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23:一道計算題的回帖 [打印本頁]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6-2-14 12:07
標題: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23:一道計算題的回帖
本帖最后由 子子61961 于 2016-2-15 16:52 編輯 7 [$ s! w/ X( Y8 W
, t% n# K4 V& k
前一段時間在論壇里發帖交流,有了一些感受,總結一下寫在這里。) P" _+ ?8 @9 k" `9 b( l

* h! s7 |) a$ P! d4 u& v8 bChapter 1.
% e' P0 q3 B# Y" s
有朋友發帖子,談論機械設計中計算的重要性,  ^& d* J; P7 V" Y3 E, Y/ m8 m! I) i
看到帖子時,我想到了以前工作中遇到的一道計算題,2 v$ r8 Z# k8 z( }) R  h
于是就在回復帖子的時候,把題目貼出來了。題目如下。% i7 L* P6 k6 s- Y( \8 U% G/ r

7 S: l& n" h0 f# {8 y# c1 w8 q) G頭腦里反應出來的第一個問題,是以前在松下公司遇到的一個事例。
. I3 y6 ]: e/ Z* `當時隔壁部門的一個領導拿著一道工程應用題過來問我會不會做。( g$ z, J. n. g/ G, r: ]
經過一系列的代數變形,我得到簡化的算式,最后用Excel計算出了結果。
/ o5 m6 y7 I! b現在回憶一下,最后的簡化題目大致如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計算一下。( N& y6 c' \+ R& C5 ?& q, N( D9 Y
看起來像是教科書里的題目,但是當時確實是一個實際的工程計算問題。

* h$ I' s  g1 ]6 ~0 I/ ^* q% s# D5 Y. ]# c2 P
(, 下載次數: 338)
8 y6 a9 D* N, Z* g- ^. Z! n
2 Y' }+ T) D& d5 p+ |" g發帖之后,過了一段時間我再次登錄論壇,看到了一些回復。4 K+ {' w8 e( l8 R8 ~4 l) Q4 R9 y
但是感覺一些回復的表達方式,并不是十分理想,有一些內容是被注意的。
* `" I7 N- f. z5 S2 e

+ u4 u9 Y) _- P: ~, c; w7 s1.有回復:“現在的數學軟件計算這個太簡單了”。# G1 Z, P# r0 i& o8 t
這里表達出的意思就是題目太簡單了,那么,這么簡單的問題沒有必要提出來。
4 A9 \5 D) R6 b. z這樣的表達方式,會對出題者進行降低。
- z$ H7 a; v# K1 R* }8 N3 `. x' C
5 o( ]& c$ \7 S) J- P
其實,這個題目是隔壁部門的人員經過努力之后,沒有得到結果才轉到我這里來的。3 S8 E- t' q; Q+ M9 [
原題目會更復雜一些,我只記住了簡化的最后一步而已。& @/ C. T; b4 x7 c
我不是去說,也不會去說:6 C+ D' B1 y. R
“這道題目‘很簡單’但是隔壁部門的人水平不夠不會做”;! f8 G' H$ `, V8 U* Z
而是想說,
3 ^8 D9 J1 C3 d* s+ @. w# g“既然以前公司里的一些人不會算,那么在這里或許也會有一些讀者不會計算這類問題”。$ s8 f, O5 E) [! [4 N
那么我嘗試在這里貼出來題目,看一下大家是否都會,
. }4 i& I9 I9 A: w5 N如果有必要的話,我會貼出來我的計算過程,
6 E* B) g# J, t/ r: E1 j讓不太會做的讀者也參考一下,這樣大家都會有所提高。
/ A; s% i# ?+ _  Z  O4 x- ~
8 N$ Z* {/ J2 u9 Y. T+ j
所謂貼出題目或者回復帖子,最后結果如果只是“炫耀”或者“降低別人”,
" T. w; e: F4 \2 T) k, q; T那是沒有意義的,不是值得被期待的行為。# y$ ~" h5 ]5 J5 o$ \5 x
比較理想的是,通過題目發帖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提高,實現PLUS,
% S" }# d, Z1 h8 t這才是變化得到的較好結果。

2 p" t2 g# W' Y# o
& O6 _2 T2 h0 Q9 y# ^3 O" W4 N4 Y2.有回復:“現在的數學軟件計算這個太簡單了”。3 K( L2 Q# W  b  A, x
原本不會算的讀者,看到這條回復之后,還是不知道用什么軟件,怎樣計算。, F9 S; Y3 c! h7 s+ Z" e/ a
不知道用的是MatLab還是Maple還是其他軟件(暫且不提這類軟件的入手性)。
/ a3 i/ P% z- ^' p. ?2 C不知道怎樣在軟件里列方程進行直接求解。
$ I+ u8 d( q7 ]9 w
- w' \$ H$ l$ A# H  \3 K
同時,在一般的辦公室電腦里,很少安裝有專用的計算軟件,
; C/ }$ }. J* b在國外更是如此,一般的辦公室不會去特意購買一套正版的專業數學軟件。' j4 f) {4 v5 J7 G0 c
需要考慮的是,在有限的條件里如何進行計算得到結果。
# T8 a. q. q2 U4 V3 c% R" H% x

: L7 ~% f% }$ H3.有回復:“確實挺簡單,列出方程馬上得出結果”
4 Y9 _- \5 e1 v! R: `看到這個回復,讀者還是不知道用什么軟件,怎樣計算。  A) ]8 S$ C( q6 D, e
說是“馬上”,但是其實這道題目并不是“用計算器可以直接計算”的范圍。
# ]+ c' J' I4 F8 N單獨看這句話,不知道是有什么樣的更方便的做法,如果能介紹一下會更好一些。
% z2 J6 K" j# p3 U

, a0 o/ ?7 t& W# z1 L6 _0 N) i. V4.有回復:“搖臂的那個問題,作圖是一種解法,效率比計算高多了。”
( O/ x- x; x6 z. b我發帖的時候順便提及一個搖臂計算問題,以前在網上發帖討論過。
' b) W; `7 S3 Z在當時就有大量的回復說,作圖法就能夠得到結果,沒必要進行代數推導計算。
$ D  H! C3 i/ P$ u- W5 \) z1 C6 r
/ U9 O  t% U4 w0 p/ T* @& i
作圖法的優勢是較為快捷,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 W3 C) v, o! N) V. Q- E( Z
在只需要一個結果的時候,作圖法可以方便快捷,' V$ }( q- @+ q: v
但是需要一系列結果的時候,作圖法就無法勝任了。8 V7 b9 A; @  ]. Q7 G3 Z
而如果推導計算公式,推導過程很花時間,但是得到公式后可以容易得到一系列的結果,% a4 {/ @% R) m
這樣可以計算出不同傾斜角度下各個位移的數值,可以作出圖象來直觀表示。4 Y6 t5 c9 L" |* B/ t. j3 Z
同時圖象也是需要向客戶提交的資料,這是作圖法所不能辦到的。
; p4 s: L5 x8 |4 p- w4 R! b
1 I+ R# O+ z5 k/ p9 e: n7 U% v' h
另外,有兩種設計方式:
% c) ^6 C- L( |; s6 v7 ]  H“知道計算方法而不去計算”,* }8 g; r: v1 p5 ]
“不知道計算方法找個省事方法得到結果而不去計算”,: V5 h: A; }, y4 w, X' [3 Y  S, L
雖然結果是一樣的,都是不去計算,但是兩者還是有一點區別的。1 n5 K$ }% J3 g, A: H
, M* K5 H. ~0 a# I1 g0 p
順便說一下,當時我推導出搖臂擺動的計算公式后有拿給日本人同事看。( I: D7 h* e" O. n: W# m
令我感慨的是,他不是直接拿來用,而是也自己畫圖推導了一遍。
2 d( V* q- D8 V; P然后發現他的結果和我的結果不一致,8 @# Y" m! A+ v' ?5 o. h7 C  e
然后我把他的計算過程,三頁A4紙拿過來,一行一行地檢查了十分鐘,8 e& {2 l, S. _. Y! P
發現了他計算過程中,有一個三角函數的計算處理不當,
# B  n( P$ n! p# c* G$ A糾正之后,他的結果和我的計算結果是一樣的。
% l% {" `; E& ~  ~2 `. J* k
2 f) S  K/ i. g. e0 [, w- F; f
5.有回復:“用Excel輸入幾個值可以進行試錯計算能夠得到結果。”
+ O5 Q: m! e$ t9 H- }- h4 E這個回復本身沒有任何問題。
8 J" E" h4 ]* ~/ Z$ r5 {  e如果說有可以改善的地方,就是可以考慮再追加一句“不知道這種做法是否可以”。

