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_国产精品av电影_日韩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毛片爱

機械社區

標題: 互聯網時代,再說“買”“賣” [打印本頁]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6-1-16 10:46
標題: 互聯網時代,再說“買”“賣”
由網購興起聊聊企業誠信

周末閑來無事,一朋友想買個筆記本,于是一起到數碼城轉了轉,朋友對電腦挺熟,在幾個店面短暫停留,每次跟店家聊不上兩句,轉身就走,偌大的數碼城,二十來分鐘就轉了一圈,出了大門,朋友說:都什么年代了,這幫人還是抱著坑一個是一個的態度,搞得我連砍價的興趣也沒有了,再這樣下去不關門才怪。

其實朋友在看電腦時,我數了數里面的攤位,估摸著經營電腦手機的商家比兩年前減少了得一半,即使周末,人也不多,估計其中還有不少是看完了實物再到網上去下單的。

   記得好像是馬云說的吧:網購在中國發展如此迅猛,主要原因是中國的流通環節太繁雜,成本太高;我是覺得還有幾個原因也很重要:

人們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對很多人來說也變得更重要,于是越來越多的人厭煩了砍價、厭煩了忽悠;
互聯網的先天優勢使得貨比三家變得輕而易舉,各類比價工具如雨后春筍,所以價格更趨透明,這也迎合了更多人的需求;
同時網購時的產品介紹、各種咨詢記錄都是白紙黑字的,比起實體店的空口白牙更靠譜些,對商家也多些約束,網購平臺的管理下商家的失信成本更高,對投訴更忌憚;

另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網購中的買家評價提供了重要的商家誠信信息(雖然也有造假的,但是總體來說參考價值還是很大,相比之下很多實體店的誠信信息就是零)。

好像扯得有點遠了,其實費話了那么多,重點就是兩個詞:誠信、效率(歸根結底,誠信也是為效率服務的,關于效率的問題,后續的貼子再從多個角度細述,這里先說說誠信)

本人的工作是外貿采購,機械OEM件 ,零碎的小訂單多,經常要開發新供應商,對象基本是小企業,工作內容經常就是網上搜一搜,或是各種打聽,然后選幾家合適的一通報價,再挑選一兩家驗廠,接下來問題又來了,雙方沒打過交道,質量做得怎么樣?交期如何?付款好不好?甚至會不會跑路了啥的,彼此都沒底,于是乎各種察顏觀色,無所不用其極,但最終往往還得試過才知道,這一“試”可不是隨便試的,失敗率高不說,失敗成本更是嚇人。我這公司就碰到過好幾次:交期一拖再拖的;貨款一付,供應商秒變大爺的;或是了出質量問題賴賬不管的;甚至還有開始合作了才知道,原來對方在驗廠時的技術員是請的“外援”。也有三兩次我們把供應商給坑了的情況:老外下了單又取消訂單的,供應已經備好料,開始生產了,我們領導卻拍拍屁股不管了。
   國人的誠信一直為人們所詬病,這也是當年很多投資者不看好馬云的原因吧,然而網購的興起也昭示:中國人的誠信并不像想像中那么不堪,我們缺少的只是一個誠信體系,使得不守信的成本太低,守信所失去的反而可能更多。

   現在的各種采購推廣平臺,能查的信息基本只有規模、設備配置、主營產品,而且即使是這點信息還有很多水分;至于技術能力、品質管控等軟實力,只有天知道。于是很多采購員找供應商時更傾向于熟人介紹,至少誠信度更有保障些,但這樣一來,搜索面就變窄了。

   說到這里,不禁腦洞大開,為什么不能借鑒下網購的經驗,建立這樣一個采購平臺,將企業誠信檔案納入其中:
1、  首先由第三方(也可以是平臺本身)對供應、采購企業進行驗廠(深度視具體情況而定,也要考慮成本問題),并簽訂相應的協議,一旦企業在交易過程中出現違背誠信的行為,由采購平臺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罰;保證金的方式會增加企業負擔,同時帶給企業不安全感,個人認為不太可行;可以采取對失信行為進行網絡公開的手段(當然這一條應該寫進雙方最事先簽訂的協議中),失信行為的確認可以是采購平臺調查、第三方鑒定、相關機構仲裁結果、法院判決等。

