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從95年的記憶談到‘還能玩什么’?哈哈, [打印本頁]

作者: 2266998    時間: 2016-2-14 12:52
標題: 從95年的記憶談到‘還能玩什么’?哈哈,
昨天看電視,百度的李談到他95年在娶‘學霸’,哈哈,俺一直非常佩服各種學霸,甭管是現實中的,還是夢幻里面的,或者是廟里的學霸,反正俺是見一個佩服一個,啊哈哈,沒有例外的,統統的,人家突然問俺,你95年在干什么?挺神奇的話題,哈哈,

人家看俺寫80年代,覺得寫的好,寫到90年代,就不如80年代那么好了,也許退步了,哈哈,人家說,你說說95年的事情吧,我們去檢索,看看是不是那樣的?哈哈,看看哪些是真實的,那些是‘小說’?哈哈,

  95年初春,到北米,俺記得是從溫哥華入境的,還很冷的天氣,穿帶襯的風衣的,向東,一直到多倫多,車是人家先給租好的,一臺加國產的‘咖-萬’,哈哈,以前我不知道加國還產汽車,老土吧?人家笑話俺,說,澳大利亞也生產汽車,

   到密西沙迦的時候,想不到洋人的‘工業鎮子’是那個德行,‘亥池’在那里,加國跟米國還是有區別的,91年到漢密爾頓的時候,與這里也不同,俺覺得,像亥池這樣的公司,怎么也得在一個象匹茲堡那么大的城市才對,實際不是的,好像ICI也在那里,一個月以后,離開那里,向南,過彩虹橋,路上還到‘印度液壓’家里吃的飯,咖喱飯,哈哈,車過了彩虹橋,換的米國牌照的公羊350,把咖萬還了,以后到巴爾的摩,再到匹茲堡,底特律,三番,LA,回來的時候,大概五一了,哈哈,印象深刻的是4月初底特律下很大雪,但沒有耽誤飛機行程,米國就是厲害,哈哈,印象里面西海岸的‘匹茲待求’很便宜,那時都是5磅的包裝,非常過癮,

  再赴北美的時候,是7月了,

  95年的事情特別多,哈哈,辛普森案件,米網邁克爾張如日中天橫掃阿加西,瑪麗德克爾退役,在世界日報看到張愛玲去世,俺唏噓了一下午,張在米40年,終于都結束了,夏天的時候,米國最后一家電視機廠倒閉,9月份還到底特律去看了橄欖球比賽,俺衡量了一下自己,大概下場能挺30秒,之后肯定就嗚呼了,哈哈,

  春天俺走的時候,W正給俺畫一些紅毛畫反了零件圖,W說,她兩個月以后就去德國了,那是一個混合了‘狐獴與藍貓特征’的小丫頭,在她們那代人里面也算75%出類拔萃的了,再以后在德國公司做首席代表。Z 是項目組里跑腿的,與W的小巧截然不同,100米成績非常好,俺臨走還遇到她,聊了幾句,俺再回來的時候,人家告訴俺,嫁往上海了,再看到消息,是從網上,上海一家大公司的副總,出來玩慈善了,哈哈,

   俺5月回來的時候,另外一排的一個年輕家伙剛娶了太太,照了很大的婚紗照,這在那個年代,都是富家子弟才玩的東西,他轉天特意有帶來給俺看,哈哈,他老婆真是漂亮,就像那年4月在多倫多見到的C及他的北京太太,漂亮,就是光彩照人,這個,不得不承認,確實有這個事情,哈哈,另外一個家伙說,我要有這么漂亮的老婆,一輩子壓縮成5年就夠了,哈哈,

   可惜被他說中了,結果就是如此,俺又唏噓了一天,剛給那個家伙介紹了生意,還沒做完,有時講‘天數無常’就是如此,

  俺看好多家伙都出來聊過他們的‘1995年’,阿哈哈,看張聊過,唐聊過,再就是李談他在娶學霸,平心而論,俺是沒有勇氣娶一個學霸的,哈哈,

   那年,俺玩了好幾樣東西,都還不錯,包括解了幾個沖擊模型,還有幾個其它計算,到現在,有些東西還在給俺創造利潤,哈哈,

   在芝加哥買過幾版很棒的郵票,包括二戰紀念郵票,米國內戰紀念,夢露的整版紀念郵票,還買過休斯敦的唱片,再就是那種LD的‘大盤’,那時的紅寶石飾品比現在便宜,100米買一個很大的項鏈墜,鑲嵌一圈紅寶石的,哈哈,