" n# ]( I, Q$ w2 B6 W9 C這樣一來,一方面,如果自己做法中有錯誤不當或考慮不周的地方,那么這句話是給自己留有退路的;' g( h0 k! s8 w. r0 J( J/ F3 k
另一方面,如果別人有更好的做法,也可以使別人順利地接話來提出其他做法從而使自己得以學習。
: ?/ s) U% u4 M2 l事實上,這道題用Excel計算時,試錯計算是可以計算的,% @5 x* X; H: P3 b
同時還有另一種略為方便的方法是“單變量求解”,可以一次操作后就得到結果。
, _5 [: E7 {& T  X) I. i, D5 ]稍后會予以介紹。7 z/ N1 u% m( u6 ~8 I( w

6 U0 E/ |+ D1 {9 ^7 GChapter 2.8 l0 R4 m2 b, ~6 _1 A: u
在看到上面那些回復的時候,我的第一感覺是有一種“被降低”的感覺,. t) [& _' D  ~( G
還有一個感覺,可以說是一種culture shock。" ?7 b& W+ M1 z8 P$ \* |; H6 w
我在日本工作的時候,平時周圍環境里的交流,一般不會有這種類型的回應,
9 c# i, A& R$ D6 L- O  I  V2 k! S所以今天突然接觸到這些內容,就會有點gap的感覺。, [% X! ~  P8 |1 D5 F+ |
感覺到國內與國外的communication貌似有一些不同的地方。
* A* s" a/ u% @- S, C0 t/ j. Y6 E+ ]8 w8 H4 @% A9 h+ L0 \
如果說日本有技術發展的地方,那么和他們特有的communication方式或許也有關系。
- ]5 z0 k" `9 d+ S( p
然后我會試想一下,如果在日本的話,或者說拋開國家的概念,一種好一點的表達方式會是什么樣的。" ?8 j# B7 @8 P4 N, J8 i" `
(在日本的環境里,各人的表達方式也是有好有壞的,我們只看其中好的部分拿來參考。)
6 [2 a: ~( ^! `) {4 c
1 P! Z& O1 f& h9 m9 c" X
(, 下載次數: 360) 1 a+ J3 F9 A, [+ T$ K! p+ I3 C
3 r& J2 t8 e4 w( j3 y& O- [* F
從上圖可以看出,A team和B team的不同做法,所帶來的結果也是不同的。
, M  I2 U5 U$ `" {A的方式里面,從結果來看,# g  ~3 A. X" E" Y/ o: i
對發帖者也沒有好的感覺,對回帖者也沒有加分,對看帖者也沒有PLUS,
/ g& j) A1 V0 R" ^  O  ~* X對整體的team總體來看,這種方式不容易帶來太多的好處。+ p. R3 r& G( M, V
相比之下,B的方式會相對稍微好一點點。
" p' x( J& m3 U& Z3 S9 m
' K: i( j# W, n1 v% u. ~0 Q) c同時,在前面的敘述里,涉及的都是網絡論壇里的發帖回帖。$ S6 m; {& m$ W9 |9 b/ l% ]! K
延伸開來,需要注意的是在日常工作和日常生活里的communication。/ M. w4 P5 D" t6 p0 ?
communication方式的不同,會影響信息交流與提高的程度。  A. M8 m: ^& D3 j! ]% g
4 r/ N0 Q3 e; u9 Y7 P
看到前面的回帖時,有一個感想,就是說:. C6 X) d/ |& L8 [) C; Y& \" a% k
“這樣的交流方式或許不會帶來太多好的結果,
& q/ |2 p& \6 Y如果一個team里面這個樣子的討論交流方式比較多,* M+ H* N* h8 b4 W0 [  \" z* I
那么這個team的內部技術交流提高都將會被認為是有限的,
- ^. X& T. c, G) x/ i. ]如果這個team以這種方式想要去提高技術去趕上或者戰勝別人,% f2 G' z7 @6 n1 p( l1 o* f. ~
那么或許并不會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B  U: A# l1 p, s- G8 R
0 |* P* b3 W, e: L0 P' h; P
網絡上有很多聲音在討論“中國制造”如何提高,
& I+ M1 {/ @" ?* ]* @如何追上“德國制造”或者“日本制造”。4 J6 q4 @- F. h+ p" q9 B
在盯住目標的同時,或許我們也可以換個角度,考慮一下做事方式中的改善,
; Z- w; Y4 E# `5 w2 b如果我們繼續用以往的方式,那么或許會持續以往的pace,
. w! z' t+ A/ I+ d- N! u; i得到的也是與以往一樣的進步與結果。( O7 D5 I- v+ N9 k
如果對流程中一些細節進行改善,那么或許會有更為理想的結果。
% A  ^( B% J+ k

6 K& x1 [: K/ h/ m( sChapter 3." U1 U9 G+ \- t$ \- F: Z
接下來的一個問題是如何改善交流方式。其一個前提是,要看到其他的方式。
, ?/ ?5 ?' e( V0 k; H  Z8 B. }+ A
+ I  T4 D# `% ~- [6 V
就如同前面回復中提到的Excel計算方法,# k$ {2 R9 r; F3 x3 n
一般來說可以注意到試錯計算的方法,頭腦里只會有一種計算方式。
  X- M0 i$ C; P1 M7 E  L: ^9 v( \但是,在看到“單變量求解”之后,才會去了解另一種方法。
9 |* `5 r; q/ f. p* k. B& p就是說,見到一種新的方式,是改善的前提。
+ n' _: O* ?6 h6 P! V% K如果看不到新的東西,那么或許不容易去生出一種新的方式。3 Y" g. X6 f; l

) i: j; H4 p; z6 K3 \/ z$ q5 R+ I, R所以,前面具體寫出B team的方式,是想要介紹,
' x6 }! u+ O/ ~) v+ p: u有這樣那樣的表達方式,可以達到這樣那樣的結果。這樣可以作為參考。7 H" l  N2 ~0 M7 v
回憶起來,自己在剛到日本的一段時間里,交流方式也應該是屬于前面A team的。9 q) U8 q8 A) L$ B
后來在國外的環境里逐漸觀察逐漸受影響,才有了一點點改變,或許是這樣。
" ~% `& ?/ e9 X4 ^2 z