2、  由采購平臺對企業的交易行為進行記錄整理,可以開發一個客戶端,實現與企業的ERP等管理軟件、企業雙方銀行交易記錄等對接(盡量不增加或是少增加企業的工作負擔,以確保這一步驟的有效執行,做到這一點難度很大,但必不可少,不然這樣的誠信體系就形同虛設了,也許有其它思路可選),建立有效的企業誠信檔案,這樣對誠信企業是一種激勵,失信行為的隱型成本也會增加。
3、  對于單次交易,或是應供需雙方要求,可由一方支付交易保證金+違約金,由采購平臺暫管,待交易順利完成后,交易保證金由平臺直接支付給另一方,違約金返還,(可以按一定利率支付相應息金);如果交易中出現失信行為,違約金可以作為調查鑒定失信行為的費用,從而可以對交易雙方進行很好的監督。

4、  盈利模式,可以采用現在常用的會員費或是交易抽成,但是個人更傾向于此平臺達成規模后所帶來的增值效應(雖然我現在也沒太弄明白這樣的效應如果實現)。

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產生活更趨數據化,數據更趨透明化,如何對海量數據進行檢索、篩選就成了全社會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一步,若不跟上,必被淘汰。

上述所說的企業誠信檔案,只是個人構思的新型采購模式中的一個環節,如果孤立的看,沒有特別之處,也毫無意義。由于沒有經過系統深入的調查研究,在此也難以再細化。這樣的誠信體系,已經有很多采購推廣平臺在做了,而且做得更細,覆蓋面更廣,但是如果就更復雜的機械產品采購而言,其深度遠遠不夠,就拿阿里的*信通來說,雖號稱是經過深度驗廠,但是作為一名機械產品采購的我,在其網頁上卻幾乎找不到任何可以打動我的信息;其所謂的驗廠,不過是外行人的走過場而已,基本不能提供技術、品質方面的有效信息,本質上也只是加強版的某寶而已。個人認為*信通這樣的模式主要適合日常用品及一般工業用品的個人采購,或是一次性、小批量的企業采購。這樣的征信體系對于較復雜一些的工業品的企業采購來說實用性不是很強,或者說只是將用戶采購中遇到誠信問題的風險從90%降到60%而已(沒有準確數據統計,只是為了說得形象些,在這個數字上不必較真),

企業誠信絕不僅僅是有沒有耍賴的問題,更主要有是否夸大自身實力,是否貿然承接超出自身生產、技術、品質能力的訂單;交易中出現糾紛時,處理是否合理等等。而這才是很多采購最頭痛的問題,但這些問題的考察有著很高的技術要求,沒有極強大的專業技術團隊,專業的眼光及思維方式是無法做到的,從這一角度來說,目前市場還是空白(在最后這一點上,個人見識所限,未必準確,如果社友有更多了解的,歡迎提供信息,在此謝過)。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6-1-16 10:46
這個課題太大,覆蓋面太廣,個人見識所限,肯定會有不足之處;再者單就企業采購來說,受采購的產品不同,采購量不同,采購方規模實力等因素影響,工作方式千差萬別,沒有一種模式可以適用所以用戶的,所以本文只求涵蓋一定面足矣。
后續準備就采購的各環節,再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歡迎社友們多提意見,多提供相關信息和材料:
1、  OEM號碼對現代生產的促進作用,結合圖片搜索引擎及云視鏈技術發展,說說細分的產品庫及企業庫,以及是否可開發一款對各類圖紙格式進行快速檢索的工具軟件,實現工業品準確快速的檢索。
2、  作為劣幣驅逐良幣主要幫兇,采購潛規則是如何通過新的采購模式進行規避
3、  技術斷層給企業的采購工作帶來的技術缺失,未來如何應對,結合第三方驗廠的市場需求,聊聊由采購平臺對企業進行大規模的前期驗廠,并進行細化分級的可行性。
4、  展會經濟在互聯網時代的前景;新的采購模式能否改變或取代展會營銷
5、  工業4.0時代,小批量、高頻次采購是趨勢;經濟節奏加快,企業在與時間賽跑的同時必然要求采購工作更快速準確,這一點也對采購工具提出更高要求。
6、  歐美主流的采購渠道及發展方向(本人對此一無所知,相關信息也不好查,希望社友們能多提供材料)
7、  現有網絡采購平臺的不足及新型互聯網企業如找鋼網的啟示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6-1-16 11:25
這種平臺,其實阿里巴巴做了這么多年也做不出來多好的信用管理