   那些希望看到1995年都發生什么了的家伙,俺說的這些都對嗎,哈哈,應該能看到也可以檢索到這些事件的,那是一個歡快而忙碌,充滿競爭,大棒亂揮的年代,哈哈,對嗎,可惜,我們再也回不到那個年代了,

  
作者: 小哈五    時間: 2016-2-14 13:06
本帖最后由 小哈五 于 2016-2-14 13:16 編輯

解了幾個沖擊模型 其中有板卷的輥子嗎?如果是,我感覺理解一個問題真的好難。
作者: bfmgeo    時間: 2016-2-14 13:08
8爺新年好。
1995年,蓋茲發行了WIN95,陳奕迅借了別人的背包,一代歌后鄧麗君撒手人寰。而自己還是個小屁孩,在父母高壓的讀書壓力下想著鉆空子玩。
作者: 機小妖    時間: 2016-2-14 13:24
九五年,上學前班  大班,語文和數學都考了五十幾分,鄉村里的小學那會還有近五百人,上課還是手搖的鈴。如今這類鄉村學校多數不存在了。
作者: 逛逛論壇    時間: 2016-2-14 13:29
那時的老美說,早上一杯O.J, 翻開報紙看看O.J, 是必須的。
作者: 北國小熊    時間: 2016-2-14 13:45
95年 剛學會說話
作者: 迷茫的維修    時間: 2016-2-14 13:49
本帖最后由 迷茫的維修 于 2016-2-14 13:56 編輯

小時候沒有年代的記憶的
最早的是和一群小玩伴,跨過一個小水溝
他們有人和我吹牛逼,說今年是1996年
當時,我們父親那一代,才27歲,出去工地打工,一天才幾塊錢
而且還發不了錢
很多人貓在家里,抽著自己種的旱煙,下棋,打牌,無所事事
作者: zh39204128    時間: 2016-2-14 13:58
本帖最后由 zh39204128 于 2016-2-14 14:40 編輯

一大堆巴金茅盾XXX,寫不過一個張愛玲。
剛看一本書,果然像您說的,接觸面上沒有“純滾動”這么一種情況
作者: 張聾子    時間: 2016-2-14 14:20
您也集郵啊!看你手上能說出的名可值老錢了!
作者: ekf_pauleta    時間: 2016-2-14 14:47
本帖最后由 ekf_pauleta 于 2016-2-14 14:51 編輯

95年讀初二
后來記得黃舒駿有首歌叫“改變1995”,歌詞寫的很有時代感



作者: 花無百日紅    時間: 2016-2-14 15:16
上半年三年級 下半年四年級,給一幫屁孩子 講自己編的故事,真佩服小時候自己的想象力。吹個牛逼!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6-2-14 15:27
本帖最后由 一朵嬌粉嫩的花 于 2016-2-14 15:29 編輯

95年,俺父親在南京打工,做水電安裝,大概一年可以掙到5000塊吧

那時候種地還是在虧本,加上妹妹上學,感覺經濟還是入不敷出

俺剛上初一,從小學寄宿阿姨家里,到住校,新奇的很,

沒有見過世面連汽車都沒做過幾次,

市區不知道在哪里,縣城除了小學的時候參加奧數比賽去過一次,

其余再也沒有印象
作者: 桂花暗香    時間: 2016-2-14 15:42
機小妖 發表于 2016-2-14 13:24
九五年,上學前班  大班,語文和數學都考了五十幾分,鄉村里的小學那會還有近五百人,上課還是手搖的鈴。如 ...