% @- Z4 J! t/ i1 }; h同時,另一個被考慮到的事情是,文化觀念的多元性。5 S7 ]/ Y% S* x0 ?
以前我與日本留學生談話時是這樣說的:* f8 R4 U& X' _( v2 o# [' a1 ?/ w
一些中國來的留學生的交流方式思維方式還不夠siccaly,需要改善,
% B% ^% b# B! _$ M0 ]7 I那么改善的契機是接觸日本環境。) M+ A4 S5 e/ s" I! X
然后在接觸日本環境后,; g, V) c0 {+ j6 _- n0 J: @
有四分之一的人會認為日本人是傻子,
" D6 C) c$ W& q- D. X5 T- ^# }有四分之一的人會去接受模仿日本文化,( h8 J  N8 z2 j* L" v2 d* E
有二分之一的人會無動于衷而在遇到被點撥之后會去向好的方向變化。
% c1 J4 ~$ d: {; ~. ?+ |! X  X% f所以每個人有自己的思維style,
0 j, Y* v2 |& W6 E) T  K你可以在與中國留學生的交談中,辨別出那些有意愿接受日本文化的人,去與其更多交流。$ p) ?, A! j$ @, o' K
就是說,介紹一種文化,也只是點到為止,沒有強加,然后就取決于相合程度。/ H$ A- I9 l2 Z% f1 t2 K& c
; p6 v% ~7 Y( R+ ^5 A
Chapter 4.* _9 \: L2 u0 j/ A$ @% j8 I* G! n
最后貼上解題的方法。這里使用的是,Excel里面的“單變量求解”的方法。

7 T/ f( a: K9 Y4 t2 |) ~/ ~2 N. b" m, J
(, 下載次數: 371)
  z4 c& r$ u' b, b- q% ?) f
5 o, g% K5 H0 C3 k簡單來說,就是讓Excel去自動去尋找去改變角O的角度值,
: G- X* h" V3 Z- j* M* c7 d5 S改變的同時AB-AC的結果會變化,什么時候達到AB-AC等于1,軟件就停止尋找了。( d& b$ h& W7 F+ d$ ?, O, P# L. `
實際上也是一個試錯計算的過程,只不過不需要手工輸入,靠電腦幫忙嘗試而已。
9 y1 q9 D2 E1 p& Y$ z

" x3 ~, Z" ~- q4 W: j當然這只是我所考慮到的做法,如果有其他更為方便快捷的方式,也希望不吝賜教,是為感謝。! c$ u: }7 i9 e0 F% X0 z" N/ D: Q' y
# S1 X6 x. c* R5 o  n
在工程問題中,有些是等號左邊一堆式子,等號右邊一堆式子,沒法再簡化了,
7 @8 n. n  T$ h# Y$ p% n那么這時就可以用單變量求解,去改變其中變量的值,來使得“左邊減去右邊”的值為零。
3 T( r: y4 k7 x" W4 m  ~比如通風管道的流速計算,計算開始時需要假設一個初始流速,  y; B8 j$ `+ ~% @
然后一方面在每一段管道內計算雷諾準數計算壓力差值然后求和,
6 O+ G+ T0 D' l% s另一方面計算總的壓力降低,
  ~# _; u5 m" w% P8 v然后看二者是否相同,如果不同,就去修改初始假設的流速,直到二者相同為止。: X/ w& O  ~0 i$ G. t6 }; y
這時,使用單變量求解的方法,就會比較方便。
( V, s+ r( N( p6 V2 u

' ^- m+ v6 d( HAcknowledgement; X* h# C# l0 Y: I
對于您的認真閱讀,深表感謝。文中觀點如有不當,還望委婉指出,敬請見諒。
3 B" R* G' L& B! T  ^謹祝商祺。8 C, @4 X8 [5 t: R
' o8 A0 d! P& a; z. N- M' @
by 子子& z- d2 a5 d8 b$ S! c
- ^- ^: r* Q4 F0 T- L* O' t5 z
2016.2.13

& P5 c, r9 ^) y( Z% F----------------------------------------------------------5 o7 k# K, X6 a+ J- I; k
順便推薦一下過年期間寫的另一篇文字:; a8 b7 T- R0 B9 f! P) ?0 v& T' L
在日本做機械設計的感受22:關于修業歷程的反思
: }* z0 L5 n$ y& c

作者: 行者yy    時間: 2016-2-14 12:19
長見識了,學海無涯
作者: shouce    時間: 2016-2-14 12:57
用excel計算   我就只會試錯的方法     看了大俠的文章   才知道還有 單變量求解     學習了
& C- k! E* [5 n
作者: mbampa1234    時間: 2016-2-14 14:09
本帖最后由 mbampa1234 于 2016-2-14 14:15 編輯 9 x  v/ Z, B; _6 p8 U/ j% C5 l
0 W* E3 I, e0 O1 |/ I  k5 x2 h
我最佩服一種人,就是能從大家司空見慣的問題和事件中看出新東西,一個小問題能衍生出干貨,在下確實佩服佩服。0 r2 ?, S+ \4 n
沒有看到以前的帖子,我也貼出來一種解決方法吧。
1 [1 G  }4 r8 O$ e& D打開www.wolframalpha.com,直接輸入:solve x-80*arctan(x/80)=1(solve 代表解非線性方程,x即AC,80*arctan(x/80)即AB弧長)。這里雖然用到了專業計算軟件,但我覺得比寫excel還要方便,不用安裝,不用付費,完全傻瓜化,有一點數學基礎就可以。( X. Y7 T) `6 a6 w# Z3 X5 ]- E' {
2 T9 }) C5 R3 I9 v  m( ^5 G
(, 下載次數: 273)
: z" F/ U, d0 O7 W* e% U$ W

作者: 長江漂流    時間: 2016-2-14 15:51
只要是好的東西,對自己有利的,我都樂于學習的。很欣賞樓主的文采。
作者: liu565224715    時間: 2016-2-14 16:59
之前還不會用excel求解方程,昨天看到大神的提示,百度下原來可以單變量求解,又學到了新知識。謝謝
作者: jxsjgcsjy    時間: 2016-2-14 17:10
受教了,多謝大俠!
作者: 丁丁_008    時間: 2016-2-14 19:40
mbampa1234 發表于 2016-2-14 14:09 0 r2 U  c( s( d* q, t4 D! K
我最佩服一種人,就是能從大家司空見慣的問題和事件中看出新東西,一個小問題能衍生出干貨,在下確實佩服佩 ...

