好。尺寸偏大,影響到裝配,日本客戶在庫12k,橫濱倉庫20k,海上3k,公司里面庫存4.5k,全部都是有問題。年后第一天收到電子郵件通知后,我查看了加工中心,才發現去年九月加工中心撞機后其中一個四爪卡盤出了問題。四爪中的其中一個固定螺絲撞松了。導致裝夾工件時候其中一個面受力太大,工件壓變形了。工件是薄壁斷續切削件,當時做出來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到了裝配部門,產品安裝后需要進烘箱做膠水干燥固化處理。150℃六個小時的烘烤,內應力釋放,冷卻后內孔產生了變形。檢驗人員測量該孔時候使用了三坐標和內徑千分尺測量而不是塞規判定。0.021的公差,測量下來也沒發現,直接流出。% R( g' }/ n% @) ]% f
發現自己闖禍后,想蒙混過關。就拿內六角扳手固定好螺絲,在裝配部門收到該不良品通知書前,把之前的300套有問題的全部交付,并組裝完畢。等到正式的通知書下來現場已經沒有了單品庫存。檢驗部門當時也懷疑我這邊有問題,拿了一百套調整后加工品做實驗,實驗下來沒有問題。去組裝線檢查分析原因,發現組裝線在裝配過程中違規使用了錘子敲擊配合裝配。而且很巧合的也是去年九月份開始用錘子的。檢驗部門實在找不到原因的情況下,據此推斷是裝配部門裝配方法有問題導致。8 i: }; R+ c  e; g' W1 W  o% V
今天上午,組裝線的班長和負責的科長已經被總經理招呼了,面對數百萬的損失,下去必定難逃一劫。而我僥幸躲開。我很愧疚~~
作者: shouce    時間: 2016-2-22 22:37
這也不是你一個人的全部責任,檢驗也有
作者: shouce    時間: 2016-2-22 22:40
0.021的公差  都沒檢出來    檢驗有問題  流程也有問題
* V' w0 q- D7 t) @9 S' y
作者: 祥云飛魚    時間: 2016-2-22 22:43
批量出問題   一定是管理問題   既然管理問題  何來你一個人 問題
作者: 浮云DIY    時間: 2016-2-22 22:45
流程管理出問題了。。。。
作者: m_e    時間: 2016-2-22 23:33
看了半天看不出來你負責哪塊,你撞的機?你修的機?還是你管全流程?
作者: huiyu788    時間: 2016-2-23 07:47
樓主是生產主管或者設備主管?
作者: 兢兢業業ABS    時間: 2016-2-23 07:52
應該是品質部的吧
作者: 芥子    時間: 2016-2-23 08:05
建議樓主還是主動擔當一下,否則難過內心的坎。這次花大價錢買到的教訓,值得公司里所有人銘記,并引以為戒。
作者: 刀切面    時間: 2016-2-23 08:09

作者: 召喚師170    時間: 2016-2-23 08:17
這種你只是誘因,但是整個過程都檢不出來,你們公司的檢驗部門實力是不是弱了一點,0.021的公差也不小了。
作者: 桂花暗香    時間: 2016-2-23 08:18
錘子不用了,你這里沒改善,結果是: 你這里了杯具了!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6-2-23 08:21
本帖最后由 andyany 于 2016-2-23 08:25 編輯
/ z9 E9 p) O1 O) \& {, s- |/ H4 q/ ~, ^
你可能需要做兩手準備。
作者: dongst    時間: 2016-2-23 08:37
怕什么,做技術就是要把問題挑明了,何況就算要你走,你16年的積累和學習也是頗為深厚的,塞翁失馬,也許找到更好也說不定呢。, ^$ d4 W  u( l- x