看那個舌尖上的中國,在介紹北海有種魚做的醬,最后個畫面是:一家三代5口人的合影:
爺爺奶奶,爸爸媽媽和小姑娘 。
有他們恓惶的時候  。              
作者: tashanzhiyu    時間: 2016-2-14 15:55
8爺新年好!那時候的網壇群星璀璨,各有所長,而自己打開電視機總看見一個黑人拿球扣籃,后來才知道他就是喬丹。
作者: 獵人j    時間: 2016-2-14 16:35
那時候還有留級跳級的,俺想到時候我也跳級
作者: 徐名遠    時間: 2016-2-14 16:49
95年剛出生,年輕是我現在最大的也是唯一的本錢了吧(啥都不懂的小屁孩)
作者: ylan    時間: 2016-2-14 16:49
95年,上半年讀初一,升學時班級第一名,想的就是以后要考上市區最好的高中。那時國內足球聯賽很火,除了讀書就是踢球,還惦記一位臨班女生哈哈,她現在北京,還有聯系,但是多年沒見過了
作者: chuer    時間: 2016-2-14 17:29
95年,還不記事,相比現在很幸福
作者: 去缸活塞泵    時間: 2016-2-14 18:06
那一年我還是一個小小團委書記,李克強還是團中央書記,來我們集團公司團委視察,有幸握了一次手,握手的時候大家都要說:克強書記好!
作者: 華山一道    時間: 2016-2-14 19:11
95年正好中考,和我心中篤定的重點高中失之交臂,自此以后玩到大學畢業。現如今工作了十好幾年,悲催的從頭再來彌補那些逝去青春,誰讓我踏入了這悲催的機械行業!!!
作者: zyz4190    時間: 2016-2-14 19:44
95年給彩管廠做繞帶機,共做了4臺!
作者: 浮云DIY    時間: 2016-2-14 19:48
95年剛好小學升初中,沒暑假作業,好開心,沒壓力哈哈,最討厭做暑假作業了。
作者: 半先生    時間: 2016-2-14 20:10
95年俺爹的廠子搞股份制改革,有時候早上能要5毛零花錢買倆燒餅。
作者: 打狗棒HOO    時間: 2016-2-14 20:46
95年,還是個小孩。
作者: 沒事磨刀    時間: 2016-2-14 22:31
1995已經到了廣東,淋浴改革開放的春風,聆聽春天的故事,體味資本主義的優點和弊端,當時住在中大旁邊,飯后去校園轉轉,真的感覺好!
作者: ylan    時間: 2016-2-14 23:06
經常看到8爺提到漢密爾頓,百度一下。
Hamilton,說是加拿大十大城市之一,也不過是50萬人口。這在中國還不如一個縣級市的人口。這個不大不小的城市,在安大略湖的一個凹位,東臨密西西加,oakville和多倫多,南臨burlington和niagara falls。這幾個沿著安大略湖的加拿大經濟重鎮,幾乎涵蓋了加拿大最重要的經濟貿易活動和重工業生產,被加拿大統稱為黃金馬蹄地區。由于有水路,適合建立重工業。其一是重工如煉鋼造車等,需要大量水來降溫和作動力。另外通過水路也很容易把重工業成品運輸到北美各地。所以黃金馬蹄地區是加拿大最重要的工業區。Hamilton在這個地區發揮了重要的角色。舉例說,該地的兩大鋼廠dofasco和stelco的鋼鐵產量達到了加拿大鋼鐵年產量的60%。如果你畢業能在dofasco找到工作的話,恭喜你,你基本上搞到一個鐵飯碗。

Hamilton的生活,平心而論,非常無聊。作為一個沒有車的學生,你基本上在這個小城市里沒什么可干的。無論是McMaster還是CIC,都是在這個小鎮的最西邊。這邊除了這兩間學校和一些民居外,沒有任何其他東西。坐公車到市中心需要20多分鐘。而市中心也只不過是兩三條路路交織在一起的一個小破地方。沒多少商店,經濟活動顯得有點蕭條冷清。市中心唯一的mall叫jackson square,我本科畢業的時候,基本上里面1/3的店鋪處于倒閉狀態。不知道現在有沒有好轉一點。Downtown的餐館基本上你住個大半年也能全吃一次了。盡管少,但我始終覺得downtown那間邊城牛肉粉是我在加拿大吃過最好的牛肉粉。事實上大部分hamitlon的人都住在東邊stoney creek。那邊有個比較大的lime ridge Mall,房子也比較新。但從學校過去大概要一個小時。不是學生租房的好選擇。所以,在這樣一個波瀾不驚的地方,如果你沒車,你基本上除了呆在學校和在網上玩三國殺之外,真就沒其他好干的。當然,你可以選擇每個周末往多倫多奔,從mcmaster或者CIC坐go bus(出多倫多的專車)大概是45分鐘的公車車程。選擇這個城市的學校,就必須得熬得住寂寞。