6 r% a7 N" _$ X7 Z哇,贊哦!第一次知道這樣的網站,打開新視界了
) [" J8 j0 n# @( \% c
作者: coolcyd    時間: 2016-2-15 09:05
寫到tan((x-1)/80)=x/80 就得不出結果了4 ]$ F, Q1 a* W" S* `
看完貼增長了知識,謝謝樓上諸位!
作者: 幸福快樂WQJ    時間: 2016-2-15 12:25
學知識了。
; `) ?/ B/ j4 w
作者: laotounihao    時間: 2016-2-15 12:48
關注
作者: eastking1111    時間: 2016-2-15 14:51
非常感謝你的分享,上來就學了一手單變量求解!!!0.329784444989256
作者: bbk1    時間: 2016-2-15 15:05
謝謝分享
作者: 鋼鐵俠2014    時間: 2016-2-15 15:16
大俠說到的回帖方式就是一種網絡交流禮儀啊。如果大家都能注意,大家都會受益。% z0 R6 G( B( M
也謝謝大俠的單變量求解。
作者: 點滴積累    時間: 2016-2-15 15:27
大俠,學習了。
! e. b* @3 r, j8 R( K( t$ u" r關于中國文化,您提到的事情,實實在在存在著,也一直困擾著我。起初我一直懷疑是管理的問題,現在明白了一點,太深了。謝謝。
4 T' B& Y/ j# q溫習并熟練了單變量求解。3 V/ o* j# d3 z- E
附圖為我的計算結果:精度好像不太高,正在想方法解決。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6-2-15 15:47
點滴積累 發表于 2016-2-15 16:27
9 ]5 \2 z6 a# k- o2 k大俠,學習了。- X: p6 g1 s: z  x3 c
關于中國文化,您提到的事情,實實在在存在著,也一直困擾著我。起初我一直懷疑是管理的問 ...
( _) f6 k4 f5 Z& P- Z7 ]
感謝您的認真回帖。
" ~9 |3 W2 z& P關于管理方面的問題,其實可以考慮為兩個方面。" z) Y! z# c9 }0 h: s- K. ^
一方面是從上向下的監視和修正,
0 X; S$ I, `* s7 n! Z一方面是從下層開始的自省和改善。5 x( {' t, R% L4 S" S  Y
中國提到的管理,往往更偏向于前者,+ q0 z8 H- g" R* H. r; y
而日本的管理,其實是后者做得更好一些,
& H$ a3 h- W3 i所以在日本,從上層向下的管理會輕松一些。' B. m: o6 }2 V' \( X9 P9 A/ t0 O; Z
以前在第二話的文章里面寫過一點,以后考慮也繼續寫一些。* J! J/ k& Y7 I! z6 N

% N/ U$ e. v" Y' O7 H關于單變量求解,它有計算的設定。
+ x4 e$ }5 S* {  U! Z在Excel的菜單里面,工具--〉選項--〉計算方法--〉反復計算2 {0 n  W$ ?' f! }: X

7 j8 H; }" p  r (, 下載次數: 146)
$ r, O0 |8 ?- b1 U" S. O0 ^(抱歉手邊現在只有日文電腦,可以看里面的漢字參考)5 ?* Q8 P1 x( B1 r3 j) ~  Z( f

7 P, g$ Y2 {0 s里面有反復計算的設定值。最大反復次數100次,變化的最大值 0.001。
! x- f, X+ Y5 g, M將這個次數改大一些,或者變化值改的更小一些,則會得到更精確一些的結果。
6 {0 g% V( ^! C% y- f0 F9 I' D8 \5 L! W
另外,如何選取可變單元格也是一個因素。5 h5 i$ N: D  S! V4 ^* K1 M
如果選擇使用弧度,就是在0.32左右每次變化0.001進行求解。
( A2 c; W6 u4 o, P: i  C6 s如果選擇使用角度,就是在18.8左右每次變化0.001進行求解。( ^8 w* }6 V# e6 ^( n
其收斂的速度是不同的。2 E- O0 S+ B: o1 K" f( \

作者: 點滴積累    時間: 2016-2-15 16:06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6-2-15 15:47
9 m" `4 W. m3 g8 U: l/ `, v感謝您的認真回帖。
. V& D) H7 O$ `# ]" ~關于管理方面的問題,其實可以考慮為兩個方面。5 }/ H! i0 l' ]0 z
一方面是從上向下的監視和修正,

. N" s) t8 }( }8 v; P5 K大俠,中文版,呵呵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6-2-15 17:06
本帖最后由 andyany 于 2016-2-15 17:08 編輯
% U! U" {9 C8 b4 ]! l9 V, V0 `  g2 J: W' n4 Z4 N
據我所碰到的,國內的交流能力都很低。
1 y( Y0 N( W% O6 Y19 @" f0 ~( }4 l' Q% \; B1 x
當你問問題時,其實對方也不會,但他會說”這你都不會?!“ 讓人備受羞辱。4 o/ M1 G4 P' \6 U
但有段時間和老外一起工作,老外不會時,一般也不會說”我不會“導致你干等或自己一通找,而是說”你找xxx,他會幫助你“,給你指路。讓人倍感溫暖。
1 t/ }6 {* [7 z1 H4 U$ |2
7 V8 I6 C5 @, H2 `+ E! E你覺得國內領導應該經歷過,于是去求助。領導說“這個你應該自己搞定”,你也沒話說。而你若是求助外方的領導,即便很大的官,也會給出你答案甚至理由和引申,讓你佩服得不要不要的。
作者: 408465954    時間: 2016-2-15 19:15
我想樓主想說的是 不要想著什么工具 軟件 用筆頭算吧!! 這是一個做設計人員對基本定理規律的理解 這是根本 不要太依賴工具軟件 否則就失去了根本的理論基礎 這樣談何開發
作者: ngsxngtd    時間: 2016-2-15 19:5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淡淡De想吻你    時間: 2016-2-15 20:53
感恩!5 M9 m; ]' K  D) V( P1 ^
此帖開闊了小弟的眼界,同時也認識到了自身的不足。
作者: shouce    時間: 2016-2-15 23:01
本帖最后由 shouce 于 2016-2-15 23:17 編輯
# u( t. r! q0 n8 P+ \' W+ k$ D9 G0 A- S
matlab 解法   
8 U; r$ d8 N6 X2 v. K
8 Z7 z! K6 U7 I" X! V) F
>> syms x1 {0 C: {, z- H" n" ]5 }6 [; A
>> solve(x-80*atan(x/80)-1)
: L$ l% ]3 T' ?+ Q
7 ^% R! X) ]  O3 N3 j  `3 `ans =; R7 H6 n) @6 v1 A