2 j: u+ ^; C9 h- B
作者: 上海狐飛    時間: 2016-2-23 08:52
隱瞞了真相,也許這件事很難找到真相,也不排除別人分析出來。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6-2-23 09:01
本帖最后由 熊anh 于 2016-2-23 10:50 編輯 * k- I. S# b: K# ]6 R, n
) b9 t) b  Z' |# i. N9 m
   不建議樓主主動承擔,首先你只是知道自己的問題,但是其它環節是否還有問題有待確認,就算技術上完全是你這里的問題,這樣嚴重的問題出現,說明你們公司的整個系統有太多漏洞,這種時候,領導正焦頭爛額,如果你主動承擔,很可能屎盆就扣你一個人頭上,整個系統的問題反而再無人去過問,對于公司、對于樓主都沒有好處。6 f! l7 z- B- k. u
   記得多年前,我在以前公司(上市公司,在當是有名的企業了)做檢驗時,一個同事離職,我屬于只要8小時內能忙得過來,就不會推卸的人,于是領導把他的工作轉交給我負責,轉交前我只是跟了他一個星期,好多東西都不熟悉,他好多工作思路都是個人經驗積累來的,比較隨意;我接手時,公司也沒有相應的培訓、也沒有其他人能給予工作經驗上的幫助;正是在我剛接手后十來天,一個西門子的產品出了問題,我驗收的,之前西門子的產品是從沒出過問題的,我那離職的同事也基本是免檢,從未出過事;東西發到客戶地方,客戶發現了問題,多次找我們售后反映,我們售后一直拖著沒解決,拖了有兩三個月,對方老板火了,一個電話直接打到我們公司老板的地方,我們老板也火了,當即就把責任算到我頭上,要求副總開會處理這個事,直到我走進會議室都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只聽到他們在算我該承擔80%還是90%的責任。
4 Y" ?- h- r* Y6 {- [* l4 E    記得當時我們經理難得的就這個問題跟副總杠上了,但是最終主要責任還是算到我頭上。礙于我們經理的前途,而在會議上我的思路還沒有理清楚,我也沒反駁。后來自己捋了捋,這個事情的發生,1、我們部門內部前期的工作交接有明顯問題;2、產品圖紙標注也存在歧義(離職同事交給的需要驗的幾個項目,我全部驗過沒有問題,至于其他的項目,那個同事跟我說的是不用去管的,剛剛接手,我還沒時間去積累總結就遇到這樣一個特殊情況,根本反應不過來);3、客戶最不滿意的不是產品出了問題,而是出了問題后我們售后的處理方式。整個事件也是明顯的系統問題,但是黑鍋是我一個人背,其它人都推掉了。% S" k- W9 Q+ U& `7 Q: N8 r& O0 \+ f
   
作者: eastking1111    時間: 2016-2-23 09:10
只要能推脫千萬不要接手,特別是面臨較大損失的時候,你是負責加工環節?
作者: 菜鳥hong32696    時間: 2016-2-23 09:11
小心行的萬年船
作者: 海鵬.G    時間: 2016-2-23 09:17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螺旋線    時間: 2016-2-23 09:18
關鍵是樓主的職責是什么?0 s2 c/ x: q9 ^* U
假如是調機) A: i+ |5 x  t8 o' k, a, n2 x
調機有一整套流程,根據反饋回來的結果處理。質檢沒有正確的反饋問題,那問題不在你,你又不是神仙對吧。
8 v- ?9 p( ~# I
作者: icegoods    時間: 2016-2-23 09:38
這個問題還是內部質量管控問題,樓主這里基本上沒什么大問題的吧,即使裝夾不出問題還有你不知道的其它加工應力存在,難道你認為的裝夾是造成0.21的主要原因嗎?認錯態度是不錯,疑神疑鬼沒有根據分析原因就不對了
作者: wanglin222    時間: 2016-2-23 09:51
看完了不知道樓主是做啥的
作者: lcj239    時間: 2016-2-23 10:00
做技術的人就是這么老實,換一些人,估計會為自己沒被處罰而慶祝
作者: pain    時間: 2016-2-23 10:03
遇到這種事,不說出來心里愧疚但現在還是不要說了,就是說也不是現在。正處在敏感高峰期,如果其他部門有踢皮球專家,你一說出來,就立刻把所有的責任都踢給你,而把自己的問題摘的干干凈凈,而且把自己應該承擔的那份責任也壓在你身上,更甚至別人會把這些天受到的怨氣也發泄在你身上,最后你會可能發現你擔起的東西超出你的預期,把你認為不是你的那份責任也得擔起來。( l" O( t- S9 _, X- w# X" G
! @6 ]! a. J0 u, M
要說,也只能等事后。風平浪靜了,這就是所謂的避風頭。到了那個時候,大家頭腦涼了,你承擔的才是你那一份責任,當然命好的話,還會從輕處理。7 w7 y9 ~) C9 S. L& e$ J8 x