說學校吧。先說說CIC。這個是一個非常出名的國際學校。以前傳說McMaster的老校長Peter George在該學校有股份,所以進McMaster等于是保底。我沒有去認真調查過。但按我所知道的,CIC學生畢業了去哪里的都有。倒不一定是去McMaster。很多人覺得這間學校教學很爛,或者學生很爛。我只能說,我認識里面畢業的學生,有畢業去各個大學校的,如多大,waterloo,york,當然很多去McMaster。其畢業生中我認識的有很多成績能力都很不錯,有念到研究生的。我同一導師有個師兄就是這個學校出來的,是我導師手下最強的三個學生之一(我導師是IEEE fellow,這句話有點分量)。另外我手下的一個coop也是從這個學校畢業的,成績人品都很好。當然,我也見過從這所學校出來的很爛的學生,我也聽過很多關于這間學校學生之間的爛事。我自己沒讀過這個學校,在我看來這學校確確實實的能把人送到各個學校去,應該不算是騙錢的學校。畢竟學校只是給你創造一個機會。最后自己是否成功,還是得看自己和造化。我覺得這個學校在眾多加拿大本地的國際學校中,還算是可靠的。

好了,講McMaster。這是我的母校。我知道壇里面有不少人選報這個學校。這學校嘛,本科來說,教學質量尚算可以。但我覺得總體的課程設計不太對。學校太強調research-intensive的教學方針,所以要上大量的各種各樣的基礎課。有些甚至對所讀專業沒任何意義的。舉例說,樓主我是學電子的,結果一年級的時候被逼讀了兩門物理和兩門化學。而數學更是上到三年級。更要學習跟專業毫無相關的一門強電和一門量子力學。這兩門課我可以說是全程蒙過,雞肋得很。這樣的設置,好處是讓你的知識體系會更全面,基礎更扎實,適合于想讀研究生的人。不好的地方是淹沒在大量的基礎理論課的同時,很難選修更多跟專業相關的課。其直接后果就是在畢業找工作時就可能找不到特別對口的工作。什么都懂其實就是什么都不太懂。

另外我明顯覺得這學校這幾年在師資上有點力不從心的感覺。你比較一下多大的教授背景你就會發現,多大教授很多都是來自美國各大牛校的。McMaster這兩年新來的很多教授只是畢業于加拿大各大牛校的。中間的分別你自己可以想象。另外一個側面反映師資問題是學校提供可選的科目不多,而且大多數是基本科目。不如多大等其他大學能提供很多稀奇古怪的前沿性課程。這說明學校教授在量上也是比較少,很難提供更多的課程。

當然,讀這所學校有他的好處。城市比較無聊,玩的地方不多,有利于專心學習。另外,我覺得很重要的一個好處是,相對于多大,UBC等學校,McMaster算是一間中國人比較少,本地人相對較多的學校。加上城市基本上是白人為主,有利于鍛煉英語。順帶提一下。大家不要以為來到加拿大讀完幾年書英文勢必很溜。我認識夸張的例子,在加拿大本科讀到研究生,學術討論時專業術語還得用中文。個人經驗,一般國內的啞巴英語,在很努力融入的情況下,出國要把英語說溜,女的要3年,男的要5年,而在多倫多溫哥華這種地方,可能要更久。而要在加拿大生存下來,把英文說好比把專業學校更關鍵。

學校比較強的學科有化工,生物,醫學和經濟。由于地理位置偏出了多倫多,并且畢業生傾向于去一些重工業的公司,所以對留學生來說,屬于不算太好找工作的學校。學校本身的企業聯系也比周圍那幾間大學差。但但畢業生不算特別難找,學生在一般加拿大人心里還是有足夠的認受性。一般畢業的留學生都傾向于往多倫多找工作,很少愿意留在hamilton。原因很簡單,太無聊了。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學校提供了一個類似雙學位的program,讓你學其他專業課的同時加修management的課程,畢業出來的學位就是xxx and management。代價是要讀5年,其中兩年是management的課程。有很多人認為這等同于一個雙學位課程。樓主不建議讀這個。對于工作或者想讀研究生的人都沒有太多現實意義。第一是你不會因為讀了這個而找到更好的工作。第二是作為一個新畢業生,你無論找什么工作,只可能是專業相關或者是非專業相關的工作,絕對不會是管理的工作。第三是當你上升到管理層的話,你需要的還是一個MBA。所以這個management的學位基本不靠譜。
研究生的話,跟學校無關,直接看導師。所以就不多說了。
作者: 上古旭堯    時間: 2016-2-15 08:44
998大俠,恕我愚鈍,請問怎樣去認清自己是誰?
作者: 爛桃子    時間: 2016-2-15 13:05
95年還是一個小屁孩,上學讀書,放學瘋玩。

作者: whp19956    時間: 2016-2-18 16:25
剛出生+1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