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社區
標題: 日本在機器人領域的領先,是幾十年的研發積累下來的 [打印本頁]
作者: 老鷹 時間: 2015-12-28 19:05
標題: 日本在機器人領域的領先,是幾十年的研發積累下來的
日本的機器人也越來越多地活躍在中國工廠的生產線上。據了解,日本在全球產業機器人市場中所占份額已經超過50%。
如今,日本機器人產業已從工業機器人,向服務機器人擴展,以適應老齡化社會的需求。同時,積極擴張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市場,把握制造業升級的機會。
日本安川電機是全球四大機器人企業之一。主要機器人產品包括焊接、點焊、噴涂、組裝等各種工業機器人,尤其在汽車、電機和半導體相關行業。安川擁有機器人伺服器等核心技術,2013財年的累計出貨量達29萬臺。
除了日本總部,安川還在泰國曼谷、中國成都設立了海外中心,提供本土化服務。除了工業機器人,安川電機還在發展用于醫院等領域的服務機器人,并從日本擴展到歐美市場。
當前,日本1.27億人口中,每4個人就有1個是65歲以上老人。養老看護需求迅速擴大。在這種嚴重老齡化的情況下,僅靠人力完成看護工作既不可能亦不經濟。為此,日本打算將機器人技術廣泛應用于養老,一方面解決市場需求,另一方面培育先進的家用機器人產業。
例如,運用機械外骨骼技術,可以研發出病人和老年人“穿戴”的機械外衣,用以輔助病人和虛弱老人行走活動;運用人工智能和動力設備改造老人常用的購物小車,可以使購物車能夠自行伴隨老人活動,甚至輔助老人行走;家中的看護機器人還可以通過視頻監控、智能識別和分析系統,判斷出老人是否跌倒摔傷或突犯疾病,并且立即通知醫護人員。
要實現這些功能,不僅需要先進的技術,還需要大量醫療看護經驗和數據的積累。
同時,這期間研發的技術除了用于家庭,也同樣可以用于產業機器人甚至其他方面。例如,機械組成的“外骨骼”不僅可以幫助虛弱的老年人恢復活動能力,也可以成為打造“未來戰士”、使士兵力量倍增的工具;而對人體行動的識別、判斷和分析,則顯然具有廣泛的產業和軍事潛力。
作者: 平實生活 時間: 2015-12-28 20:28
前幾天日本搞機器人展,電視有很多報道。如果有想留學學機器人方面的話,
可以了解下筑波大學
作者: 獵人j 時間: 2015-12-28 21:06
現在前沿很多技術都是軍民一體的。
作者: hc2003 時間: 2015-12-28 22:25
任何行業都離開積攢,非簡單幾十年就能趕上的
作者: qianglong 時間: 2015-12-28 22:39
未來的大方向
作者: 劉景亞 時間: 2015-12-29 11:40
我們先看看日本對機器人關鍵技術的分析,可謂細致。
國內現在與機器人有關的公司,大大小小有1000多家,有影響力的700-800家,高校與科研機構更是不計其數。
大家都在談機器人,但能把機器人技術談得這么細的,在國內可能聊聊無幾。
(, 下載次數: 130)
上傳
點擊文件名下載附件
下載積分: 威望 -3 點
作者: 羊猴 時間: 2015-12-29 14:29
國內做機器人沒有幾家,很多重復精度和提重達不到,簡單的還差不多,而且很多電器設備基本都是國外的,這些都是積累出來的,不是投了錢馬上就有產出的。
作者: 熊貓panda 時間: 2015-12-29 15:16
機器人是以后發展的趨勢!
作者: jesuisdj 時間: 2015-12-29 15:25
我的機器人很多好多家,而且是國內能數得上的客戶。但是關鍵是他們采用的核心部件仍然是進口的。中國的基礎制造業啥時候能趕上來啊?!
作者: 醉行者123 時間: 2015-12-29 16:08
這么細膩的東西需要靜下心來仔細研究。本人為國內985高校機械碩士,對機械專業充滿熱愛,也有興趣研究,可惜只憑這些也是遠遠不夠的
作者: 星光璀璨 時間: 2015-12-29 18:56
機器人技術可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單純的談論在執行器和執行機構上,我們與國外的差距意義不大。在伺服電機和驅動器上,國外的產品已經比較完善,這方面想實現大的突破是比較困難。但在視頻、音頻、環境的識別及控制方面,我們是有機會的。
作者: 火力不夠 時間: 2015-12-30 13:08
日本人注重技術 但是國內都是抄襲嚴重·············
作者: tashanzhiyu 時間: 2015-12-30 13:36
機器人是機、電、控制一體的現代化裝置,應該是國家現代化階段的重要標志之一!
作者: 一重科技 時間: 2015-12-30 15:41
是全面的落后啊…………
作者: xbsh08 時間: 2015-12-30 17:11
之前在一家外企機器人公司工作,日本工業機器人技術很先進,尤其是減速機和控制器的核心技術,都已經研究幾十年,而中國版工業4.0中國制造2025,機器人也作為一個方向,但是一些國內所謂的搞機器人企業,大都是名不副實,中國企業在機械制造領域很少像安川,松下,發那科等機器人企業,潛心研究幾十年,中國人搞企業大都急功近利,賺得眼前,狠心搞實業經濟,真心差得遠,和民族精神,及大土壤有關吧
作者: 一路機械 時間: 2015-12-30 21:35
技術方面,國內確實落后很多
作者: 隱靜 時間: 2015-12-31 10:25
jesuisdj 發表于 2015-12-29 15:25 
我的機器人很多好多家,而且是國內能數得上的客戶。但是關鍵是他們采用的核心部件仍然是進口的。中國的基礎 ...
你好
作者: HYFJY 時間: 2016-1-1 08:36
擺線針輪理論與諧波理論是全世界公開的,但只有日本和歐州的個別企業在這條走了幾十年研制的路上成功了,不是中國說一句要在短時間趕上就能實現趕上的,大躍進搞不出精密減速器。
作者: 西風嶺 時間: 2016-1-1 23:42
希望中國以后也能在機器人方向收貨頗豐
歡迎光臨 機械社區 (http://www.ytsybjq.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5 |