淘寶更不要說了

京東也只能呵呵

違約成本太低,真的不是一個平臺可以解決的
作者: chen0024    時間: 2016-1-16 11:34
以后再也不會有一諾千金的事情發生了嗎?
作者: footleft    時間: 2016-1-16 12:03
   周末了,苦逼的畫圖民工加班ing,樓主當初被人罵為五毛,我沒看到,但確實看到為某集團辯護來著。
       請思考一下在一個社會群體里,誰有責任建立并維護誠信系統?
                       在這個社會群體里山寨,抄襲成風,又有多少人和團體會花大力氣去投入創新和研發,保護智商利益是誰的責任?
                       在趙家人肆無忌憚的搜刮利益的情況下,高端人士要么根本不會回來,要么就是回來的與他們結成了利益共同體,這個集團到底為了這個民族在現階段做了哪些貢獻?
                       仔細研究一下拉美化就會明白,是誰在這個古老的大地上竭盡全力把這個古老的民族推向向拉美化。

PS:本論壇大神在回復某貼的時候提到過王氏只是趙家人的前臺。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6-1-16 13:34
一朵嬌粉嫩的花 發表于 2016-1-16 11:25
這種平臺,其實阿里巴巴做了這么多年也做不出來多好的信用管理

淘寶更不要說了

確實如大俠所言,誠信體系是一個極龐大的系統工程,即使是舉全國之力也需數十年才可成形;所以我前面所說只是針對單一問題建立有準確指向的誠信檔案,即便如此也是困難重重;但是所以的進步都源自于一部分人克服了困難,從而讓事情對更多人而言變得簡單,所以挑戰才有意義。
一樓所言,如果單獨來看,確實是老僧長談,所以我在二樓特意補充,為避免內容過于抽象,不得不將各環節單獨論述,待二樓所述思路一一展開之后再來綜述。
大俠所說的問題,可否再詳細談談,先行謝過(有綁架之嫌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6-1-16 13:55
footleft 發表于 2016-1-16 12:03
周末了,苦逼的畫圖民工加班ing,樓主當初被人罵為五毛,我沒看到,但確實看到為某集團辯護來著。
     ...

  國人喜歡貼標簽,在大俠所說的事件中,我也犯了同樣的錯誤。貼標簽的過程,其實是看問題由主到客,由己向他的視角所致,往往因為第一反應就給某事、某人定性,這是病,得治,我已經走在治療的路上。
  一樓與二樓所說,最初源于工作中所遇到的困難和抱怨,受精密大俠與孤酒大俠貼子的啟發,查閱一些相關資料后的總結,因與老鷹有約,在此獻丑了。
   其實不論對于生活、工作、或是國事,我們在抱怨的時候,更該靜思:除了抱怨,我再無別事可做了嗎?當然不是,恰恰相反,周圍抱怨越多,說明我們需要做的事越多。當抱怨停留在情緒發泄階段時,可以理解,也無大礙,如果抱怨成了一種心態,就會成為傳染力極強的病毒,只會誤人誤已。
   此貼所說內容均源于工作遇到的各類不順,起初也是抱怨不斷,慢慢開始靜下心來:我遇到的問題,必然是也很多人的困難,這樣的困難,或許對于大佬們來說不是屑一顧的,但是如果我能找到解決方案的話......
  重申一遍,在本貼及后續貼子中,真誠的歡迎社友們多提意見,不限方式,不限內容,當然最好是與貼子主題有關的,以便提供不同視角,我在系列貼的最后會再行總結。