7 @+ C9 y# {: P# C8 D- @27.383031676815892194925084097779  a7 C) s, ]& x3 a
. s8 Z2 ^( r5 c* p6 N3 d4 t$ o
假如80用符號a表示時,就沒法解了 。  x-80*atan(x/80)=1  是超越方程 只能用數值解法  
作者: 秋水瀟瀟    時間: 2016-2-16 08:52
樓上好幾位大俠,學習了!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6-2-16 08:58
ngsxngtd 發表于 2016-2-15 20:51
( S/ h1 A. C0 Z+ dAC-arctan(AC/80)*80=1是數學問題。6 _+ F  F+ R5 x9 W; _
子子大俠既然讀過VB,那么讀VBA代碼就應該沒什么困難,核心是數值計算 ...
# j/ @& |9 Y* i. I3 Y2 }6 B
這位一看就是,去看過原帖然后到這里踢場來了。開個玩笑。
0 R7 i) K$ a7 U, M5 H# K4 _$ L3 v
謝謝您的認真編程和回復。
' R' q6 X. P2 B: Y9 G' lVBA我也是非常喜歡的。4 y" z& ?. h/ X3 @/ \
我的VB停留于VB6.0的年代,然后沒機會去弄,就改用VBA了。
8 ^2 b3 R( H: l; J) \+ ~看你的程序真是漂亮多了,佩服一下。
* i" Y, e6 d  M# B9 M9 F; k# R3 X' t# y* b& |4 i/ b9 u4 X
在需要進行復雜迭代和循環計算和積分計算的時候,我會用VBA來做。% V* n% N3 q+ Z
我的水平一般是在Sheet里面添加一個Button,然后在里面寫程序。9 O8 B3 y/ E3 k: ^4 F+ ?
Dim A as Double( ^* A; K( i4 |) h
Dim B as Double
, p% C! t& R3 q3 P. uDim Sum as Double
5 \! `0 u$ _/ x( Q9 P, ~0 M& Y& V; y
A=Cells(6,3)
4 N1 i" R7 E4 @& B# tB=Cells(7,3)
7 P9 V+ _7 w( Q- Y' TFor I =1 to 100# ^# N& D' A: ~) Z, N
    blabla.......
' r& a( J6 n: GNext
* t$ s' r. Q* _; C( }+ G* H7 x3 hCells(8,3)=Sum- @/ }2 y7 \1 E
& h7 W: B! ~# t, J: D0 [
基本是這個水平。見笑了。
, c; w- _6 n, j2 g: @, U 5 g7 T/ I3 U$ e8 K4 X6 ?$ f
您的附件我有下載打開,但是Excel Fleeze了,所以沒能看到里面程序。5 [! L: v4 u9 q$ J/ o
看您發的圖片數據,像是一個凸輪的計算。" p2 z* q! J4 e/ u; n  o( H
看熱力計算也很久違了,我是十年前讀碩士的時候接觸Enthapy的。
2 y& a* ~+ t9 @0 H: l# c我的Master theme是燃燒的數值計算,主要是用N-S方程式和k-e模型作CFD解析。6 G+ r: c. a8 n& s
不過我做的不太好,勉強畢業而已。遙遠的回憶。
/ k  e2 ?5 ~3 T0 f) n# X7 H, i
) @  C2 w7 @  p再次感謝您的回復。+ z% g- a& m' n) O

作者: 點滴積累    時間: 2016-2-16 09:09
ngsxngtd 發表于 2016-2-15 19:51
- k: h8 c9 @3 t$ @) J- CAC-arctan(AC/80)*80=1是數學問題。
1 x/ K7 Y3 j1 \& \( n2 o, f子子大俠既然讀過VB,那么讀VBA代碼就應該沒什么困難,核心是數值計算 ...

  U# @7 I! X6 S% o大俠,您很厲害,謝謝您的分享。
( J) t' I1 C% M% A8 G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6-2-16 09:10
andyany 發表于 2016-2-15 18:06 8 d6 R3 S' C0 w9 E/ w3 T: O4 r0 ^2 J" l
據我所碰到的,國內的交流能力都很低。
) J& q- |. D8 q" r' O1
6 N/ ~8 D3 p: ?當你問問題時,其實對方也不會,但他會說”這你都不會?!“ 讓 ...
, |% s8 O4 T- k# P& a/ J% X* m
謝謝andy的認真回帖。使我對國內情況又多一些了解。
. E. U3 ~; W; |: a4 i6 \' j' [1 E/ d9 o: x  f  ?) M
當一方提問,另一方回答的時候,! R. v& i9 g1 m8 m, b. p/ g; ?
回答的內容簡略一些,就只是停留于“炫耀自己知道”或者“貶低對方不知道”的地步,4 V- u! m5 b' W5 p% G0 ~/ J2 v- B; ~
我有時也會遇到上面這樣的對話。
3 y6 V  `' s2 v3 y8 D! B而好一點的對話是,達到一個目的是“讓提問方知道想要的東西”,這是比較好的。% f  U) }5 D4 V( i( Y
6 i2 W5 C2 }- ^3 e$ _( J: m
回答時的思維方式出發點不同,表達方式就會有所不同。
/ n$ Y" Z( {  X) m# p4 {這個出發點,也就是所謂的“態度”。
作者: mbampa1234    時間: 2016-2-16 09:25
408465954 發表于 2016-2-15 19:15
3 Y( w; r9 ?' J/ V& }7 _我想樓主想說的是 不要想著什么工具 軟件 用筆頭算吧!! 這是一個做設計人員對基本定理規律的理解 這是根本 ...
* A, a( A% A2 M$ M# `, a% c
此言差矣,這個問題的核心是這是一個非線性方程,只有數值解,解析解基本不可能得到,手工算的話也只是硬算。所以正確使用軟件和編程才是此類問題的出路。: ~! q2 ~/ ?& c' q' O. n' B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6-2-16 09:30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6-2-16 09:10
- z8 V0 P% X% O* L7 U  S謝謝andy的認真回帖。使我對國內情況又多一些了解。& _! d; S/ b* z- v6 ]

' y9 {& q$ B" w) |. M$ T  `當一方提問,另一方回答的時候,
1 l$ F; }$ b: X" w9 ^( W# o$ o
看大俠的回復其實是一種享受( Z7 A. i" V% s8 k. H6 `0 s
! F( b9 u5 g6 q# m9 U0 A  U
不過我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盡量都說得很淺顯,但是任然會碰到無法溝通的問題,確實很苦惱& t4 z  P, ]2 ?

+ Y# h: h9 R; s" Q6 }1 a* X知識面廣度的不同,造就在一個問題上不同的看法而無法深入的協作  f. O3 @% t0 l: U/ u9 Z
) k. b5 f0 I6 M" |% w
深入研究是很好的一個方向,但是日常工作特別是常規工作,其實更看重一種所謂經驗或者見識的廣度
; ^# Z# |1 A& K: `  E9 G
/ E2 t; I8 _  }* \7 [不知道日本的年輕人,在知識的專業性和廣度上是怎么來結合的. i' F3 ?! n& R
: m- i, O  W: r2 u6 ?) {% n

作者: zero2016    時間: 2016-2-16 09:32
不錯。。。。。。。。。
作者: heyusese    時間: 2016-2-16 09:36
活到老,學到老了!謝謝施主!
作者: 小西行長    時間: 2016-2-16 10:22
咋一眼好復雜了,其實可以簡化成漸開線的展角方程,查機械手冊都OK了,只要十分鐘搞定
作者: 風過無痕xh    時間: 2016-2-16 10:47
上班頭幾天無意中看到樓主的帖子,仔細看完了。. E8 e6 t. L+ s# B% V
寫得很好,里面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地方。
) k+ `! r0 y: Y8 y$ E5 c& B5 H. `% DPS:第一次知道excel中還有單變量求解,增長見識了。同時,我趕緊搜集了一下這方面的知識。
" N/ R& F* r4 b另外,附上自己對這道題的解法。請各位大俠賜教。
1 b5 d8 N' n1 k' {
9 O3 y9 d4 z4 V8 m: i
% N9 u( S8 n! r9 G. Z
3 X' t  Q# T, g- Y6 g8 y補充內容 (2016-2-17 09:59):
9 q; m- `# Y; k# n! C回復獵人j:4 _3 x) r' ]; [
應該不是發給我的。
作者: andyany    時間: 2016-2-16 10:48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6-2-16 09:10
; \. L+ @; ~4 d' i! A$ h2 z1 Y4 _謝謝andy的認真回帖。使我對國內情況又多一些了解。  z3 s* ]4 ]/ Y9 m& l1 e' \
* w" ^; a+ B3 [) B3 ~& D( D! Y/ p
當一方提問,另一方回答的時候,