$ a& k2 g8 O+ y" f0 ^上一家公司,我要買16#槽鋼做滑輪導軌,采購的也知道這個事。結果給我買了個四不像回來,是2根8#的角鋼拼焊的,像個M型,形狀、尺寸都不能用,大家都說采購太不像話了,但采購堅決不換,還向老板打報告說我沒寫清國標號,聽到這個結果大家都驚呆了。最后結果是我承擔所有的責任,采購才換。
" D+ R* M% X" D9 T# V/ _# X' ^: U9 \" W8 G
我把所有的細節都做到位了,采購又給買了個非標槽鋼,只是勉強能用了,而且槽鋼進廠前采購就知道是非標的。這說明給你國標號,你也是胡來,只是你找了個踢皮球的理由。
2 H6 \8 s4 X! l' \2 V# _" [7 ]: G, [5 x; u
年后公司高層大會,技術部弱,沒人參加。而公司二把手兼著采購的,公司技術裁人,當聽說有我的時候,其他部門熟悉我的人都說沒想到怎么會有我,好幾個慫包都沒走,卻讓你走。 我當時只能呵呵了。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6-2-23 10:38
仔細看了一下,沒看出誰替你承擔什么責任,一點也沒有。
& Y1 y0 {+ s* |! m) D3 I這說明你潛意識里認為都是你的錯。乍看標題,還以為你不厚道,人品有問題。實際是恰恰相反。5 v" V/ [: ~* s; h3 j$ D
反思一下,不要太傻。起碼要客觀一些。
作者: 843702845    時間: 2016-2-23 11:00
不能說和你沒關系,但實際造成損失的過程卻是你們公司的管理流程有問題" ^8 \4 n# J% f1 j/ y* j
1: 修設備再生產,品質部門沒有對產品全面驗證,就允許再生產  J4 I4 q8 @- Y" O$ `! r1 X: j
2:日常生產沒有對首末件進行檢查6 }6 ?* a7 x; b
3:出廠檢查沒有
0 \& k% S( M: t最大的問題是老板急功近利,沒有長久經營企業的心/ T. k& P# |! @; M% A5 f

0 v, `, a  [# j, {5 q: {; m0 E
作者: 問天問地問自己    時間: 2016-2-23 14:28
為lz對著樹洞說出自己的經歷,鼓個掌!換做其他人,不一定做得到吧。
6 K* l9 q1 ~$ l- ?; y* {# P% R看了每個回復的帖子,覺得大家說得挺好。
  D1 ]& c' r, B( e% u% F+ e6 i' p. M9 y" e8 N2 O; I
我有幾個問題,想向lz討教:# N: L: Y+ L& \& |/ m' n' E
+ J- |8 P. e! k5 w) G& `
1)日本客戶和公司售后有沒問題?
/ r. Z# @  S9 O" L$ \. _8 }去年9月加工,裝配,入庫,海運,到日本橫濱,年后才反饋。
3 Y/ c( _) d  ^8 p" o如果客戶反饋快,是否可以減少損失?2 b* I+ p* ~7 c
公司方面為何不主動聯系客戶進行反饋呢?/ u* P$ t9 I2 E- b
5 n( E, q7 C. M$ }
2)質檢流程: m7 O# H6 S) o6 F
薄壁工件,加工,裝配,烘烤/冷卻,入庫;
4 @% i6 `5 @& l4 }嚴格來說,這種件應該每一工序都有IPQC,就算不是全檢。! a3 j& E3 p2 R& W5 Z4 S( h7 s# |
如果有記錄,很容易追蹤。現在看來,只有OQC。) i6 ?7 O. @$ f$ t& e