作者: duanyz    時間: 2016-1-16 15:08
樓主的想法非常好。如果我是風投我會投這個項目。

我們不能要求全部人都講誠信,但愿意講誠信的人可以締約成一個圈子,這種圈子的吸引力是無窮,因為這種關系產生的價值是可觀的。這就是生命力。

老鷹這個平臺也應該向這個方向努力。
作者: 打鐵的    時間: 2016-1-16 16:40
就怕國人做出的這種平臺本身也是信譽堪憂。其實國內已經有這種平臺的,不過是日本人的,米X米,它就是專門整合資源的,質量、交貨等等指標都是上乘。可以參考米X米做一個非標準件加工專用的采購平臺,進來的都是經過檢驗的信得過的,就不用每次被新供應商坑。
作者: 無法言喻1977    時間: 2016-1-16 17:19
這是個面廣的問題,但與我們每個人卻又息息相關。值得討論
作者: 一朵嬌粉嫩的花    時間: 2016-1-16 20:44
熊anh 發表于 2016-1-16 13:34
確實如大俠所言,誠信體系是一個極龐大的系統工程,即使是舉全國之力也需數十年才可成形;所以我前面所說 ...

細談沒法談

你建立了信用平臺,監督了別人
誰來監督你?誰愿意監督你?

作者: sull    時間: 2016-1-21 10:35
非常贊同樓主這句話:我們缺少的只是一個誠信體系,使得不守信的成本太低,守信所失去的反而可能更多。
作者: 萬寶龍    時間: 2016-1-21 15:32
你這種平臺會有人進嗎?做大你怎么做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6-1-21 19:26
萬寶龍 發表于 2016-1-21 15:32
你這種平臺會有人進嗎?做大你怎么做

  我當然不能100%確定有沒有人會選擇這樣的平臺,我想也沒有人能完全確定;
  但是有一點我可以確定的是,以后的企業,對外采購的比例會增加,同時周期會縮短,現在這樣的層層篩選的采購模式,風險比較大效率也低,如果采購失敗,不再僅僅是損失錢的問題,隨之而來的是項目周期的延長,今后的市場,對這樣的失誤將不再像現在這么寬容(這個方面,后面的貼子我會再細述);所以說市場需求是存在的,只是怎么實現的問題,客觀的說,我不能確定的我思路是對的,否則我就不是現在的我了。如果我在這信誓旦旦:我的思路一定可行;那么也只能確定一件事:我腦子燒壞了
   這個課題,就按我目前整理好的思路來寫,至少也得5000字了,如果我一次發一個5000字的貼子,估計沒人能看完,所以才分開從幾個方面來展開,這樣帶來的問題就是:其中每一個貼子孤立的來看,都顯得過于片面。
   所以我在二樓列出了題綱,請社友們多談談自己的看法。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6-1-21 19:42
sull 發表于 2016-1-21 10:35
非常贊同樓主這句話:我們缺少的只是一個誠信體系,使得不守信的成本太低,守信所失去的反而可能更多。