& o6 z% |7 Y5 N6 t毫無疑問,把國人一棒子打死肯定是以偏概全了。
& P! {0 p+ p" O3 b其實,只要你見得多了,說幾句心里就已經明白了。有些東西不要去糾結,因為沒有意義。
4 K' N/ H: L% j7 y* r# Y好的交流對象絕對是可遇不可求的。
% u/ Q' M$ \+ Z* F8 F+ n) V6 y只要是你把目標鎖定在事上,就不會糾結于人,最終答案肯定是你的。這時再交流,就看你自己了。
. O" {  C- ?) [2 f
作者: 獵人j    時間: 2016-2-16 13:22
excel中 規劃求解(一般都沒有加載,可以在excel選項下加載項點擊加載)這個不知道大家用過沒9 d$ Y# S" E% Y( E6 k

作者: 風過無痕xh    時間: 2016-2-16 14:40
獵人j 發表于 2016-2-16 13:22
& @+ a9 W+ G+ S2 c+ S+ q: {excel中 規劃求解(一般都沒有加載,可以在excel選項下加載項點擊加載)這個不知道大家用過沒

3 R7 q; e6 K8 ]3 t; s2 k沒用過。長知識了。6 ^% W  k. a* w
借您的方法先學習一下。1 ^8 g  V8 x; J# U; G8 x

作者: sotaska    時間: 2016-2-16 15:44
學習了,都是大俠% P; K3 K0 c+ s2 q$ f

作者: chenjigui    時間: 2016-2-16 16:14
不錯,長知識了,thanks
; S" K8 C& Y2 N2 ?. q
作者: dcpanly    時間: 2016-2-16 17:00
長知識了,謝謝
作者: q7024332    時間: 2016-2-16 17:52
漲姿勢了
作者: ngsxngtd    時間: 2016-2-16 20:1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6-2-16 22:52
ngsxngtd 發表于 2016-2-16 21:14
0 [& f$ ]( J/ e6 g2 X1.你可以先設置禁用EXCEL的所有宏,然后再打開文件。1 n% l- M" n1 f; U6 e$ R
2.圖片數據是矩陣計算連桿機構,我這里用的工作表矩 ...

$ \& L4 E5 G/ C1.你可以先設置禁用EXCEL的所有宏,然后再打開文件。) N4 o: b; `( x% u# {4 Y2 D
, t; n/ T1 P8 x3 g* g5 v- y
  嗯,我開始是禁用宏的,不過也沒成功,稍后再試試。
0 R( ^; g2 y) O& `5 a' W
* o+ u# L: E* i4 p/ @! K
2.圖片數據是矩陣計算連桿機構,我這里用的工作表矩陣函數,手算了36次,然后人工復制+粘貼了36*9=324個數據,才插入了圖表,所以就不獻丑了。假如改變一個參變量(桿件長度),就又得辛苦復制粘貼了。3 m! e: V$ G: d! [& m( i# A+ f3 ~+ P$ _+ x, _' N2 K# |7 t% o
  原來如此,好辛苦。手算的36次不知道是否可以讓計算機來代為計算。, A! v) J7 D9 u  a% n
! }2 p) r6 J' H. d3 K
3.此處最好用Sub過程
循環調用MINVERSE與MMULT函數,計算一個周期,然后控制輸出排版,直接插入圖表。% x* U5 m3 d2 f& A8 O9 f& @
選管道直徑時,計算相同流量下不同管徑,不同管材的100m壓力降,用過一次。后來對于有固定規律的,就改用LOOKUP函數了。這方法有點野蠻,但計算越復雜越顯示優勢,重復繁瑣計算時好用。& \+ @0 L2 l- n: b5 Q, z3 }
  直管的壓力降低還好辦一些,求出雷諾數后根據其范圍在三個公式里選擇一個使用。有時候遇到多段管道并且帶彎頭帶變徑的情況,感覺就需要試差法了。
4 e: j- i  B. ]+ n. n+ |
  & n' }! r. W$ i  \: d% [) x" ]+ P4 T# P4 E1 _
4.Button的方法,定義的是Sub不是Function;精確排版時,將你的Cells(Var_x,Var_y)參數設置成變量迭代,然后調用。它有個缺點,用久了就體會出來了:遇到參數問題或者計算異常時直接卡掉,即使后面能計算都不算,而不是像工作表那樣給個“#DIV/0”啥的拋出異常,放過了事。當然了,如果思維嚴謹,做好參數校核,也是可以的。7 ' G- \" |2 J6 Q% Q0 P: m
  原來如此,謝謝您的信息。很久沒遇到討論VBA的選手了。計算異常時我有時用硬break來中斷,然后給語句加監視,監視變量值,都是以前用VB編游戲程序時候用下來的方法。; N+ g1 `/ V- ?) r' h
+ E/
s) d4 A1 b) I* Y3 D3 b  C2 ~: V
5.看一個米國佬的EXCEL工作表界面做得比PPT還靈活,像手寫稿一樣排版,界面很干凈,沒什么花花綠綠的顏色和蛛網一樣的表格線條,粗狂自由的風格。根本不用什么數學軟件,但是手里拿臺TI的計算器,很恐怖的,瞬間就折服了。. I4
  b# J6 [5 j* p* n; @. ?  真了不起,值得學習一下。在日本,寫個文字加圖甚至純文字的報告都不用Word而是用Excel。日本人對word里的圖片排版和表格排版太不習慣了,所以Excel用的非常多,不過sense也是一般,很少看到花時間弄得漂亮的。3 o/ L. S2 ]" e; K5 p" G: _