7 h$ |8 B2 e" j+ X, [. o3)檢驗方法
- u: ~; [# f. \5 T- E: ?“檢驗人員測量該孔時候使用了三坐標和內徑千分尺測量而不是塞規判定。
4 K5 z, e! Q) G# X0.021的公差,測量下來也沒發現,直接流出。”
7 P4 g% K" K2 T1 O+ S就算三坐標+內徑千分尺,0.021,單個檢測不出來,批量難道檢測不出來?
, E! V6 R2 \/ R1 p2 \# L因此雖然檢測方法有漏洞,但抽檢率極大可能有問題,測量人員的責任心和操作內徑千分尺的水平絕對有問題。+ ?. z' r1 l/ `4 G
: A2 W) R  R1 g$ N
4)通報制度! R; [7 q- D2 Q/ D' p. k! O% d
lz年后第一天收到電郵通知,發現螺絲松了;
. \8 |7 y: f( a+ @: I到裝配部門收到不良品通知書前,有時間清掉300套嫌疑的不良半成品。& `4 P- E9 W3 _( A
然后檢驗部門上門興師問罪。4 R+ @+ E  q( h2 c+ a2 G
同一公司這個時間延后也太厲害了吧。
5 f) i- _, S( I0 k7 ]) N* C$ E" n  d- U- r. H1 r0 e
5)事后追查
0 E- j9 s  _! d9 }6 ?2 i7 tLZ的300套應該有入庫記錄,時間上有“嫌疑”,留下了尾巴;
# v4 _- o2 V/ }* A# }* `9 s而檢驗部門,為什么不拿出這300套做檢測呢?
! ^5 X7 W9 k7 F. c僅僅在lz調整加工中心后做100套進行檢驗,明顯這幫人不適合做偵探。
: d9 o4 l% {. F5 _" H$ x% P# G懷疑組裝線錘子違規,為什么不拿10pcs做錘擊實驗,看看變形有多大。
. C  i7 i% p/ F. @1 d檢驗部門最開始也懷疑LZ這邊有問題,他們查不到加工中心撞刀事故記錄么?
/ o. P( Y: J; L1 ?. k0 c- o, x" @7 y0 L0 w. A
6)LZ&生產加工:! c7 k6 C" Y/ W
就算螺絲松了,做出來是沒有問題的。關鍵在后面的環節“可能”會出現變形。
7 D' A( T2 F+ ~& S4 \) a我覺得lz關于“撞刀后螺絲松了沒及時檢測出來沒擰緊繼續生產”是沒有責任的。
. S3 O/ k. O( `+ f6 }1 R4 \4 t; {+ D1 ?8 i9 S
7)LZ的責任是:年后開工的一些列應對。0 ^0 t2 _. u3 ]- c
擰螺絲未匯報或記錄進加工中心檢修記錄,5 t! @8 d3 I9 Y+ K1 s& N' b
收到電郵后立即清300庫存,8 E0 [5 f. h4 p; A$ P! M
發現質檢方法漏洞,未申明;% A4 a7 b( j; ?* V1 d  w+ P
未配合檢驗部門追查故障源頭。& {/ _; o4 z* O% L1 b5 ~/ y
% M- W6 e- E7 P: g3 @4 m3 q
8)總經理  a+ ?* O: j% }2 W5 C  e+ J. D
”組裝線的班長和負責的科長已經被總經理招呼了“
& Q) v& r: ~: }: O2 U% ]9 T這明顯可以推導兩個結論:4 u6 D9 G3 l* t" c8 U
a)總經理是銷售型人才;
0 F6 g6 u/ p4 J% Fb)檢驗部門經理是總經理的小舅子,哈哈
1 \4 B" V7 q( s% y* x
* o3 V  u4 K6 z# i4 q
作者: sjkabc    時間: 2016-2-25 23:37
問天問地問自己 發表于 2016-2-23 14:28
9 `1 q6 M7 b4 ?) B5 w為lz對著樹洞說出自己的經歷,鼓個掌!換做其他人,不一定做得到吧。
. h& Q2 A9 W$ ?# n' x7 k看了每個回復的帖子,覺得大家說得挺 ...

" T  f5 O  I/ g  F
1、客戶做到去年九月的產品才發現了問題。同時發現倉庫里的其他批號都有同樣的問題。因此發現問題人家才反饋的。
' Q/ Y. G6 C! }7 J8 A2、檢查都有記錄。但是,檢查、記錄是否正確,作為制造部門無法查看和檢查。品質部門會自己管理。8 C' g6 C7 w& G% h
3、回答和第二個一樣。品質人員不見得各個地方都很懂。
; T8 I4 v  ^# L& a- z+ O$ h4、公司的流程:客戶出現問題向日本總部的客服中心提出。然后客服中心向日本品質部門提出。由日本的品質部發出通知。我有熟人在日本客服中心做翻譯,然后提前通知我。剛好又是過年加班期間,別的部門都休假,我在加班。
0 h; ?0 j1 Z: |- P% v5、300套來追查的時候已經進了烘箱烤完了。剩下的只有改善后的產品了。也就是說當時是死無對證。拿的100套出來做過實驗,擊打的力過大的確會不良產生。組裝部門說是很小的力敲打,但沒有量化的指標。品質部在抓不到元兇的情況下就只好抓住這個不放了。設備撞機的確有記錄,但是修理完成后加工出來的產品測量下來沒有問題。品質部部長親自簽字確認的。沒有想到會后續應力變形。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是只有我知道。
) G1 u2 S% ~% _8 Y: h% F% u3 Q6、問題是,后續的變形與我的加工是有關系的。是工件受力不勻,產生了內應力才會導致后續不良品。螺絲鎖緊后的產品就不存在這個問題了。
) c4 V/ m8 I: ~) w7 ~3 n7、我承認,我是在逃避責任。光是運費就是好多錢。還要賠償款,后續產品的補足等等。初步計算就是四五千萬日元以上。" T& \' h  p6 F* {% \( q' Y
8、公司沒有銷售部,全部走日本總部包銷。出現這樣的情況,再加上銷售不景氣,總經理現在很惱火。他的位子很可能會因為這個問題而被罷免回日本總部。0 }( C! m( \, p0 \7 u  M; P$ \

3 e; ~- q& q3 E- v7 Z  ~' _
3 o" F( G+ H- j! t: E
作者: 打狗棒HOO    時間: 2016-2-26 21:44
來旁聽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