  貼子中談到的誠信這個問題,確實是從網購的一些細節延伸出來的:十年前的網購,各種叫罵聲不絕,快遞手機變磚頭的事也是數不勝數,現在造假雖然也有,但是真的少了很多,就拿快遞來說,除了個別貴重物品外,快遞基本是沒有人簽收的,有時我不禁會想:這些沒有人簽收的快遞,要是有人收到了不認帳,會是什么效果呢?快遞公司和商家真能查得出來?
  網上看到馬云談到初為何堅信網購的誠信問題能解決時,說到一個例子:他的一個朋友,在孟加拉國的開了一家小額貸款銀行,單筆貸款金額幾百美元,之前幾乎所以人都認為這是在作死,這樣一個群體,如果違信,光追一筆債的成本可能就超過了貸款金額;但是結果卻是,這家銀行的壞賬率遠低其它銀行,這樣一個窮人的群體,誠信度卻高得讓人吃驚。要是說到社會風氣等大環境,中國總不會比較孟加拉差太多吧。
   人都有善惡兩面,當外部環境比較“惡”的時候,人們表現出來的是更多是惡的一面,反之,外部環境改善之后,更多人善的一面就表現出來了,所以我認為,如果有一個有效的誠信體系,我相信絕大多數國人是誠信的。



作者: leftwall    時間: 2016-1-21 23:00
想法很好,別的我暫時說不出來
作者: Dakers    時間: 2016-1-22 09:16
這是一個大工程啊
作者: zgy1025    時間: 2016-1-22 09:22
感覺首先要建立一個供需平臺,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再逐步推行平臺信用體系
作者: 熊anh    時間: 2016-1-22 19:55
zgy1025 發表于 2016-1-22 09:22
感覺首先要建立一個供需平臺,發展到一定規模后再逐步推行平臺信用體系

我是認為必須要平臺發展與信用體系要同步進行,甚至是信用體系先行;
照大俠所說,類似于先污染后治理,不太可行,試想一個做地攤貨的企業要轉行做奢侈品,市場會認你嗎?

作者: 藍色精靈    時間: 2016-1-24 22:36
想法很好,不過會有多少商家愿意加入這種誠信體系,呵呵你懂得
作者: maxsam    時間: 2016-1-25 13:16
深度好文!
作者: 精密凸輪分割器    時間: 2016-1-26 14:00
對于機械行業來說網購的春天還是沒有到來,淘寶和阿里我都有打理,給我的感覺就是大多是來比價格的,很少人關心質量問題,機械方面畢竟不是買衣服和鞋子,如果只一味的最求便宜,得到的產品也一定不怎么樣.
作者: kingyu880901    時間: 2016-1-27 10:02
提議不錯~現在結合互聯網很是有搞頭,而且這個搞起來了實用性真的蠻強~個人感覺可以參照維基百科的志愿者模式,由廣大工程師自愿編輯供應商信息,會更有效~

作者: 江蘇阿虎wyh    時間: 2016-1-27 15:58
這讓我想起這個故事:唐朝時期,皇帝批準犯人回家過年,犯人過完年全都自覺回到監獄!中國的誠信體系啥時候再回到這個朝代。中國的買賣就沒有那么多事了。
作者: 白紙一張    時間: 2016-1-27 23:34
工業電商是趨勢,但感覺過程猶如移山。
雖說企業也在構建采購平臺,但是否會有效果。。。我想國情大家都懂。
歐洲工具集團已來中國。但是能否在當前國情下布局成功?(個人感覺會消失一大批代理。)
作為國內代理現在也已牽頭構建平臺。希望在其布局前搶占市場。(經驗值0,股東太多,能否堅持)
如果發展的好,鹿死誰手我感覺最終還要看政策。
是否會像百度與谷歌的結果。

個人閱歷尚淺,以上僅為個人觀點。

作者: HYFJY    時間: 2016-1-28 09:44
整個一個”一石激起千層浪“,吃過誠信虧的人,搞過坑人沒商量的人,都在較勁,主要是利,但民族精神在利的驅使之下,去喪失本性,就不值了。
作者: 695806088    時間: 2016-2-19 10:35
無法言喻1977 發表于 2016-1-16 17:19
這是個面廣的問題,但與我們每個人卻又息息相關。值得討論


作者: 新世紀機器人    時間: 2016-4-2 16:28
失信的成本低是一個方面。
作者: 小丁先生    時間: 2016-6-11 14:37
那些數碼城的商家也基本都開著網店呢,這又如何解釋?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