. e3 J  l  A7 F  j) |1 q3 q% [謝謝您的細致回復。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6-2-16 23:00
一朵嬌粉嫩的花 發表于 2016-2-16 10:30
( z8 N" H+ v$ J. T/ [3 B  b看大俠的回復其實是一種享受
! \+ J# D( e: @" l" {, E7 x
/ T7 n( t2 E, @- n' J# R0 S不過我在和別人交流的時候,盡量都說得很淺顯,但是任然會碰到無法溝通的 ...
2 W9 M. a2 d5 N& T( r& a# s
謝謝你的回復。7 v- P6 o: S& l0 I! L  p
有時遇到無法溝通的情況,也確實是比較麻煩,只能看話語相合的程度了。不合也沒辦法。4 O/ @5 D* c& Y  f
' H+ U9 ?6 M; \0 Y3 P4 g2 C* H
關于知識或經驗的深度和廣度,有這樣一種說法,
8 A% n4 `1 `' B+ u. W先是在某個知識點上大力深入,形成T字形的知識結構,
& w' b, ?% K7 m1 g6 z然后再逐漸拓寬知識面,形成V字形的知識結構。8 Z  w5 R9 q6 P6 T" s9 k9 J# H
雖然說得漂亮,然并卵。日本的九零后年輕人的勁頭和學力已經不如從前了。
  u' l  N: ?6 J9 x# C看個人造化,靠譜點兒的悟性高點兒的,會多掌握一些,其他的也有不少混日子的。% W7 v% F6 R  g6 ^
過個十幾年等這些九零后走上管理崗位,日本的經濟也挺不樂觀的,我這樣認為。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6-2-17 08:09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6-2-16 23:00
& b) `4 ]) U, ]4 Q謝謝你的回復。
) u3 q0 D$ I. B. P1 T有時遇到無法溝通的情況,也確實是比較麻煩,只能看話語相合的程度了。不合也沒辦法。
* A& t/ r: {) G9 C' u3 x3 J! | ...
5 R% B7 X& t6 x# M0 |
呵呵,也許是前輩的巨人肩膀太窄,站不下太多人吧
1 B6 k- Z5 c* n. V& R1 q
作者: 風過無痕xh    時間: 2016-2-17 09:52
風過無痕xh 發表于 2016-2-16 10:47 7 h9 u# ^# c$ }, ?; E* k1 W5 J
上班頭幾天無意中看到樓主的帖子,仔細看完了。; J3 v3 C& C4 `1 N
寫得很好,里面有很多值得我們思考和學習的地方。# |: k& R4 }& O: q& S
PS:第 ...
. r/ S$ q4 X4 L1 Z1 Z% q2 u
回復子子61961:$ `3 N' ^) N4 l5 a
在論壇里發帖,第一次這么快就有人回復,很激動。3 D( B  I% m" J9 `  ^: w
是窮舉法,不過當時沒想到這么高大上的詞匯。
; U9 V5 [& A0 x( a應該范圍可以從0到2分之派。
) u4 H4 a" R' L" N" U8 A5 ]$ S我用的是excel2010,可以到1048576行。
* `( ^' r9 e4 {" u$ {7 z
作者: 被遺忘的靈魂    時間: 2016-2-17 10:51
題目我是不會做,但是樓主說的現象,真的深有感觸
作者: 銘睿WMR    時間: 2016-2-17 11:16
謝謝大俠的分享,小弟第一次用excel去解決這種問題。不過有個小問題,就是結果不太一樣哦,求指教。
作者: s113sdo    時間: 2016-2-17 14:13
學習啊,第一次知道還可以這樣來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6-2-17 14:44
銘睿WMR 發表于 2016-2-17 12:16 9 ]' T! g& n# y; ~2 B3 ?) |/ N! Q
謝謝大俠的分享,小弟第一次用excel去解決這種問題。不過有個小問題,就是結果不太一樣哦,求指教。
5 H; D( R0 \# T6 ?& V4 p( a( o' d
這個結果和迭代計算的起點有關,從初始值0開始計算,從初始值0.2開始計算,每次迭代時跳躍的值不一樣,得到的結果是不一樣的。它是看最后兩次迭代后差值不大,就認為是接近最終結果,于是停止計算的。最后取小數點后三位就差不多了。9 H* ?1 k3 e. ]
0,0.15  0.21  0.24   0.25
, [4 H8 U2 l3 |4 S: S4 Y  V% W0.2  0.232   0.245   0.251
1 z/ V9 K% J4 Q( L+ q
6 M3 Q+ u2 G# H4 T8 k/ E' n1 M也可以參考前面的16,17,18樓的內容。
作者: zms9439    時間: 2016-2-17 14:58
真心謝謝你,又學習了
8 m$ O8 k4 V" J( n7 \新年快樂
作者: 銘睿WMR    時間: 2016-2-17 16:55
子子61961 發表于 2016-2-17 14:44 0 j6 ?. M( m1 j
這個結果和迭代計算的起點有關,從初始值0開始計算,從初始值0.2開始計算,每次迭代時跳躍的值不一樣,得 ...

8 U4 ]% b# K# y. n5 p非常感謝前輩的解答,明白了。
作者: 芥子    時間: 2016-2-18 08:02
謝謝子子大俠!虛懷若谷,交流中姿態低一些,更容易接地氣
作者: wangtianlong016    時間: 2016-2-18 09:59
文章寫的很好,但你說的有一點,我十分不同意,說到交流的感受,覺得國外與國內有gap,你可以說與國外同事交流和與國內“機械社區”等網站交流有gap。當我加入到社區的時候,確實有不少帖子,讓我學習不少,但更多的帖子顯示出來的是低文化素質,低視角低層次,低思維模式,低知識水平。機械行業本來就是一個低門檻的行業,層次不齊的現象比其他任何行業都重。
作者: fanes    時間: 2016-2-18 21:09
長知識。
作者: qq389512919    時間: 2016-2-18 22:48
感謝樓主分享單變量求解的方法; Q" P, E2 I. U# \* ~

作者: 平常心7410    時間: 2016-2-19 10:04
長見識了
作者: ._r    時間: 2016-2-19 11:34
強大,長知識
作者: 譚榮兵    時間: 2016-2-19 15:28
看了你們的帖子,以前還以為自己是個攻城獅,現在覺得自己連土狗都不是了。。。。
作者: 小米genie    時間: 2016-2-19 23:43
真的是有好多好牛的人啊,學習到新知識啦!什么時候我也可以成為真正的工程師設計師啊,真的好讓人驕傲和自豪,女生做這行是不是前景不好啊,感覺要學習的好多。。。
作者: 再見,    時間: 2016-2-20 11:45
感覺大家都好厲害
作者: hnsddm    時間: 2016-2-20 14:25
諸位好像都討論得差不多了
作者: xtw77wh    時間: 2016-2-21 16:56
本帖最后由 xtw77wh 于 2016-2-21 17:37 編輯
8 Y9 N5 b8 m& h: \3 ]( [. s
hnsddm 發表于 2016-2-20 14:25
7 r0 |% J2 |, G諸位好像都討論得差不多了

% U/ f) P- C8 Z* U8 N, A# c樓主的這個方法才是我最感興趣的,利用 3維軟件,直觀簡捷。。
0 k% s" c* w. z! E" S$ j% i3 P' @$ ]: m* I$ ^5 n$ o
我是 利用方程式功能 ,然后再試錯。看樓主的方法 更簡捷,不知怎么操作的。
作者: yantaitai    時間: 2016-2-22 00:56
長知識了!
作者: 江蘇阿虎wyh    時間: 2016-2-22 10:23
此貼真是精華啊!謝謝樓主的分享!
作者: 浪人tjl    時間: 2016-2-22 10:35
學習了。
作者: 小人Mτ    時間: 2016-2-22 15:16
本帖最后由 小人Mτ 于 2016-2-22 15:18 編輯 3 W0 G# y/ a% O" X4 f

) B5 h+ @' t7 ^, [3 y (, 下載次數: 95) (, 下載次數: 99)
: U+ m( `% C5 Q- }7 Q+ y" x7 |% X用EXCEL計算的,往下一直拉就會出現結果了 (, 下載次數: 1)
作者: xudingjia820    時間: 2016-2-24 08:28
謝謝分享,留著慢慢看!
作者: 雄000    時間: 2016-2-24 17:33
長知識了,謝謝大家分享。
作者: supchao    時間: 2016-2-25 10:14
學習了
作者: 卓哲    時間: 2016-2-25 16:51
單變量求角在WPS中運行,出來的結果不對,
) e: u$ y8 Y) Q- x  c5 `9 r0 T- v4 e1 f
論壇中有用WPS的社友嗎?運行結果如何,# [! F" }7 ]7 d2 I! i
+ N, C+ ^% ^5 O5 ?
謝謝
作者: 問天問地問自己    時間: 2016-2-26 15:09
子子大俠,能否搞個專題,講講日本凸輪和數學應用的例子,這個可深可錢,絕對考驗數學思維,體驗數學之美妙,謝謝!
作者: 子子61961    時間: 2016-2-27 09:57
問天問地問自己 發表于 2016-2-26 16:09 / R  D' O5 t) `7 ?5 f* i( ]3 I
子子大俠,能否搞個專題,講講日本凸輪和數學應用的例子,這個可深可錢,絕對考驗數學思維,體驗數學之美妙 ...

8 |1 ?* t6 M1 J  y& g, G5 K謝謝回帖。不過關于凸輪我了解得也不是很多,一般是用軟件直接出圖形,出加工數據,還沒太仔細研究過。
' I0 R0 Y% M7 q5 `- p! ?2 E; d1 [我們公司以前是用凸輪機構來做自動化的,不過后來隨著伺服技術的發展,都切換為伺服電機的驅動,凸輪用得也少了。* n3 f" i/ X; Y. n" b0 [; G
也希望論壇里其他大俠能夠介紹一些。
作者: TAC50    時間: 2016-2-27 20:49
本帖最后由 TAC50 于 2016-2-27 20:50 編輯 1 i, R4 j4 c, Z" _' x( z! f; S
3 U" b  O( E: W# V) i1 v
又學到了新東西,謝謝樓主!!并且同時深刻意識到我應該把excel等office工具的各種用法好好地學習一下了!
作者: yccando06    時間: 2016-2-29 21:56
學習下
作者: yu碧落星空    時間: 2016-3-1 13:17
666666666666666666
作者: Yamatehcry    時間: 2016-3-12 23:32
mbampa1234 發表于 2016-2-14 14:09 " b! \8 Z5 y* n$ p' ~
我最佩服一種人,就是能從大家司空見慣的問題和事件中看出新東西,一個小問題能衍生出干貨,在下確實佩服佩 ...
2 |6 }& M5 W" H
第一次見這種網站,很厲害,感謝分享
$ {' s  H  c& C4 X+ C' a
作者: 天天天藍_    時間: 2016-3-13 20:53
很好,很強大
作者: liucaiyong    時間: 2016-3-13 21:09
mbampa1234 發表于 2016-2-14 14:09 * e+ ~  |/ D, J! B
我最佩服一種人,就是能從大家司空見慣的問題和事件中看出新東西,一個小問題能衍生出干貨,在下確實佩服佩 ...

% g' i5 z8 M4 c# f0 _8 K/ [0 M感覺這個真的是很不多的一個網站。學習了。對于學習就是這樣在泛海行舟,有時候在船上看到另外一個人。然后照著更加優秀的方式去做。這樣才能夠前行。0 W- K0 c/ Y4 f" J. R. C

作者: 學者學習    時間: 2016-3-14 16:33
不錯不錯 開眼界呀
作者: 老不老小不小    時間: 2016-3-15 08:37
列方程倒是會,解方程就不會了。四樓的回帖真是長見識了。多謝!
作者: 機械小生~    時間: 2016-3-17 01:11
mbampa1234 發表于 2016-2-14 14:09 * k# D9 d, k( N: w- x3 U
我最佩服一種人,就是能從大家司空見慣的問題和事件中看出新東西,一個小問題能衍生出干貨,在下確實佩服佩 ...

% B& {$ T! k' o非常感謝分享
+ K; ]* i" |. q* r- N
作者: gziwen    時間: 2016-3-17 08:13
本帖最后由 gziwen 于 2016-3-17 08:17 編輯
! g: f7 F* f7 `' j& f3 E1 D
( P/ z; c$ B( j' @3 J9 w寫到tan((x-1)/80)=x/80 就得不出結果了  |- W5 R) W7 c' N9 q% K+ A' g( Y
用笨辦法,在excel里一個數一個數輸入,得結果27.383032+ v( |. u4 v' R1 X" }
file:///C:\Users\WD\AppData\Roaming\Tencent\Users\396687298\QQ\WinTemp\RichOle\033)T4]ZK4N3_{PQ]VL8N$G.png
9 f4 B+ z$ k" W% m
作者: gziwen    時間: 2016-3-17 08:45
本帖最后由 gziwen 于 2016-3-17 08:50 編輯
( r# V- A3 h& R8 R3 Y8 Y- s/ G+ l) G3 j+ L+ c0 ~
我用單變量公式計算,/ @5 _( d/ H5 Z4 O+ W
結果:差的有點多: Y; ~- Z# t3 S; ?( [2 x/ J! t$ P2 Y
27.383032-27.247142=0.13589
作者: qqzhubo1002    時間: 2016-3-17 08:48
謝謝分享。。。。
作者: jxmjb    時間: 2016-3-17 09:47
又長知識了,謝謝樓主分享
作者: 木bearlyj    時間: 2016-3-17 11:34
學習了。。
作者: 蛋炒飯丶糊了    時間: 2016-3-17 12:00
謝謝Z大俠
作者: gziwen    時間: 2016-3-18 08:19
gziwen 發表于 2016-3-17 08:45 + R  V0 ~. t6 ^  F1 e# n( Z' g
我用單變量公式計算,* N% `1 S  Z9 i  m, t
結果:差的有點多7 X/ R; T! x( d4 L$ k9 Q- v
27.383032-27.247142=0.13589
6 E6 i' C) Q2 J: u9 m! [+ {
謝謝Z大神
作者: 破刀屠神    時間: 2016-5-7 00:17
4#好犀利,樓主也好犀利!
作者: 丁卯谷雨    時間: 2016-5-7 15:19
這種技術貼看著有點頭暈/ F7 O/ l* i) |/ W& L: O

作者: 張張1998    時間: 2016-5-8 20:14
謝謝你,很多人不是不想改變自己而是根本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對,我想我以后一定會注意的。
作者: robin_jL2ig    時間: 2016-5-9 15:44
從不同角度看問題,贊一個
作者: 夢E柯南    時間: 2016-8-19 14:40
遇到過類似的問題——多功能挖掘機的搖臂計算問題。當時是用VB和代數矩陣搞定的,從樓主這里學到了新的方法,excel果然很強大!感謝樓主分享。
' C' k: J5 f9 Q
作者: yuanaiyang    時間: 2016-8-20 07:30
來學習了,謝謝分享。
作者: 三塊137    時間: 2016-8-20 08:08
絕對的好帖了  認真看完,收藏!
作者: 生如逆旅    時間: 2016-8-20 09:02
厲害厲害 感謝分享
作者: 哈皮小醬    時間: 2016-8-20 10:45
看帖之后 只有膜拜二字
作者: zou112    時間: 2016-8-20 11:11
(, 下載次數: 125) (, 下載次數: 125) (, 下載次數: 124) (, 下載次數: 125) (, 下載次數: 134) (, 下載次數: 131)
$ H9 ^! b/ R! ~* k% t/ C
作者: 狼術    時間: 2016-8-20 13:22
zou112 發表于 2016-8-20 11:11

: G! M# `- p! N9 ?# f2 G, y/ B謝前輩指點
- |' i6 N- g. }
作者: 天真123    時間: 2016-8-31 16:38
原來Excel還有這么強大的功能、受教了
作者: guoyou    時間: 2017-4-18 10:27
本帖最后由 guoyou 于 2017-4-18 10:49 編輯
5 M$ ?. |5 D6 w! |. c  c
  }  v6 Z5 p5 i- k; g( k我用SolidWorks做的,可是結果是錯的?why?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